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程式法研究(第五辑)》是2010年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卫平。
基本介绍
- 书名:民事程式法研究(第五辑)
- 作者:张卫平
- ISBN:9787561535905
- 页数:383
- 定价:32.00元
- 出版社:厦门大学
- 出版时间:2010-6
内容介绍
《民事程式法研究(第5辑)》内容简介:司法界不断有新的理念和提法冒出来。但笔者注意到,其中有的提法并不是全新的,而是重提而已,例如马锡五审判方式。这些理念的重提似乎意味着一种司法理念上的“回归”,意味着我们过去的路向有些问题。在这些提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提法是“人民法官为人民”,联动的口号是“做一个人民的好法官”,更高的要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或“一心为人民着想”、“心繫人民民众”等。这些口号的实质是强调法官和人民的关係,带有新形势下重新定位的意思。
我们的司法裁判机构叫做“人民法院”,字面的意思应当是人民的法院。法官是法院的法官,法官也应当是人民的法官,人民的法官为人民是一种很正常的逻辑。那幺,我们为什幺会在当下再次强调人民法官为人民,做人民的好法官呢?从一般情形而言,通常是提倡什幺,就意味着所提倡的东西的稀缺或缺失,否则没有必要提倡。从现实的情形看,我们面临着这样的司法现实,即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严重的司法腐败问题,司法腐败已经成为一种相对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按照我们的理解,司法领域中的索贿受贿、枉法裁判、缺乏职业道德操守腐败和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均反映出一种对人民的极端不负责,这样的法官不再是人民的法官,不再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人民谋利益的法官,而是为个人谋私利的法官。
作品目录
卷首语 “法官”与“人民”程式理论研究 构建我国民事审前程式的思考 民事诉讼审级制度之机理研究——兼论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重构 对我国督促程式及若干相关完善建议的评述——以一般系统论为视角 司法程式中的传媒介入:规制与构建诉讼原理研究 回归“马锡五”的思考 论中国式辩论原则之消解 论确认之诉的独立性 我国执行异议之诉的历史考察及其完善——以《民事诉讼法》第204条为中心 论执行当事人的变更和追加——以台湾地区执行力主观範围制度为借鉴证据理论研究 自由心证的类型化与统一证据法的方向 “自由”的困境:对我国自由心证制度的反思非讼原理研究 调解人行为规範的国际视野与国内现象解读 人性·和谐·调解 农村民事ADR机制之现状与未来 调解:去魅与重塑——以概念的讨论为中心 法律修辞:以听众为核心的说服论证——兼论法律修辞方法在司法调解中的作用实证调研报告 农村民事纠纷解决方式调查研究报告——以江西省宜春市乡土社会为具体考查对象 法院违法确认的缘由、程式与功效——来自G法院的个案分析域外法律评论 民事诉讼中口头辩论的意义——基于德国法历史沿革的视角 诉讼迟延、案件管理与对抗制——英美民事诉讼案件管理运动对传统对抗制的影响 美国生效判决的救济机制述评 强制执行财产开示制度之比较研究徵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