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4战斗机(F -14 fighter)是中国早期第五代战斗机,1989年,沈飞601所以欧洲90年代先进战斗机计画与美国先进战术战斗机计画为标準,开始预研我国的新一代歼-14中型战斗机。
歼-14最初採用早先研究歼-13-2时的气动方案,称之为93方案,战机常规布局採用大边条中等后掠角切尖三角翼,并未考虑隐身设计细节。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歼-14战斗机
- 外文名:J-14 fighter
- 类别:战斗机
- 解释:中国第五代战斗机
- 起飞重量:14986 KG
- 载油量:4860 kg
- 发动机推力:2x8120 kg
- 飞机推重比:1.08
- 机翼面积:41
- 最大速度:2.0 马赫
- 过载:9.0 G
- 爬升率:309(m/s)
- 最大航程:3200 km
- 作战半径:1200 km
WS-14发动机
WS-12是黎阳公司于1989年立项研製的新型推重比8一级,推力8吨的先进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WS-12原本是歼-14的配套发动机,但歼-14项目很快就在1993年因为Su-27的引进而放弃。

WS-12立项后,在1994年1月14日核心机研製成功,在1997年开始整机验证机研製,1999年组装出第一台验证机併到了台架试车的阶段。
研发历史
沈飞曾研製过的歼-14战机,是一款双中推的带有隐身特点的中型战机
也是FC-31型(俗称:歼-31)隐身战斗机的前身
歼-14设计空重9.7吨,起飞重量15.2吨,最大飞行速度2.1马赫,正面RCS0.4m2,推重比1.25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