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9-03-11 04:11:46) 百科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创刊于2005年5月,由中国气象局主管、国家气候中心主办,是中国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内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据2014月7月28日《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官网显示,《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第四届编审委员会拥有顾问委员12人,编审委员57人。

据2018年5月19日中国知网显示,《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共出版文献1297篇、总被下载429483次、总被引20965次;(2017版)複合影响因子为3.075、(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896。据2018年5月1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气候变化研究进展》载文量为1124篇、被引量为15258次、下载量为45711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1.71。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外文名称: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 语言:中文
  • 类别:气象学
  • 主管单位:中国气象局
  • 主办单位:国家气候中心
  • 编辑单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编辑部
  • 创刊时间:2005年
  • 出版周期:双月
  • 国内刊号:11-5368/P
  • 国际刊号:1673-1719
  • 邮发代号:80-463
  • 属性:核心期刊、CSCD
  • 现任主编:秦大河
  •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办刊历史

2005年5月,《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创刊,刊期为双月刊;3月29日,《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第一届编辑委员会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0年,该刊英文版《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 》创刊。
2014年11月,该刊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12月,《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4年度第4次编委会召开。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 报导内容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主要刊登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跨学科研究进展,介绍中国国内外有关气候变化的重大活动信息。
  • 读者对象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适宜气候变化及其相关领域的科研、业务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相关政府工作人员阅读。
  • 主要栏目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设有气候系统变化、气候变化影响、气候变化适应、温室气体排放、对策论坛、简讯等栏目,其内容包括:中国国内外气候变化及其有关的交叉学科,如地球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报导全球变化最新的观测事实、重要信息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减缓措施和技术成果等;及时反映国际气候制度与气候外交谈判的信息。

人员编制

据2014月7月28日《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官网显示,《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第四届编审委员会拥有顾问委员12人,编审委员57人。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第四届编审委员会成员
顾问委员
安芷生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陈宜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程国栋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丁仲礼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刘昌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马宗晋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任阵海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孙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孙鸿烈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滕藤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张新时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周秀骥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编审委员
蔡榕硕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巢清尘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陈迎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陈发虎
兰州大学
陈洪滨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陈文颖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陈振林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
崔鹏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丁永建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董文杰
北京师範大学
杜尧东
广东省气候中心
高云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
高广生
北京达华世纪低碳研究院
高庆先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何建坤
清华大学
黄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江志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姜彤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康世昌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李玉娥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刘滨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刘洪滨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刘时银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吕学都
亚洲开发银行可持续发展局(菲律宾)
罗云峰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
马世铭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马耀明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朴世龙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任国玉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史培军
北京师範大学
孙颖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王斌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王毅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武炳义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夏军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肖子牛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效存德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徐华清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徐晓斌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姚檀栋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曾荣树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曾晓东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翟盘茂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张强
中国气象局兰州乾旱气象研究所
张德二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张建云
水利部南京水科院
张人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张小全
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
赵春雨
瀋阳区域气候中心
周波涛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周广胜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周凌晞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周天军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周晓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朱松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庄贵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邹骥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学术交流

2005年8月2至11日,《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编辑部部分成员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气象与大气科学协会(IAMAS)2005年科学大会;大会的主题是“能够变动和正在变动的、充满魅力的大气”,其热点问题包括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沙尘暴、海啸和严重天气灾害、未来一百年气候情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大气污染及其传输、亚洲季风等。

办刊成果

收录情况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被CSCD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1年版,2014年版)收录。

研究发表

据2018年5月19日中国知网显示,《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共出版文献1297篇。
据2018年5月1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气候变化研究进展》载文量为1124篇。

影响因子

据2018年5月19日中国知网显示,《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总被下载429483次、总被引20965次;(2017版)複合影响因子为3.075、(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896。
据2018年5月1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气候变化研究进展》被引量为15258次、下载量为45711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影响因子为1.71,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283名,在天文学、地球科学(226种)中排第30名。

荣誉表彰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获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核心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6版之大气科学类核心期刊。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办刊宗旨

促进气候变化研究的发展,并推动研究成果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对策制定、气候政策与环境外交谈判、资源保护和开发等方面的套用。

现任领导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第四届编审委员会领导
主编
秦大河
中国气象局
副主编
宇如聪
中国气象局
宋连春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罗勇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丁一汇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林而达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潘家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
张小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沈永平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苗秋菊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王小玲(专职)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