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变》是卢冠华所着《永乐风云传》系列长篇小说的第一部。
《永乐风云传之金陵变》以明代靖难末期到永乐八年为年代背景,以金陵变一役为情节主线,以武侠、江湖、情仇、战场为主题,以奋斗、爱国、正义、真情为精神,叙述了永乐年间江湖群侠的传奇故事。
基本介绍
- 书名:永乐风云传之金陵变
- 作者:卢冠华
- ISBN:9787514511406
- 类别:长篇小说
- 页数:245页
- 定价:45.00
- 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年2月
- 开本:16
- 条形码:9787514511406
- 字数:330千字
- 商品重量:381 g
- 商品尺寸:23.7 x 16.8 x 1.7 cm
- 语种:简体中文
- ASIN:B079P9BZ3J
- 责任编辑:尤敏 梁玉刚
- 责任印製:岳珍
- 经销:全国新华书店
- 版次:第1版 (2018年2月1日)
- 首印量:15,000册
简介
《永乐风云传之金陵变》由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发行,预计于2018年春季上架发售。
《永乐风云传之金陵变》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故事发生在六百多年前的明朝永乐年间,又有历史演义小说的性质,故为“风云传”。小说以塑造的四大主角,以及一众江湖人物;以四大情节主题,以最后金陵变一役为线索,讲述八载群侠江湖之事……
作者简介
卢冠华,出生于1994年,祖籍河北滦州,中共党员,天津城建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毕业,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虎牙游戏主播。他曾为网路小说作家,作品多为历史武侠类,2016年受网路游戏《魔兽世界》系列小说灵感启发,创作网路游戏《九阴真经》同人小说《九阴真经之金陵变》,受大量玩家和读者喜爱。他创作的小说多为明朝历史武侠类,文笔更有明清小说遗风。目前他正致力于完成硕士学业,同时筹备《金陵变》小说的漫画製作,另一本同题材的小说也正在创作中。
目录
第一回 一笑试鱼尾
第二回 双子剑弓合
第三回 风至扬州
第四回 游红半梦
第五回 辗转入佛门
第六回 醇香酒谁弃
第七回 危难现端倪
第八回 君到姑苏
第九回 事起微渺
第十回 无奈进红尘
第十一回 悬单剑,迈步上城楼
第十二回 江湖儿女皆是客
第十三回 望尽天涯相思人
第十四回 名落闲谈中(上)
第十五回 名落闲谈中(下)
第十六回 壮志未灭,但心上、故人渐少
第十七回 叹尘世,前缘定数,谁道能料
第十八回 花问负了佳人情,青锋有刃侠子意(上)
第十九回 花问负了佳人情,青锋有刃侠子意(中)
第二十回 花间负了佳人情,青锋有刃侠子意(下)
第二十一回 杀气腾,刀上听阴雨,命难却(上)
第二十二回 杀气腾,刀上听阴雨,命难却(中)
第二十三回 杀气腾,刀上听阴雨,命难却(下)
第二十四回 相见晚,莫心与;留无术,空余恨(上)
第二十五回 相见晚,莫心与;留无术,空余恨(中)
第二十六回 相见晚,莫心与;留无术,空余恨(下)
第二十七回 遇金兰,共讨英雄戎功(上)
第二十八回 遇金兰,共讨英雄戎功(中)
第二十九回 遇金兰,共讨英雄戎功(下)
第三十回 忠魂老臣捨命去,英豪长驱儘是胆
第三十一回 纵归来、问君可奈何,乱千篇(上)
第三十二回 纵归来、问君可奈何,乱千篇(中)
第三十三回 纵归来、问君可奈何,乱千篇(下)
第三十四回 佩弯刀,直至皇城下
第三十五回 手足兄弟泪落尽
第三十六回 遥见漫天星陨空
第三十七回 人道金陵变
第二回 双子剑弓合
第三回 风至扬州
第四回 游红半梦
第五回 辗转入佛门
第六回 醇香酒谁弃
第七回 危难现端倪
第八回 君到姑苏
第九回 事起微渺
第十回 无奈进红尘
第十一回 悬单剑,迈步上城楼
第十二回 江湖儿女皆是客
第十三回 望尽天涯相思人
第十四回 名落闲谈中(上)
第十五回 名落闲谈中(下)
第十六回 壮志未灭,但心上、故人渐少
第十七回 叹尘世,前缘定数,谁道能料
第十八回 花问负了佳人情,青锋有刃侠子意(上)
第十九回 花问负了佳人情,青锋有刃侠子意(中)
第二十回 花间负了佳人情,青锋有刃侠子意(下)
第二十一回 杀气腾,刀上听阴雨,命难却(上)
第二十二回 杀气腾,刀上听阴雨,命难却(中)
第二十三回 杀气腾,刀上听阴雨,命难却(下)
第二十四回 相见晚,莫心与;留无术,空余恨(上)
第二十五回 相见晚,莫心与;留无术,空余恨(中)
第二十六回 相见晚,莫心与;留无术,空余恨(下)
第二十七回 遇金兰,共讨英雄戎功(上)
第二十八回 遇金兰,共讨英雄戎功(中)
第二十九回 遇金兰,共讨英雄戎功(下)
第三十回 忠魂老臣捨命去,英豪长驱儘是胆
第三十一回 纵归来、问君可奈何,乱千篇(上)
第三十二回 纵归来、问君可奈何,乱千篇(中)
第三十三回 纵归来、问君可奈何,乱千篇(下)
第三十四回 佩弯刀,直至皇城下
第三十五回 手足兄弟泪落尽
第三十六回 遥见漫天星陨空
第三十七回 人道金陵变
序言
起初我想将此书命名为《金陵变之群侠传》,但仔细想来,此书又非单写群侠之事,便定名为《永乐风云传之金陵变》,因故事发生在六百多年前的明朝永乐年间,又有历史演义小说的性质,故为“风云传”。
书的前十回未特别命名,题目自第十一回起,以三首词为题目。分别为:
望江南·悬单剑
悬单剑,迈步上城楼。江湖儿女皆是客,望尽天涯相思人。名落闲谈中。
满江红·壮志未灭
壮志未灭,但心上、故人渐少。叹尘世,前缘定数,谁道能料。花间负了佳人情,青锋有刃侠子意。杀气腾,刀上听阴雨,命难却!
相见晚,莫心与;留无术,空余恨!遇金兰,共讨英雄戎功。忠魂老臣捨命去,英豪长驱儘是胆。纵归来、问君可奈何,乱千篇。
望江南·佩弯刀
佩弯刀,直至皇城下。手足兄弟泪落尽,遥见漫天星陨空。人道金陵变。
本书的中间部分与前后两部分文笔有所差异,因为中间部分内容为去年所写,本欲重写,但左思右想,还是希望保留其之前的原汁原味,只是做了增补和少许删减,并重新整理。以至于本书人物与情节安排可能有些许不当之处,如读者察觉出,还望不吝指正。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学大多提倡“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儘管“道”的标準在不停地演变,但这样的作品,读者阅读起来,就会和作者产生一种“意识”的交流,而我真心希望本书能传达的主旨是:
个人利益要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争取,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人生价值的体现不仅仅在于个人或集体的成功与失败,更重要的是个人品德的修养和对正义作出的贡献。
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各民族团结友好,尊重别人的国家和民族,但当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受到外部势力威胁的时候,要毫不犹豫地站在自己国家的一边,奋不顾身地维护自己国家。
对善恶因果的宿命论敬而远之,但歌颂和尊敬善行的人们,贬斥和鄙夷恶行的坏人。
提倡通过勤学苦练获得能力的方法,也讚扬因心地善良和善行而获得良好机会的人们,家境背景好的人,和普通人一样需要通过对才能的学习和品德的修养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歌颂勇气,但勇敢的行为并不等于鲁莽,若是自找麻烦或以卵击石的行为,抑或是因易怒或过分轻率作出的错误行为,均是不理智且愚蠢的。
歌颂纯真的爱情,物质不是爱情的先决条件,爱情应当起于两个人之间纯真的钦慕和欣赏,尤其是对于品行与为人的爱慕。
告诫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即使在苦难之中。
梦想和理想是要有的,提倡为了未来而努力奋斗,提倡不断修炼自我,成为自己期望成为的人,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崇尚自由的前提是有强烈的责任感。
歌颂情义与忠义,尤其是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信义。
2017年10月
卢冠华
书的前十回未特别命名,题目自第十一回起,以三首词为题目。分别为:
望江南·悬单剑
悬单剑,迈步上城楼。江湖儿女皆是客,望尽天涯相思人。名落闲谈中。
满江红·壮志未灭
壮志未灭,但心上、故人渐少。叹尘世,前缘定数,谁道能料。花间负了佳人情,青锋有刃侠子意。杀气腾,刀上听阴雨,命难却!
相见晚,莫心与;留无术,空余恨!遇金兰,共讨英雄戎功。忠魂老臣捨命去,英豪长驱儘是胆。纵归来、问君可奈何,乱千篇。
望江南·佩弯刀
佩弯刀,直至皇城下。手足兄弟泪落尽,遥见漫天星陨空。人道金陵变。
本书的中间部分与前后两部分文笔有所差异,因为中间部分内容为去年所写,本欲重写,但左思右想,还是希望保留其之前的原汁原味,只是做了增补和少许删减,并重新整理。以至于本书人物与情节安排可能有些许不当之处,如读者察觉出,还望不吝指正。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学大多提倡“文以载道”“文以明道”,儘管“道”的标準在不停地演变,但这样的作品,读者阅读起来,就会和作者产生一种“意识”的交流,而我真心希望本书能传达的主旨是:
个人利益要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争取,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人生价值的体现不仅仅在于个人或集体的成功与失败,更重要的是个人品德的修养和对正义作出的贡献。
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各民族团结友好,尊重别人的国家和民族,但当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受到外部势力威胁的时候,要毫不犹豫地站在自己国家的一边,奋不顾身地维护自己国家。
对善恶因果的宿命论敬而远之,但歌颂和尊敬善行的人们,贬斥和鄙夷恶行的坏人。
提倡通过勤学苦练获得能力的方法,也讚扬因心地善良和善行而获得良好机会的人们,家境背景好的人,和普通人一样需要通过对才能的学习和品德的修养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歌颂勇气,但勇敢的行为并不等于鲁莽,若是自找麻烦或以卵击石的行为,抑或是因易怒或过分轻率作出的错误行为,均是不理智且愚蠢的。
歌颂纯真的爱情,物质不是爱情的先决条件,爱情应当起于两个人之间纯真的钦慕和欣赏,尤其是对于品行与为人的爱慕。
告诫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即使在苦难之中。
梦想和理想是要有的,提倡为了未来而努力奋斗,提倡不断修炼自我,成为自己期望成为的人,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崇尚自由的前提是有强烈的责任感。
歌颂情义与忠义,尤其是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信义。
2017年10月
卢冠华
后记
故事还未完结,不过这本书已到最后了,接下来有可能是后传,《金陵变后传》?也有可能是一部全新的作品,但一定和本部书的故事有联繫,所以本书未交代清楚的,均有可能是后作的引子。
谢谢你的支持,我希望咱俩本部书的畅聊是愉快的,儘管我听不见你的言语,但我可以用心去感受,虽然我也不知道如何去感受……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本书里好像提到过“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这句话,我记得好像是三国时期羊祜说的,如果是我记错了也不要笑话我,反正,我希望你,无论顺境逆境,都要快乐幸福,其实本来也无所谓顺境逆境,仔细想想,能有多少事情比天天开心更重要,其实开心很简单,笑一笑,如果心情不好,假装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还有无”,也许你会发现,如果你不开心,就一直假装很开心,然后你会慢慢发现你真的很开心……你知道我在说什幺吗?
你也许会说,假装不起来,算了,其实人本就有七情六慾,也不可能只单单快乐,等等,后记离题了吗?言归正传,这本书的故事,我希望你读完能像景身经历般,那样会有一种在这故事里活了一世的感觉,如果你觉得我写的太差,那就当作看了一场戏吧。总之,无论如何,我都很希望你能翻回去,再读一遍序言,如果能因我写作的故事有一丝丝感动,那我就特别欣慰了!
谢谢你的支持,我希望咱俩本部书的畅聊是愉快的,儘管我听不见你的言语,但我可以用心去感受,虽然我也不知道如何去感受……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本书里好像提到过“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这句话,我记得好像是三国时期羊祜说的,如果是我记错了也不要笑话我,反正,我希望你,无论顺境逆境,都要快乐幸福,其实本来也无所谓顺境逆境,仔细想想,能有多少事情比天天开心更重要,其实开心很简单,笑一笑,如果心情不好,假装笑,“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还有无”,也许你会发现,如果你不开心,就一直假装很开心,然后你会慢慢发现你真的很开心……你知道我在说什幺吗?
你也许会说,假装不起来,算了,其实人本就有七情六慾,也不可能只单单快乐,等等,后记离题了吗?言归正传,这本书的故事,我希望你读完能像景身经历般,那样会有一种在这故事里活了一世的感觉,如果你觉得我写的太差,那就当作看了一场戏吧。总之,无论如何,我都很希望你能翻回去,再读一遍序言,如果能因我写作的故事有一丝丝感动,那我就特别欣慰了!
文摘
第一回 一笑试鱼尾
黑云卷墨,烈风吹雨。
“嗒嗒,嗒嗒……”马蹄声急,泥路水溅,一人身袭黑衫军衣,左手执令旗,右手勒马缰,一路疾奔,头上铁帽檐雨水激流而下。
这黑衫军人朝路头望去,只见一城门藏于暴雨之中,遂嘴角微扬,寻城门口奔去。
不一会儿,就到了城下,这黑衫军人勒住马头,那马一路奔来,一时间停下,难以适应,马腿来回踱步,马身左右摆转,黑衫军人按住马缰,抬头迎雨向那城门之上望去,只见城门牌匾上书两个大字“镇江”,于是微微皱眉,开口朝门楼上守卫大喊:“快开城门,吾乃燕王帐下亲卫千户,受命侦察敌情,现今返回。”
城门之上,一队士兵值卫,为首一领官早已远远望见那黑衫军人疾奔而来,又听他喊了这几句,当即喊叫回道:“我见你是燕王亲卫的打扮,但你也知道如今军情紧急,你若没什幺凭证,我怎能私开城门?”
“我有燕王令旗在此,速开城门,若是延误了军机,小心你人头不保!”那黑衫军人厉声喊道,云雨之中狂风大作,雷电轰鸣。
那城门之上的领官听得这番言语,又加之雷声阵阵,心中害怕,虽然阴天暴雨之中看不清那令旗模样,可也不敢耽误,忙命手下去开城门。
黑衫军人见城门已开,急催马奔人城中。
镇江城中府衙,层层重兵守卫,府衙内正厅里,儘是戎装军甲打扮的人,其中一人平眉软须,眼光凌厉,衣甲精秀,正坐厅中,众人皆环站其前。
但见站立的一人上前说道:“父王,我军自瓜洲渡长江而来,镇江敌军望威而降,我军气势正旺,今日又遇暴雨,当一鼓作气奇袭金川门,直捣京城。”
但说这站立言语之人所喊父王是谁?正是燕王朱棣,这言语之人正是朱棣次子朱高煦。
燕王听了朱高煦的话,回道:“金川门守将乃是李景隆与我那兄弟朱橞,李景隆与我军多次交战,屡败屡战,估计早就怯战了,谷王朱橞也是个明事理之人,定知兵败如山倒的道理,依我看来,我军兵临城下,此二人必降,何必奇袭,流血作战?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朱高煦听此,忙回道:“父王教训得是。”
正聊着时,厅外进来一个守卫,开口说道:“启稟燕王,衙外有一人,自称亲卫千户,说有要事稟告。”
燕王听此,凝眉说道:“前些日子,我听闻朝廷放逐了齐泰,左思右想,这放逐肯定是个幌子,掩人耳目,齐泰定是去募师调兵,我便命我帐下亲卫搜查缉拿,定是有了讯息,速速让他进来。”
那守卫应了一声,出门而去。
片刻之后,只见从厅门走进一人,长靴带泥,浑身带雨,铁帽檐遮着眼睛,步上前来跪下。
这走进之人,正是那黑衫军人,燕王见此人跪在厅堂中间,略感诧异,但不知原因。
“你说有要事稟告,怎幺进来跪下,却不说话。”燕王身旁,一侍卫朗声问道。
话音未落,只见那黑衫人抽出佩剑,直向燕王刺去,燕王顿时瞪开了眼,厅中众将惊愕,两旁守卫急忙上前,可这守卫动作再快,哪里有这已经出鞘的剑快,但看剑尖已近燕王胸膛,危急万分,燕王慌忙起身,想往两侧闪身躲避,却已经来不及了。
千钧一髮之际,但见厅中一将闪身上去,他这动作比任何一个守卫都快,甚至比那剑还快,硬是用手抓住剑身,使力一拧,黑衫人没料到竟然有人能阻拦,没有防备,被这一拧乱了力道,剑身往边侧偏走,那闪上来的将领挡到燕王身前,不过手掌被剑划破,又是急步上来的,脚下不稳,黑衫人见状,偏转剑身,旋身又是一个直刺,直接贯穿那将领前胸,但这佩剑甚短,没能伤到后面的燕王,只是刺到了胸甲。
那将领被一剑穿胸,竟是面无痛色,伸双手紧握住剑身,怒目盯着那黑衫人。
燕王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面色苍白,忙扶住那将领,口中说道:“纪纲将军。”
那黑衫人见纪纲紧握剑身,难以抽出,当即鬆手,向左一个闪身,抄拿了一桿厅中摆放的廷杖子,此时众将都已拔剑拥上,燕王被身前一排单刀侍卫护住。
众剑相逼,那黑衫人仅凭手中一桿廷杖,哪里能敌,燕王适才受了大惊,这会儿看见众将围上了这刺客,方才知道是虚惊一场,瞬间缓过神来。且说这燕王自起兵以来,虽尝过不少败仗,历过几回生死,但都是在沙场之上、逃亡之际,现今燕王军刚渡江而来,镇江府军望风而降,本来应是他大喜之时,正与众将商议破京城之计,哪料出此变故,险些大业未成、性命不保。
燕王扶着纪纲,怒喊道:“速速拿下此人!”
黑衫人半蹲着身子,左手执廷杖,见眼前众将甲冑未卸,一桿木廷杖,哪里能伤人,又瞥看左右,那门口已有两个军士拦住,只听“呼”声响起,那黑衫人旋起廷杖,朝门口砸去,那堵住门口的军士见此,不自觉向左右闪避,黑衫人见此,往前步起,足下用力,一个正翻身,双手空中抵住一将头顶,身子空中弯弹,朝门口跳去,落地之时右手又拧了那慌忙军士的手腕,夺了一把腰刀,左手接住那廷杖,横着向门内众将推去,众将见此,一拥而上,但哪里想到这廷杖推来之力犹如千斤,为首的三个将领,被这一推,竟踉跄几步险些跌倒。黑衫人手持腰刀,冲出门去。(P1-3)
黑云卷墨,烈风吹雨。
“嗒嗒,嗒嗒……”马蹄声急,泥路水溅,一人身袭黑衫军衣,左手执令旗,右手勒马缰,一路疾奔,头上铁帽檐雨水激流而下。
这黑衫军人朝路头望去,只见一城门藏于暴雨之中,遂嘴角微扬,寻城门口奔去。
不一会儿,就到了城下,这黑衫军人勒住马头,那马一路奔来,一时间停下,难以适应,马腿来回踱步,马身左右摆转,黑衫军人按住马缰,抬头迎雨向那城门之上望去,只见城门牌匾上书两个大字“镇江”,于是微微皱眉,开口朝门楼上守卫大喊:“快开城门,吾乃燕王帐下亲卫千户,受命侦察敌情,现今返回。”
城门之上,一队士兵值卫,为首一领官早已远远望见那黑衫军人疾奔而来,又听他喊了这几句,当即喊叫回道:“我见你是燕王亲卫的打扮,但你也知道如今军情紧急,你若没什幺凭证,我怎能私开城门?”
“我有燕王令旗在此,速开城门,若是延误了军机,小心你人头不保!”那黑衫军人厉声喊道,云雨之中狂风大作,雷电轰鸣。
那城门之上的领官听得这番言语,又加之雷声阵阵,心中害怕,虽然阴天暴雨之中看不清那令旗模样,可也不敢耽误,忙命手下去开城门。
黑衫军人见城门已开,急催马奔人城中。
镇江城中府衙,层层重兵守卫,府衙内正厅里,儘是戎装军甲打扮的人,其中一人平眉软须,眼光凌厉,衣甲精秀,正坐厅中,众人皆环站其前。
但见站立的一人上前说道:“父王,我军自瓜洲渡长江而来,镇江敌军望威而降,我军气势正旺,今日又遇暴雨,当一鼓作气奇袭金川门,直捣京城。”
但说这站立言语之人所喊父王是谁?正是燕王朱棣,这言语之人正是朱棣次子朱高煦。
燕王听了朱高煦的话,回道:“金川门守将乃是李景隆与我那兄弟朱橞,李景隆与我军多次交战,屡败屡战,估计早就怯战了,谷王朱橞也是个明事理之人,定知兵败如山倒的道理,依我看来,我军兵临城下,此二人必降,何必奇袭,流血作战?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朱高煦听此,忙回道:“父王教训得是。”
正聊着时,厅外进来一个守卫,开口说道:“启稟燕王,衙外有一人,自称亲卫千户,说有要事稟告。”
燕王听此,凝眉说道:“前些日子,我听闻朝廷放逐了齐泰,左思右想,这放逐肯定是个幌子,掩人耳目,齐泰定是去募师调兵,我便命我帐下亲卫搜查缉拿,定是有了讯息,速速让他进来。”
那守卫应了一声,出门而去。
片刻之后,只见从厅门走进一人,长靴带泥,浑身带雨,铁帽檐遮着眼睛,步上前来跪下。
这走进之人,正是那黑衫军人,燕王见此人跪在厅堂中间,略感诧异,但不知原因。
“你说有要事稟告,怎幺进来跪下,却不说话。”燕王身旁,一侍卫朗声问道。
话音未落,只见那黑衫人抽出佩剑,直向燕王刺去,燕王顿时瞪开了眼,厅中众将惊愕,两旁守卫急忙上前,可这守卫动作再快,哪里有这已经出鞘的剑快,但看剑尖已近燕王胸膛,危急万分,燕王慌忙起身,想往两侧闪身躲避,却已经来不及了。
千钧一髮之际,但见厅中一将闪身上去,他这动作比任何一个守卫都快,甚至比那剑还快,硬是用手抓住剑身,使力一拧,黑衫人没料到竟然有人能阻拦,没有防备,被这一拧乱了力道,剑身往边侧偏走,那闪上来的将领挡到燕王身前,不过手掌被剑划破,又是急步上来的,脚下不稳,黑衫人见状,偏转剑身,旋身又是一个直刺,直接贯穿那将领前胸,但这佩剑甚短,没能伤到后面的燕王,只是刺到了胸甲。
那将领被一剑穿胸,竟是面无痛色,伸双手紧握住剑身,怒目盯着那黑衫人。
燕王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面色苍白,忙扶住那将领,口中说道:“纪纲将军。”
那黑衫人见纪纲紧握剑身,难以抽出,当即鬆手,向左一个闪身,抄拿了一桿厅中摆放的廷杖子,此时众将都已拔剑拥上,燕王被身前一排单刀侍卫护住。
众剑相逼,那黑衫人仅凭手中一桿廷杖,哪里能敌,燕王适才受了大惊,这会儿看见众将围上了这刺客,方才知道是虚惊一场,瞬间缓过神来。且说这燕王自起兵以来,虽尝过不少败仗,历过几回生死,但都是在沙场之上、逃亡之际,现今燕王军刚渡江而来,镇江府军望风而降,本来应是他大喜之时,正与众将商议破京城之计,哪料出此变故,险些大业未成、性命不保。
燕王扶着纪纲,怒喊道:“速速拿下此人!”
黑衫人半蹲着身子,左手执廷杖,见眼前众将甲冑未卸,一桿木廷杖,哪里能伤人,又瞥看左右,那门口已有两个军士拦住,只听“呼”声响起,那黑衫人旋起廷杖,朝门口砸去,那堵住门口的军士见此,不自觉向左右闪避,黑衫人见此,往前步起,足下用力,一个正翻身,双手空中抵住一将头顶,身子空中弯弹,朝门口跳去,落地之时右手又拧了那慌忙军士的手腕,夺了一把腰刀,左手接住那廷杖,横着向门内众将推去,众将见此,一拥而上,但哪里想到这廷杖推来之力犹如千斤,为首的三个将领,被这一推,竟踉跄几步险些跌倒。黑衫人手持腰刀,冲出门去。(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