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mu,
(1) 指事字。甲骨文字形,女字加上两乳,象母亲有乳之形。本义:母亲。
(2) 同本义 [mother]
母亲,同今。也有特指乳母。动词有哺育,抚养的意思。也指本源,根本。雌性的:多指动物,同今。相比较的事物中的重者,大者,粗者。反之,小者,轻者,细者也可称为“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母
- 外文名:mother; female elders; female
- 笔画数:5
- 五笔输入法:xgui
- 拼音:mǔ
- 仓颉:WYI
- 郑码:WYI
- 统一码:U+6BCD
汉字释义
汉字演变
如图:
自右向左:骨刻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基本解释
1、妈妈,娘:母亲。母性。母系。慈母。母忧(称母亲去世)。如流传广久的《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忆母》诗:“贫家当副主,勤俭绍宗风。爨叶劳晨帚,喌雏付暮笼。教崇仁义德,慈发轨仪躬。化去回天域,亲邻执念同。”
宋体“母”字

2、对女性长辈的称呼:姑母。舅母。
3、雌性的,与“公”相对:母鸡。
4、事物据以产生出来的:母国。母校。母音(元音)。
5、一套东西中间可以包含其他部分的:螺丝母。子母扣。
字形对比

6、姓。母姓。
7、对母亲的称呼。在湖北利川一带,有的少数民族称呼母亲为:“母”。
8、女子父公。 8、在右的。《载敬堂集》:“楹联,作为一种文体,特点是‘双流为体,一旨为神’(常治国语)。一副楹联由上联和下联两部分组成。张贴、悬挂、镌刻时,人朝向与堂屋朝向保持一致,上联在左,下联在右。上联又称上支、上比,因其在左,故又称对公;下联又称下支、下比,因其在右,故又称对母。”
9、<方言>笨。流行于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等地区。他太母了,半天都没弄好。
详细解释
【名】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母亲有乳之形。
字源演变

2、母亲。
母,牧也。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说文》
母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苍颉篇》
坤为母。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易·说卦》
生曰父曰母,死曰考曰妣。——《礼记·曲礼》
有孙母未出,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记》曰:“士庶有人善,本诸父母。”——明·钱谦益《 袁可立父淮加赠尚宝司少卿》
又如:母难(生日。意为孩子出生时母亲要受难);母以子贵(母亲因儿子居官而显贵);母子(母亲和儿子);母族(母亲之亲族);母道(为母之道)。
3、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如:母妗(舅母);祖母;叔母;伯母。
4、本源。
以为天下母。——《老子》。注:“本也。”
又如:酒母;字母;工作母机;母财(资本);母金(本金,本钱)。
5、通“姆”。女师。古时以妇道教子女的女教师。
妇人夜出不见傅母不下堂。——《公羊传·襄公三十年》
【形】
雌性的,特指能生子或能下蛋的。如:母大虫(母老虎。常用作兇悍妇女的绰号);母猴(雌性猴);母蟹;母猫;母狗;母猪。
常用词语
母爱、母本、母体、母系、母校、母语、阿拉伯字母、祖母、父母、丈母娘。
常用词组解释
母爱
mǔ’ài
(1) 【maternal love】∶母亲对子女的爱。
(2) 【motherliness】∶属于母亲的或母亲应有的温柔、热情或慈爱。
母本
mǔběn
【maternal plant;female parent】 植株繁殖中,上一代的雌性植株。
母畜
mǔchù
【dam】 雌性牲畜
母机
mǔjī
(1) 【machine tool】∶工具机,工作母机的简称,製造机器和机械的机器。
(2) 【mother aircraft】∶具有电子装备可指挥靶机飞行的飞机。
母家
mǔjiā
【a married woman's parent's home】 【方】∶娘家
母舰
mǔjiàn
(1) 【mother ship (carrier)】
(2) 对小型舰艇(如鱼雷快艇或潜艇)进行护航或导航的海军舰船。
(3) 对几艘小舰艇进行供应的舰船。
母教
mǔjiào
【family education】 母亲对子女的教诲。
母老虎
mǔlǎohǔ
(1) 【tigress】∶雌性虎
(2) 【vixen】∶泼妇,刁妇
母驴
mǔlǘ
【she-ass;she-donkey】 雌性的驴
母马
mǔmǎ
【mare】 马属动物的母畜,指成年或繁殖年龄的母马。
母牛
mǔniú
(1) 【cow】
(2) 雌性牛
(3) 同位素子体发生器(可从中提取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母体元素)
母亲
mǔqīn
(1) 【mother】
(2) 子女对生养自己的女子的称谓
(3) 对给予养育之恩的人或物的敬称
祖国,我的母亲
母权制
mǔquánzhì
【matriarchy】 亦称“母系制”,女家长(族长)制,一种社会组织制度,在这个制度下血统完全地或主要地通过母系来追溯,财产的继承和社会特权有时也按照同样的方式确定
母体
mǔtǐ
【the mother’s body;the female parent】 孕育新生命或新生事物之体
母系
mǔxì
(1) 【matriline】∶母系血统总合
(2) 【distaff;maternal side,matriarchal】∶母方血统
家族的母系的一支
母线
mǔxiàn
(1) 【bus】∶亦称“汇流条”,裸露的导电部件,安装在绝缘物上,从电源汇集电流,再配送电流到输出馈线
(2) 【strap】∶蓄电池组中联接电极板的铅板条
(3) 【generatrix】∶依一定条件运动而产生面的直线
母校
mǔxiào
【one's old school;one's mother school;Alma Mater】 称自己曾经从那里毕业或肄业的学校
母性
mǔxìng
【maternal instinct】 母亲身上体现出的对子女的本能的爱
母夜叉
mǔyècha
【an ugly shrew or vixen】 比喻兇悍的妇女
母音
mǔyīn
【vowel】 元音
母语
mǔyǔ
(1) 【mother tongue;parent language】
(2) 一个人的本民族语言;婴儿期和幼年期间自然学到的语言;一个人的第一语言
(3) 另一语言所由发源的一种语言
母钟
mǔzhōng
【master clock】 一种能对远距离子钟发出调速信号或传递动作(尤其是指电传动)的钟
母株
mǔzhū
【maternal plant】 见“母本”。也叫“母树”
母猪
mǔzhū
【sow】 产过仔的任何年龄的雌性猪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广韵》《正韵》莫厚切《集韵》《韵会》莫后切,𠀤音某。《广雅》母,牧也。言育养子也。《释名》冒也,含已生也。《增韵》慕也。婴儿所慕也。《说文》从女,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形。《苍颉篇》其中有两点,象人乳形。竖通者卽为毋。《诗·小雅》母兮鞠我。
又天地为大父母。《书·泰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易·说卦》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蔡邕·独断》天子父事天,母事地,兄事日,姊事月。
又《老子·道德经》有名万物之母。
又日为阳德之精,故称日母。《枚乗·七发》流揽无穷。归神日母。
又元气之本曰气母。《庄子·大宗师篇》伏羲得之,以袭气母。
又父母,尊亲之词。《诗·小雅》岂弟君子,民之父母。《礼·表记》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亲。
又《扬子·方言》南楚𤄗洭之闲,母谓之媓。《淮南子·说山训》西家子谓其母曰社。《说文》蜀人谓母曰姐,齐人谓母曰嬭,又曰㜷,吴人曰媒。《眞腊风土记》呼父为巴駞,呼母为米。方音不同,皆自母而变。
又乳母亦曰母。《越语》生三人,公与之母。
又禽兽之牝皆曰母。《孟子》五母鸡,二母彘。《前汉·昭帝纪》罢天下亭母马。《张华·禽经》鷇将生,子呼母应。雏旣生,母呼子应。《苏轼·仇池笔记》眉州县有一小佛屋,俗谓之猪母佛。
又十母,谓甲乙之属,十乾也。十二支为十二子。见《史记·律书》。
又西王母,神名。见《山海经》。《大戴礼》云:舜时,西王母献白玉琯。
又宝母,所以集宝者。《祥异记》魏生常得一美石,后有胡人见之,曰:此宝母。每月望,设坛海边上,可以集珠宝。
又岭南有瘴母。《郑熊·番禺杂记》五羊岭表见有物自空而下,始如弹丸,渐如车轮,遂四散。人中之卽病,谓之瘴母。
又鬼母,神名。《括异记》南海小虞山有鬼母,一产千鬼。朝产之,暮食之。今苍梧有鬼姑神是也。
又凡物之有大小者皆曰子母。《诗·郑风·卢重环·毛传》重环,子母环也。《疏》谓大环贯一小环。
又钱有子母钱。《周语注》重曰母,轻曰子。子母相通,民乃得所欲。
又牛有子母牛。《易·说卦》坤为子母牛。正义曰:取其多蕃畜而顺。
又子母竹,今之慈竹也。见《任昉·述异记》。
又子母瓜,取收瓜子,故名。见《齐民要术》。
又甯母,地名。《春秋·僖七年》公会齐侯,盟于甯母。《后汉·郡国志》山阳郡方与县有泥母亭,或曰古甯母。
又慈母、雨母,皆山名。《丹阳记》江寜县南三十里有慈母山,生箫管竹。《荆州记》湘东有雨母山。
又云母,扇名。
又屛名。《西京杂记》昭阳殿有云母扇、云母屛风。
又云母竹,竹之大者。见《郭义恭·广志》。
又《赞寜·笋谱》有云母笋。
又益母、贝母、知母,俱药草名。蟁母、鴾母,俱鸟名。喜母,虫名。俱见《尔雅·注疏》。
又酒滓谓之酪母,见《本草》。
又胡母,複姓。《后汉·献帝纪》有胡母班。《风俗通》云:胡母,姓,本陈胡公之后,齐宣王母弟,别封母鄕。远本胡公,近取母邑,故曰胡母氏。
又《集韵》蒙晡切《正韵》莫胡切,𠀤音模。熬饵也。《礼·内则》煎醢加黍上,沃以膏,曰淳母。《郑注》母,读曰模。模,象也。作此象淳熬。
又叶母婢切。音敉。《诗·郑风》岂敢爱之,畏我父母。叶上杞里。《鲁颂》鲁侯燕喜,令妻寿母。《蔡邕·崔夫人诔》昔在共姜,陪臣之母。劳谦纺缋,仲尼是纪。
又天地为大父母。《书·泰誓》惟天地万物父母。《易·说卦》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蔡邕·独断》天子父事天,母事地,兄事日,姊事月。
又《老子·道德经》有名万物之母。
又日为阳德之精,故称日母。《枚乗·七发》流揽无穷。归神日母。
又元气之本曰气母。《庄子·大宗师篇》伏羲得之,以袭气母。
又父母,尊亲之词。《诗·小雅》岂弟君子,民之父母。《礼·表记》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亲。
又《扬子·方言》南楚𤄗洭之闲,母谓之媓。《淮南子·说山训》西家子谓其母曰社。《说文》蜀人谓母曰姐,齐人谓母曰嬭,又曰㜷,吴人曰媒。《眞腊风土记》呼父为巴駞,呼母为米。方音不同,皆自母而变。
又乳母亦曰母。《越语》生三人,公与之母。
又禽兽之牝皆曰母。《孟子》五母鸡,二母彘。《前汉·昭帝纪》罢天下亭母马。《张华·禽经》鷇将生,子呼母应。雏旣生,母呼子应。《苏轼·仇池笔记》眉州县有一小佛屋,俗谓之猪母佛。
又十母,谓甲乙之属,十乾也。十二支为十二子。见《史记·律书》。
又西王母,神名。见《山海经》。《大戴礼》云:舜时,西王母献白玉琯。
又宝母,所以集宝者。《祥异记》魏生常得一美石,后有胡人见之,曰:此宝母。每月望,设坛海边上,可以集珠宝。
又岭南有瘴母。《郑熊·番禺杂记》五羊岭表见有物自空而下,始如弹丸,渐如车轮,遂四散。人中之卽病,谓之瘴母。
又鬼母,神名。《括异记》南海小虞山有鬼母,一产千鬼。朝产之,暮食之。今苍梧有鬼姑神是也。
又凡物之有大小者皆曰子母。《诗·郑风·卢重环·毛传》重环,子母环也。《疏》谓大环贯一小环。
又钱有子母钱。《周语注》重曰母,轻曰子。子母相通,民乃得所欲。
又牛有子母牛。《易·说卦》坤为子母牛。正义曰:取其多蕃畜而顺。
又子母竹,今之慈竹也。见《任昉·述异记》。
又子母瓜,取收瓜子,故名。见《齐民要术》。
又甯母,地名。《春秋·僖七年》公会齐侯,盟于甯母。《后汉·郡国志》山阳郡方与县有泥母亭,或曰古甯母。
又慈母、雨母,皆山名。《丹阳记》江寜县南三十里有慈母山,生箫管竹。《荆州记》湘东有雨母山。
又云母,扇名。
又屛名。《西京杂记》昭阳殿有云母扇、云母屛风。
又云母竹,竹之大者。见《郭义恭·广志》。
又《赞寜·笋谱》有云母笋。
又益母、贝母、知母,俱药草名。蟁母、鴾母,俱鸟名。喜母,虫名。俱见《尔雅·注疏》。
又酒滓谓之酪母,见《本草》。
又胡母,複姓。《后汉·献帝纪》有胡母班。《风俗通》云:胡母,姓,本陈胡公之后,齐宣王母弟,别封母鄕。远本胡公,近取母邑,故曰胡母氏。
又《集韵》蒙晡切《正韵》莫胡切,𠀤音模。熬饵也。《礼·内则》煎醢加黍上,沃以膏,曰淳母。《郑注》母,读曰模。模,象也。作此象淳熬。
又叶母婢切。音敉。《诗·郑风》岂敢爱之,畏我父母。叶上杞里。《鲁颂》鲁侯燕喜,令妻寿母。《蔡邕·崔夫人诔》昔在共姜,陪臣之母。劳谦纺缋,仲尼是纪。
说文解字
牧也。从女,象褱子形。一曰象乳子也。莫后切
说文解字注
(母)牧也。以㬪韵为训。牧者、养牛人也。以譬人之乳子。引伸之、凡能生之以启后者皆曰母。从女。象褱子形。褱、袌也。象两手袌子也。一曰象乳子也。广韵引仓颉篇云。其中有两点者、象人乳形。竖通者卽音无。按此就隷书释之也。莫后切。古音在一部。
汉译英
母
female mother venter
相关词语
母
女 子 父 公
English
母
M ǔ
Mother,娘 .
To the form of address of the female elder.
Pantheress of,is opposite with" 公 ".
Thing according to to produce out of.
A set of things can include in the center other part of.
Surname.
Woman father 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