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止桥”基金团队,基金组织由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吴恩融教授发起建立,并得到钟逸杰爵士第一位回响,最初的目的是帮助中国西南贫困山区的孩子修建桥樑,帮助他们顺利上学,最终建成“无止桥”。援助行动募集了资金,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无止桥”基金,“无止桥”已成为促进中港交流的桥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武汉理工大学“无止桥”公益团队
- 创建者:吴恩融
- 所属地区:武汉
- 意义:促进中港交流的桥樑
简介
1、 基金英文名:Bridge to China
2、 基金名出处:源远流长,永无止境
3、 基金起源
位于西北的贫困村落—毛寺村被河水分隔,两岸只靠一条简陋的独木桥联繫,孩子天天涉水过河上学,险象环生,时刻面临溺水的危险。
为使孩子和村民更安全和便捷过河,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系吴恩融教授发起了一项名为“良桥助学梦成真”(A Bridge Too Far)的建桥计画。
经过为期一年的勘测、设计和筹划,2005年7月,60多位来自香港各界和西安交通大学的义工奔赴毛寺村,为村民亲手架设桥樑,历经五天的艰苦劳作,“无止桥”顺利建成
基金宗旨
无止桥基金是一香港注册慈善团体。透过鼓励中、港两地各所大学的学生及专业志愿人士,运用可持续的建筑理念同心协力修建桥樑,该基金希望:
(1)联繫中港两地,加强沟通,建立无形的心桥,缔造和谐社会;
(2)改善内地贫困,并存在迫切建桥需要农村地区的民生环境、设施和需要,提升村民的生活质素;
(3)启发并推动社会尊重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并发扬地方文化与传统智慧,并推广可持续理念。
无止桥队伍性质及桥樑建设运作方式
基金十分重视学生的自发性参与,因此无止桥项目将由学生主导,由相关学院及学系老师指导进行。我们期望藉此促进学生对中国地方文化、自然环境和社会民生等各方面的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并鼓励他们亲身为内地有需要的社群作出贡献。
(1)学生主导;
(2)着重学生自发性参与;
(3)教职员督导;
(4)由相关学院及学系老师指导进行;
(5)跨大学活动意念;
(6)促进大学之间互相学习、分享与支持;
(7)促进学生个人发展;
(8)促进学生对内地的了解,亲身为内地有需要的社群作出贡献,培养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承担。
无止桥设计原则
(1)人力为主,以策安全
为减低义工(志愿者)受伤风险,工序需以人手为主,并主要在岸边进行,同时採用预製构件,减短工程,降低建造难度。
(2)就地取材,永续使用
为有利日后维修及永续使用,建设时应就地取材。与村民共同建设,教授基本技术。
(3)引进科技,减低砍伐
桥面的设计应儘量减低跨度或引入桁架技术,减低对大直径的木材需求。引进保护木材的预加处理技术,以增长木材的寿命,减轻砍木需要。同时评估及儘量减少工程对环境和景观的影响。
(4)发掘民间智慧,融汇先进技术
充分发掘当地传统的建造技术,利用先进科技提炼升华,使之焕发新的生命力,展现传统建筑智慧。
基金会的工作範围
(1)赞助项目费用;
(2)提供进行考察、调研、项目实施及展览的费用;
(3)提供技术及支持;
(4)在设计、项目发展及实施的整个流程提供全面支持;
(5)促进沟通与交流;
(6)促进大学之间互相分享与讨论;
(7)获取中央政府的支持;
(8)协助取得相关政府档案。
基金会组织构建介绍
1、基金会组成
荣誉赞助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曾荫权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 高祀仁
顾问委员会 荣誉主席: 郑家纯博士 荣誉副主席:詹姆斯o莫里斯爵士 荣誉顾问 朱经武教授,刘遵义教授,梁智仁教授, 潘宗光教授,徐立之教授, 鲍家声教授,冯康医生,林郑月娥女士, 梁振英先生,梁爱诗小姐, 李刚先生,潘乐淘工程师,沈祖尧医生,黄效文先生 |
中央政府支持部门 国家建设部副部长 仇保兴博士 |
会员 |
管理委员会 钟逸杰爵士 (荣誉主席) 吴恩融教授 (主席) 纪文凤小姐 (义务秘书), 黄汝璞小姐(义务司库) 陈佐坚先生, 郭展礼先生, 杨澍人博士, 周进博士 |
海外代表: 陈顺桂小姐 东南亚代表: 陈淑娟女士 |
香港及内地参与的大学 |
行政总干事 周嘉旺小姐 |
财务委员会 (主席:黄汝璞小姐) 郭展礼先生 纪文凤小姐 |
筹募委员会 (主席:郑志刚先生) 陈佐坚先生,郑志明先生, 郑志雯小姐,许明礼先生, 麦颖怡小姐,陈顺桂小姐, 岳欣禹先生,苏凯琪小姐, 严颖珩小姐,余锦雄先生 |
项目及资源委员会 (主席:吴恩融教授 ) 陈佐坚先生,梁艳芬小姐, 何祝昆先生, 李国基先生, 黄锦星先生,杨澍人博士, 叶慈恩先生 |
教育及推广委员会 (主席: 叶洁馨小姐) 纪文凤小姐 周进博士 |
●国家部委的支持
无止桥慈善基金的成立已获得以国家建设部为代表的多个部委的大力支持与协助。
基金会在建设部的推荐下,已建立项目信息资料库,作为建桥团队在项目选择的过程中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香港特区政府及中联办的支持
本基金项目已列为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庆祝活动之一。
本基金并获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的支持。
2、无止桥管理委员会成员简介
钟逸杰爵士 荣誉主席 | 前布政司钟逸杰爵士于退休后成为前港督卫奕信的特别助理,并于1987至1992年间成为香港房屋协会主席。钟逸杰爵士于1993年至1997年期间被中央政府委任为香港事务顾问,现为多个慈善团体的主席。 |
吴恩融教授 主席 | 吴恩融教授现为建筑师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吴教授毕业于剑桥大学,曾任职建筑师,并在多间大学任教。他现时亦于西安交通大学任客席教授,并在当地设计多项可持续建筑项目,是“良桥助学梦成真”活动的发起人。 |
纪文凤小姐 义务秘书 | 纪文凤小姐自1997年11月起任新世界中国实业项目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一职。纪小姐曾是97香港回归庆典的发起人和行政总监,并于1995-1997年任职香港明天更好基金的行政总裁。2005年,纪小姐获委任为太平绅士和香港策略发展委员会委员。在国内,纪小姐亦是云南省的政协委员。 |
黄汝璞小姐 义务司库 | 黄汝璞现为卓佳专业商务有限公司一资深顾问,并同时在不同的专业、学术及慈善团体担任多项公职。黄女士于1968年加入罗兵台鹹永道会计事务所,并在80年代开始负责中国业务。黄女士对内地商业制度、税务法规、会计準则等範畴均有深入的了解。 |
陈佐坚先生 | 陈佐坚先生是一位建筑测量师。他曾是香港测量师学会及香港设施管理学会会长,并在2005至2006年任环保建筑专业议会的主席。他曾参与“良桥助学梦成真”活动。 |
郭展礼先生 | 现年55岁的郭展礼先生在二零零二年一月起任职一间香港上市公司--合和实业有限公司的董事副总经理。 在学时修读法律。 |
杨澍人博士 | 杨博士是一位特许土木工程师,主要发展工程项目承包及地产发展方面的事业。他的工作经验及事业覆盖香港、内地、台湾及泰国的主要城市。他曾任职工程项目承包公司及地产发展集团的董事总经理,现时是香港建造业学会的召集人和创会董事。 |
周进博士 | 周进博士毕业于牛津大学,曾在联合国多个组织及国际非营利机构任职,现任联合国开发署首席顾问。她是和平发展基金会发起人之一,为成龙慈善基金会顾问委员会成员,并长期支持多家公益和环保组织。 |
基金会成果展示
无止桥项目的成功赢得国内外广泛的肯定,并先后荣获:
英国 皇家建筑师学会 国际大奖 英国 建筑评论 高度推介奖
香港 建筑师学会 奖 美国 建筑师学会奖
亚洲 建筑师协会 奖 亚洲 优秀设计奖
无止桥项目点及完成情况
1、 国家建设部推荐的24个无止桥项目点:
吉林省:
吉林市桦甸县会全栈村、通化市辉南县金川村 、吉林市蛟河县义和村 、
白山市抚松县松江河镇北站村 、四平市铁东区兴隆村
贵州省:
黔东南州凯里市舟南村 、安顺市紫云县新场村 、贵阳市清镇县石牛村
云南省:
西双版纳州猛海县打洛镇曼轰村、丽江市永胜县永安村、大理州云龙县核桃坪村 、昭通市昭阳区放马坝村 、曲靖市会泽县座舍村
陕西省:
鹹阳市礼泉县东坪村 、商洛市丹凤县下湾村 、铜川市宜君县兴市村
甘肃省:
甘南州合作市新集村 、甘南州合作市少地村 、天水市清水县杨李村 、天水市张家县大滩村 、庆阳市合水县莲花寺村
四川省:
巴中市通江县文胜乡白石寺村 、广元市旺苍县东河镇凤阳村 、凉山州昭觉县永乐乡甲谷村
第二部分:武汉理工大学“无止桥”公益团队
一、 小组成立背景
2008年12月23日,四川雅安市汉源县马烈乡无止桥顺利剪彩。这座由无止桥基金出资,共青团湖北委员会组织,香港无止桥基金、香港中文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参与建造的“幸福无止桥”给当地村民带去了生活、耕作、出行的便捷的同时,也让灾区人民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对灾区的关爱。当我们乘车离别马烈乡,村民们依依告别的神情和久久驻足的场景从车窗划过时,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山区人民是多幺需要像 “幸福无止桥”这样的桥樑。同时,生活在乡村的那段时光里我们体会到了在城市中无法感受的淳朴乡情,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得到了沉澱。我们期望能够将这样的活动继续做下去,永远做下去,给山区人民带去更多的生活便捷。于是一个成立““情系湖北”——无止桥小组”的念头在我们心中萌生。经过与团省委沟通,校方领导探讨以及我们的实际调研,决定成立我们自己的工作小组,以此为平台,将无止桥项目推向更多需要架建桥樑的农村,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这项意义非凡的公益活动中来,将无止桥的精神撒遍祖国大地,将国家对贫苦人民的关爱传达给他们,也让我们大学生在这样的历练过程中培养出更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社会各界(湖北日报,四川人民政府官网,中国青年网,武汉晨报,雅安日报,武汉电视台等等媒体)对我们这项活动的支持和帮助也鼓舞了我们,坚定了我们成立无止桥小组的信心。
二、 小组成立宗旨、意义、目的
1、以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的精神为指导思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以国家的发展规划为参考,以无止桥基金宗旨为中心;
2、联繫中港两地,加强沟通,建立无形的心桥,缔造和谐社会;
3、改善内地贫困,并存在迫切建桥需要农村地区的民生环境、设施和需要,提升村民的生活质素;
4、启发并推动社会尊重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并发扬地方文化与传统智慧,并推广可持续理念;
5、锻鍊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6、促进学生对中国地方文化、自然环境和社会民生等各方面的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7、促进各高校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三、 小组成立的环境分析
外部环境:目前内地无止桥小组除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等少数几所高校去年成立了无止桥小组外,在中部地区尚没有这样的组织。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拥有各类高校近百所,国家985大学2所,211重点大学7所。依据基金会宗旨,若在武汉地区成立无止桥小组,可以拥有庞大优秀的大学生资源,对促进中港两地学生交流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帮助。
内部环境:通过我们上次无止桥建设成功后在学生中的反响,以及我们前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发现,该项目得到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的欢迎,大家都希望能够踊跃参加到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中来。
四、 小组发展战略、目标
短期目标:在本学期前完成”情系湖北”——无止桥小组的建立以及至少一个无止桥项目的实施工作(可发动武汉各个高校参与整个过程)。
长期战略:
1、逐步完善小组的制度化建设;
2、逐步与各种媒体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係,以扩大本小组的社会影响力;
3、积累设计和建造经验,逐步培养本小组独立研究、设计桥樑的能力,形成专业的环保人行桥设计研究部门;
4、逐步形成内地无止桥建造基金筹募的渠道和体系;
5、将本小组建成武汉地区有影响力乃至全国範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公益机构。
五、 组织形式
1、部门设定:领导组,执行组,志愿者管理组,项目、技术管理组,宣传组,筹募管理组,财务管理组,文秘组,技术顾问团。
2、具体工作介绍
(1)领导组(团省委选派)
负责相关政策支持,项目推荐以及发展思路引导等。在志愿者招募,项目确定,方案徵集以及资金筹募的过程中提供帮助。
(2)领导组(基金会代表)
负责与基金会沟通协调,包括资金,项目考核审定等。在志愿者招募,项目确定,方案徵集以及资金筹募的过程中提供帮助。
(3)执行组
设立”情系湖北”——无止桥小组执行组长一职,总体协调小组日常的管理工作。在项目前期做好与团省委以及基金会的沟通工作以及香港方面义工相关事宜,在项目完成后要做好总结与宣传安排组织工作,并将结果信息反馈给省团委和基金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协调好个常务副组长之间的工作。在暂无项目期间要做好无止桥小组的管理工作,保持小组的活力与激情。
(4)志愿者管理组
设立常务副组长,负责项目前期在各高校招募志愿者,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组织、管理志愿者,在项目完成之后要做好志愿者的信息反馈工作。尤其注意在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保护志愿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如购买保险等。
(5)项目、技术管理组
设立常务副组长,负责无止桥项目的徵集以及技术支持。通过省团委和宣传小组的配合,在各高校做好无止桥项目确定以及项目方案徵集工作。或者直接向基金会或者团省委申请推荐项目和方案。在方案确定过程中负责与技术顾问沟通,从而获取足够的技术支持。
(6)筹募管理组
设立常务副组长,通过团省委、基金会与宣传组的配合,在企事业单位筹募项目实施的资金。
(7)财务管理组
设立常务副组长,负责管理好基金会提供的资金,筹募组筹募的资金以及小组的财物等。同时做好项目资金的预算工作以及项目结束后的账目核算工作。
(8)宣传工作组
设立常务副组长,负责在项目徵集、项目方案徵集以及筹募过程的宣传工作,同时负责将无止桥基金,”情系湖北”——无止桥小组推向各个高校和社会。文化建设,塑造维护武汉理工大学无止桥良好社会形象。具体途径有:报纸(学校报纸、校外各大报社),电视台,广播台,”情系湖北”——无止桥小组网站,各高校论坛,海报,宣传板等等。
(9)文秘组
协助执行组长完成各项工作,沟通联繫个小组,会议等信息记录,档案传送,志愿者档案建立并保存,无止桥其他信息的备份等。
(9)技术顾问团
武汉理工大学(或其他高校)桥樑、建筑系教师,负责设计、建造等过程中的技术支持。
一、 小组的成分建设
1、 资源建设
(1) 小组成员
●高校学生志愿者:在团省委的帮助下,与各高校团委联繫,下发志愿者徵召档案徵召志愿者。通过高校学生会张贴宣传海报,在武汉理工无止桥小组网站上发布徵召志愿者公告,在高校各论坛上发布徵召志愿者公告,在本校可以製作宣传板等方式开展广泛的宣传工作。同时,还可以通过学校报纸,社会各大报社,电视台等扩大宣传範围。报名参加的志愿者,通过无止桥小组根据无止桥小组志愿者选拔制度初步审核,将志愿者信息上报给省团委以及基金会审核。审核完毕,由无止桥小组志愿者管理组备案建档。
●高校专业教师专家:邀请各高校桥樑以及建筑专业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技术顾问。
(2) 技术
基金会,技术顾问以及桥樑、建筑、土木等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等可以提供设计、建造的技术支持。
(3) 政策
省团委,各高校团委提供学生参加项目的政策支持。
(4) 资金
项目审批确立后,分管财务工作组长负责项目预算工作并向基金会 申请资金。也可向社会企事业单位筹募资金。作为企事业单位回报,可以取得项目的冠名权。
(5) 方案、项目
类似志愿者徵召,在方案徵集完成之后,由无止桥小组初步审核,再上报给基金会审核。或者,直接向基金会申请已有资料库中的待实施的项目。
2、 制度建设
(1) 小组成员制度
1、小组招募成员原则上以武汉理工大学学生为主,除项目、技术管理组个别职位外,其他分组专业不限,如有需要亦可招募其他各个高校学生加入。申请者需填写申请表一份备案;
2、申请者需满足:(1)能短期跟随项目出差并适应相对艰苦的环境。(2)有志于服务慈善志愿活动。(3)有责任心、团队意识强、踏实肯乾。(4)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并取得所在学校、学院支持;
3、各分组招募人数不宜过多以节省活动开支,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
4、各个分组领导岗位需定期换届(由所有组员投票选举),原则上一年一届,同一人不能连任两届,以保证小组始终保有活力(领导组成员由团省委及基金任命)。
(2) 财务管理制度
1、小组活动经费由财务管理组统一管理,任何个人不得以私人理由动用小组活动经费,公共活动开支需做到票证齐全,并取得领导组批准方可支出报销,每一笔开支必须详细记录併入账。定期(2个月)上交账本进行账目清查;
2、小组日常活动经费(团省委拨付)和桥樑建设的项目经费(基金拨付)需分别管理,分别入账。特别对于桥樑建设经费,须在使用前做出概预算然后申请拨付;
3、经费的使用要以节约高效为原则,严格杜绝浪费,一经发现立即取消组员资格。
(3)小组日常活动制度
1、各分组组长需定期(一周)会面共同拟定下阶段活动计画、分配任务、交流总结前阶段活动得失,保证小组的正常运转;
2、定期举行全体小组成员交流活动,加深组员感情,提出建议,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 项目实施制度
1、项目地点确定之后,执行组长必须提交整个项目初步总体计画书;
2、项目计画批准之后根据需求,招募项目实施志愿者,不限学校、专业,有正当职业并有志于慈善事业的社会人士也可招募。小组成员以轮流的方式参与项目建设,提高项目中临时志愿服务者的比例,同时保证每个项目组中至少3人为小组成员(一人为分组组长);
3、项目进行前必须为所有项目成员购买短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减小意外伤害风险,项目过程中保证随时与基金及团省委及学校保持联繫;
4、项目完成后一周内各小组提交项目总结书。
3、 文化建设
(1)我们的文化核心:爱心无止,心桥相连。
(2)我们的工作理念
责任:当山区人民由于山河阻隔而不能正常出行,由于自然灾害而没有栖居之所的时候,我们不能只呆在办公室里工作,不能只呆在教室里读书,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为贫困山区老百姓做点实事。
温情: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的志愿者,我们要用友情牵起彼此的手;面对山区人民,我们要用爱心架起彼此的心桥。让家庭般的温暖感染每一个人。
协作:创造一种合作、协调、沟通、互助的氛围,通过团队精神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人、财、物的作用以及网路资源优势,以期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达到“1+1>2”的目的。
创新:无止桥优良的桥型已为我们提供一个创新的典範,我们要建设属于我们小组的特色桥,不断的创新,发散思维,将无止桥做得尽善尽美。
严谨:我们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深思熟虑,认真计算,做到精益求精,不让工程实施过程存在一点纰漏,确保桥樑安全使用的性能。同时在建造的过程中考虑周全,确保每个志愿者的人身财产安全。
(3)我们桥樑设计原则:
美观:每座桥设计都力求与当地环境相一致,精緻美观。
安全:桥樑在设计使用寿命内,非人为破坏及不可抗力情况下保证桥樑正常的使用性能。
环保:在设计施工中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不损害当地环境,桥樑建造使用的材料要具有绿色环保,可持续利用的特点。
节俭:用最少的资源做最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