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区隶属重庆市,位于重庆市东南部,东经107°14'~108°05',北纬29°02'~29°40',地处重庆市东南部乌江下游,武陵山和大娄山峡谷地带。境内有 “世界自然遗产”喀斯特芙蓉洞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生三桥。
截至2017年,武隆区幅员面积2901.3平方公里,辖13个镇、9个乡,4个民族乡,户籍人口412680人。有汉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13个民族。重庆将在武隆区开建“一带一路影视创意文化产业城”。中国(武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落户重庆武隆。
武隆区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获得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县”、“2012年度中国十大体育行销城市”、“中国户外运动基地”等荣誉称号。2016年,武隆被联合国授予“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範例奖”。2016年11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入围全国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範区”创建名单。2018年11月,武隆旅游荣获“中国十大旅游管理创新奖”。2018年12月12日,被命名为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武隆区
- 外文名称:WuLong District
-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 所属地区:重庆市
- 下辖地区:2个街道、12个镇、9个乡、4个民族乡
- 政府驻地:芙蓉街道芙蓉路50号
- 电话区号:023(+86)
- 邮政区码:408500
- 地理位置:重庆市东南部
- 面积:2901.3平方公里
- 人口:常住人口34.72万人(2017年)
- 方言:西南官话-成渝片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着名景点:仙女山、天生三桥、芙蓉洞等
- 机场:仙女山机场(在建)
- 火车站:武隆站
- 车牌代码:渝G
- 行政代码:500156000000
- GDP:160.49亿(2017年)
历史沿革
周、春秋时期,武隆为巴国属地,战国为枳县所属。秦汉时期,为枳县管辖,隶属巴郡。蜀汉,后主延熙十二年(249年),置汉平县,隶属涪陵郡。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汉平县併入枳县。南北朝,南齐至北周复置汉平县,隶属涪陵郡。
隋朝,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徙汉平县于涪陵。开皇十三年(593年),改名涪陵县,隶属巴郡。
武隆在重庆的位置(红色处)

唐朝,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涪陵县分置武龙县。
宋朝,北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改名枳县。南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复名。
明朝,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武龙县併入彭水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改“龙”为“隆”,更名武隆县,隶属涪州。
清朝,圣祖康熙元年(1662年),撤销武隆县併入涪州。康熙七年(1668年),改为巡检司。宣统三年(1911年),改为涪州第五区,区署设羊角碛。
民国时期,民国元年废涪州为涪陵县,改称涪陵县第五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五月,划为涪陵县武隆局。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从涪陵县分置武隆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2月5日成立武隆县人民政府,隶属川东涪陵区行政专员公署。1956年6月12日,涪陵县庙垭区的鸭江、永兴、高建、凤来、七星、团结、庙垭、寻华、人民、月升、送月、工农12乡划归武隆县。1958年11月25日,武隆县羊角区龙塘乡划归涪陵县。1968年涪陵专区改称涪陵地区,武隆县隶属涪陵地区。1995年11月5日,涪陵设立地级市,武隆县为涪陵市下的一个县。1998年12月,正式撤销涪陵市,武隆县由重庆市直管。
2016年11月24日,国务院正式签发《国务院关于同意重庆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覆》(国函〔2016〕185号):同意撤销武隆县,设立武隆区。
2017年1月13日,武隆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2017年10月,武隆区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由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区县。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7年,武隆区辖10镇26乡,县政府驻巷口镇。
2000年,武隆区辖巷口、桐梓、火炉、江口、羊角、土坎、白马、长坝、鸭江、平桥10个镇;后坪、鱼子、接龙、土地、白果、核桃、沧沟、石桥、贾角山、浩口、文复、黄草、中嘴、黄莺、龙洞、车盘、碑垭、木根、双河、白云、铁矿、东山、赵家、凤来、庙垭、和顺、兴顺、龙坝、石峰、天星、广杨、蒲板、青吉、茶园、送月、中溪36个乡。
2000年,武隆区辖巷口、桐梓、火炉、江口、羊角、土坎、白马、长坝、鸭江、平桥10个镇;后坪、鱼子、接龙、土地、白果、核桃、沧沟、石桥、贾角山、浩口、文复、黄草、中嘴、黄莺、龙洞、车盘、碑垭、木根、双河、白云、铁矿、东山、赵家、凤来、庙垭、和顺、兴顺、龙坝、石峰、天星、广杨、蒲板、青吉、茶园、送月、中溪36个乡。
2002年4月,撤销白果乡,并将巷口镇的荆竹村、杨柳村、茶坪村、土坎镇的四合村、和顺村,双河乡的仙女村共6个村划出设立仙女山镇。武隆区辖11个镇、35个乡,21个居委会、427个村委会。
2003年12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批覆同意武隆区将11个镇、35个乡调整为11个镇、15个乡。
2007年末,武隆区辖26个乡镇:巷口镇、白马镇、江口镇、仙女山镇、鸭江镇、平桥镇、长坝镇、羊角镇、土坎镇、火炉镇、桐梓镇、黄莺乡、庙垭乡、凤来乡、和顺乡、赵家乡、白云乡、铁矿乡、双河乡、石桥乡、文复乡、浩口乡、沧沟乡、后坪乡、接龙乡、土地乡,186个行政村,县城所在地为巷口镇。
2009年,撤销和顺乡,设立和顺镇;撤销石桥、文复、后坪、浩口四乡,分别改为石桥苗族土家族乡、文复苗族土家族乡、后坪苗族土家族乡、浩口苗族仡佬族乡。
2017年12月1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签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撤销武隆区巷口镇设立凤山街道芙蓉街道的批覆》(渝府〔2017〕49号)批覆:同意撤销巷口镇,设立凤山街道和芙蓉街道。凤山街道行政区域面积187.05平方公里,辖原巷口镇油坊、复兴、中山、红豆、梓潼5个社区和凤山、芋荷、黄渡、城东、走马、蒲板、万银、杨家、广坪、芦红、出水、中堆坝12个村。街道办事处驻长滨路217号。芙蓉街道行政区域面积89.05平方公里,辖原巷口镇芙蓉西路、芙蓉中路、中嘴3个社区和白杨、三坪、中鱼、黄金、东山、中兴、青吉、堰塘、石龙9个村。街道办事处驻芙蓉中路51号(原巷口镇政府驻地)。
区划现况
截至2017年12月1日,武隆区管辖2个街道、12个镇、9个乡、4个民族乡:2个街道:凤山街道、芙蓉街道,12个镇:火炉镇、白马镇、江口镇、仙女山镇、鸭江镇、羊角镇、长坝镇、平桥镇、桐梓镇、土坎镇、和顺镇、双河镇,9个乡:凤来乡、庙垭乡、黄莺乡、沧沟乡、土地乡、白云乡、接龙乡、赵家乡、铁矿乡,4个民族乡:石桥苗族土家族乡、文复苗族土家族乡、后坪苗族土家族乡、浩口苗族仡佬族乡。武隆区人民政府驻地芙蓉街道。
名称 | 区域位置 | 面积(k㎡) | 下辖村级行政单位数量 |
---|---|---|---|
凤山街道 | 武隆区东南部 | 187.05 | 5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芙蓉街道 | 武隆区东南部 | 89.05 | 3个社区、9个行政村 |
火炉镇 | 武隆区东北部 | 179.6 | 14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 |
白马镇 | 武隆区西北部 | 221.7 | 10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 |
江口镇 | 武隆区东部 | 138.5 | 8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 |
仙女山镇 | 武隆区中北部 | 278 | 22个行政村 |
鸭江镇 | 武隆区西北部 | 120.7 | 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 |
羊角镇 | 武隆区西北部 | 110 | 1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 |
长坝镇 | 武隆区西部 | 104.4 | 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 |
平桥镇 | 武隆区西部 | 73.4 | 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 |
桐梓镇 | 武隆区东北部 | 100.8 | 6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 |
土坎镇 | 武隆区中部 | 41.3 | 5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 |
和顺镇 | 武隆区西北部 | 103.2 | 9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 |
双河镇 | 武隆区北部 | 227.8 | 8个行政村 |
凤来乡 | 武隆区西部 | 52 | 6个行政村 |
庙垭乡 | 武隆区西北部 | 35.9 | 9个行政村 |
黄莺乡 | 武隆区南部 | 149.3 | 6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 |
赵家乡 | 武隆区西南 | 60.2 | 2个行政村 |
白云乡 | 武隆区西部 | 40.5 | 4个行政村 |
铁矿乡 | 武隆区西南部 | 62.7 | 3个行政村 |
沧沟乡 | 武隆区东北部 | 73 | 5个行政村 |
接龙乡 | 武隆区东北部 | 114.4 | 3个行政村 |
土地乡 | 武隆区东北部 | 75.8 | 4个行政村 |
石桥苗族土家族乡 | 武隆区东南部 | 102.7 | 6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 |
文复苗族土家族乡 | 武隆区东部 | 109.9 | 6个行政村 |
后坪苗族土家族乡 | 武隆区东北角 | 87.3 | 6个行政村 |
浩口苗族仡佬族乡 | 武隆区东南角 | 84.5 | 6个行政村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武隆区位于重庆市东南边缘,在武陵山与大娄山结合部,属于中国南方喀斯特高原丘陵地区。地处东经107°13'-108°05'、北纬29°02'—29°40'之间。东西长82.7公里,南北宽75公里,幅员面积2901.3平方公里。武隆区东连彭水,西接南川、涪陵,北抵丰都,南邻贵州道真,距重庆市区139公里,处于重庆“一圈两翼”的交汇点。
地质
武隆区地质构造雏形由燕山期第二幕形成,属新华夏构造体系和南北径向构造体系,川黔南北构造带。江口等地区属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褶皱构造形成一系列背斜和向斜。构造成南北向的主要有接龙场背斜、甘田湾向斜、大耳山背斜、羊角背斜、三汇背斜、车盘向斜等。背斜核部出露地层多为二迭系、三迭系,其中接龙场背斜多为寒武系。向斜轴部为三迭系中上统地层。构造形态多为短轴构造,两翼岩层倾角差异较大。断裂构造发育,多与背斜伴生。其性质为沖断层、正断层、逆断层。主要断层有芙蓉江沖断层、土坎正断层、三汇沖断层、煤炭厂逆断层、四眼坪逆断层。
地貌
武隆区属渝东南边缘大娄山脉褶皱带,多深丘、河谷,以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东山菁、白马山、弹子山由北向南近似平行排列,分割组成桐梓、木根、双河、铁矿、白云高地。因娄山褶皱背斜宽广而开阔,为寒武系石灰岩构成,在地质作用过程中,背斜被深刻溶蚀。乌江由东向西从中部横断全境。乌江北面的桐梓山、仙女山属武陵山系,乌江南面的白马山、弹子山属大娄山系。木棕河、芙蓉江、长途河、清水溪、石樑河、大溪河等大小支流由南北两翼汇入乌江。由于深度溶蚀形成的深切槽谷交错出现,构成武隆区崇山峻岭,岗峦陡险,沟谷纵横。仙女山主峰磨槽湾海拔最高,达2033米;大溪河口海拔最低,海拔为160米。除高山和河谷有少而小的平坝外,绝大多数为坡地梯土。土壤多属黄壤、黄棕壤,其次紫色土。
气候
武隆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8℃,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5℃,最高41.7℃,无霜期240天至285天。年降水量1000~1200毫米,四至六月降水量占39%,主要灾害有冰雹、山洪、大风。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每年约有五个月的多雨季节,雨雾蒙蒙,日照少,气温低,霜期长,秋风冷露对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大;在600米以下的地区,易遭旱灾。山上山下温差10度左右,立体气候较显着。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5年,武隆区有草场174万亩、耕地面积2.95万公顷、林地19.05万公顷。
矿产资源
截至2015年,武隆区探明的矿产有铝土矿、大理石、煤、铁等22种,其中煤矿储量达4000万吨,大理石出露面积约43平方公里,重晶石储量300万吨,铝土矿探明储量1.6亿吨。
水能资源
截至2015年,武隆区有大小河流50多条,水能蕴藏量240万千瓦,可开发量190万千瓦,已开发55万千瓦。
生物资源
植物
武隆区以中亚热带植物为主,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常绿针阔混叶林、竹林、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交混林、灌木林、疏林草地及灌丛草地。植被中有速生优质树种马尾松、杉木、铁尖杉、白花泡桐、香椿等;有属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的银杉、珙桐、水杉,二、三级保护树种的鹅掌秋、胡桃、银雀树等;还有经济树种油桐、茶、漆、猕猴桃等。
动物
截至2015年,武隆区动物有哺乳类4目12科34种,爬行类2目2科14种,两栖类2目3科12种,鸟类18科26种,鱼类7目8科34种,包括国家一、二、三级珍稀动物金钱豹、小熊猫、大鲵、白腹锦鸡、中华鲟等。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按公安户籍统计:全区年末户籍总户数为141195户,总人口412680人,男女性别比为109.7:100。其中,城镇人口116261人,乡村人口296419人。出生人口4126人,死亡人口487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8‰,出生男女性别比为109.8:100。全区迁入人口1435人,迁出人口2424人,净迁出人口989人,人口机械变化率-2.4‰。
2017年,全区常住人口34.7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82万人,城镇化率42.68%。按常住人口计算(含往年补报),政策内人口计画生育率97.3%,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含往年补报),政策内人口计画生育率97.4%,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民族
至2015年,武隆区有13个民族,人口以汉族为主(占79%),其次为土家族(占11%)、苗族(占6%)、其他民族(占4%)。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浩口、铁矿两乡。
经济状况
综述
201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0492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6998万元,较上年增长5.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53085万元,较上年增长9.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24842万元,较上年增长6.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1:40.7:45.2,三次产业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4%、52.7%、37.9%,分别拉动经济成长0.7、4.1、2.9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6305元,较上年增长7.7%。
第一产业
2017年,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3571万元,较上年增长1.3%(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5%)。农业商品产值194215万元,商品化率为56.8%。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2807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5.0%。其中,农业157202万元,增长5.7%;林业11980万元,增长22.0%;牧业48333万元,增长2.3%;渔业9483万元,增长9.0%;农林牧渔服务业1080万元,增长21.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结构由2016年的66.3:4.4:24.9:3.9:0.4调整为68.9:5.2:21.2:4.2:0.5。
武隆石桥湖

2017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9812公顷,较上年下降0.3%。粮食综合亩产245公斤,较上年增长0.4%。油料作物播种面积5874公顷,增长2.95%。烤菸播种面积3322公顷,较上年下降4.8%。中草药材种植面积3977公顷,较上年增长3.84%。蔬菜播种面积25824公顷,较上年增长2.0%。
第二产业
工业
2017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8773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10.6%,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为24.4%,拉动经济成长1.9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规模以下工业(含个体)增加值增长9.1%
2017年,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73917万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一安排部署,对全区2016年及2017年基数进行了修订,故与上年差距较大,同期数以当年公布为準。],较上年增长2.5%。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完成产值169699万元,增长0.4%;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42799万元,较上年下降6.7%。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总产值89242万元,较上年下降22.3%;重工业产值384676万元,较上年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37534万元,较上年下降33.4%;利税总额61618万元,较上年下降2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86.8%,较上年下降16.9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为7.7%,较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72.7%,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12.5%,较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
建筑业
2017年,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609726万元,较上年增长4.3%。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65352万元,按可比价算,较上年增长9.3%,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8%。对全区经济成长的贡献率为28.3%,拉动经济成长2.2个百分点。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2473万元,较上年下降44.8%。
芙蓉洞

2017年,全区资质内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面积199.81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4.9%;竣工面积37.67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62.9%;新开工面积35.67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18.2%。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33.73万平方米,较上年增长22.8%;实现商品房销售额178929万元,较上年增长32.5%;销售住宅3854套,较上年增长17.3%。
第三产业
商贸、对外开放
2017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52596万元,按可比价算,较上年增长7.5%,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5%;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77932万元,按可比价算,较上年增长8.0%,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
天生三桥

2017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720万元,较上年增长11.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17194万元,较上年增长12.5%;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526万元,增长7.9%。按消费类型统计: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38344万元,较上年增长11.0%;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49387万元,较上年增长14.5%。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684.79万元,较上年下降44.7%。其中,出口总额4636.84万元,较上年下降45.3%;进口总额47.95万元,同比增长了14.8倍。全年实际利用内资407062万元,较上年增长32.7%;实际利用外资738万美元,较上年增长了16倍。
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2017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7866万元,按可比价算,较上年增长5.8%,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8.19万吨,较上年增长70.7%。其中,出港61.41万吨,较上年增长78.7%;进港17.32万吨,较上年增长54.6%。
武隆公路

2017年,全区境内现有铁路76公里,其中渝怀铁路武隆段55公里,南涪铁路武隆段21公里。境内有高速公路88.50公里,其中渝湘高速公路武隆段67公里,南涪高速公路武隆段21.5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5072.3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737.39公里。
2017年,全区26个乡镇、186个行政村已实现100%通畅。1296个村民小组中,788个已实现通畅,通畅里程2429.5公里;313个已实现通达,通达里程1127.3公里。在农村通客道路危险路段新实施钢护栏安装60公里,新开通农村客运线路100公里,186个行政村中已通客181个,通客率达97.3%。全区道路运输企业(客运)8户,其中班线客运4户。全区客运车618辆,其中客运班车367辆、公交汽车66辆、计程车146辆、旅游客运车39辆。全区二级客运站1个,乡镇五级客运站1个,建成农村客运招呼站335个。全区年末登记注册客运货运船舶16艘,总载重量6474吨;客运船舶6艘,总载客量218客位;非运输船舶15艘,总载重量1106吨。
2017年,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26464万元,较上年增长10.1%。其中,邮政业务收入3590万元,较上年增长28.80%;电信业务收入22834万元,较上年增长7.6%。年末全区拥有固定电话4.62万户,较上年下降7.4%;年末行动电话36.17万户,较上年增长9.5%。
2017年,全年共接待游客2802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4.4%。实现旅游总收入872713万元,较上年增长14.4%。全年接待境外游客1502万人次,较上年增长了1.9倍。主要景点接待游客725万人次,较上年增长48.1%;实现门票收入50501万元,较上年增长32.7%。
社会事业
教育
2017年,全区共有基础教育校(园)数121所。其中,幼稚园52所,义务教育学校64所,高中4所。在义务教育学校中,国小57所,国中7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全区基础教育招生14421人,在校生56239人,毕业生15152人。其中:学前教育招生4162人,在校生10587人,毕业生4539人;国小招生3715人(含九年一贯制学校70人),在校生26740人(含九年一贯制学校467人),毕业生4602人;国中招生4503人,在校生12718人(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9人),毕业生3840人;高中招生2030人,在校生5760人,毕业2086人。全区国小校内外学龄人口24271人,入学率100%;国中校内外学龄人口9960人,入学率99.9%。全区基础教育学校教职工数4131人,其中幼稚园511人,国小2120人,初级中学684人,九年一贯制学校55人,完全中学729人,特殊教育学校32人。职业教育方面,全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招生1252人,在校生3523人,毕业生1313人。有教职工295人,其中专任教师274人。
卫生
2017年,全区各级卫生机构数341个,床位2248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126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535人,注册护士858人。全区有医院9所,乡镇卫生院26所,村卫生室195所。全区孕产妇死亡率0.25‰,婴儿死亡率4.58‰。
文化
2017年,全区拥有乡镇文体中心27个;博物馆(纪念馆)1个,藏品3285件;区级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160077册、件,其中图书112812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0个,其中市级名录14个,区级名录96个。
体育
2017年,全区有体育馆1个,体育场1个,标準游泳池1个,标準篮球场310个,网球场23个。全区教练员人数29人,三级运动员人数45人,各类项目体育后备人才506人。全年组织文艺活动、民众体育活动160次,活动总人数13.50万人次。
交通
武隆区是重庆一小时经济圈辐射渝东南和黔东北的重要枢纽。渝湘高速公路、319国道、渝怀铁路从境内通过。随着仙女山机场、肖家湾铁路、土坎大坨湾散货码头的建成,武隆区将成为渝东南和黔西北的物流集散中心。
铁路
2017年,全区境内现有铁路76公里,其中渝怀铁路武隆段55公里,南涪铁路武隆段21公里。渝怀铁路贯穿全境,在境内长49.82公里,设白马、羊角、土坎、武隆、中嘴、黄草6个车站,每天经停武隆的列车有13对 。

渝黔城际铁路(渝厦高铁、渝长快速铁路重庆段)由重庆市南岸区重庆东站引出,向东经南岸区、巴南区、南川区、武隆区、彭水县,止于黔江区。
渝怀高铁是重庆市十三五铁路中长期规划中一条南线高铁,路线走向为重庆东站—南川—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怀化,接沪昆高铁。
公路
境内有高速公路88.50公里,其中渝湘高速公路武隆段67公里,南涪高速公路武隆段21.50公里。公路通车里程5072.3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737.39公里。
武隆区境内有多条高等级公路穿过。渝湘高速公路在境内长67公里;国道319线;武务公路,二级公路;垫道公路,二级公路;S409水白公路,三级公路。
航空
武隆仙女山机场按4C标準建设,规划开通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昆明、深圳、南京等主要航线,预计201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仙女山机场位于仙女山镇仙女山村,与城区直线距离15公里,公路里程43公里,占地2323亩,跑道长2800米,宽45米,标高1746.5米,航站楼6000平方米,总投资16.79亿元。
2016年9月23日,重庆武隆仙女山机场开工奠基仪式在仙女山隆重举行,机场建设正式开工,力争2018年建成,2019年通航。
水路
武隆区境内乌江长79公里。白马港处于三峡库区深水位段,1000吨级轮船能长年进入。
名优特产
武隆区特产主要有羊角豆腐乾、羊角老醋、武隆王吂牛肉干、土坎晶丝苕粉、仙女山大脚菌、乾笋、老腊肉、鸭江老鹹菜、武隆厥粑、蕨精粉、三河口花酒等。
风景名胜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中央宣传部 财政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武隆区名列其中。
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
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武隆区境内,距城区33公里,为国家森林公园,是重庆周边的代表性景区之一,属于重庆十佳旅游景点,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占地面积1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00米,最高峰2033米,森林面积33万亩,天然草原10余万亩,是重庆周边最大的高山草原。
仙女山

2016年12月08日,重庆武隆仙女山林场获国家林业局颁发的2016年度“全国十佳林场”称号。该场在全国4800多家国有林场中脱颖而出,成为获评“全国十佳林场”的26家国有林场之一,也是重庆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国有林场。
天生三桥
天生三桥位于武隆区城东南20公里处,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AAAAA级景区。景区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三座石拱桥属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
芙蓉洞
芙蓉洞位于武隆区江口镇的芙蓉江右岸,距城区21公里。属大型石灰岩洞穴,为世界自然遗产。主要景点有金銮宝殿、雷峰宝塔、玉柱擎天、玉林琼花、海底龙宫、巨幕飞瀑、石田珍珠、生命之源、珊瑚瑶池等。
后坪天坑群
后坪天坑群位于武隆区后坪乡境内,属中国南方喀斯特组成部分,为世界自然遗产。由箐口、石王洞、天平庙、打锣凼和牛鼻洞五个天坑组成,是世界上唯一的地表水沖蚀成因天坑群。
芙蓉江
芙蓉江重庆段属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在武隆区境内主流河段长35公里,面积152.8平方公里,是一个江峡型小尺度大容量喀斯特地貌和原始水上森林型风景区。
白马山

龙水峡地缝
龙水峡地缝位于武隆区仙女山镇境内,距城区15公里。属典型中---深切山峡谷岩溶地貌。
白马山
白马山位于武隆区中南部,面积454平方公里。为自然保护区,被称为“生物基因库”。主要景点有山虎雄关、城门奇观、豹岩天险、黔蜀门屏石、袁家飞瀑、高峡平湖、白马山战斗遗址、喊鱼泉、黄鱼峡、鲁班岩峻、峡门洞天等。
武隆文庙
武隆文庙位于武隆区平桥镇,建于清同治十年(1872年),坐南向北,四合院布局,中轴线排列为戏楼、正殿,侧有厢房,建筑面积98.61平方米,1947-1949年曾是中共武隆区临时委员会驻地,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市荣誉
2007年1月,重庆市农业局授予武隆区 “重庆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县”称号。
天生三桥

2012年10月,武隆区被授予“中国户外运动基地”铭牌。
2013年1月,武隆区夺得“2012年度中国十大体育行销城市”称号。
2013年1月,武隆区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称号。
2015年12月,武隆区被联合国授予“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範例奖”。
2016年12月12日,武隆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旅游局授予的“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2018年12月12日,被命名为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