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话属于吴语-金衢片,使用地区主要为浙江省武义县北部,以武义城里(原壶山镇)方言为代表,为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的两种特有方言之一。
武义县还有一种方言为宣平话,宣平话流行与柳城畲族镇 ,宣平话是原宣平县的一种方言,因为宣平县併入武义后,所以成为武义的一种方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武义话
- 所属语言:吴语
- 範围:武义县北部
- 特点:方言永康话比较的相
使用区域
武义话的使用区域大致为除去原宣平县地区的武义县境,包括武义县的所有街道、履坦镇、桐琴镇、泉溪镇、大田乡、白姆乡、王宅镇、茭道镇、新宅镇(原宣武乡、明山乡除外)。

声韵调
以下声韵调系统以武义老派城里话为準(国际音标后为例字)。
声母
武义话有28个声母(不包括零声母):
武义方言声母表 | ||||||||
双唇音 | 唇齿音 | 齿龈音 | 龈齶音 | 软齶音 | 声门音 | |||
鼻音 | m扮 | n短 | ȵ燕 | ŋ暗 | ||||
塞音 | 清音 | 不送气 | p波 | t的文 | k光 | |||
送气 | pʰ破 | tʰ透 | kʰ宽 | |||||
不送气浊音 | b婆 | d豆 | ɡ狂 | |||||
塞擦音 | 清音 | 不送气 | ʦ争 | ʨ九 | ||||
送气 | ʦʰ撑 | ʨʰ丘 | ||||||
不送气浊音 | ʣ陈 | ʥ程 | ||||||
擦音 | 清音 | f贩 | s生 | ɕ休 | h欢 | |||
浊音 | v饭 | z财 | ʑ徐 | ɦ移 | ||||
边音 | l对 |
备注1^武义话中有声门塞音,但它只作韵尾,故不列入本表。
韵母
武义话有48个韵母(包括自成音节的[m̩ n̩ l̩]):
开尾韵 | 元音尾韵 | |||||||||
---|---|---|---|---|---|---|---|---|---|---|
开口呼 | ɿ资 | ɤ袄 | a哀 | ɯ白锯 | ɑu欧 | |||||
齐齿呼 | i衣 | ie妖 | ia矮 | iɑu药 | iəu优 | |||||
合口呼 | u乌 | ua奎 | uɑ亚 | uo倭 | uəi威 | |||||
撮口呼 | y迂 | ye宣 | yɑ曰 |
鼻音尾韵 | 塞音尾韵 | ||||||||||
---|---|---|---|---|---|---|---|---|---|---|---|
开口呼 | ɑŋ骯 | əŋ恩 | oŋ翁 | æʔ笔 | ɤʔ割 | aʔ压 | oʔ屋 | ɑuʔ恶 | |||
齐齿呼 | iɑŋ央 | iəŋ因 | ioŋ肿白 | iæʔ益 | ieʔ接 | iaʔ液 | ioʔ郁 | iaoʔ约 | |||
合口呼 | uɑŋ汪 | uəŋ温 | uæʔ国 | uaʔ䂸 | uɑʔ鸭 | uoʔ泼 | |||||
撮口呼 | yɑŋ双 | yəŋ云 | yæʔ橘 | yeʔ决 | yɑʔ |
鼻音边音自成音节 | m̩姆 | n̩五 | l̩而 |
---|
声调
武义话有8个单字调。
调类 | 声调记号 | 调值 | 例字 |
---|---|---|---|
阴平 | ˨˦ | 24 | 翻 夫 低 施 边 端 天 姑 |
阳平 | ˨˩˧ | 213 | 繁 扶 犁 徐 棉 男 田 龙 |
阴上 | ˥˥ | 55 | 反 府 底 始 扁 短 舔 苦 |
阳上 | ˩˧ | 13 | 犯 父 礼 是 米 脑 弟 宅 |
阴去 | ˥˧ | 53 | 贩 副 吊 四 变 印 跳 放 |
阳去 | ˧˩ | 31 | 饭 务 料 示 面 乱 殿 病 |
阴入 | ʔ˥ | 5 | 福 幅 德 色 笔 失 脚 削 |
阳入 | ʔ˨˩˨ | 212 | 服 伏 力 实 弼 日 木 浴 |
其中阳入调实为有曲折的长调,其喉塞尾近于消失,调值与阳平213调近似。
特点
简介
特点与姊妹方言永康话比较的相似,基本上可以互通。
并且保留诸多中古音,如;暖头(太阳)、鸡娘(母鸡)、食(吃)、望(看)、踏(踩)、敲(打)等等。侬(音no)、阿(我)、渠(他/她/它)等等。
特别要提一下吴语的浊爆破音,读音相似mb,nd,是有鼻音的。
武义话是没有m尾的,其实全部是ng(白读的儿化韵有n尾),只不过没有北方官话那样连元音也往后。因此无区别词义的作用。
还有就是吴语中的无字可考的字词。
还有武义话使用1、2百个古字,或含古字的辞彙。
武义话的语气十分的强硬,不像北方的苏浙吴语一样软。
虚词的句尾置是一大特色,“侬几许(gahe)nying心(shing)喔便”(‘你是多幺的噁心啊’,‘便’后置),“阿打弗过侬啊还?”(‘难道我还打不过你吗?’,‘还’后置)。
不同地区的武义话也有不同,如武义的南乡话,西乡话,其中南乡话带永康口音。
武义话和其他吴语一样,鼻边音分紧喉和带浊流,也就是说鼻边音在阴声调和阳声调,一种读紧喉,一种读带浊流。所以说如果这个也分的话,武义话有33个声母。
武义话的鼻音边音特别多,有别于其他吴语,因为:
1.帮、端母在阳声韵鼻化,读带紧喉的m,n,如:班muo、冰ming、变mie;
2.端母在阴声韵流化变l,也就是说武义话基本没了t音,除了文读的“的”字和一些拟声词,如:带lia,多luo。
武义话的e、iau,au,ie,uo,ang几个韵母读音极不规则(e读音为国语的读法,即为后半闭不圆唇元音),如:
e:端、短、早、讨
iau:消
au:教、校、交、狗
ie:笑、岁、扇、连、鸡
uo:班、碗、多
ang:滩、嗓、江
武义话的一些本该读阳入的字变成了阳上调,也就是入声舒化,如:白ba、月nye、灭mie。
武义话的阳入声调因为是212所以比较长,喉塞尾处于消失阶段,不过在连读时通常会读2短调,如“食饭zaeqvuo”
保留中古音
保留中古汉语的疑母,如:鸭nguaq,乐ngau(“要”义,可考《大宋重修广韵》:鱼教切),硬nga,鹹nguo。
保留中古入声韵,不过和晋语一样,p,t,k合併为q/h(q和h为不同写法而已)如:食zaeh(zhiaeh),一iaeh。
保留中古微母,文读v,白读m,与大多数吴语同:问muo,忘mang,文veng。
词语
名词
名词构词方式较独特,如:鸡娘(母鸡)、家狗(狗)、猪鼻沖tshong(朝天鼻)、暖头(太阳)、nyue(县)、姆妈(妈妈)、嬷嬷(奶奶)、姊姊(姐姐)、姐姐(伯母)、姑娘(小姑子)、戍chyu当(家、家里)、侬(人)、虾儿(虾)、箸(筷子)、羹(汤)、荡地(地方,地方同时也用)、早五更(早饭)等等。
代词
包括式:阿混
人称代词:
我 | 你 | 他/她/它 | 我们 | 你们 | 他们/她们/它们 |
阿、阿侬 | 侬(音no) | 渠 | 阿骯介,骯介 | 侬骯介,当介 | 渠骯介,刚介 |
疑问代词:
什幺 | 怎幺样 | 什幺地方 | 谁 | 为什幺 | 怎幺办 |
待西儿 | 生相 | 阿落 | 宕侬,逗介 | 为待乾 | 生(saa5)好 |
动词
许多的动词皆有多种表达方式,如:打、敲、he、liao、ze(皆为‘打’之意);死、la、过背、背过去了(皆为‘死’之意,后两个表尊重)等等。 许多古汉语辞彙也有所保留,如:困(睡觉)、食(吃)、望(看)、俱(怕)、寻(找)、徛(gaa4,住)、隑(gaa6,靠)。还有些特有的辞彙,如:囥(放、搁)、xue(理睬)、覅(fiao,使命动词表拒绝)、否(不要)、弗系(不是)、ten(掉落)、煮(i3,烧饭的‘烧’)、扫(打扫)、要(ngau)、拖(tia)、系(ji,是)等等。
形容词
十分具有特色,如:空(闲)、cau(很)、几许(gahe,多少,多幺的)、nen(最)、xie2(贬义词,无固定含义,可理解为‘啰嗦’、‘吃饱了撑的’)、叮侬憎(ninnongjin)(惹人厌恶的人)、尽(sen 最好:尽好senhe)、长(高、长)、嘎(嘎好hahe,这幺的好)、危险(超级的、非常非常的)、te(本字为忒?(笔者猜),太、过于)、ninxin(噁心)、leze(糟糕)、怨心(nyuexin,贬义词,心烦等等)、恶(au4,坏)等等。
数词
数词自成一套。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二十 | 百 | 千 | 万 | 亿 | 零 |
ieh | liang | suo | shi | n | loh | tsheh(cheh) | bua | ciu | zeh(zhieh) | nyie | ba | chie | vo | i | lin |
虚词
有众多的虚词,如个(的) 、还(还)、便(就)、hu(去、着,音如日语)等等。
量词
用法与国语相同。如:介(个)、堆(堆)、beh(不定含义,团、堆) 、到(头)等等。
连词
较少,如:shiaau若kang讲(如果)、个话(的话) 等等。
介词
较少,如:伙(和)、或者是(或者)、还有(还有)、da(那,但是)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