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提高民办非学历培训教育质量,中国教育学会充分发挥学术优势,建立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教师专业水平评价体系,为教育培训机构教师树立从业行为标準以及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教师专业水平等级认证
- 类别:培教认证
发展简介
2016年10月17日,中国教育学会正式向社会发布《辅导机构教师(中国小)专业标準(试行)》和《辅导机构教师(中国小)专业水平评价标準(试行)》,并依据标準逐步建立初级、中级、高级辅导机构教师专业水平评价体系,于同年12月启动首期辅导机构高级教师专业水平等级认证。
2017年9月11日,中国教育学会为首批121位辅导机构高级教师颁发专业水平等级证书,为好未来、精锐、优胜等首批试点单位颁发对标合格证书,并面向社会全面开启2018年初级、中级、高级教师认证报名。
2017年10月,辅导机构教师专业水平等级认证(原简称“辅教认证”)正式更名为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教师专业水平等级认证(简称“培教认证”),培教认证已有来自数百家教育培训机构、数万名教师参与。
主办方简介
中国教育学会成立于1979年4月12日,是全国性教育学术团体。建会30多年来,已形成覆盖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科和教育工作领域的专业组织体系,成为具有广泛学术影响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教育学术组织。
中国教育学会遵循“学术为本、服务立会”的办会方针,拥有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书刊编辑、业务培训、专业展览、国际合作、谘询服务等广泛业务,开展的专业服务项目包括:组织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成果的评价、鉴定与推广;研製相关的教育教学专业标準;开展国际教育学术交流与合作等。
前中国教育学会拥有54个分支机构。编辑出版《中国教育学刊》、《未来教育家》、《中国小数学》等教育专业期刊。
认证等级
培教认证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
初级认证
初级教师认证确保教师的各方面基本素养合格,突出学科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致力于让教师在典型场景下胜任基本教学工作。
中级认证
中级教师认证旨在促进教师在经验中学习,并利用学习理论进行反思提升,全面提升教师各方面的综合素养,使之能胜任更多场景下教学工作。
高级认证
高级教师认证旨在引导教师成为专业细分领域的研究性人才,对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顶尖人才进行认可,使之可以指引行业专业发展方向。
认证价值
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教师
确立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教师专业水平标準,进行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教师专业水平评价,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建立专业发展通道,开展专业交流活动,促进教育培训机构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社会地位,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成就感。
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和教育培训行业
帮助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研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教学和教研水平,从而提高教育培训机构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行业的良性竞争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基础教育
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平台的有效衔接及相关学术服务的更新叠代,推动民办非学历教育与学校教育联动发展,充分发挥课外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教育功能,共同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
认证报名
报名时间
中国教育学会初、中、高级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教师专业水平等级认证已面向社会全面开启报名。
初、中级培教认证每年有2次报名机会,上半年认证考试的报名时间为9月11日-2月28日,3月中旬进行考试;下半年认证考试的报名时间为3月12日-8月31日,9月中旬进行考试。
高级培教认证每年有1次报名机会,报名时间为每年9月11日-2月28日,3月中旬进行考试。
报名方式
培教认证有两种报名形式:一是直接登录认证官方网站参加认证,二是前往认证指定培训中心进行报名。
指定培训中心是经过中国教育学会严格评估,接受中国教育学会监督和管理,授权实施相应培教认证培训项目的专业培训机构。中国教育学会对指定培训中心讲师进行能力鉴定,授权其开展相应的培训课程与培训项目。
报名条件
1. 初级教师认证申请人需满足以下条件:
①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② 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热爱课外辅导事业,有志于从事课外辅导行业;
③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④ 如已从事辅导教师工作,其所在单位需具有合法的办学资质。
在校大学生和教育培训机构在职教师均可申请初级认证。教师资格证持有者可申请部分科目的免试。
2. 中级教师认证申请人需满足:
① 获得初级教师证书;
② 教龄满4年或连续2年初级教师证书注册审核合格。
3. 高级教师认证申请人需满足:
① 获得中级教师证书;
② 教龄满8年或连续2年中级教师证书注册审核合格。
认证流程
初级认证流程

1. 认证报名与缴费申请人阅读考试须知、填写报名信息并缴费后即可完成认证报名。
2. 教师素养与教学技能考试
① 考核形式:计算机化考试
② 考试内容:包括综合素养考核、学科素养与教学技能考试两个科目。
3. 面试採取情景化模拟面试形式,考生提前到场抽题备课,并进行现场试讲。
4. 资质审核教师认证主办方对申请人提交的各项材料进行审核验证。
5. 获取证书
① 颁发证书:认证单位根据审核结果,向认证通过者颁发证书;
② 注册更新:初级教师需每年进行注册。
注:
① 教师素养与教学技能考试科目一和科目二均通过者,进入面试环节;
② 教师素养与教学技能考试成绩有效期为1年,若有科目未通过,保留一次补考机会;
③ 教师素养与教学技能考试成绩有效期为1年,未通过面试者,保留一次补面机会。
中级认证流程

1. 认证报名与缴费申请人阅读考试须知、填写报名信息并缴费后即可完成认证报名。
2. 教学效果跟蹤教师上传实际课程视频片段和相关教学材料,考察教师在真实教学场景下的授课能力与效果。
3. 教师素养与教学技能考试
①考核形式:计算机化考试
②考试内容:考察学习认知理论、学科功底、教学情景分析与教学设计。
4. 说课考察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学生、教材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原理的套用,以及所採用的教学策略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等。
5. 资质审核教师认证主办方对申请人提交的各项材料进行审核验证。
6. 获取证书
① 颁发证书:认证单位根据审核结果,向认证通过者颁发证书。
② 注册更新:中级教师需每年注册一次。
注:
① 教学效果跟蹤、教师素养与教学技能考试均通过者,进入面试环节;
② 教学效果跟蹤、教师素养与教学技能考试成绩有效期为1年,若有科目未通过,保留一次补考机会;
③教学效果跟蹤、教师素养与教学技能考试成绩有效期1年,未通过面试者,保留一次补面机会。
高级认证流程

1. 认证报名
申请人阅读考试须知、填写报名信息并缴费后即可完成认证报名。
2. 教学效果跟蹤
教师上传实际课程视频片段和相关教学材料,考察教师在真实教学场景下的授课能力与效果。
3. 教师素养与教学技能考试① 考核形式:计算机化考试
② 考试内容:考察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专业指导、教育部课程标準以及命题指导思想、学科功底。
4. 赛课考察教师突破教学难点、结合教学经验和普遍的认知理论所形成的教学风格及教法体系等方面的内容。
5. 成果认定教师撰写成果材料,并参加答辩,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果与行业研究贡献。
6. 资质审核 教师认证主办方对申请人提交的各项材料进行审核验证,成果认定结果公示3个月,接受社会监督。
7. 获取证书① 颁发证书:认证单位根据审核结果,向认证通过者颁发证书;
② 注册更新:高级教师需每两年注册一次。
注:
① 教学效果跟蹤、教师素养与教学技能考试均通过者,进入面试环节;
② 教学效果跟蹤、教师素养与教学技能考试成绩有效期为1年,若有科目未通过,保留一次补考机会;
③ 教学效果跟蹤、教师素养与教学技能考试成绩有效期1年,未通过面试者,保留一次补面机会;
④ 未通过成果认定者,保留一次参加成果认定的机会。
认证证书
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教师专业水平等级证书是教师专业水平的证明,也是教育培训机构及行业评价教师专业水平的评价工具。
证书颁发
中国教育学会为认证考评合格者统一颁发等级证书。2017年9月11日,首批121位高级教师获颁专业等级认证证书,首批试点单位获颁对标合格证书。
证书价值
等级证书既可作为持有者专业水平的证明,又可为各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对人才的专业水平评定提供统一的评价尺度。
证书注册
为促进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教师的终身学习与发展,保持教师队伍的活力,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教师专业水平等级证书实行定期注册机制。中国教育学会将对教师的日常教学水平与表现进行定期核定,推动教师的不断反思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