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罗沙星甘露醇注射液,本品属氟喹诺酮类抗菌药,适用于肠桿菌科细菌如肺炎克雷伯桿菌、变形桿菌、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等敏感菌引起的中、重度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妇科感染等。
基本介绍
- 外文名称:Fleroxacine and Mannitol Injection
- 是否处方药:处方药
- 剂型:注射剂
- 药品类型:化学药品
- 规格:100ml:氟罗沙星0.4g与甘露醇5g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氟罗沙星与甘露醇。
其化学名称:6,8-二氟-1-〔2-氟乙基〕-1,4-二氢--7-〔4-甲基-1-哌嗪基〕-4-氧-3-喹啉羧酸。
分子式:C17H18F3N3O3
分子量:369.34
其化学名称:6,8-二氟-1-〔2-氟乙基〕-1,4-二氢--7-〔4-甲基-1-哌嗪基〕-4-氧-3-喹啉羧酸。
分子式:C17H18F3N3O3
分子量:369.34
性状:
本品为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
本品属氟喹诺酮类抗菌药,适用于肠桿菌科细菌如肺炎克雷伯桿菌、变形桿菌、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等敏感菌引起的中、重度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皮肤软组织感染、败血症、妇科感染等。
规格:
100ml:氟罗沙星0.4g与甘露醇5g
用法用量:
避光静脉缓慢滴注,成人每次0.2~0.4g,每日一次。
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程度大多数轻微。
禁忌:
对本品或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患者及癫痫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忌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并用;
2、明显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3、本品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
4、本品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45~60分钟不超过0.2g;
5、在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结束后三天之内,避免阳光浴和人工紫外线照射。
2、明显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3、本品不宜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
4、本品静脉滴注速度不宜过快,45~60分钟不超过0.2g;
5、在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结束后三天之内,避免阳光浴和人工紫外线照射。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禁用。
儿童用药:
18岁以下患者禁用。
药物相互作用:
1.避免与茶硷同时使用。如需同时套用,应监测茶硷的血药浓度,据以调整剂量。
2.与华法令或其衍生物同时套用时,应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或其他凝血试验。
3.与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同时套用,有引发抽搐的可能。
4.与口服降血糖药同时使用时可能引起血糖失调,包括高血糖及低血糖,因此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糖浓度,一旦发生低血糖时应立即停用本品,并给予适当处理。
5.本品与含镁或铝之抗酸剂、硫糖铝、金属阳离子(如铁)、含锌的多种维生素製剂等药物同时使用时将干扰胃肠道对本品的吸收,使该药在各系统内的浓度明显降低。因而,服用上述药物的时间应该在使用本品前或后至少2小时。
2.与华法令或其衍生物同时套用时,应监测凝血酶原时间或其他凝血试验。
3.与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同时套用,有引发抽搐的可能。
4.与口服降血糖药同时使用时可能引起血糖失调,包括高血糖及低血糖,因此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血糖浓度,一旦发生低血糖时应立即停用本品,并给予适当处理。
5.本品与含镁或铝之抗酸剂、硫糖铝、金属阳离子(如铁)、含锌的多种维生素製剂等药物同时使用时将干扰胃肠道对本品的吸收,使该药在各系统内的浓度明显降低。因而,服用上述药物的时间应该在使用本品前或后至少2小时。
药理毒理:
本品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而起杀菌作用。本品属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对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大肠桿菌,肺炎桿菌、变形桿菌属、伤寒桿菌、副伤寒桿、菌志贺菌属、阴沟肠桿菌、产气肠桿菌、枸缘酸菌属、粘质沙雷氏菌、绿脓桿菌、脑膜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桿菌、摩拉卡他菌、嗜肺军团菌、淋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葡萄球菌属、溶血性链球菌等革兰式阳性球菌亦具有中等抗菌作用。
药代动力学:
据资料报导,本品静脉缓慢滴注100ml和400ml后,血浆蜂浓度分别为2.9/mgL和5.75mg/L。本晶体内组织渗透性好,分布广,在多数组织中的浓度等于或高于同期血浓度,血中清除半衰期为9到15小时,蛋白结合率低,约为23%。本品在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内有蓄积现象。本品给药量的60~70%以原形及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
贮藏:
遮光,密闭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