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永锡桥

(2019-06-13 09:37:49) 百科
永锡桥

永锡桥

永锡桥,位于湖南省安化县江南镇锡潭村麻溪河上,南北向横跨麻溪。永锡桥是湖南安化县规模最大,且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木构风雨廊桥,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锡桥为歇山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木结构渠架,两台三墩,棱形分水,六层鹊木;全长83米,通高12.8米,宽3.7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34空,每空2.1米;南、北端桥亭顶上加建楼阁式顶;北端桥头建有碑亭。现存石碑五十八块,南端桥亭楼阁式顶下有 “永锡桥”桥名匾额,桥头有石级阶梯。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永锡桥
  • 地址:湖南省安化县江南镇锡潭村麻溪河
  • 始建:清光绪四年(1878年)
  • 全长:83米
  • 通高:12.8米
  • 宽度:3.7米

古桥简介

永锡桥是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规模最大,且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木构风雨廊桥,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头现有的金属字型牌匾是2003年更换的,原有牌匾在据当地老人说在一人工洞内,桥头原有一人形娃娃雕塑,娃娃两旁有两狮子,但已被盗。

历史渊源

清光绪年间(1876年4月)本地善人陈五芝等22人为首、“九乡”百姓捐资修建。光绪七年(1881)十月落成,并设亭方便行人。当时,由于整个县内不通公路,而永锡桥所在地洞市乡锡潭村为“前乡”与“后乡”,新化通安化的必经之路。往来过客经此,必须乘船过河。一遇春夏涨水,只能绕道而过,多有费时。而那敢于冒险的急性人,涨水也要船家硬撑过去。于是便有三次翻船死人的悲惨事故发生(桥志有载),乡绅远客闻知此事,便远近倡议,义捐修桥。
自发起捐资到动工修建,到大桥竣工建成,越六载寒暑,耗数十万捐资,牵动二县九乡百姓,可谓当时的大工程。此桥桥墩为纯一色巨石累砌而成。石墩之上为巨大鹊木横卧其上,鹊木上便是由三十九扇木屋互连而成的主体廊桥。屋面盖瓦,以蔽风雨。
桥的两头则飞檐翘角,画栋雕梁。正面两只木雕狮子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狮子中间是神态安详、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又称笑和尚,弥勒佛正上方则是金光灿灿的“永锡桥”桥名三字。从桥的上游或下游远望廊桥,但见廊桥如龙似虹,横卧麻溪河上。心中快意腾腾而生。
今存碑刻记其善举。赞曰:“天余缺憾人能补,神着先鞭石不顽;好是津梁通两岸,行人到此尽欢颜。”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