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基础》是2012年5月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荣娟、李伟。该书共分为四篇11 个单元,介绍了民用航空的相关知识,如民用航空概述、民用航空器、民用航空构成要素、民航运输业的发展趋势等。
基本介绍
- 书名:民航基础
- 作者:张荣娟、李伟
- ISBN:978-7-03-034022-1
- 定价:32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年5月
图书简介
本书共分为四篇11 个单元:第一篇民航基础总论,介绍了民用航空概述、民用航空运输发展简史和民航运输组织系统与主要运输指标3 个单元;第二篇民用航空飞行基础,介绍了民用航空器、飞机的飞行原理与飞行过程、空中交通管理3 个单元;第三篇民用航空构成要素,介绍了民用航空港与航线、航空公司和民航旅客与货物3 个单元;第四篇民航运输业的发展趋势,介绍了航空运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趋势2 个单元。
本书每单元均设定了学习目标(思想品质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单元后附有单元小结与练习,便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与掌握。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适当连结相关知识,以丰富教学内容,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书每单元均设定了学习目标(思想品质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单元后附有单元小结与练习,便于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与掌握。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适当连结相关知识,以丰富教学内容,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航空运输与服务类各专业的教材,亦可供相关专业培训使用。
内容简介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民航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成为当今世界名副其实的航空运输大国。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民航事业发展的进程中,中国民航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9 年,中国航空货运增长率世界第一,航空客运增长率世界第二。到2014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航空运输业增长国家。到2020 年,中国将新增2600 架飞机,每周航班从406 个增加到1674 个。中国民航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民航人才需求量大,民航就业前景广阔。
民航业的高速发展,使航空服务专业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为培养有较高专业套用水平和灵活协调应变能力,能熟练掌握民航服务理论和基本技能,适应民航企业发展需要,能从事国内外民航服务的複合型、技能型、套用型高级航空专业人才,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同时,国家重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支持教师编写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高质量的好教材。
教材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信息载体,教育教学改革迫切需要适用的教材支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起步较晚的专业所使用的教材,大多从本科教材中选取,或者是本科教材的简易版。这导致高职航空服务专业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学科教育,理论偏重、偏深、偏难,忽视了学生的实习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现行教材不能及时反映航空服务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而且不少教材与最新政策、标準相悖,难以适应高职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及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需要。
高教司关于加强高职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教材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等技术套用型专门人才开展工作。专业基础课程教材既要体现以套用为目的,强调职业特点,又要树立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理念,强调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编者结合多年的职业教学经验,为航空服务专业所设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精心编撰了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专业所涉及的基础知识理论与实践引领学生入门。
考虑到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并输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高素质、技能套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知识面要宽、基本理论和原理知识要适度,以及加强技术技能培养等要求,编者在编写本书时对于飞机飞行及工作原理的介绍相对浅些,理论联繫实际多些;加强民用航空概念、民航运输构成方面的知识,体现出注重培养学生掌握飞
机、机场、航线、航空公司等实际套用能力与服务相互关係的特点。
机、机场、航线、航空公司等实际套用能力与服务相互关係的特点。
写过程中力求体现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首先,本书力求反映服务职业教育特点,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原则,强化系统观念、信息观念,以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和科学思想方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本书以整体培养规格为目标,最佳化内容体系,贯彻满足需要的原则,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可持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再次,本书注意前后知识的连续性、逻辑性,力求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本书由张荣娟、李伟主编,具体编写分工为:张荣娟编写单元1、单元10 和单元11;李伟编写单元2、单元7;李晓妍编写单元3;陈卓编写单元4;张岚编写单元5;邱玲编写单元6;王今艳编写单元8;李超编写单元9。全书由张荣娟拟定编写计画、编写大纲及编写要求,并进行最后的统稿工作。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行业人士的大力支持及相关专业院校同行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1 年8 月图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民航基础总论
单元1 民用航空概述 2
1.1 民用航空活动概述 3
1.1.1 民用航空的含义 3
1.1.2 民用航空运输的概念、种类与特点 4
1.1.3 民航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5
1.2 民航基础的研究对象、目的与方法 6
1.2.1 民航基础的学科性质及其地位 6
1.2.2 民航基础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6
1.2.3 民航基础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7
单元小结与练习 8
单元2 民用航空运输发展简史 9
2.1 世界民用航空发展简史 10
2.1.1 飞机的问世 10
2.1.2 早期民用航空 12
2.1.3 世界民航高速发展阶段 14
2.1.4 世界民航的大众化时期 16
2.2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简史 18
2.2.1 新中国成立前的民用航空 18
2.2.2 新中国民航运输的发展 19
2.2.3 民航强国的标誌 22
单元小结与练习 23
单元3 民航运输组织系统与主要运输指标 25
3.1 民航运输组织系统 26
3.1.1 政府部门事业组织 26
3.1.2 民航企业组织 28
3.1.3 民航运输相关国际国内组织 28
3.2 民航运输主要指标 30
3.2.1 数量指标 30
3.2.2 质量指标 31
单元小结与练习 32
1.1 民用航空活动概述 3
1.1.1 民用航空的含义 3
1.1.2 民用航空运输的概念、种类与特点 4
1.1.3 民航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5
1.2 民航基础的研究对象、目的与方法 6
1.2.1 民航基础的学科性质及其地位 6
1.2.2 民航基础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6
1.2.3 民航基础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7
单元小结与练习 8
单元2 民用航空运输发展简史 9
2.1 世界民用航空发展简史 10
2.1.1 飞机的问世 10
2.1.2 早期民用航空 12
2.1.3 世界民航高速发展阶段 14
2.1.4 世界民航的大众化时期 16
2.2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简史 18
2.2.1 新中国成立前的民用航空 18
2.2.2 新中国民航运输的发展 19
2.2.3 民航强国的标誌 22
单元小结与练习 23
单元3 民航运输组织系统与主要运输指标 25
3.1 民航运输组织系统 26
3.1.1 政府部门事业组织 26
3.1.2 民航企业组织 28
3.1.3 民航运输相关国际国内组织 28
3.2 民航运输主要指标 30
3.2.1 数量指标 30
3.2.2 质量指标 31
单元小结与练习 32
第二篇 民用航空飞行基础
单元4 民用航空器 34
4.1 民用航空器概述 35
4.1.1 民用航空器的定义 35
4.1.2 民用航空器的种类 35
4.1.3 民用航空器的发展 38
4.2 飞机的构造 39
4.2.1 机身 39
4.2.2 机翼 40
4.2.3 尾翼 42
4.2.4 起落架 44
4.2.5 动力装置 46
4.2.6 仪表设备 47
4.2.7 飞机的环境控制系统 49
4.3 飞机的生产与製造 51
4.3.1 波音公司 51
4.3.2 空客公司 55
4.3.3 麦道飞机公司 57
4.3.4 其他机型 59
4.4 飞机的类型 59
4.4.1 按起飞重量分类 59
4.4.2 按使用类型分类 60
4.4.3 按使用的发动机分类 60
4.4.4 按机翼划分 60
单元小结与练习 61
单元5 飞机的飞行原理与飞行过程 62
5.1 飞机的飞行原理 63
5.1.1 流体连续性定理 63
5.1.2 伯努利定理 63
5.1.3 飞机的作用力 65
5.1.4 飞机的飞行控制 65
5.2 飞机的飞行过程 66
5.2.1 滑行和起飞阶段 66
5.2.2 爬升阶段 67
5.2.3 巡航阶段 67
5.2.4 下降阶段 67
5.2.5 进近和着陆阶段 67
5.3 飞机飞行环境简介 68
5.3.1 大气圈的构成 68
5.3.2 适合飞行的大气圈层 70
单元小结与练习 70
单元6 空中交通管理 72
6.1 空中交通管理概述 73
6.1.1 空中交通管理的含义 73
6.1.2 空中交通管理的任务 73
6.1.3 空中交通管理分类 73
6.1.4 空中交通管理机构 74
6.1.5 空管体制与空管人员 75
6.1.6 飞行间隔标準 75
6.2 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77
6.2.1 空中交通管制的分类 78
6.2.2 空中交通管制方式 79
6.3 飞行情报服务和告警服务 86
6.3.1 飞行情报服务 86
6.3.2 告警服务 88
6.4 空域管理与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88
6.4.1 空域管理 89
6.4.2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 90
6.5 空中交通管制设施及新航行系统 92
6.5.1 空中交通管制设施 92
6.5.2 新航行系统 96
单元小结与练习 98
第三篇 民用航空构成要素
单元7 民用航空港与航线 102
7.1 航空港的构成 103
7.1.1 航空港的含义 103
7.1.2 机场的分区 105
7.1.3 机场的分类和级别 114
7.2 主要航空港及代码 120
7.2.1 国内主要航空港及其代码 120
7.2.2 国外主要航空港及其代码 124
7.3 航线与航线网路结构 127
7.3.1 航线与航路 127
7.3.2 航线网路结构 128
单元小结与练习 130
单元8 航空公司 132
8.1 概述 133
8.1.1 航空公司的概念与分类 133
8.1.2 航空公司的管理及航班 134
8.2 主要航空公司及航空公司联盟 139
8.2.1 国内主要航空公司及其代码 139
8.2.2 国际主要航空公司及其代码 144
8.2.3 航空公司联盟 152
单元小结与练习 156
单元9 民航旅客与货物 158
9.1 民航旅客 159
9.1.1 民航旅客及其分类 159
9.1.2 民航旅客的构成 160
9.1.3 民航旅客流动规律 163
9.1.4 民航旅客乘机常识 164
9.2 航空货物 167
9.2.1 航空货物的含义与分类 167
9.2.2 民航货物运输特点 171
9.2.3 民航货物运输的相关规定 172
9.2.4 民航货物的主要运输方式 173
单元小结与练习 173
第四篇 民航运输业的发展趋势
单元10 航空运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76
10.1 世界航空运输发展现状 177
10.1.1 航空运输联盟化趋势 178
10.1.2 航空运输自由化趋势 178
10.2 航空运输经济可持续发展 180
10.2.1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180
10.2.2 航空运输经济可持续发展 184
10.2.3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现状 189
10.2.4 我国航空运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91
单元小结与练习 194
单元11 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趋势 196
11.1 由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 197
11.2 中国航空运输业展望 209
单元小结与练习 211
主要参考文献 213主要参考文献 95主要参考文献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