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水清濯缨,水浊濯足

(2019-07-08 10:30:39) 百科

水清濯缨,水浊濯足

《水清濯缨,水浊濯足》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强调人应自尊,家应自睦,国应自强。祸福贵贱都由自取。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水清濯缨,水浊濯足
  • 创作年代:战国
  • 作品出处:《孟子》
  • 文学体裁:语录体散文
  • 作者:孟子及其学生

作品原文

水清濯缨,水浊濯足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 ①,乐其所以亡 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②之 水清兮,可以濯③我缨④;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 ‘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 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 甲》曰⑤:‘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作品注解

①菑:同“灾”。
②沧浪:前人有多种解释。或认为是水名(汉水支 流),或认为是地名(湖北均县北),或认为是指水的颜色(青苍色)。各种意 思都不影响对原文的理解。
③濯(Zhuo):洗。
④缨:系帽子的丝带.
⑤《太甲》曰:《公孙丑上》(3·4)已引过这句话,可参见。

作品译文

孟子说:“不仁的人难道可以和他商议吗?他们对别人的危险 心安理得,从别人的灾难中牟利,把导致家破国亡的事当作乐趣。 不仁的人如果可以和他商议,那怎幺会有国亡家破的事发生呢?从 前有个小孩子唱道:‘沧浪的水清呀,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 浊呀,可以洗我的双脚。’孔子听了说:‘弟子们听好了啊!水清 就用来洗帽缨,水浊就用来洗双脚,这都是因为水自己造成的。’ 所以,一个人总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一个家 庭总是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一个国家总是先有 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尚书·太甲》说:‘上天降下 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了。’说的就是 这个意思。”

作品读解

水的用途有贵有贱(“濯缨”与“濯足”),是因为水有清有 浊成的,人的有贵有贱,有尊有卑又何尝不是由自己造成的呢?
不仅个人如此,一个家庭,一个国家,都莫不如此。
人因为不自尊,他人才敢轻视;家由于不和睦,“第三者”才 有插足的缝隙;国家动乱,祸起萧墙之内,敌国才趁机入侵。所 有这些,都有太多的例证可以证实。我们今天说“保垒最容易从 力部攻破”,其实也正是这个意思。
所以,人应自尊,家应自睦,国应自强。祸福贵贱都由自取。 你就是你自己的上帝。

作品出处

《水清濯缨,水浊濯足》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彙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着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週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着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着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着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