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希望――西北经济开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是1997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何炼成 主编。
基本介绍
- 书名:《历史与希望――西北经济开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又名:History and hope
- 作者:何炼成 主编
- 原版名称:《历史与希望――西北经济开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 ISBN:9787224043662
- 类别:历史
- 页数:767
- 定价:38.00
-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97-07
- 装帧:精装
- 开本:32开
作者简介
个人介绍
何炼成(1928—)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着名经济学家。195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经济系,毕业后统一分配到西北大学任教至今。曾任西北大学党委委员、经济系主任等职,现任西北大学校务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经济规律系统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中国总量经济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经济中心副主任、省社联副主席、省政协委员、省文史馆员。武汉大学等20所国内大学兼职教授,美、日、德4所大学客座教授。

个人成就
何教授是中国着名的高等教育专家,从事数学和科研工作近半个世纪,除“文革”10年外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先后讲授过7门课程,受业学生近万人,其中博士生65多人、硕士生500多人,本科生5000多人。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全国各地,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和重视,大多数已成为骨干,成为各级领导,有的成为全国着名的中青年经济学家。为此,何教授曾多次受到国家和省政府的表彰,1960年被评为全国劳模,1987年被评为省劳动模範和优秀教师,1990年起享受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1998年被树为西北大学“师德标兵”,被誉为“一代师表”。近20年来,他先后出版专着10部,主编书35本,发表论文400多篇。在生产劳动理论、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所有制论、价值学说史、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受到全国经济学界的重视,被称为“西部学派”的代表。何教授的科研道德风貌是: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他的基本学术观点,被收集在《何炼成选集》(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年出版)、《何炼成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两书中。何教授的科研成果,先后获过30多次奖励。其中主要有;首届孙冶方经济科学优秀成果奖1次,中国图书奖2次,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2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2次,陕西省社科优秀成果奖6次,陕西省教委教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次、一等奖1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次,其他奖10余项。近年来,何炼成教授虽年近古稀,但仍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在教学上仍坚持给研究生授课,在科研上正进行创建《中国发展经济学》的工作,力争在21世纪初完成,以此成果来“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2007年被评为武汉大学第五届杰出校友。
作品目录
序言
绪 论
一、西北经济开发的历史
二、经济发展中矛盾的现实
三、经济开发的主题与运作背景
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趋向
二、经济发展中矛盾的现实
三、经济开发的主题与运作背景
四、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趋向
第一章
第一章 传统农业发展的起落
一、西北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
二、秦汉时期:拓边与屯田
三、隋唐时期:传统型农业的开发
高潮
四、明、清初:农业开发更具规模
五、晚清:传统农业日趋成熟与衰落
六、传统农业开发相关因素分析
二、秦汉时期:拓边与屯田
三、隋唐时期:传统型农业的开发
高潮
四、明、清初:农业开发更具规模
五、晚清:传统农业日趋成熟与衰落
六、传统农业开发相关因素分析
第二章
第二章 几度辉煌的传统工商贸
一、传统工商贸的起源
二、手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
三、传统商贸初次繁荣与丝绸之路开拓
四、传统商贸再度辉煌
五、古代城市发展与商贸
六、西北商贸中的陕西商帮
七、贸易与交通网路的形成
八、传统工商贸发展的缺憾与启示
二、手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
三、传统商贸初次繁荣与丝绸之路开拓
四、传统商贸再度辉煌
五、古代城市发展与商贸
六、西北商贸中的陕西商帮
七、贸易与交通网路的形成
八、传统工商贸发展的缺憾与启示
第三章
第三章 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变
一、农业商品化趋势的加强
二、近代农业技术的传入与发展
三、农村商品经济规模的扩大
第四章
第四章林牧业的近代开发
一、抗战前后林业的开发与管理
二、林业开发的历史借鉴
三、畜牧业的发展与局限
四、畜牧业开发的衰退与教训
二、林业开发的历史借鉴
三、畜牧业的发展与局限
四、畜牧业开发的衰退与教训
第五章
第五章 近代手工业的兴衰
一、手工矿冶业的复兴
二、农牧产品手工加工业的新进展
三、手工纺织业的发展与革新
四、西北近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二、农牧产品手工加工业的新进展
三、手工纺织业的发展与革新
四、西北近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第六章
第六章 近代金融业的起步
一、旧式银钱业的发展变迁
二、近代银行在西北地区出现
三、金融业的发展与金融体系的初步形成
四、陕甘宁边区的金融业
五、近代金融业对经济开发的作用
二、近代银行在西北地区出现
三、金融业的发展与金融体系的初步形成
四、陕甘宁边区的金融业
五、近代金融业对经济开发的作用
第七章
第七章 近代交通运输网路初步形成
一、近代公路的修筑与发展
二、陇海铁路西延与航空运输的出现
三、内河航运业的艰难发展
四、交通运输对经济开发的作用
二、陇海铁路西延与航空运输的出现
三、内河航运业的艰难发展
四、交通运输对经济开发的作用
第八章
第八章 近代商业贸易的活跃
一、各省区近代商业组织建立与行销活动
二、西北地区的对外贸易
三、西北与东部各省商业交往的扩大
四、民族商贸与土特产品贸易
五、商贸活动的特点及对经济开发的影响
二、西北地区的对外贸易
三、西北与东部各省商业交往的扩大
四、民族商贸与土特产品贸易
五、商贸活动的特点及对经济开发的影响
第九章
第九章 近代工业的发轫
一、晚清开发西北思潮与近代工业兴起
二、民国初年西北工矿业举步维艰
三、国民政府“开发西北”政策与近代工业
四、战时近代工矿业的繁荣与发展特点
五、战时工矿业发展的特点和经营管理
二、民国初年西北工矿业举步维艰
三、国民政府“开发西北”政策与近代工业
四、战时近代工矿业的繁荣与发展特点
五、战时工矿业发展的特点和经营管理
第十章
第十章 现代工业化先天不足与发育困境
一、工业化初始资本的形成与使用
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变革
四、基础设施薄弱与西北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生产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变革
四、基础设施薄弱与西北经济发展的“瓶颈”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
一、1953―1960年:现代工业的初奠
二 1965―1978年:现代工业的形成
二 1965―1978年:现代工业的形成
三、1979―1996年:现代工业的发展
四、西北地区工业布局与结构体系
五、西北现代工业发展的特点与制约因素
四、西北地区工业布局与结构体系
五、西北现代工业发展的特点与制约因素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一、种植业与畜牧业:西北农业的两大支柱
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三、农业发展面临的水土流失与荒漠化问题
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 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
五、乡镇企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农业发展面临的水土流失与荒漠化问题
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 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
五、乡镇企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城市系统、区域贸易与市场网路
一、省会城市的商贸辐射
二、西北地区与国内市场的接轨
三、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四、民族贸易的地方特色
二、西北地区与国内市场的接轨
三、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四、民族贸易的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