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毛赪桐(毛赪桐)

(2019-08-09 20:52:48) 百科
毛赪桐(毛赪桐)

毛赪桐(毛赪桐)

毛赪桐灌木,广西用全草治毒疮、风湿病,有退热止痛的功效。小枝略四棱形、具不明显的纵沟。叶片心形或宽卵形或卵形。聚伞花序密集成头状,花萼会由绿变红色,钟状,花冠白色或淡红色。核果近球形绿色,成熟时深蓝色或黑色,藏于红色增大的宿萼内。生于中国、印度和越南等国海拔220-880米的山坡路边或疏林中。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毛赪桐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合瓣花亚纲
  • :管状花目
  • :马鞭草科
  • 亚科:牡荆亚科
  • :大青族
  • :大青属
  • :毛赪桐
  • :大青组
  • :密序系

形态特徵

整体
灌木,高1-3.5米;小枝略四棱形、具不明显的纵沟,全体密被平展或倒向灰褐色长柔毛,髓疏鬆,乾后不中空。
叶片心形或宽卵形,少为卵形,长6-18厘米,宽4-1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至近截形,两面都有柔毛,脉上密被灰褐色平展柔毛,背面尤显着;叶柄长1.5-12厘米。
花果
聚伞花序密集成头状,通常2-5枝生于枝顶,花序梗较粗壮,长1.5-11厘米;苞片叶状,卵形或椭圆形,具短柄或近无柄,长0.5-2.4厘米;花萼由绿变红色,钟状,有5稜角,长约1.3厘米,有少数腺点,5深裂至萼的中部,裂片卵形或宽卵形,渐尖,花冠白色或淡红色,外有腺毛或柔毛,花冠管长约2厘米,纤细,裂片向外平展,倒卵状长圆形,长5-6毫米;雄蕊4枚,与花柱均伸出花冠外。
核果近球形,径约7毫米,绿色,成熟时深蓝色或黑色,藏于红色增大的宿萼内。

花果期

4-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20-880米的山坡路边或疏林中。

分布範围

产于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模式标本采自中国南方。印度和越南北部等地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别名】大叶白花灯笼、九连灯, 灰毛大青(新拟),灰毛臭茉莉(云南植物志),粘毛赪桐(海南植物志),六灯笼(广东),狮子球、人瘦木(广西)。
【来源】马鞭草科毛赪桐Clerodendron petasites (Lour.) Moore [C. viscosum Vent.],以根入药。
【性味】甘、淡,凉。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宣肺豁痰,凉血止血。主治肺结核咯血,感冒高热,红白痢。
【用法用量】 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彙编》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