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归来(2014年张艺谋执导电影)

(2019-06-28 12:27:39) 百科
归来(2014年张艺谋执导电影)

归来(2014年张艺谋执导电影)

《归来》是2014年张艺谋导演拍摄的剧情文艺电影,改编自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的尾点,由邹静之编剧,陈道明、巩俐、张慧雯等主演。

该片主要讲述了知识分子陆焉识与妻子冯婉瑜的在大时代际遇下的情感变迁故事。该片于2014年5月16日在全国上映併入选为第67届坎城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影片,截止到6月30日该片在中国内地收穫2.95亿票房,刷新国产文艺片票房纪录;10月8日该片在韩国上映。

另外该片是张艺谋时隔多年回归文艺风格的作品并是国内首次採用了4K高视效製作技术、中国电影史上首部IMAX文艺片。

2015年4月19日,获得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

基本介绍

  • 导演:张艺谋
  • 编剧:邹静之
  • 主演:陈道明,巩俐,张慧雯,郭涛,刘佩琦,祖峰,闫妮,张嘉译,辛柏青,陈小艺,丁嘉丽
  • 製片人:张昭
  • 出品公司:乐视影业(北京)有限公司
  • 中文名:归来
  • 外文名:Coming Home 
  • 出品时间:2014
  • 发行公司:乐视、万达影视、Wild Bunch、索尼经典
  • 製片地区:中国
  • 拍摄地点:北京、天津、唐山
  • 拍摄日期:2013.9.16~2014.1.13
  • 类型:剧情、爱情、历史、人文、传记
  • 片长:111分钟
  • 上映时间:2014年5月16日
  • 票房:中国内地:2.95亿人民币
  • 对白语言:中文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3125472
  • 主要奖项:入选为第67届坎城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影片
    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
    第6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 
  • 原着:陆犯焉识
  • 海报序言:生离死别,旷世之恋

剧情简介

上世纪70年代初,与家人音讯隔绝多年的劳改犯陆焉识,因思念心切在一次农场转迁途中逃跑回家。他的行为给怀有芭蕾舞梦想的女儿丹丹带来巨大的压力。女儿想方设法阻止母亲冯婉喻与父亲陆焉识相见,结果使夫妻俩近在咫尺,却只能再次相隔天涯。
文革结束后,陆焉识终于平反回家,却发现家中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女儿丹丹放弃了自己的芭蕾梦想,成为一名普通的女工;而更让陆焉识深受打击的是,他深爱的妻子冯婉喻,因患病已然不再认识眼前的他。深厚的感情、生活的变故,迫使陆焉识做出了对他来说最荒诞却又最合理的人生选择。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演员备注
陆焉识陈道明----
冯婉瑜巩俐----
丹丹张慧雯----
李主任闫妮----
邓指导员祖峰----
刘同志刘佩琦----
刘亮 郭涛----
王医生张嘉译----
巩素珍陈小艺----
学校领导辛柏青----
方师傅爱人丁嘉丽----
崔美芳李纯----

职员表

出品人製作人监製原着导演编剧摄影配乐剪辑美术设计录音发行
贾跃亭 叶宁 江志强 李力 赵依芳张昭 赵方 单东炳 大卫·林迪陆犯焉识张艺谋邹静之 严歌苓赵小丁陈其钢 郎朗( 特邀钢琴演奏) 牛悦敏(中国传媒大学) 郭凇男(中国音乐学院)孟佩璁 张末刘强 林潮翔陶经乐视影业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演员介绍

  • 归来(2014年张艺谋执导电影)
    陆焉识
    演员:陈道明
    上海旧知识分子,本是上海大户人家的少爷,聪慧倜傥,后遭到文革的迫害,逃狱后又被抓住,文革平反后回家,奈何此时的妻子冯婉瑜已经精神错乱不认得他了,但他不放弃坚持使用各种方法换回她的记忆。
  • 归来(2014年张艺谋执导电影)
    冯婉瑜
    演员:巩俐
    人民教师,深爱自己的丈夫,受到过革委会成员方师傅的伤害,也因此导致失去了一些记忆,不认识陆焉识。
  • 归来(2014年张艺谋执导电影)
    陆丹丹
    演员:张慧雯
    冯婉瑜和陆焉识的女儿,擅于跳舞,非常出色,但是因为父亲的原因导致其只能当小角色而不能担任主演,后其被骗告发了自己的父亲,但最后其反悔不已。
  • 归来(2014年张艺谋执导电影)
    李主任
    演员:闫妮
    居委会李主任是一个十分融入年代气氛的角色,她是促使陆焉识归来的润滑剂,在陆焉识出逃的前期,她带着农场书记、干事的人来问话冯婉喻时也是体贴入微的态度,在闪转腾挪之间,不打伞、扔衣服、踢皮包,细节的展现着她对农场书记、干事的不满,引而不发、撬而不露。在电影的后期,为了让冯婉喻接纳自己的丈夫,她甚至拿出了公函劝说、有理有据,虽然没有被接纳,但是依旧给陆焉识安排了住处,这样一个简单的角色体现了那一时代中国女性身上独有的品质,平凡之中带点小个性,尽心之中蕴含大关怀。

音乐原声

名称作词作曲演唱备注
《跟着你到天边》
陈其钢
陈其钢
吴青峰、韩磊、常石磊
三人演绎两个版本

幕后花絮

1、该片首次採用了4K素材转制IMAX版本的先进技术,是中国首部国产IMAX文艺大片。
2、该片中的主演张慧雯是第一个会跳芭蕾舞的谋女郎。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颁奖礼奖项获得者备注
2014年4月17日
第67届坎城电影节
非竞赛特别展映单元
《归来》
入围
2014年7月23日
第39届多伦多电影节
非竞赛特别展映单元
《归来》
入选
2014年10月1日
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女主角
巩俐
入围
最佳新人奖
张慧雯
入围
最佳改编剧本
邹静之
入围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
陈其钢
获奖
最佳音效
陶经
入围
2014年8月31日
第12届长春电影节
最佳华语故事片
《归来》
入围
最佳导演奖
张艺谋
入围
最佳女主角奖
巩俐
获奖
最佳编剧
邹静之
入围
最佳摄影
赵小丁
入围
最佳音乐
陈其钢
入围
2014年12月30日
第6届澳门国际电影节
最佳电影
《归来》
获奖
最佳编剧
邹静之
获奖
最佳摄影
赵小丁
获奖
最佳新人
张慧雯
获奖
2015年3月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4年度表彰大会
年度影片
《归来》
入围
年度导演
张艺谋
入围
年度女演员
巩俐
获奖
2015年3月
第9届亚洲电影大奖
最佳女演员
巩俐
入围
最佳新演员
张慧雯
获奖
2015年4月
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两岸华语电影
《归来》
获奖
2015年5月
第3届海峡两岸三地十大华语电影
《归来》
入围
2015年9月
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最佳录音奖
《归来》
获奖
最佳女配角奖
张慧雯
入围
最佳改编剧本奖
邹静之
入围
2016年6月
第16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优秀音乐奖
陈其钢
获奖

幕后製作

创作来源
《归来》剧本取材自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由编剧邹静之操刀改编,并由陈道明和巩俐出演男女主角。
归来(2014年张艺谋执导电影)
严歌苓的小说作品多以女性题材为主,而《陆犯焉识》作为其颠覆性的转型之作,以一位饱经岁月洗礼的大户人家公子为主人翁,讲述了其在文革前后几十年间的多舛命运。
原着充满了济世情怀,严歌苓有感于自身家族史以及祖父的人生际遇,添加了自身对于精神世界的探索,把知识分子陆焉识的命运放在中国现当代的政治背景之下,来审视岁月的残酷与生命可企及的高度。
影片筹备
2013年9月,乐视影业正式发布《归来》的首款电影概念海报,令张艺谋携电影新作强势“归来”的大幕拉开。海报是一幅水墨画意境的写意画作,主体图像是一望无垠的茫茫雪原上,一条铺满雪花的黑色路途,绵延至看不见的远方,一个男人独自提着行李走在路上,似乎是回家的方向,背影写满落寞和坚定。天边飞翔着一只雄鹰,仿佛是男人旅程中的旅伴,亦可能是他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这张海报中藏有玄机,一幅男人的肖像隐藏其中,与片名《归来》和“张艺谋作品”遥相呼应。
归来(2014年张艺谋执导电影)
拍摄过程
该片于2013年9月16日在北京举行开机仪,原着《陆犯焉识》作者严歌苓也从国外千里迢迢特地赶来出席开机,同时出品方乐视影业CEO张昭当天也出席了开机仪式,整个剧组经过70天的拍摄,于12月3日杀青。

製作发行

製作公司
1. 乐视影业(北京)有限公司 [中国]
4. 和力辰光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 联合出品
2. 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出品
5. 浙江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出品
3. 安乐(北京)电影发行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出品
上映情况
上映日期上映地区参考资料
2014年5月16日
中国内地
首映
2014年5月29日
新加坡
2014年6月12日
中国香港
2014年10月8日
韩国
更名为《5月的迎接》
票房信息
截止日期票房(人民币)备注
2014年6月30日
2.95亿
刷新了国产文艺片票房纪录

影片评价

正方观点

电影捨弃了原着大部分的情节,仅截取其中陆焉识潜回家乡的故事加以发挥。主要情节是陆焉识真正“归来”后的一切,来自于小说那一节的最后一句。
电影编导採取如此的策略,可能有其外部运作更为顺畅免得节外生枝的考虑。但就原着文本而言,它对陆焉识的大半生用的都是叙述人主观的叙述,且时序颠倒或交错,情节繁複,电影难以按照其脉络作较忠实的改编。电影如果不採取画外音的手法,很难保持原着的风格;如果用全知视点的客观叙述,似乎又缺少了什幺,需要补充更多具象的情节和细节。编导可能出于外部和内部的双重考虑,才决定把小说中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跨度缩短到最后的十多年,把横跨上海、华盛顿、青海三地的地域空间压缩并易为以北方某个城市为主,这样电影的时空就大大浓缩了。
意象反覆渲染
这部片长为111分钟的电影,其主要内容就是点题的“归来”和由此生髮的剧情。第一次“归来”实为潜逃,因为女儿的告密使陆焉识和冯婉喻失之交臂。陆焉识因此变成了“逃犯”。冯婉喻倍受惊吓和打击,夫妻重逢的梦想在咫尺间归于幻灭。女儿并未因为“大义灭亲”而得到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主角吴清华的角色,最终离开剧团成为普通的女工。第二次才是真正的“归来”,但冯婉喻却偏偏患了失忆症。她认识邻居和被她拒绝进门的女儿,但还记得“5号”是丈夫归来的日子,每到这一天便兴沖沖地去车站迎接。但当丈夫出现在她面前时却认不出来,以致使陆焉识人虽归来却有家难回。
大量删除原着情节,使电影具备了简而又简的极简主义风格。在这种极简主义中,有限的情节高度集中,在高密度的凝鍊中,“归来”的意象被反覆渲染和叠加,甚至成为荣格所说的原型。第一次是在火车站天桥的两端隔空等待和寻找,夫妻俩在被跟蹤包抄的险境中拚命呼喊奔跑期待相逢,却在接近的一刻被拘捕。第二次虽然恢复了自由,看似可以转悲为喜,一家团聚,无奈妻子的创伤性失忆,导致漫长的痛苦有增无减。电影为陆焉识接近冯婉喻,以唤起她的记忆设计了多种假扮的角色,如钢琴调音师、读信者等。《渔光曲》的琴声似乎唤起了她的碎片记忆,陆焉识未曾发出的信件,也在朗读中触动了她的柔情。然而,种种努力仍归于零。以致当某个月“5号”她又要去接站时,陪同她去的竟是举着“陆焉识”牌子的陆焉识本人。这最终的结尾,成为这部极简主义的电影最浓墨重彩且意味深长的影象。
《归来》删去了原小说大量的情节,也换掉了颇为触目的书名,却失之东隅而收之桑榆。
悲剧意味浓郁
《归来》既是一部极简主义风格的电影,又是一部具有浓郁悲剧意味的作品。它以颇为含蓄的手法揭示了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创伤性历史,任何一个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都会以自己的记忆来补充它的含蓄和简约。当然,对于年轻的观众来说,也可能因其简略而带来接受方面的某些障碍,多数外国观众可能更是难以理解一个知识分子这样的经历和遭遇。这似乎更能说明,不应该让这段历史失语或被失忆。(新民晚报评价

中立观点

《归来》是典型的张艺谋作品,处处可见张艺谋的用心,但与他的早期作品相比,却欠缺了那种灼热燃烧的情感。开篇处火车站的一场戏虽然不缺乏紧张感,但却是可预测的,情节的设定非常机械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一整段都是毫无意义的,张艺谋浪费了整整20分钟。冯婉瑜两次表现出的犹豫,向观众传达出了她与陆焉识之间对爱情的忠诚,但除此之外的情节却与此并无非常紧密的联繫。这注定影片并非一个永恆的爱情故事。
“文革”结束,陆焉识回家了,而“家”已经不再是家。丹丹已经放弃了舞蹈而在工厂上班,冯婉瑜却因为痛苦而失忆。这儿才是影片真正的开始,面对失忆的妻子,陆焉识却始终无法唤醒她的记忆。在这部分中,张艺谋对人物性格的发掘相当有限。陆焉识对爱的奉献体现在了他用尽一切办法——照片、音乐、信件,试图唤醒冯婉瑜的记忆,并宽容地原谅了丹丹因被误导的年轻的激情所犯下的错误。儘管陈道明和巩俐的表演可圈可点,但这样的人物表现却让人感觉平淡。
此外,张艺谋和编剧邹静之在影片中对很多问题都没有给出解答,丹丹被描述成了一个狂热分子,至少在影片的最初阶段是如此设定的,她的芭蕾舞野心比她的家人更重要,但是却没有对她放弃芭蕾舞这样的决定做出解释,除了在面对她父母破碎的婚姻时的几滴眼泪,她并没有对自己的行为的后果做出更多的反思。
混乱的时间轴也没有对冯婉瑜的失忆以及她精神上的痛苦有更多解释:是因为陆焉识再次被抓受到精神上的打击,还是因为职场的性骚扰?这或许可以归结为大背景的闪烁其词,让一切显得如同空中楼阁一样没有说服力。《归来》陷入了传统浪漫悲剧的固定模式,影片既没有《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视觉活力,也没有《三枪拍案惊奇》的古怪,而这种硬伤是巩俐与陈道明的演技也无法挽救的。
和多数电影一样,本片由三大段结构和尾声组成。第一部分是陆焉识从监狱逃出,希望见家人一面,不料因女儿举报被抓;第二部分是陆焉识回到家,发现妻子患病认不出自己,并坚信丈夫还没有到家;第三部分是陆焉识想出“念信”的法子,得以每天来到妻子身边。
影片绝大多数时间都只有陆家三口,情节、场景很是简单,不必费神对纷繁元素进行安排,但怎样让这点东西提供持续的新鲜感,就是个难题。
好在故事本身素质很好,爱与离别的情愫总是能打动人。电影在这里很好地发挥了视觉表现的特长,比如看到冯婉瑜在报纸上练字,却不知是为了什幺,一个镜头转到她举着自製的大牌子,上写“陆焉识”三个大字,令人惊讶之余不由得心生感慨;再比如女儿丹丹用照片帮母亲回忆时,镜头在屋内外反覆切换,引得观众与屋外偷听的陆焉识一样焦急难受。而压在玻璃板下的潦草字条、贴在大照片空缺处的小照片、陆焉识手上的伤疤,都只用极短的镜头,在观众心中掀起层层波澜。
看得出导演张艺谋对巩俐和陈道明充分信任,花了大量时间在两人的近景和特写上,两位演员也的确能将情绪的细微变化展示出来,同时又能做到相当内敛。只可惜导演有些过于沉迷于这种镜头处理方式了,随着时间推移,便觉有些单调。
由于启用了知名度相当的两位主演,戏份比重也相当,影片传递出的是双向的情感。陆焉识对妻子的感情,是哪怕你不认识我了,我依然爱你;冯婉瑜对丈夫的感情,令人感慨——“爱”究竟是什幺,这种虚幻的感情算不算爱。影片将焦点集中在爱情之上,没有对历史背景进行过多着墨,但依然用细节告诉我们,经历磨难的不止这一家人。(法制晚报评价

反方观点

观众没共鸣
在对《归来》的批评中,最常见的就是称其有意抽离时代背景,不敢直面历史,以小情小爱消解社会伤痛。冯婉瑜与陆焉识的爱情很坚贞,两人也够痴情,这是创作者一开始就强加给角色的,角色成为执行命令的符号。然而直到结局他们本身没有变化,对人物关係也没有拓展。最通俗的爱情戏都要从一见钟情讲到一波三折,为了观众能对角色的遭遇产生共鸣,有了认同感才会有移情。而《归来》却是在一开始就生硬地把这个设定交代给观众,无论你是否接受,他们都要开始哭了。
不知从什幺时候开始,张艺谋也如此热衷让观众哭了。《归来》在对煽情的处理上,倒让人想起内地另一位票房大导——冯小刚,比如他的《1942》或是《唐山大地震》。《归来》的煽情方式与《唐山大地震》等非常类似,都是以苦情来煽情。每每伤感的音乐一起,复古的推镜头逐渐拉近角色那种伤感的脸,在眼泪与悲伤的气氛下,观众就应该跟着哭了。
煽情不是坏事,只要煽得好,观众同样很买账。只不过,《归来》的煽情方式实在不高级,反反覆覆始终是那几招,靠角色的苦来唤起观众的同情。殊不知,好的煽情应该是由共鸣而引起感动,由感动而伤心落泪的。而一部片子连几个主要人物都没有塑造起来,不去通过情节来丰满角色,仅能靠演员自己的修为来为自己增色。哭也许还会跟着哭,但谈感动就很难了。
放低姿态但又不够“通俗”
用通俗剧的标準去衡量《归来》,会发现是远远不达标的。《归来》确实有通俗剧的基本元素:一对相爱的情人、一个强大的阻力,始终经受考验的感情又一直相濡以沫,这样的设定确实很通俗剧。不过,相比经典的通俗剧,《归来》又不那幺"通俗"。
以通俗剧的惯例,他们的故事会更多波折、更多困苦,会有不断的情绪积累,会有更大的感情爆发。虽然很俗套,但确实很实用,观众也更容易买账,并为之感动。单从剧情容量上,《归来》并不丰满。整部片子都很小,也很简单,事件很少,而且一直在重複。就好像反覆的相认、接站、读信,这种不断的重複并未对剧情以及人物变化产生太多推动。影片并没有太多通俗剧式的惊心动魄与触动人心。其中,只有第一场接站的戏份有戏剧冲突带出来,四组人都在跑,并交叉剪辑在一起,营造出紧张感,这是唯一一场让人觉得戏剧性很强的戏份。大多时候,你能看出创作者努力地传递两人的爱意,却始终是表面功夫。
《归来》并不是烂片,也不是张艺谋最差的作品,但拿它谈"归来",差得还很远。 (腾讯娱乐评价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