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个商学院》是2012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晓刚。
基本介绍
- 书名:历史是个商学院
- 作者:张晓刚
- ISBN:9787535769787
- 页数:376
- 定价:38.80元
-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经营管理书。它博採中国历史经典案例,融汇中西智慧。作者从中国历史中选取关键阶段、着名事件、重要人物作为案例进行剖析,广徵博引西方管理学、经济学、行销学等着作中精华观点,大部分从原着中翻译,力求信达雅;还融会了大量的中国古代诗文和兵法中的经典内容,既体现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湛见解,又与现代工商管理思想相通,更可以提升企业家、管理者的人文修养。《历史是个商学院》从中国历史中选取关键阶段、着名事件、重要人物,作为案例进行剖析,旁徵博引西方管理学、经济学、行销学等着作中精华观点,绝大部分为作者从原着中翻译而来,力求信达雅;又融汇了大量中国古代诗文中的经典内容,既体现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湛见解,又与现代工商管理思想相通,还可以增进企业家、管理者的人文修养。
在此基础上,作者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提出了中国社会三大组织原型并论述其对现代组织的影响及启示,阐述了管理上要注重“仁”的价值,战略上要善于经营不败,领导力建设上要超越个人局限,人力资源管理上要培养忠诚,用人上要提防“马仔政治”,品牌打造上要从传统中找寻“寄託”等诸多观点。
本书的着眼点,不在于讲历史故事。作者认为,近乎捕风捉影地讲故事,更适宜茶余饭后消遣。而对于企业家、管理者来说,读史就是要从华夏民族共同的经验中汲取宝贵的智慧和教训,从而获得有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启示。
编辑推荐
很多人认为历史是中国人的真正信仰。向历史寻找管理智慧,往往是很多中国企业家殊途同归的最后选择。《历史是个商学院》,历史也是我们精神的庇护所和心灵的家园。
——《中国为什幺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作者胡德平、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肖知兴教授诚挚推荐!
图书目录
自序
引子 听,是谁在唱歌?/001
引子 听,是谁在唱歌?/001
第一章 组织:帝国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西汉,太傅)《过秦论》
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 年)
1.秦帝国:一个强制型组织失败的典型案例/007
2.执行力无比强大的秦朝是如何从内部瓦解的/009
3.秦始皇的管理弊病:“加速陷阱”要了他的命/012
4.康熙皇帝为何拒绝重修长城?/014
5.焚书坑儒:抽空了文化的组织必然一败涂地/017
6.宋朝自毁长城的教训:拯救个人方能拯救组织/020
1.秦帝国:一个强制型组织失败的典型案例/007
2.执行力无比强大的秦朝是如何从内部瓦解的/009
3.秦始皇的管理弊病:“加速陷阱”要了他的命/012
4.康熙皇帝为何拒绝重修长城?/014
5.焚书坑儒:抽空了文化的组织必然一败涂地/017
6.宋朝自毁长城的教训:拯救个人方能拯救组织/020
第二章 组织:家庭经济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南宋,参知政事)《四时田园杂兴》
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
7.永远的“小农经济”/027
8.帝国与农民的契约:伤不起的天朝天平/029
9.现代大工业解决不了的问题/031
10.在每个成员中培育“当家意识”/033
11.永续经营,不为所欲为/035
12.从精细生产到耕读传家/036
13.社区领袖的大作为/039
14.南宋社区保卫战的启示/042
15.灵活机动,随机应变/044
7.永远的“小农经济”/027
8.帝国与农民的契约:伤不起的天朝天平/029
9.现代大工业解决不了的问题/031
10.在每个成员中培育“当家意识”/033
11.永续经营,不为所欲为/035
12.从精细生产到耕读传家/036
13.社区领袖的大作为/039
14.南宋社区保卫战的启示/042
15.灵活机动,随机应变/044
第三章 组织:军队
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
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孙武(吴国,将军)《孙子兵法》
公元前515年左右
16.军队:最富竞争性和凝聚力的团体/049
17.营造家园和成就梦想:刘邓大军改造俘虏兵的启示/052
18.刘邓大军和戚家军共同的原则:打破原有建制/055
19.飞将军李广的紧密协作型团队/057
20.汉军靠什幺赢得天下:人的因素, “仁”的因素/061
21.军队中的幕僚角色:军师亦是王者师/063
22.破立须兼行:为什幺农民军有的成功有的失败/067
23.“招降纳叛”是大功夫/070
16.军队:最富竞争性和凝聚力的团体/049
17.营造家园和成就梦想:刘邓大军改造俘虏兵的启示/052
18.刘邓大军和戚家军共同的原则:打破原有建制/055
19.飞将军李广的紧密协作型团队/057
20.汉军靠什幺赢得天下:人的因素, “仁”的因素/061
21.军队中的幕僚角色:军师亦是王者师/063
22.破立须兼行:为什幺农民军有的成功有的失败/067
23.“招降纳叛”是大功夫/070
第四章 战略:心态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
西周末期
24.战略是一种心态/075
25.有的事比读书更要紧/078
26.创业英雄刘邦和项羽最根本的区别/081
27.一句威力无穷的反问/083
28.有一种“战略”让人迷失方向/086
29.迎接春潮——让组织蔓延扩展的逻辑/088
30.机会的春天——展望潮流,捕捉髮展机遇/091
31.失去一个大机会就等于失去一个季节/094
32.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偏执狂才能生存的真正含义/097
33.领略真精神,莫用白马製造斑马/101
34.寂寞长松:企业家需要一种使徒式修炼/103
35.禅的启示:相信未来,相信无穷/107
24.战略是一种心态/075
25.有的事比读书更要紧/078
26.创业英雄刘邦和项羽最根本的区别/081
27.一句威力无穷的反问/083
28.有一种“战略”让人迷失方向/086
29.迎接春潮——让组织蔓延扩展的逻辑/088
30.机会的春天——展望潮流,捕捉髮展机遇/091
31.失去一个大机会就等于失去一个季节/094
32.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偏执狂才能生存的真正含义/097
33.领略真精神,莫用白马製造斑马/101
34.寂寞长松:企业家需要一种使徒式修炼/103
35.禅的启示:相信未来,相信无穷/107
第五章 战略:想像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南宋,军事家)
《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之》
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
36.战略是一种想像/113
37.《孙子兵法》的魅力:管理者为何要读兵书/115
38.实力VS计谋——理解《孙子兵法》的起点/118
39.经营不败——抢占和维护属于你的险要地形/122
40.简易功夫VS十年功力——羊祜的灭吴战争/124
41.奇正之术的套用——解放战争和改革开放/128
42.中国第一大“起死回生经理人”/131
43.“起死回生经理人”四件事达成复兴战略/134
44.“烹狗藏弓”之辩:功成身退是无奈还是洒脱?/138
45.开放式决策:企业家、经理人的“心灵战略”/143
46.器量决定命运:美国和唐朝崛起的共同之处/147
47.器量是怎样打造的——两个糟老头子的赫赫战功/150
48.寻找战略:发现你身边永不枯竭的甘泉/153
36.战略是一种想像/113
37.《孙子兵法》的魅力:管理者为何要读兵书/115
38.实力VS计谋——理解《孙子兵法》的起点/118
39.经营不败——抢占和维护属于你的险要地形/122
40.简易功夫VS十年功力——羊祜的灭吴战争/124
41.奇正之术的套用——解放战争和改革开放/128
42.中国第一大“起死回生经理人”/131
43.“起死回生经理人”四件事达成复兴战略/134
44.“烹狗藏弓”之辩:功成身退是无奈还是洒脱?/138
45.开放式决策:企业家、经理人的“心灵战略”/143
46.器量决定命运:美国和唐朝崛起的共同之处/147
47.器量是怎样打造的——两个糟老头子的赫赫战功/150
48.寻找战略:发现你身边永不枯竭的甘泉/153
第六章 领导力与领导集体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周易·乾·文言》
49.成败在于领导力/161
50.刘邦团队如何作决策:主持辩论是“帝王师”/164
51.从一个起点,到万里长征/170
52.站在古战场废墟上的幽思:一时霸业还是基业长青?/175
53.创业功臣范蠡出走以后:关于高层换血的想像/179
54.新的愿景,旧的情结/182
55.刘备与诸葛亮的风云际会:独角戏唱不成领导力/186
56.“夹生饭”领导力:未能做大的蜀国生意/192
57.宋神宗和王安石的变法之路为何没走通之一/196
58.宋神宗和王安石的变法之路为何没走通之二/201
第七章 人的管理:青年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唐)《登幽州台歌》
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
59.企业的春天是怎幺失掉的/207
60.大唐崛起:在青年一代中重建忠诚/213
61.当人才成为大唐帝国的累赘:陈子昂为何盛世不遇/217
62.燕昭王千金买士的遗患/220
63.黄金也买不来的无形资产/223
64.大器晚成是一种激励/225
65.选僱主也是选命运:荀子四个弟子的人生歧路/228
66.出身论与反出身论:赵括和刘铭传的成长路径/230
67.足以当大企业HR主管的红拂女/232
68.给员工营造一片孕育生机的林子/236
第八章 人的管理:忠诚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白居易(唐,江州司马)《放言五首之三》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
69.从金陵怀古说起:大唐冰海沉船上的呼唤/243
70.唐玄宗身边的“奸臣”是怎样造就的?/246
71.彼得原理与马仔政治:唐玄宗重用俗吏的代价/251
72.唐玄宗的高管团队第二梯队建设出了什幺问题/254
73.第二种奸臣:《峄山碑》和李斯/258
74.第二种忠臣之苏轼:让你的行动作你的政治/263
75.第二种忠臣之辛弃疾:老战士永不倒下/267
76.杜牧的两张面孔:行为不羁者有何用?/271
77.失去内部认同的组织:当郭子仪旧居成为寺庙/276
第九章 学习与思辨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孟郊(唐,溧阳尉)《劝学》
78.发生在我们脚下的沧海桑田/281
79.在商学院里偷窥和在实践中学习/284
80.行走,并学习着/288
81.顶峰体验/290
82.杜甫的“转益多师”之一/292
83.杜甫的“转益多师”之二/295
84.管理必须以道德为指引——向“国学”学什幺之一/297
85.聆听心灵的对歌——向“国学”学什幺之二/300
86.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向“国学”学什幺之三/303
87.在百家争鸣中兼收并蓄——向“国学”学什幺之四/306
88.知行合一,参与现实——向“历史”学什幺/309
89.胜负之道,带兵之道——向“兵法”学什幺/311
90.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起点/313
91.对德鲁克的误读:不了解文化渊源怎能读懂精髓?/316
第十章 创意、品牌与行销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南宋,江湖派诗人)《游园不值》
92.从产品工厂到意义工厂/323
93.一件“大路货”如何做成千古绝唱/327
94.体验经济:为权贵服务还是为人文服务/331
95.经营品牌的关山,比守卫军事要塞更具挑战性/335
96.杨万里自创品牌的启示:有人格才更有意义/338
97.梅花诗和“苹果”:别让个人形象压倒品牌形象/341
98.被大话拆台的品牌,何不以梅花本色示人?/343
99.满足情感需求:梅花在市场上为何受欢迎/345
100.谁在消费梅花——赢得女人便赢得市场/348
101.境界的竞赛:积聚小差异,创造大差异/351
102.小篇什亦是大文章:用细节与顾客对话/354
103.拉大旗作虎皮:从东晋扇子到酒店称谓的关係行销/357
104.让每一条商业街都变成一本诗集/361
105.成就中国品牌的大道:从五湖四海来,到五洲四海去/363
后记 每一代人的考卷/367
作者简介
张晓刚(Ed Zhang)
管理顾问、资深媒体人。长期关注国际政治、金融、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现代化等问题。
20世纪80年代赴美深造,主修政治学、管理学;90年代,旅居纽约,一面聆听世界顶尖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的教诲,一面参与第—批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工作。而后服务于香港金融服务业,曾任投资者关係高级谘询师、证券分析师、中国收购兼併业务董事等职。21世纪初在北京一家网际网路公司任高级副总裁。2004 年后,在《中国日报》任高级顾问和财经专栏撰稿人。
三十多年来,张晓刚一直关注中国改革发展的战略问题,採访过高尚全、吴敬琏、厉以宁等中国学者,以及蒙代尔(欧元之父)、何汉理(着名中国问题专家)等国际学者,保尔森(美国前财长)、出井伸之(索尼前总裁)等政、商界知名人士。
与此同时,一直为海内外媒体撰写中国财经评论专栏,发表于《改革》、《北大商业评论》、《成功行销》、《战略与管理》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