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历史学统考

(2019-01-23 06:09:48) 百科
历史学统考

历史学统考

历史学统考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历史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定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广泛的考察学生的知识面,解决之前历史专业考生知识结构单一的状况,增强历史学科各专业的通融性,以为今后历史研究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历史研究生选拔提供更为公平、有效的测试方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历史学统考
  • 招收院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 用途:招收历史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 性质: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考试形式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国古代史 约30%
中国近现代史 约20%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约20%
世界近现代史 约30%
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四、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名词解释 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史料分析题 2小题,每小题30分,共 60分
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

考查範围

分中国史(上古一1992年)和世界史(上古一1991年)两大範围

院校推荐

南京大学
北京师範大学
北京大学
复旦大学
南开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四川大学
厦门大学
浙江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暨南大学
山东大学
兰州大学
东北师範大学

参考教材

中国通史:
《中国古代史》(上册) 晁福林 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下册) 宁欣 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 郑师渠 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 王桧林 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 何沁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通史:
《世界上古史》 周启迪 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 孔祥民 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世界近代史》 刘宗绪 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世界现代史》 张建华 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

複习建议

1、对历史学知识点进行全面複习 ,重在基础
就试卷考察的内容而言,三年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部分内容趋于均衡。2007、2008年的历史学试题偏重于政治、经济内容,而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大概占了总分的10%左右,2009年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部分内容基本上趋于均衡,思想文化内容大概占了总分的20%多。所以同学们在複习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全面的複习,切勿忽视对思想文化内容的複习。
历史学考研试题考的是对基础知识记忆和理解,所以複习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基础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就要对知识点进行全方面的分析,例如一次改革运动,要从背景、时间、过程、结果、性质、意义、影响、评价等方面去掌握,只有这样全面的分析一个知识点,才会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强化基础知识。
2、整理、总结知识点
无论是科班的考生,还是跨考历史学的考生,在複习过程中一定要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辅导书可以作为参考,切忌买一本辅导书背背就一劳永逸了。自己整理、总结知识点的过程也是加深对知识点理解、记忆的过程。只有自己整理、总结了,才能在考场上对见过的题对答如流,考取高分。
3、以教材为本
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参考教材,要在通读、精读的基础上全面的了解、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自从2007年历史学改为全国统考以来,教育部考试中心没有指定参考教材,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的教材是很不错的参考教材。
4、注意知识点之间纵向和横向的联繫
首先,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纵向的联繫,纵向联繫就是从时间推移的角度来考察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因果关係,从而探索历史发展趋势。也就是说是相关知识点的发展脉络。比如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的演变,皇权与相权之争,国际关係体系的演变,工业革命等。三年以来,考试中加强了对这一方面的考查,2007史料分析考查了自唐代以来科举制度的演变,2009年考查了19世纪以后全球民族国家建立的四次浪潮,所以,在複习过程中要对知识点的发展脉络有比较清晰的思路。
其次,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繫,横向联繫就是通过空间拓展的方式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间其他地区出现的类似或相反的现象进行类比分析;或者是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期的其他相关历史现象进行有机的联繫和综合。比如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与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前都遭受了西方列强的入侵,在60年代都出现了改革运动等等,通过这种横向的联繫比较,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把握了历史的巨观面貌,2007年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5、运用唯物辩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
在複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运用运用唯物辩证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解决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的发展规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