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气虚血瘀

(2019-09-20 23:15:23) 百科

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为病机,因气虚无力行血而致血行瘀滞的病理变化。气为血帅,血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正常推动,若元气亏虚,无力行血,则血行缓慢,停留而瘀。《医林改错·论抽风不是风》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临床常见身疲乏力、少气懒言等气虚之症,又有瘫痪、麻木或窜痛等血瘀之表现。此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治宜补气益气为主,兼以活血行血。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气虚血瘀
  • 类别:中医基础术语

解读

气虚血瘀,是指因气对血的推动无力而致血行不畅,甚至瘀阻不行的病理状态。
气虚血瘀,较多见于心气不足,运血无力而致的惊悸怔忡、喘促、水肿及气虚血滞的肢体瘫痪、痿废。另外,老年人多血瘀,且多气虚,故气虚血瘀病机在老年病中具有重要意义。气虚和气滞可与血瘀并存,三者相互影响。

中医套用

气虚血瘀证治
主证:神疲乏力,气短,动则益甚,颜面微浮,或半身不遂,大便稀溏或便秘不畅,小便清。
舌脉:舌质黯,苔白。
治法:补气活血
代表方剂:补阳还五汤等。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