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工学院

(2019-01-24 18:25:16) 百科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工学院

工学院下设有环境工程系、生物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计算机技术系、物联网工程系及工学基础课部。已开设有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五个本科专业,生物製药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套用技术五个专科专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工学院
  • 地点:武汉
  • 类型:工学院
  • 目前在校学生:1760多人

学院概况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人数150人,其中拥有正高职称的16人,副高职称的39人,中级职称的53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8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员83人。
学院秉承“弘德博问,和谐拓新”的校训精神,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教育为目标。建有教学基础设施优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齐全、面积约为7000m2的实验室,实验教学过程中有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指导,同时建立了华润、英博、嘉美、九辰、南太子湖、邮科院虹翼信息有限公司、达内科技等25个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学习平台。
多年来,工学院致力于深化教学改革,连续培养了本、专科毕业生数千人,专升本录取比例和考取研究生比例连续6年名列学校第一,累计有136人考取了名校研究生,其中有9人考取博士研究生。在各类竟赛中,有31人分别获得国家级二、三奖。47人获得省级竟赛奖,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培养的毕业生深受各行各业的欢迎。

领导介绍

卢炎生,院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任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委员会委员、全国考委电子电工信息类专业委员会委员、武汉市软体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检察院专家谘询委员会委员及湖北省公安厅计算机专家组成员。2012年2月,聘任为学校工学院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料库系统和软体工程。曾主持或作为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部委科技攻关及大中型企业或政府部门计算机套用项目三十余项;获得国家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共三项;在IEEE、计算机学报、软体学报等国内外权威与核心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一百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或EI检索;先后主编、参编、主审专着及教材8部。目前主要承担国家项目“嵌入式移动实时资料库管理系统”、“软体安全性测试”及“海量智慧型多结构数据管理技术”的研究工作。
霍泰山,常务院长,教授,曾任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霍教授在武汉大学长期担任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并在企业有10年的工作经历,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在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担任副院长期间积累了丰富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和教学管理经验,教学能力及管理能力较为突出。
陈敏,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2003年来我校工作,现在主要负责学生管理、党团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协助院长做好其他院务工作。
吴士筠,副院长,高级实验师,曾任中南民族大学实验室主任,2006~今任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环境工程与生命科学系实践教学教研室主任、实验教学中心环境与生物工程分中心主任。主持或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五十余篇,获省部级奖3项。
胡成松,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硕士,2004年7月来我院工作,现在主要负责工学院教学管理工作,并协助院长做好其他院务工作。
赵家红,党政办公室主任,2003年来我校工作,现在主要负责管理工学院日常行政及工会工作。

专业介绍

工学院现设有环境工程、生物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五个本科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生物製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五个专科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
环境污染是21世纪人类生存与发展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环境工程是研究和解决这一课题而新兴起的套用型学科。环境工程专业套用现代化学、生物学及仪器分析技术等进行环境污染识别和环境质量评价,建立环境系统模型,预测环境行为并进行环境规划;同时套用化学工程、生物工程和污染预防控制等技术进行环境污染治理与控制,是一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新兴技术学科。它通过环境工程监测、环境系统分析、环境质量评价、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污染预防控制技术、环境管理等基础理论课程的系统学习和各种专业实践活动,使学生成为该专业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到政府部门、科研单位、有关企业、公司、高校从事科研、设计、教学和管理工作。
生物工程专业:(本科)
生物科学是21世纪自然科学中的带头学科之一,生物工程学是以分子生物学及其技术为基础的理论性与套用性极强的工程学科,也是生命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较系统的掌握基因工程、遗传工程、发酵工程及酶工程的基本理论,熟悉生物工程产业的政策法规和掌握生物工程及其产业化的科学原理、工程设计原理及技能,了解当代生物工程产业发展的动态及套用前景,能在生物工程领域做出一定贡献和成就的成功套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或教学辅助工作,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生物製药等行业从事与生物工程有关的套用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通信工程:(本科)
本专业培养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路等方面的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应该具备相关的扎实基础知识、广泛而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实际经验,成为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製造、套用和开发等方面的套用型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潜在发展的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本专业培养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等方面的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应该具备相关的扎实基础知识、广泛而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实际经验,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製造、套用和开发等方面的套用型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潜在发展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体、软体、计算机网路等套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精神,能在生产、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部门从事计算机开发、管理和套用的专门性人才。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科)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人文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环境质量评价、环保产品开发以及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的高级套用型人才。
生物製药技术专业:(专科)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在思想品德、业务、文化、素质等得到全面发展,掌握生物製药技术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生物製药设备和工厂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技能,以及生物製药产品质量控制、生产管理及技术分析的初步能力,熟练其主要套用技术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通信技术:(专科)
本专业培养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路等方面的套用型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套用经验,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製造、套用和开发等技术工作,可以从事相关产品的商业运行。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科)
本专业培养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套用型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套用经验,能在电子技术中从事製造、套用和开发等技术工作,可以从事相关产品的商业运行。
计算机套用技术:(专科)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套用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套用技能,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面向计算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能从事计算机套用、软硬体维护、开发服务的技术型、套用型人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