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19-05-05 22:43:58) 百科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是武汉理工大学进行学科整合,实行强强联合的结晶,是武汉理工大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学院本着“团结、求是、务实、创新”的工作方针,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为争创两个一流而努力奋斗。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 教职员工:123人
  • 本科生:2700多人
  • 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

学科建设

信息工程学院涵盖了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现设有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2个博士点;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同时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

信息工程学院通过多年的建设,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123人,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授、副教授67人,博士生导师19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4人,在校本科生2700多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外国留学生15人。

科研情况

信息工程学院在光信息处理与光纤感测技术、非线性系统理论与智慧型检测技术、现代通信理论与宽频接入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信息传输技术等研究方向上已形成特色与优势。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画、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和面上项目)、国防“十五”和“十一五”预研项目、教育部、交通部及湖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共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研奖10余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8项(获授权23项)。学院教师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被国际《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科学会议论文索引(ISTP)》收录300余篇,出版专着7部。
信息工程学院拥有国内一流的光纤感测实验室、嵌入式系统与网路安全实验室、卫星船舶地球站,还有电子技术、通信工程等13个专业实验室。学院有一批长期从事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和研究的教师队伍,截止2013年,出版统编教材21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湖北省教学成果奖3项。通信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湖北省品牌专业,《信号与系统》和《数位讯号处理》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信息理论与编码》和《通信原理》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

国际交流

学院与国内外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科技合作关係。有20名教师先后到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讲学和作访问学者,有力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

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和元器件、积体电路与系统和光电子器件与系统的设计、製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方向:物理电子和光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限招色盲和色弱。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与接口、计算机技术基础(C语言)、物理光学与套用光学、光电子技术、量子力学、电磁场与电磁波、固体物理、光电测试技术、光纤技术与套用、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等。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公司等部门从事光电子信息的传输、储存、接收和处理、光电子系统的设计、电子材料及其元器件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生产设计、套用开发和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亦能从事积体电路与光电子集成方面的设计、套用开发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大部分在大中等城市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业。本专业2006届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能从事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交换、再现等方面的研究、开发、设计、分析工作的高级技术和科研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计算机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单片机原理与套用、信号与系统、数位讯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理论与编码、现代检测技术、数字图像处理、自动控制理论等。
学生毕业后适合在信息产业、电信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电子技术套用与开发、计算机技术套用与开发、通信与电子系统等广泛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分析等工作, 也能在科研部门、高等院校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大部分在大中等城市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业。本专业2006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7.2%。
通信工程专业
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路的原理与设计方法,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路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套用能力的高级技术和科研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位讯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微机原理、光纤通信、移动通信、计算机网路与通信、自动控制理论等。
学生毕业后适合在科研部门、高等院校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也能在信息产业、电信部门、广播电视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与通信技术的开发、研究、套用管理、设备调测与维护以及通信工程设计与施工等工作。本专业2006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5.6%。
信息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电气与信息类宽口径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及利用等方面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测试等方面训练的信息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接口、信息理论与编码、计算机软体基础、感测技术、通信原理、计算机网路、数位讯号处理等。
学生毕业后适合在信息产业、电信部门、广播电视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各类电子信息的检测、获取、传递及处理、计算机通信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工作,亦能从事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本专业2006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5.8%。

博士点

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研究方向:
1.非线性系统理论与信号处理
2.光信息处理与光纤感测技术
3.智慧型检测与控制技术
4.多媒体信号处理与信息传输理论与技术
5.宽频无线通信与自组织网路
6.移动通信系统理论与宽频网路技术
指导老师:

硕士点

信息与通信工程硕士点
研究方向:
1、非线性系统理论与智慧型信号处理
2、通信系统理论与通信网路技术
3、信息採集、传输与处理
4、光信息处理与光纤感测技术
5、嵌入式系统与智慧型控制
6、图像处理与智慧型识别
7、多媒体信息处理
8、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
指导老师
电子科学与技术硕士点
研究方向:
1、现代电子电路与系统
2、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
3、网路化智慧型控制
4、智慧型信息处理与套用
5、光纤感测与光电信息处理
6、导波光学与光纤通信技术
7、电磁散射与电波传播
8、器件与系统级晶片设计
指导老师
《电子与通信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点
研究方向:
非线性系统理论与智慧型信号处理
通信系统理论与通信网路技术
信息採集、传输与处理
光信息处理与光纤感测技术
嵌入式系统与智慧型控制
图像处理与智慧型识别
多媒体信息处理
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
非线性系统理论与智慧型信号处理
通信系统理论与通信网路技术
信息採集、传输与处理
光信息处理与光纤感测技术
嵌入式系统与智慧型控制
图像处理与智慧型识别
多媒体信息处理
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