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水师》由环球影业公司出品,于 2014年12月26日上映的一部剧情战争片,由罗素·克劳执导,罗素·克劳、欧嘉·柯瑞兰寇、杰·科特尼等共同演出。
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讲述了一位澳洲的父亲远赴土耳其伊斯坦堡去寻找他在加里波底战争爆发后失蹤的三个儿子的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罗素·克劳
- 编剧:Andrew Knight / Andrew Anastasios
- 主演:罗素·克劳,欧嘉·柯瑞兰寇,杰·科特尼,瑞安·柯尔 ,麦可·多曼
- 製片人:Troy Lum/Andrew Mason/Keith Rodger
- 发行公司:Universal Pictures Internationa
- 中文名:占水师
- 外文名:The Water Diviner
- 其它译名:A Promessa de Uma Vida、伊斯坦堡救援
- 製片地区:美国 / 澳大利亚 / 土耳其
- 类型:剧情/战争
- 片长:111分钟
- 上映时间:2014-12-26(澳大利亚/土耳其) / 2015-04-24(美国)
- 分级:无
- 对白语言:英语/土耳其语/希腊语/俄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3007512
剧情简介
一名在澳洲以农为业的的占水师康纳(罗素·克劳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里波利战役后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堡,试图寻找他三个参战阵亡儿子的遗骸。即使一开始遭到军方的百般阻挠,他也不屈不挠,更遇到于伊斯坦堡入住旅馆女主人爱莎(欧嘉·柯瑞兰寇饰)及一名曾与他儿子对战的土耳其军官出手协助。康纳抓住一丝希望,为查出真相,穿越饱受战火蹂躏的土地,九死一生,只为寻回儿子阵亡的真相,了结自己及妻子的心愿。
剧照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康纳 | 罗素·克劳 | ---- |
爱丝 | 欧嘉·柯瑞兰寇 | ---- |
西里尔 | 杰·科特尼 | ---- |
瑞安 | 瑞安·柯尔 | ---- |
麦可曼 | 麦可·多曼 | ---- |
丹怀利 | 丹·威利 | ---- |
罗伯特 | 罗伯特·马莫内 | ---- |
杰姆斯-弗雷泽 | 詹姆斯·弗雷泽 | ---- |
娜塔莉亚 | 伊莎贝尔·卢卡斯 | ---- |
Major Hasan | 伊尔玛兹·艾多甘 | ---- |
Captain Charles Brindley | 丹尼尔·维利 | ---- |
Fatma | 梅根·盖尔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编剧 | 摄影 | 剪辑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动作指导 | 造型设计 | 服装设计 | 视觉特效 |
---|---|---|---|---|---|---|---|---|---|---|
Ali Akdeniz | 罗素·克劳 | Andrew Knight | 安德鲁·莱斯涅 | Matt Villa | Chris Kennedy | Marita Mussett | Cagri Aydin | Kanin Phemayothin | Tess Schofield | David Booth |
角色演员介绍
- 约书亚康诺演员:罗素·克劳澳洲农夫约书亚康诺在1919年前往土耳其,试图查明在战争中失蹤的三个儿子是生是死。
- 爱希演员:欧嘉·柯瑞兰寇爱希知道约书亚康诺寻找他三个儿子,于是协助,接着一名曾与他儿子对战的土耳其军官也伸出援手。
- 西里尔演员:杰·科特尼西里尔是约书亚康诺儿子的对战的军官,告诉约书亚康诺,他的儿子的生死。
- 耶玛演员:伊莎贝尔·卢卡斯耶玛于爱希──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她和康诺自己的命运已经越来越纠葛不清。
音乐原声
配乐
发行日期 | 艺人 | 序号 | 曲目 | 序号 | 曲目 |
---|---|---|---|---|---|
2015年04月30日 | David Hirschfelder | 1 | 《Newton's Cradle》 | 2 | 《Arriving At the Village》 |
3 | 《Connor Escapes》 | 4 | 《Reading To Boys》 | ||
5 | 《Lizzie Dies》 | 6 | 《Return HomeR》 | ||
7 | 《Windmill Flashback》 | 8 | 《The Blue Mosque》 | ||
9 | 《Ed Shot》 | 10 | 《Visit To Cistern》 | ||
11 | 《Leaving Orhan》 | 12 | 《Hey Onbesli Onbesli》 | ||
13 | 《The Dust Storm》 | 14 | 《Orhan Chase》 | ||
15 | 《Train and Cricket Match》 | 16 | 《Train and Battle》 | ||
17 | 《Art Doing Art》 | 18 | 《Dantes Inferno》 | ||
19 | 《Candle Montage》 | 20 | 《Confession and Escape》 | ||
21 | 《Dream Sequence》 | 22 | 《Visit To Omer》 | ||
23 | 《Read At Graves》 | 14 | 《The End》 | ||
15 | 《Love Was My Alibi》 |
(参考资料)
单曲
歌曲 | 主唱 | 作词 | 作曲 | 参考资料 |
Love Was My Alibi | Kristoffer Fogelmark | Kristoffer Fogelmark | Kristoffer Fogelmark |
製作发行
上映日期
地区 | 时间 |
阿联 | 2014年12月11日 |
科威特 | 2014年12月25日 |
阿联 | 2014年12月11日 |
土耳其 | 2014年12月26日 |
澳大利亚 | 2014年12月26日 |
製作公司
公司名称 | 参考资料 |
Fear of God Films | |
Hopscotch Features | |
RatPac Entertainment | |
Seven Group Holdings | |
Seven West Media |
发行公司
公司名称 | 参考资料 |
Universal Pictures International | |
Mongkol Major | |
Entertainment One | |
Shaw Organisation | |
eOne Entertainment | |
Aurum Producciones S.A. | |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 |
Eagle Pictures | |
E1 |
影片评价
大多数荷里活的战争片皆以千军万马的激烈斗争场面吸引观众的眼球,片中停不了的轰炸,更经常成为影片的卖点,像《占水师》般重情重爱的战争片,实在少之又少。很多时候,政治上的最高领导人视为国牺牲乃理所当然,特别是战争时期,军人需要作出的牺牲并非什麽沉重的代价,而是他们履行任务的一个重要部份,故上述的领导人绝少对已牺牲的他们寄予无限的同情,但偏偏《占水师》中的他对他们有情有义,这源于导演受到人文主义中人本思想的影响,尝试从仁爱的角度叙述整个故事,使全片充满着情和爱。
剧照

《占水师》能在同类型的战争电影中脱颖而出,实源于其重情重义地探讨宽恕的宽广“胸怀”,其浓烈的人文主义色彩,肯定非一般性的战争电影所能媲美。(香港影评人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