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历史文献:楚图南》以详尽的事实展现了楚图南先生叱咤风云的一生。楚老“行远路,读好书,交好朋友,做大事情”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操守、自尊、涵养和风骨,体现了民盟“以天下为己任、爱国爱民、心繫民生、修德守身”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这是广大民盟盟员和中国知识分子学习和继承的精神财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民盟历史文献
- 书名:民盟历史文献:楚图南
-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 页数:448页
- 开本:32
- 作者:张维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802564921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民盟历史文献:楚图南》由群言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张维,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昆明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已出版《熊庆来传》、《李广田传》、《袁嘉穀传》、《漫画人生 幽默大师——方成传》等传记着作三百余万字,发表学术论文及纪实文学作品百万余字。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忧患童年
挑水卖的穷孩子
“无声的殉难者”杨保堃
第二章 艰辛求学
考入昆明联合中学
北京高师寒窗苦读
引路人李大钊、蔡和森
第三章 投身革命
服务桑梓省立一中执教鞭
辗转东北加入中国共产党
南下齐鲁开展进步活动
身陷铁窗翻译尼采作品
第四章 特赦之后
开封北仓女中点火种
暨南大学研究地理学
奋笔翻译用心良苦
第五章 抗战岁月
重返云南
推动地方救亡文化
共赴国难
广交朋友
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第六章 血雨腥风
“一二·一”惨案
主持民盟云南省支部
第七章 破晓前后
到“山那边”去
在北平参加接管工作
第八章 南下重庆
主管西南文教工作
整理民盟西南盟务
第九章 和平使者
开拓新中国的民间外交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第十章“文革”浩劫
多事之秋经历磨难
重新投身民间外交事业
第十一章 皓首丹心
耄耋高龄出访英、法、比
八十书怀暮年仍勉孺牛志
“诸法皆平等十方众香稠”
第十二章 怀念友人
仗义执言说悲剧
实事求是作公论
第十三章 夕阳晚霞
开创民盟工作新局面
“居身青云上植根泥土中”
重视科教建言献策
第十四章 诗书双馨
“刍草一束,其人如玉”
“先有风骨俊,始能翰墨香”
尾声情系滇池
附录一 楚图南生平大事简表
附录二 参考书目
第一章 忧患童年
挑水卖的穷孩子
“无声的殉难者”杨保堃
第二章 艰辛求学
考入昆明联合中学
北京高师寒窗苦读
引路人李大钊、蔡和森
第三章 投身革命
服务桑梓省立一中执教鞭
辗转东北加入中国共产党
南下齐鲁开展进步活动
身陷铁窗翻译尼采作品
第四章 特赦之后
开封北仓女中点火种
暨南大学研究地理学
奋笔翻译用心良苦
第五章 抗战岁月
重返云南
推动地方救亡文化
共赴国难
广交朋友
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第六章 血雨腥风
“一二·一”惨案
主持民盟云南省支部
第七章 破晓前后
到“山那边”去
在北平参加接管工作
第八章 南下重庆
主管西南文教工作
整理民盟西南盟务
第九章 和平使者
开拓新中国的民间外交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第十章“文革”浩劫
多事之秋经历磨难
重新投身民间外交事业
第十一章 皓首丹心
耄耋高龄出访英、法、比
八十书怀暮年仍勉孺牛志
“诸法皆平等十方众香稠”
第十二章 怀念友人
仗义执言说悲剧
实事求是作公论
第十三章 夕阳晚霞
开创民盟工作新局面
“居身青云上植根泥土中”
重视科教建言献策
第十四章 诗书双馨
“刍草一束,其人如玉”
“先有风骨俊,始能翰墨香”
尾声情系滇池
附录一 楚图南生平大事简表
附录二 参考书目
后记
在《民盟历史文献》丛书付梓之际,掩卷回首,民盟先贤们的音容笑貌挥之不去,不绝如缕,久久难忘。在编辑此丛书的过程中,我们每每被他们为信仰、为理想奋斗的坚定精神所感召和感动。
人不能没有理想和信仰,一个民族也不能没有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我们的先辈们,正是怀揣民族富强、人民福祉的赤诚之心,身先士卒、鞠躬尽瘁;凭藉自身高尚的人文品格和社会良知,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为中国社会的前途和命运探索了一条新的宪政之路;和平、民主是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所共同追求的理想。
如今,面对着他们的拳拳之心和丰功伟绩,我们感叹!讚叹!怀念!更要继承!
《民盟历史文献》在整个创作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厚爱。我们要特别感谢为此丛书孜孜不倦地考证、核实、梳理、完善的各位专家、学者,是他们的认真严谨,才使此丛书能够客观地展现历史的真貌;更要特别感谢中共中央统战部与民盟中央给予我们的鼎力支持和重视,没有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我们不可能完成如此厚重的出版工作任务;还要感谢各省、市、地区的民盟组织,为蒐集、挖掘、抢救民盟的历史文献资料做出的不懈努力和贡献;感谢每一本书的作者,是他们的辛勤笔耕和一点一滴的忠实记录,才集成了民盟历史的全貌;感谢为此丛书付出辛劳的编辑以及所有工作人员,感谢你们辛勤的劳动和无私的奉献。
谨以此丛书献给所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献给为共和国诞生抛洒了智慧和热血的先贤们;献给那一段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峥嵘岁月。
《民盟历史文献》编委会
人不能没有理想和信仰,一个民族也不能没有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我们的先辈们,正是怀揣民族富强、人民福祉的赤诚之心,身先士卒、鞠躬尽瘁;凭藉自身高尚的人文品格和社会良知,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为中国社会的前途和命运探索了一条新的宪政之路;和平、民主是人类社会的两大主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所共同追求的理想。
如今,面对着他们的拳拳之心和丰功伟绩,我们感叹!讚叹!怀念!更要继承!
《民盟历史文献》在整个创作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厚爱。我们要特别感谢为此丛书孜孜不倦地考证、核实、梳理、完善的各位专家、学者,是他们的认真严谨,才使此丛书能够客观地展现历史的真貌;更要特别感谢中共中央统战部与民盟中央给予我们的鼎力支持和重视,没有他们的指导和帮助,我们不可能完成如此厚重的出版工作任务;还要感谢各省、市、地区的民盟组织,为蒐集、挖掘、抢救民盟的历史文献资料做出的不懈努力和贡献;感谢每一本书的作者,是他们的辛勤笔耕和一点一滴的忠实记录,才集成了民盟历史的全貌;感谢为此丛书付出辛劳的编辑以及所有工作人员,感谢你们辛勤的劳动和无私的奉献。
谨以此丛书献给所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献给为共和国诞生抛洒了智慧和热血的先贤们;献给那一段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峥嵘岁月。
《民盟历史文献》编委会
序言
中国民主同盟成立于1941年3月,正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遭到国民党独裁统治破坏的危难之际。民盟以贯彻抗日主张、实践民主精神、尊重思想自由、提倡依法治国为政治纲领。民盟凝聚了当时绝大多数进步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可谓群贤毕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黄炎培、张澜、沈钧儒、杨明轩、闻一多、李公朴、梁漱溟、史良、胡愈之、楚图南、吴晗、费孝通……这些民盟前辈精英们纵横捭阖、开阔放达,本着知识分子的人文良知和社会责任“奔走国是”,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社会等领域都提出了明确的纲领和主张,将平等、民主、自由的思想播撒在中国的土地上。
在那苍黄翻覆、陵谷变迁的大时代,在那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动荡岁月里,历史的浪潮将中国民主同盟,将有志于民族振兴的贤良才俊推上了风口浪尖,他们在改变中国命运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他们为历史的进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民主政治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将自己的荣辱与民族存亡紧紧地联繫在一起,为中国的民主、繁荣奋斗了一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探索,至今仍具有巨大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在和平盛世的今天,为了保存这珍贵的历史财富,为了让后人记住先辈们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他们为国为民、励精图治的奋斗事迹,我们通过多年的精心準备和积累,出版了《民盟历史文献》丛书,这不仅仅是追忆往昔、缅怀先贤,也不仅仅是为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釐清历史、臧否人物,更重要的是:通过回顾那段曲折的历史,传承民盟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真挚感情;纪念民盟先贤为新中国做出的巨大贡献;呈现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嬗变和进步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同时也是为了民盟薪火相传、与时俱进的需要;为了让那些隽永传奇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历史再现后人的眼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民盟历史文献》丛书的出版,是对先贤们多党合作历史的尊崇和传承。
《民盟历史文献》编委会
在那苍黄翻覆、陵谷变迁的大时代,在那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动荡岁月里,历史的浪潮将中国民主同盟,将有志于民族振兴的贤良才俊推上了风口浪尖,他们在改变中国命运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他们为历史的进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民主政治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将自己的荣辱与民族存亡紧紧地联繫在一起,为中国的民主、繁荣奋斗了一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探索,至今仍具有巨大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在和平盛世的今天,为了保存这珍贵的历史财富,为了让后人记住先辈们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他们为国为民、励精图治的奋斗事迹,我们通过多年的精心準备和积累,出版了《民盟历史文献》丛书,这不仅仅是追忆往昔、缅怀先贤,也不仅仅是为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釐清历史、臧否人物,更重要的是:通过回顾那段曲折的历史,传承民盟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真挚感情;纪念民盟先贤为新中国做出的巨大贡献;呈现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嬗变和进步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同时也是为了民盟薪火相传、与时俱进的需要;为了让那些隽永传奇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历史再现后人的眼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民盟历史文献》丛书的出版,是对先贤们多党合作历史的尊崇和传承。
《民盟历史文献》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