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吞是一个汉语词语,
拼音是qì tūn,
释义:是指气势很大。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气吞
- 拼音:qì tūn
- 注音: ㄑㄧˋ ㄊㄨㄣ
- 解释:一口气吞下
词目
气吞
拼音
qì tūn
引证解释
谓一口气吞下。形容气势很大。
《旧唐书·韩愈韦辞等传论》:“如俾之咏歌辛载,黼藻王言,足以平揖古贤,气吞时辈。”
宋 陆游 《雨三日歌》:“兴来尚能气吞酒,诗成不觉泪渍笔。”
宋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汉,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蟠桃记·诞孙相庆〉》:“看兰孙,气吞牛斗,知不是等闲人。”
清 恽敬 《刑部尚书金公墓志铭》:“我公得之,大水破沙,力刷其阻,气吞其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