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毛蜡烛

(2019-02-24 20:29:19) 百科
毛蜡烛

毛蜡烛

沼泽多年生草本,高1~2m。根茎匍匐,有多数鬚根。叶扁平,线形,宽4~10mm,质稍厚而柔,下部鞘状,穗状花序圆柱形,长30~60cm,雌雄花序间有间隔1~15cm。

雄花序在上,长20~30cm,雄花有早落的佛焰状苞片,花被鳞片状或茸毛状,雄蕊2~3。雌花序长10~30cm,雌花小苞片较柱头短,匙形,花被茸毛状与小苞片等长,柱头线头圆柱形,小坚果无沟。花期6~7月,果期7~8月。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毛蜡烛(东方香蒲)
  • 拉丁学名:Typha orientalis Presl
  • 别称:毛蜡烛(贵州)、香蒲(陕西)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 :香蒲科Typhaceae
  • :香蒲属Typha
  • 分布区域:亚洲,大洋洲

形态特徵

多年生草本。地下根状茎粗壮,有节;茎直立,高1~2米。叶线形,宽5~10毫米,基部鞘状,抱茎,具白色膜质边缘。果穗像蜡烛,穗状花序圆锥状,雄花序与雌花序彼此连线,雄花序在上,较细,长3~5厘米,雄花无花被,雄蕊2~4,花粉粒单生,雌花序在下,长6~15厘米,雌花无小苞片,有多数基生的白色长毛,毛与柱头近相等,子房长圆形,有柄,柱头匙形,不育雌蕊棒状。小坚果有1纵沟。
花果期5—8月(江苏)。
花期夏季5~6月,果期秋季7~8月。

生长环境

生于池沼、湖泊、河边,水稻田及水湿地。

分布範围

【国内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广东、云南、四川、台湾等省。
【国外分布】:菲律宾、日本、原苏联及大洋洲等地均有分布。

主要价值

採制及用途

夏季採收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乾后碾轧,筛取花粉。剪取雄花后,晒乾,成为带有雄花的花粉,即为草蒲黄。秋季採收果穗。
花粉入药,为消炎利尿和止血剂。
叶供编织用。
蒲绒可作枕絮及填充物。
幼嫩时为牛马的好饲料。

主治功能

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打肿痛、血淋湿痛。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