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每天读点趣味经济学

(2018-06-26 14:26:14) 百科
每天读点趣味经济学

每天读点趣味经济学

《每天读点趣味经济学》是一本让你生活得更睿智的趣味经济学读本。最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课堂,人人都能看懂的经济学!经济学本身就是有趣的,人类的生活同样充满神秘。现在,让我们一起用经济学的金钥匙,开启你精彩的人生之旅吧!抛开数字与图表,从生活趣闻、社会热点、名人案例中发现经济学,学习经济学,你会进入一座趣味而神奇的经济学殿堂,轻鬆把握经济的脉搏!

基本介绍

  • 书名:每天读点趣味经济学
  •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页数:177页
  • 开本:16
  • 品牌:盛世宏图
  • 作者:张立辉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515801948, 9787515801940

内容简介

阅读《每天读点趣味经济学》开启神奇的经济学之门吧!

专业推荐

经济学知识是每个做大事或做小事的人都需要懂得一点儿的一门学问,只有那些準备上荒岛去开荒且不与外界社会往来的人,学习经济学才会成为多余的事。

——着名经济学家 茅于轼

学习经济学并非要让你变成一个天才,但是不学经济学,那幺命运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

——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第一人 萨缪尔森

图书目录

第一章经济学无处不在
“君子国”里也会讨价还价?
硬币为何成为“鸡肋”?
“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有区别
田忌赛马能赢的秘密
“东食西宿”的利害计算
分一锅粥为什幺这幺难?
小孩为什幺不来玩了?
第二章交给“守夜人”的“皇粮”——财税中的经济学
装钱的筐为什幺更值钱?
格林斯潘威力巨大的原因
谁建灯塔最合适?
政府的钱袋子到底有多重要
加州从“富”到“负”之谜
国家为什幺要强制徵税?
抽菸的人为什幺越来越多?
增值税的来由
所得税是财富分割的利器
第三章一场游戏一场梦——博弈中的经济学
两个嫌疑人为什幺都自愿坐牢?
两败俱伤的局面是如何出现的?
刘备能“借走荆州”的奥秘
枪手博弈的奥秘
共同知识为什幺会引发不同的推理?
争吵不会增加自己的收益
为什幺不会有人再私闯园林?
乌龟为什幺要和兔子合作?
第四章金钱泡沫——货币金融中的经济学
金钱为什幺具有“神奇魔法”?
威尼斯商人为什幺最终获救?
只贷款1美元的秘密
邱吉尔炒股“不赚不赔”的秘诀何在?
普通人投资为什幺也可以找专家?
“疯狂”的郁金香
借款的风险在哪里?
自由贸易的好处在哪里?
生活为什幺会越来越好?
第五章GDP中的信息——经济数据里的百姓生活
GDP是什幺?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何在?
问候语发生变迁背后的经济学
1元钱为什幺越来越不值钱?
穷人的幸福感来自哪里?
第六章风云变幻的生意场——市场中的经济学
皇帝有权拆除磨坊吗?
理髮为什幺花那幺多钱?
“洛阳纸贵”背后的玄机
雷克公司为什幺会昙花一现?
钻石值钱还是水值钱?
粮店为什幺不打折?
秃头财主的奥秘
大熊猫为什幺会成为“国宝”?
百万大军为何敌不过八万精兵?
摩根家族崛起的原因何在?
小需求为什幺也能赚大钱?
第七章做最聪明的消费者——消费中的经济学
劣币驱逐良币的必然性
价格越高为什幺生意越好?
别人的选择为什幺会影响自己?
女性生理期会影响购物慾望?
“郑人买履”为什幺行不通?
詹森黑人化妆品畅销的秘诀
买贵了为什幺反而高兴?
拿破仑用铝碗而不用银碗的秘密
商家“看人下菜碟”为哪般?
附录一 世界着名经济学家简介
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
经济学原理的创立者——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对美国罗斯福新政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凯恩斯
附录二 世界主要国际经济纽织及协定
改变全球贸易秩序的重量级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Q)
国际货币流通的监察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自由贸易是时代大——自由贸易协定(FTA)
国际秩序的新格局——二十国集团(G20)

序言

有这样一个笑话:
问:要多少个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八个人。一个人负责把灯泡换上,剩下的七个人负责保持所有其他条件不变。
问:要多少个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一个也不用。要是灯泡坏了,万能的自由市场机制自然会把它换掉,如果市场没有更换,那就说明没有换灯泡的需求,就不必去更换。
问:要多少个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那就要看当时的工资水平和物价指数如何了。
问:要多少个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才能把一个坏灯泡换掉?
答: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经济就这样发展起来了。
问:如果我们派1 000个经济学家去换灯泡,他们多久能换好?
答:永远也换不好。这1 000个经济学家会先分成10个派别,每个派别会分别拥戴一个自己的精神领袖,然后众多派别开始口水大战,纷纷寻找对自己有利对他人不利的证据,然后报纸、杂誌和电视台也陆续加入战斗,最后还是没人去换灯泡。
这个故事嘲讽经济学派别林立,只是不能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上层建筑”。实际上,这样评价对经济学来说确实有失偏颇,经济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科学,必有其可取之处。
有心者也许会注意到,我们的一举一动几乎都与经济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繫。例如,商品价格起伏涨跌,口袋里的钞票价值增减,是买房还是炒股……每一件小事背后其实都有一定的经济规律和法则可循,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经济学。用经济学的原理来反观我们的生活,其实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经济学乐园里,人生时时皆经济,生活处处皆经济。
经济学本来的确是一门难以掌握的高深学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掌握经济学常识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乃至整个世界。我们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去了解简单的经济学用语和理论,而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经济学思考和逻辑性思考。
经济学与我们的生活如此密切,但是它的高深“面孔”却吓退了许多人。不用说那複杂的数学模型和演算公式,单说那晦涩的经济术语,也会让绝大多数读者望而却步。难道经济学只能成为少数经济学者在课堂上或书斋里阳春白雪式的欣赏品吗?有没有一种通俗易懂、简便快捷、生动形象地学习经济学的好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用生动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来解释深奥的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将会更加生动有趣!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