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甜白”釉瓷】明代永乐朝烧制的白釉瓷器。是在洁白的瓷胎上施以纯净的透明釉,经窑火烧成后白度很高,给人以“汁水莹厚如堆脂,光洁如美玉”的甜蜜之感,后世遂以“甜白”命名。其足边或刻花装饰的某些部位积釉处呈冷青色,主要是因釉料中的铁成分与氧结合所致。永乐甜白釉瓷胎体有厚、薄两种,薄的一种主要是盘、碗、高足杯等小件器,能达到“半脱胎”状态,胎体通过光照可透见器身的纹饰和款识,製作工艺高超。其他大件器都属厚胎,釉细腻莹润,微闪红色。器身饰有暗花,朴素雅洁。造型上多样化,除盘、碗外,还有梅瓶、玉壶春瓶、罐等。1982年在景德镇发现的明代残瓷窑及御窑废品堆积处,出土有盏托、钵、烛台、烛插、花浇、折沿盘、军持、爵、鱼篓式罐、大茶壶等,多数与同期青花造型相同。甜白瓷除了一部分为素麵外,也有一部分有划花或印花装饰,且基本上都刻于瓷器内面,纹样主要有缠枝牡丹、缠枝莲、瓜果、折枝花、莲托八宝、双龙、五龙、凤纹及藏文。多数甜白瓷是无款的,有年号款均为“永乐年制”四字,篆体,刻于器心,在款字外刻有单圆圈、椭圆圈、双圈、龙凤、花边、云纹等。其中尤以半脱胎器为主,款字有划和印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