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山东电视台于1980年代初拍摄的大型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该剧由陈敏、刘柳联合执导,由鲍国安、祝延平等主演。
该剧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三十六人楸起了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杀富济贫,行侠仗义的故事。
基本介绍
- 集数:40
- 每集长度:约40分钟
- 线上播放平台:优酷
- 製片地区:中国大陆
- 类型:大型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
- 导演:陈敏、刘柳、刘子云
- 编剧:王汉平 、赵长海
- 主演:鲍国安,祝延平,于守金,董子武
- 中文名:《水浒传》
- 其它译名:山东版《水浒传》、最老版《水浒传》
- 出品时间:1983年
- 出品公司:山东电视台
- 上映时间:1983年
- 主要奖项:金鹰奖
- 原着:施耐庵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
鲁达 | 于守金 | 鲁智深 星宿:天孤星;绰号:花和尚;座次:13 | 郑屠 | 徐学礼 | 绰号:镇关西 |
金老汉 | 梁钊 | 金翠莲 | 宋虹 | 郑屠的小妾 | |
店主 | 刘子云 | 李忠 | 周效胜 | 绰号:打虎将 星宿地僻星 座次:86 | |
史进 | 周波 | 星宿:天微星;绰号:九纹龙;座次:23 | 虔婆 | 陈梅村 | |
大婆子 | 于艳 | 衙役 | 韩义强、鲁宏麟 | ||
号枷人 | 李昌庆 | 监寺 | 王有刚 | ||
行童 | 李亮 | 智真长老 | 高如平 | 五台山文殊院长老 | |
赵员外 | 戴天思 | 铁匠 | 李德祥 | ||
周通 | 王俊法 | 刘太公 | 魏文声 | ||
管家 | 冯沖 | 酒保 | 周立民、吴宏章、司兆德 | ||
张三 | 马迎春 | 庄客 | 孟宪民、周亚非、马保同 | ||
李四 | 李振铎 | 喽罗 | 李一辉、刘彭 | ||
知客 | 王玉尧 | 智清长老 | 牟长令 | ||
菜头 | 杨春生 | 林沖 | 丁汝骏 | 绰号:豹子头 座次:6 | |
林娘子 | 邢红 | 豹子头林沖之妻,美丽动人,后因被高俅之乾儿子看上,逼嫁不成,自缢而死 | 张教头 | 柴振铎 | |
锦儿 | 李香芝 | 李小二 | 李延华 | ||
高俅 | 雷仲谦 | 太尉 | 高衙内 | 黄港 | |
陆谦 | 吴永利 | 林沖的多年好友,后来多次设计陷害林沖 | 富安 | 孙大鸣 | |
董超 | 赵勇 | 小衙役 | 泼皮 | 杜军、张岩、曾宪春、黄守民、李勇 | |
薛霸 | 任龙汉 | 小衙役 | 少年泼皮 | 杜军 | |
柴进 | 李朝友 | 星宿:天贵星;绰号:小旋风;座次:10 | 洪教头 | 田志明 | |
店主人 | 王兵 | 小二妻 | 刘宇 | ||
差拨 | 元传才 | 张教头 | 柴振铎 | ||
朱贵 | 韩义强 | 星宿:地囚星;绰号:旱地忽律;座次:92 | 王伦 | 王滨 | |
杨志 | 王海生 | 杜迁 | 胡朝风 | ||
宋万 | 刘伟成 | 星宿:地魔星;绰号:云里金刚;座次:82 | 晁盖 | 彭荫泰 | |
吴用 | 计镇华 | 星宿:天机星;绰号:智多星;座次:3 | 刘唐 | 张富民 | 星宿:天异星;绰号:赤发鬼;座次:21 |
阮小二 | 马厚信 | 星宿:天剑星;绰号:立地太岁;座次:27 | 阮小五 | 刘宁 | 星宿:天罪星;绰号:短命二郎;座次:29 |
阮小七 | 王滨 | 星宿:天败星;绰号:活阎罗;座次:31 | 公孙胜 | 张兴亚 | 星宿:天闲星;绰号:入云龙;座次:4 |
梁中书 | 焦体贻 | 蔡夫人 | 李素玉 | ||
谢都管 | 高如平 | 管家 | 毛玉琮 | ||
胖虞侯 | 李振峰 | 瘦虞侯 | 舒耀宣 | ||
白胜 | 孟宪礼 | 星宿:地耗星;绰号:白日鼠;座次:106 | 军健 | 刘晓明、盖文革、李健民、吴永利 | |
何涛 | 孙传信 | 济州缉捕使臣 | 众军健 | 李兴国、徐少杰、袁宗泉、宋洪涛、王树森、叶月济、孙国喜 | |
何涛妻 | 于艳 | 何清 | 新人 | ||
朱仝 | 丁小秋 | 星宿:天满星;绰号:美髯公;座次:12 | 捕盗吏检 | 王志海 | |
雷横 | 章定荣 | 星宿:天退星;绰号:插翅虎;座次:25 | 知府 | 徐小义 | |
知县 | 田家里 | 宋江 | 鲍国安 | 梁山一百单八将之首,人称“孝义黑三郎”星宿:天魁星;绰号:及时雨;座次:1 | |
武松 | 祝延平 | 星宿:天伤星;绰号:行者;座次:14 | 扈三娘 | 王秀丽 | 星宿:地慧星;绰号:一丈青;座次:59 |
孙二娘 | 邱建华 | 星宿:地壮星;绰号:母夜叉;座次:103 | 阎婆惜 | 魏慧丽 | |
玉兰 | 尚丽华 | 阳穀县王婆 | 张茜 | ||
张氏女 | 王玉霞 | 蒋斗神妾 | 王凌云 | ||
刘高妻 | 鲍少华 | 张都监夫人 | 康群智 | ||
陈兴 | 徐少华 | 李鬼妻 | 祝德英 | ||
李逵母 | 孙志敏 | 乐大娘子 | 车向清 | ||
顾大嫂 | 孙翠萍 | 柴皇城继室 | 王绿萼 | ||
刘太婆 | 张淑珍 | 公孙胜母 | 王俊英 | ||
众僧 | 杨洪宝、李兆平、单俊义、张兴运、王吉光、徐于木、祝祥熙、杨胜和、李宝 |
幕后花絮
潘金莲与高衙内是校友
现为青岛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黄港,曾成功塑造贺龙元帅,他也参加了山东版《水浒传》的演出,不过那时他还是山东艺术学院的学生,在《林沖》中扮演高衙内。
黄港回忆,上个世纪80年代初山东电视台拍摄《水浒传》算是打开了中国电视艺术走向民众的大门,而自己与这部经典的结缘要感谢同在山东艺术学院读书的青岛老乡牟霞。牟霞在祝延平版本的《武松》里演潘金莲,由她推荐黄港到《林沖》剧组扮演高衙内。在网上“水浒吧”里,牟霞版的潘金莲形象被网友评价为“表演美丽、大方”,是央视版王思懿和新版甘婷婷无法超越的。
当然,作为青岛老乡,黄港也没有辜负牟霞的推荐,拍高衙内的戏时非常敬业,“我记得我们当时是在潍坊拍戏,拍到高衙内调戏林娘子那场戏时,我坚持从楼上跳窗下来,结果把腿给摔断了,所以后来大家就只能在电视里看到我近景的戏了。”
高俅父子片场没见面
在山东版《水浒传》中,高衙内的乾爹高俅也是青岛籍演员扮演的,2011年已经89岁的青岛话剧院老演员雷仲谦回忆起自己扮演的这个角色,大笑,“我记得这部戏,虽然在其中的戏不多,但印象很深。”雷仲谦说,戏是在烟台拍的,那是三伏天烟台最热的时候,他戴着重重的官帽,穿着厚厚的戏服,一个镜头下来汗就湿透了,大家赶紧拿着电风扇往戏服里的大袖子里灌凉风,给他解暑。
雷仲谦家中还保持有山东版《水浒传》製作兼导演刘柳邀请他出演高俅的信,那时他已经因为出演《敢想敢做的人》、《牧马人》、《喜盈门》等电影在全国知名。虽然雷仲谦已经年近90岁高龄,但他仍然执着于戏剧表演艺术,目前正在準备出版回忆录,回忆自己69年艺术生涯中与国内影视界着名导演、演员的接触。
不过,有意思的是,黄港演高衙内,雷仲谦演高俅,可这对“父子”却没在片场见过面,原因就在于黄港拍的是《林沖》,而雷仲谦拍的是《武松》。
武林高手
于守金在山东版《水浒传》塑造鲁智深因形神兼备,而成为《水浒》影视作品中不可磨灭的经典形象。
于守金正是由于1983年被选中出演鲁智深而走上影视道路的,此前他是个工厂工人。而鲜为人知的是,在更早之前,于守金还是位举重冠军。于守金19岁时开始从事举重运动,23岁入选国家队,在亚洲举行的一届“东亚新兴力量运动会”夺得冠军,受到了当时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当时中国举坛名噪一时。“文革”期间,举重队解散,于守金就自己申请回家乡工厂工作,1983年他在街上买鞋时被《水浒传》的导演陈敏相中,从此改变人生。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但谁知道于守金打的那位“郑屠夫”也是青岛人?而且还是位武林高手呢!徐学礼是太极梅花螳螂拳的第七代传人,获过全国的太极拳冠军。除了在《鲁智深》中演郑屠,他还演过《宋江》、《天湖女侠》、《怪侠》、《铜头铁罗汉》、《浪子燕青》、《边城浪子》等影视剧,并担纲武打设计。曾获得央视春晚一等奖的武术舞蹈《狗娃闹春》也是由他编导的。
获奖记录
该剧多次获得金鹰奖。
牟霞 潘金莲

幕后製作
拍摄背景
此版《水浒传》为山东电视台于1980年代初期拍摄,以人物为线索,最早拍摄的是大家熟知的是《武松》,后来陆续拍摄的还有《鲁智深》、《林沖》、《晁盖》、《宋江》、《李逵》、《顾大嫂》等。
水浒传

电视剧《水浒传》根据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的章回小说《水浒传》改编而成,在忠实于原着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造。
拍摄过程
最早山东电视台是拍了一组以独立人物为叙述模式的系列剧如《武松》、《宋江》、《李逵》、《鲁智深》等,这些人物剧在全国播出后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之后山东电视台又重新剪辑,并按照原着的顺序重新排过了播放次序,由此而产生了至今广为流传的40集山东版《水浒传》。在庞大的演职员名单上,“副导演肖竹”就来自青岛。
製作班底
已从青岛话剧院退休的肖竹回忆,“当时拍《水浒传》的导演陈敏是我电影学院的同学,我是受他的邀请当了副导演,拍的是由董子武主演的《李逵》。”肖竹说,在他拍的李逵的戏里,演宋江的也是青岛话剧院演员、导演,叫杨玉青。而杨玉青记得,他一共拍了6集的戏份,
鲍国安饰演宋江

另外,在山东版《水浒传》拍摄之初,青岛话剧院的于建棣也曾参与导演组的工作,他回忆当时青岛歌舞剧院的演员于治杰在剧中扮演西门庆,拍完这部剧之后于治杰就出国了。
青岛历来演员人才济济,早在这部山东版《水浒传》中就可窥见一斑,除了上述提到的演员外,还有在《西游记》中演唐僧的徐少华也在里面客串了一把陈兴,原青岛吕剧团编导魏文声演刘太公,吴永利演陆谦,王绿萼演柴进的继室,王滨演王伦,王滨后来转行乾摄像,最有影响的作品是《闯关东》。
拍摄景点
《水浒传》分别在济南和安徽徽州拍摄的,徽州宋代街上保存完好的宋代风格建筑群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剧集评价
本片根据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的章回小说《水浒传》改编而成,在尊重于原着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北宋末年,宋徽宗昏庸无能,冗官当政,民不聊生。山东郓城以宋江为首的三十六人等掀起了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他们杀富济贫,行侠仗义,令统治阶级闻风丧胆,令广大百姓拍手称快。义军不断挫败官兵的围剿,兵马粮饷不断充实壮大。金沙滩上迎来了八方落草好汉,聚来各路豪杰。聚义梁山的一百零八将,个个性格迥异,光彩照人。他们或是智慧型超群,有勇有谋,或是除暴安良,行仗侠义,或是大义凛然,忘我行义的好汉,或是义薄云天的豪杰。他们是凝聚着历代农民阶级心目中的理想人物的化身。记忆中老版《水浒传》了,由几个独立的人物故事构成,我们最初看到的是《武松》,音乐也是山东风格的音乐,七十年代生人的美好回忆,可能30岁以上的人,对这部《水浒传》有记忆。可能因为当时的条件问题,武打动作没有什幺特技,拍的很写实。也许可能当时拍的时候资金有问题,拍的不连贯。是一个个人物拍然后连起来。整部拍完有好几年时间,这部《水浒传》会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这就是经典。
《山东版水浒传》

这部山东版《水浒传》也是80年代经典古装电视剧的霸主,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相比较90年代央视版的《水浒传》,由于这部戏採用以独立人物为叙述模式,使得人物的形象塑造更加成功,人物显得更加立体化,展现给我们的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水浒英雄,而央视版的相比之下显得苍白一些。例如武松,山东版的武松完全就是观众心目中的那个形象,标準的山东大汉、豪迈、勇武、刚毅,央视版的武松相比之下显得豪气不足。再如宋江,山东版的宋江是由鲍国安饰演,演技自然不用说了,老戏骨,角色诠释非常到位,黑三郎名副其实,他饰演的宋江性格複杂,既有对朝廷心存幻想也有豪迈草莽的造反性格。
《山东版水浒传》中的西门庆

在剧情上,山东版的比较符合原着,但只拍摄了小说中几个主要人物的72回之前的主要故事,央视版的既有继承又有发扬,前半部分大多根据原着,而在后半部则有修改,比如林沖因为不能手刃高俅吐血身亡、省去征辽、打王庆和田虎,直接招安之后就打方腊,特别是林沖的结局,很符合人物和故事的合理性,这点比原着还好…服装道具方面两个版本都不错,山东版和那个年代其他古装戏一样,给人一种朴实无华、真实的感觉,央视版的一些服装比较华丽,但没有让人感觉突兀、不伦不类,还是很不错的。
武打方面毫无疑问自然是央视版的比较成功,山东版年代比较久远,在那个年代武打设计可想而知,也是一点小遗憾,但瑕不掩瑜。
音乐方面央视版的给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主题曲,山东版的则更多的使用了民乐透出更多英雄气概。
在这些以独立人物为叙述模式的系列剧之后,经过重新的剪辑和按照原着顺序重新安排了播放次序,从而就产生了这部40集的电视连续剧《水浒》,在九十年代初期这个年代中,这应该算是一部製作精良的电视剧了,即使在今天,本剧仍然有其特有的观赏性,况且《水浒传》是四大名着之一。
其实此剧也有其比较致命的缺点,就是演员前后不统一,因为是在人物剧中剪辑而来,而这些人物系列剧并非同时拍摄,所以难免在不同人物系列中选用不同的演员扮演剧中的角色,这就导致剪辑成全剧以后,前面扮演‘宋江’和后面扮演‘宋江’的不是同一个演员,这种事情在其他人物中也有出现。而且本剧中不含‘罗贯中’后续原着中的‘招安’部分。武打设计:这个无疑是山东版的弱项,由于本片的拍摄年代较为久远,况且大陆的武术指导、武打场面拍摄能力本不如香港影视的经验。很多当初令人紧张的武打戏在今日看来多少有些做作,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从动作戏中看出,当初的剧中演员有很多都是真有些身手的,因为那个年代流行的真功夫戏,而不是靠特技取悦观众的。
祝延平饰演武松

音乐:由于当初是由人物系列剧改编而来,所以基本上每一个主要人物都有一段人物歌曲,如‘武松’的主题音乐就是古曲‘将军令’和唢吶名曲‘一枝花’的节选,听起来都很不错,但可能也存在全剧音乐风格不统一的问题。
人物造型:由于年代原因,形象设计用现代的眼光看多少有些‘糙’,不过演员形象倒是更具英雄之气,更符合我个人心目中梁山好汉形象,当然也有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