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武汉音乐学院

(2018-12-17 03:42:03) 百科
武汉音乐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中国9所独立设定的音乐学院之一,也是中国中部地区唯一独立设定的高等音乐学府,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也是中国首批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

武汉音乐学院的前身是1953年由中南文艺学院、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和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的音乐部分组建而成的中南音乐专科学校;1958年,中南音乐专科学校与武汉艺术师範学院合併组建湖北艺术学院;1972-1978年,学校校名为“湖北艺术专科学校”;1985年,学校改建定名为武汉音乐学院。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武汉音乐学院有解放路校区和滨江校区2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180亩,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3700万余元,图书馆藏书27万余册;设有9个普通本科教学单位,开办有6个普通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含聘用教师)475人,各类在校学生6080人,其中研究生446人。截至2018年12月,武汉音乐学院为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武汉音乐学院
  • 英文名: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 简称:武音(WHCM)
  • 创办时间:1953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艺术
  • 属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 所属地区:湖北武汉
  • 现任校长:彭志敏
  • 知名校友:汤灿,华晨宇,葛平,朱桦,许晓诺,姚峰,丁子玲,王贝
  • 主管部门:湖北省人民政府
  • 硕士点:3(2个二级学科+1个专业学位)
  • 校训:立德,自强,崇文,精艺
  • 主要院系:作曲系、音乐学系、民乐系、钢琴系、管弦系、声乐系等
  •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解放路255号
  • 学校代码:11524
  • 主要奖项:湖北省文明单位
  • 学校官网:http://www.whcm.edu.cn

历史沿革

1953年,中南文艺学院、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和广西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的音乐部分合併组建中南音乐专科学校。
1956年,中南音乐专科学校开始招收本科生。
武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
1958年,中南音乐专科学校与武汉艺术师範学院合併,组建湖北艺术学院。
1972年,学校易名为“湖北艺术专科学校”。
1978年,学校恢复湖北艺术学院校名。
1979年,学校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
1985年,学校正式改建定名为武汉音乐学院。
1999年,学校通过“法学”门类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并正式招生。
2003年6月,学校被定为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
2013年11月,武汉音乐学院举行建校60周年校庆庆典大会。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武汉音乐学院有作曲系、音乐学系、民乐系、钢琴系、管弦系、声乐系、舞蹈系、音乐教育学院、演艺学院共9个普通本科教学单位,设有研究生部、思想政治课部、公共基础课部、继续教育学院(含成人教育)等教学单位,开办有6个普通本科专业。
专业设定
院系
专业
方向
音乐学系
音乐学
音乐学理论
艺术管理
音乐教育学院
音乐教育
演艺学院
钢琴调律
作曲系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录音艺术
音乐音响导演
演艺学院
音乐编辑与製作
作曲系
 音乐表演
指挥(乐队指挥、合唱指挥)
声乐系
演唱(美声、民族声乐)
演艺学院
通俗声乐演唱与编导(含通俗声乐、美声、民族声乐)
中国器乐系
中国乐器演奏(二胡、琵琶、扬琴、古筝、阮、竹笛、笙、唢吶、民族打击乐器)
管弦系
西洋管弦、打击乐器演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小号、圆号、长号、大号、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西洋打击乐器、竖琴)
钢琴系
钢琴演奏
演艺学院
键盘乐器演奏与编导(钢琴、手风琴、电子管风琴)
通俗乐器演奏(爵士鼓、古典吉他、
萨克斯管)
舞蹈系
舞蹈表演
舞蹈表演
舞蹈编导
舞蹈编导
参考来源:

师资力量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武汉音乐学院有在职教职工687人,其中专任教师(含聘用教师)475人;教师队伍中,现职教授56人,副教授109人。
楚天学者:贺磊明、彭家鹏

教学建设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武汉音乐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项,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省级精品课程5个。2013年6月,该校管弦系老师徐特指导学生杨明远获国际双簧协会2013青年大管演奏家比赛总决赛冠军。
国家级特色专业:录音艺术、音乐学理论、音乐表演
武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
省级品牌专业:录音艺术、音乐学理论、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音乐表演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音乐表演实验教学示範中心、计算机音乐基础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音乐表演
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音乐学(2012)、演艺音乐表演(2014)
省级精品课程:民族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计算机音乐、编钟古乐演奏、管弦乐合奏

学科建设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武汉音乐学院共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术性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
省级重点学科:音乐学、音乐与舞蹈学
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音乐与舞蹈学、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硕士

交流合作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武汉音乐学院已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纽西兰、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家的音乐艺术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係,与这些学校进行相互往来,举办讲学、演出等交流活动,每年学校还会派出一些师生出国留学进修、访问讲学、演出比赛;学校还主办了两届“武汉国际编钟研究学术会议”、两届“全国和声学学术报告会”、两届“全国中、青年作曲家新作交流会”和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的视唱练耳、长号、圆号、单簧管学术会议。

艺术研究

研究平台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武汉音乐学院有省级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校级研究所1个。
武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所:武汉音乐学院研究所

创作成果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武汉音乐学院承担并完成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如编撰《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的部分条目;完成《聂耳全集》和《冼星海全集》部分作品定谱录音的工作,编写《全国中、小学生音乐欣赏曲库》音带32盒及《曲库欣赏指南》2册等;在计算机与作曲、演奏的结合,多媒体音、像、谱的自动生成、转换,作曲技术理论课程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体的开发,作曲技术理论学术资料库、民族音乐文化与宗教音乐的研究方向已出版专着12部,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40余篇。
武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

艺术资源

●馆藏资源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拥有馆藏中外文图书及音像资料25万册,其中包含专业理论书籍和外文书、谱共11万余册;其它图书8万余册;音响资料近5万张(盒);期刊(合订本)7000余册(中文6000余册、外文1000余册),订购国内全部音乐期刊、文艺理论研究有关的期刊共40余种(类)、社科类120余种(类)、外文期刊17种。
●学术期刊
黄钟是武汉音乐学院主办的在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音乐学术季刊,创刊于1987年,主要栏目有作曲技术理论研究、音乐基础理论研究、音乐形态学研究、音乐作品研究、计算机与音乐、音乐史学研究、音乐美学研究、音乐民族学研究、宗教音乐学研究、楚音乐文化研究等等。《黄钟》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来源期刊之一,被全球权威音乐学文献资料库《国际音乐文献资料大全》(Répertoire International de Littérature Musicale,简称RILM)收录。
武汉音乐学院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训
立德,自强,崇文,精艺
立德:德是贯通中国伦理、华夏文化和学校育人的核心理念,“立德”作为该校校训之首,以勉励师生传承遵守中华民族之美德、诚信守法之公德、教书育人之师德、勤奋笃学之品德、求真善美之艺德。
自强:自强是一种积极向上、砥砺奋进、高尚自重的精神,一种凡有远大理想目标且欲达不休者都必须具备的重要精神,以此为训,以激励师生志向高远、自尊自爱、开拓进取、奋斗前行。
崇文:文指文化,也指文艺,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研究、传播以及人才培养等等,惟有深厚的文化学养滋润和广博的人类知识支撑方能成之,把“崇文”一项列入该校校训,以强调学校的教书责任,也强调其育人标準。
精艺:艺者,不可一日不练,不可一时不勤,不可一刻自满,不可须臾自诩已达天涯海角或在高山之巅而成精艺,把“精艺”一项列入学校校训,以勉励师生勤学苦练、持之以恆、永不自满、更上层楼。
●校徽
武汉音乐学院校徽主色调为朱红,寓意着学校师生勤勉向上、不断进取的澎湃热情和开创未来、勇于创新的果敢毅力,校徽主体包含楚凤、编钟、小提琴、长江等元素造型,一来指明学校所在城市“江城”武汉,二来显示了所在省份湖北省拥有的灿烂楚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三来表明了学校的办学特色:音乐。
武汉音乐学院校徽武汉音乐学院校徽

乐团文化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武汉音乐学院成立有东方交响乐团、中华编钟乐团、民族室内乐团、合唱团等乐团,其中中华编钟乐团与国际音乐家谭盾、马友友合作,曾在美国、英国、法国以及香港、北京、上海等地演出;东方交响乐团先后在中国北京、上海、安徽、湖南、大连等演出,2002年还承担了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中国新春音乐会”,并先后在德国法兰克福“世纪大厅”和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上成功演出,展示了中国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作曲家在交响音乐创作领域的成果。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陈兴荣
党委书记、副院长:杨锋
校长、党委副书记:胡志平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戴德铸
副校长、党委委员:李幼平
副校长、党委委员:雷勇
副校长、党委委员:高雁
副校长、党委委员:谭勇

知名校友

葛平:中国卡通片配音演员、演员。
朱桦:女歌手,中国资深音乐人。
汤灿:中国民歌歌唱家。
华晨宇:中国新生代男歌手,2013年湖南卫视《快乐男声》全国总冠军。
DL组合(刘丹丹、王姿霖):2011年《快乐女声》全国第11名。
黄鹤翔:新生代流行歌手代表,国家一级演员,中国煤矿文工团歌舞团副团长。
杨臣刚:歌手,2014年获得“金丹若国际微电影节”最佳电影音乐奖。
MG男团(Mini Gentlemen)(陈俊宇,郭畅,夏恆,梅梓林):中国流行音乐金钟奖华中第一名,联合创办乐风艺社并为旗下明星组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