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武汉

(2019-10-17 19:39:52) 百科
武汉

武汉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级市和特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中央军委联勤保障部队驻地。全市下辖13个市辖区,总面积8494.41平方公里,2018年常住人口1108.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48万亿元。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境中央,将武汉中心城区一分为三,形成武汉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构成滨江滨湖的水域生态环境。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箇中国,是华中地区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盘龙城遗址有3500年历史。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中国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天下四聚”之一。清末洋务运动促进了武汉工商业兴起,使其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武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发祥地,武昌起义作为辛亥革命的开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2016年3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将武汉列为超大城市;12月,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武汉加快建成以全国经济中心、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

2019年10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在武汉举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武汉
  • 外文名称:Wuhan
  • 别名:江城、大武汉、九省通衢、东方芝加哥
  •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 所属地区:中国华中地区,湖北省
  • 下辖地区:13个市辖区
  • 政府驻地:江岸区沿江大道188号
  • 电话区号:027
  • 邮政区码:430000
  • 地理位置:江汉平原东部,长江、汉江交汇处
  • 面积:8494.41平方公里
  • 人口:1108.1万人(2018年)
  • 方言:西南官话-武天片-武汉话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东湖、黄鹤楼、木兰天池、汉口租界、归元寺、欢乐谷、楚河汉街等
  • 机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 火车站:武昌站、汉口站、武汉站、光谷站等
  • 车牌代码:鄂A
  • 着名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 市花市树:市花:梅花;市树:水杉
  • 地区生产总值:14847.29亿元(2018年)
  • 人均生产总值:135136元(2018年)
  • 城市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 城市口号:武汉,每天不一样
  • 主要领导:市委书记:马国强;市长:周先旺

历史沿革

武汉地区考古发现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8000年-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其考古发现有东湖放鹰台遗址的含有稻壳的红烧土、石斧、石锛以及鱼叉。市郊黄陂境内的张西湾古城遗址为4300年前古人类生活的重要遗存。盘龙城遗址是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宫城。春秋战国时期,武汉属楚国管辖。
白云黄鹤之乡白云黄鹤之乡
武汉地方建制始于西汉,为江夏郡沙羡县地。东汉末年,在今汉阳先后兴建却月城和鲁山城,在今武昌蛇山兴建夏口城。时荆州牧刘表派黄祖为江夏太守,将郡治设在位于今汉阳龟山的“却月城”中,“却月城”遂成为武汉市区内已知的最早城堡。吴黄武二年(223年),东吴孙权在武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筑了望塔,取名黄鹤楼。南朝时,夏口扩建为郢州,成为郢州的治所。
隋朝置江夏县和汉阳县,分别以武昌、汉阳为治所。唐时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为长江沿岸的商业重镇。江城之称亦始于隋唐。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此后经宋以迄明、清,均为历代州府治所。
两宋时武昌属鄂州,汉阳、汉口属汉阳军。南宋抗金将领岳飞驻防鄂州(今武昌)八年,在此兴师北伐。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这是武汉第一次成为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现代的省一级)的治所。
明代武汉三镇图明代武汉三镇图
明代,朱元璋第六子朱桢被分封到武昌做楚王。由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从龟山以北汇入长江,到嘉靖年间在汉水新河道北岸(凹岸)形成新兴的汉口镇,奠定了武汉三镇的地理基础。明末清初,汉口与北京、苏州、佛山并称“天下四聚”,又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为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
清鹹丰八年(185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汉口被闢为对外通商口岸。鹹丰十一年(1861年)3月,汉口正式开埠。老汉口镇的下游沿长江先后开闢了汉口英租界、汉口德租界、汉口俄租界、汉口法租界和汉口日租界五国租界,这些租界独立于中国政府管辖之外,在界内分别设定工部局、巡捕房、领事法院(庭)等迥异于中国政治体制的管理机构。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分汉水以北地置夏口厅,治所即今汉口。至此,汉口与汉阳城区、武昌城区统称“三镇”。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宣布脱离清朝,成立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武汉成为革命中心。
民国元年(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废汉阳府留汉阳县,改夏口厅为夏口县。民国三年(1914年),同属江汉道。据民国九年(1920年)5月16日《日日新闻》:当时汉口人口为40万人,汉阳8万人,武昌31万人。民国十三年(1924年),湖北省在武昌设立市政筹备处。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武昌县城区为武昌市(12月成立市政厅),夏口县与汉阳县城区并为汉口市。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武汉国民政府旧址
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临时联席会议宣布,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定名“武汉”,作为中华民国临时首都。4月16日,武汉市政委员会成立,武昌市政厅撤销;三镇首次统一行政建制。民国十八年(1929年)武汉分治,武昌、汉阳县城划出,汉口仍为特别市。汉口为省辖市,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为特别市。
民国十八年(1929年)6月21日,湖北省政府组建武昌市政委员会。民国二十年(1931年)4月,武昌市政委员会改为武昌市政筹备处。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1日,武昌市政府成立,市辖区域面积66平方公里,人口176379人,市区範围东北至任家路,西南至白沙洲,东南至洪山口,西北至长江中线,辖中正、大朝街、宾阳、粮道街、胡林翼、积玉桥、金白洲、徐家棚8个镇公所。12月1日,将镇公所改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汉阳城区划归武昌市管辖。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16日,武汉三镇解放;同年合武昌市、汉口市和汉阳县城为武汉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辖。
1950年,武汉市改由中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中南军政委员会驻汉口。1952年,武汉市由中南行政委员会领导,并为其驻地。1954年,武汉市改为湖北省辖的省会城市。1959年,原孝感专区所属孝感、通城、应山、蒲圻、大悟(驻二郎店)、嘉鱼、黄陂、汉阳(驻蔡甸镇)、武昌、汉川、鹹宁、应城、通山、云梦、崇阳、安陆等16县划归武汉市领导。
1960年,撤销通城县,併入崇阳县;撤销嘉鱼县,併入武昌县;撤销蒲圻县,併入鹹宁县;撤销云梦县,併入安陆县。辖12县。1961年,将孝感、应山、大悟、黄陂、汉阳、武昌、汉川、鹹宁、应城、通山、崇阳、安陆等12县划归孝感专区。
1979年,原属鹹宁地区的武昌县(驻纸坊镇)和原属孝感地区的汉阳县(驻蔡甸镇)划归武汉市领导。
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将孝感地区的黄陂县,黄冈地区的新洲县划归武汉市。
1984年,设立武汉市汉南区;同年5月,武汉市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计画单列市。
1992年7月,武汉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同年9月12日,民政部批准撤销汉阳县,设立武汉市蔡甸区,区人民政府驻蔡甸镇。
1993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
1995年3月2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武昌县,设立武汉市江夏区,区人民政府驻纸坊镇。
1998年9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黄陂县、新洲县,设立武汉市黄陂区、新洲区。至此,武汉市下辖13个行政区。
2007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10年1月,国务院批准东湖高新区为继中关村科技园后中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
2010年11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3年3月更名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5年,武汉市被国家定位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同年7月,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内首个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2016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复函要求武汉加快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国际知名的美丽宜居城市。
2017年4月,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在东湖高新区挂牌。
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

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末,武汉市下辖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汉南区等13个行政区。武汉市人民政府驻江岸区沿江大道188号。
武汉市地图武汉市地图
武汉市行政区划(截至2017年)
辖区行政代码面积常住人口邮政编码政府驻地
江岸区
420102
64.24
121万
430014
四唯街道六合路1号
江汉区
420103
33.43
83万
430000
北湖街道新华下路15号
硚口区
420104
41.9
64万
430000
荣华街道沿江大道518号
汉阳区
420105
108
89万
430050
建桥街道芳草路特1号
武昌区
420106
82.2
134万
430000
积玉桥街道中山路307号
青山区
420107
61.1
54万
430080
新沟桥街道临江大道868号
洪山区
420111
509
126万
430070
珞南街道珞狮路318号
东西湖区
420112
495.3
51万
430040
吴家山街道东吴大道1号
汉南区
420113
287
21万
430090
纱帽街道纱帽正街109号
蔡甸区
420114
1100.81
57万
430100
蔡甸街道汉阳大街559号
江夏区
420115
2014.5
82万
430200
纸坊街道文化大道99号
黄陂区
420116
2261
122万
430300
前川街道黄陂大道380号
新洲区
420117
1409.7
105万
430400
邾城街道红旗街14号
以上单位:面积(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万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武汉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地理位置为北纬29°58′-31°22′,东经113°41′-115°05′。武汉市东西最大横距132.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约154.0公里,最东端位于新洲区徐古镇将军山村,最西端位于蔡甸区侏儒街国光村,最南端位于江夏区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于黄陂区蔡店街道李沖村。
国家5A级景区——武汉东湖国家5A级景区——武汉东湖
截至2017年末,武汉市土地面积8569.15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628平方公里。
武汉市

地形地貌

武汉市地貌属鄂东南丘陵经汉江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过渡地区,中间低平,南北丘陵、岗垄环抱,北部低山林立。全市低山、丘陵、垄岗平原与平坦平原的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5.8%、12.3%、42.6%和39.3%,海拔高度在19.2米至873.7米之间,大部分在50米以下。

气候

武汉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常年雨量丰沛、热量充足、雨热同季、光热同季、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等特点。
武汉气候图武汉气候图
武汉年平均气温15.8℃-17.5℃,极端最高气温41.3℃(1934年8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8.1℃(1977年1月30日)。年无霜期一般为211天-272天,年日照总时数1810小时-2100小时,年总辐射104千卡/平方厘米-113千卡/平方厘米,年降水量1150毫米-1450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0%左右。

水文

中国最大城中湖——武汉汤逊湖中国最大城中湖——武汉汤逊湖
武汉市江河纵横、湖港交织,长江、汉水交汇于市境中央,且接纳南北支流入汇,众多大小湖泊镶嵌在大江两侧,形成湖沼水网。
截至2017年末,武汉市有大小湖泊166个,被称为“百湖之市”,在正常水位时,湖泊水面面积803.17平方公里,居中国城市首位。汤逊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面积达47.6平方公里),面积33.9平方公里的东湖在中心城区退居第二,梁子湖是中国生态保护最好的两个内陆湖泊之一。

自然资源

淡水资源

武汉市总水域面积达2217.6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6.1%。各类水库277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6座,总容量9.25亿立方米。共有塘堰8.51万口,蓄水能力3.3亿立方米。据测算分析,在正常年景,地下水静储量128亿立方米,地表水总量达7145亿立方米,其中境内降雨径流38亿立方米,过境客水7047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万千瓦。
南岸嘴南岸嘴
武汉市淡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是全国大城市第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40倍,全球人均水平10倍。

湿地资源

武汉市湿地资源居全球内陆城市前三位。截至2012年,武汉市湿地面积3358.35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9.54%,其中天然湿地面积1561.86平方公里,人工湿地面积1796.49平方公里。
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
截至2018年1月,武汉市共有6个国家湿地公园(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安山国家湿地公园、后官湖国家湿地公园、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湿地公园最多的城市。

生物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市的蕨类和种子植物有106科、607属、1066种,兼具南方和北方植物区系成份。
青山江滩青山江滩
武汉市有畜禽、水生、药用、毛皮羽用、害虫天敌、国家保护动物等动物资源。畜禽动物主要有猪、牛、鸡等10余种、70多个品种。鱼类资源有11目、22科、88种,主要经济鱼类有草、青、鲢等20余种,“武昌鱼”(团头鲂)是经济名贵鱼种。水禽有雁、鹳、鹈等8目、14科、54种。白鹳是国家一类保护的珍贵稀有水禽。特种经济水生物有白鳍豚、江豚、鳖等。白鳍豚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江豚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在野生动物资源中,毛皮兽类很少,主要是药用动物。

矿产资源

武汉市已发现矿产33种,矿点154处,潜在经济价值8400多亿元,其中,冶金辅料和建筑材料储量最大,拥有全国最大的熔剂石灰石、白云岩、石英砂岩基地,膨润土矿储量1.18多亿吨,居全国第一位。发现优质矿泉水、热泉8处。此外,还发现金矿点11处,铜矿点9处,锰矿、磷矿点各2处,并有5处发现石油、天然气的“油气显示”。
东湖绿道东湖绿道

人口

截至2018年末,武汉市常住人口1108.1万人,比2017年末增加18.8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89.6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0.29%,比2017年末提高0.25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883.73万人。全年户籍出生人口11.94万人,出生率13.74‰;死亡人口4.79万人,死亡率5.51‰;自然增长率8.23‰。
武汉是一个多民族散杂而居的城市。截至2014年,武汉共有50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49个,共5.4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7%。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2万多人),其次是土家族(1万多人)。
百年江汉路百年江汉路

经济

综述

2018年,武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47.29亿元,同比增长8.0%,三次产业构成为2.4:43.0:54.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5136元,同比增长6.4%。
2018年,武汉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900.24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8.70亿元,增长11.0%。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294.21亿元,增长9.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29.54亿元,增长12.3%。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0.6%。
2018年,武汉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33元,同比增长9.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359元,同比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52元,同比增长8.5%。
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

第一产业

2018年,武汉市第一产业增加值362.00亿元,同比增长2.9%。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380.45亿元,同比增长3.2%。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8万家,增长4.3%。

第二产业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製造、医药等完整的工业体系,着力打造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节能环保等四大世界级产业集群。
2016年2月至11月,国家存储器基地、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国家网路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国家新能源和智慧型网联汽车基地相继获批,落子武汉。2018年11月,工业网际网路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武汉)正式上线。
2018年,武汉市第二产业增加值6377.75亿元,同比增长5.7%。全部工业增加值5076.21亿元,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3696.0亿元,同比增长2.5%。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548户,实现建筑业总产值9194.29亿元,同比增长14.0%。
2018年,武汉市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智慧型製造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8.8%,生命健康、信息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9.2%和21.5%。
武汉·中国光谷武汉·中国光谷
武汉各类经济开发区
级别名单
国家级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省级
武汉吴家山台商投资区
武汉阳逻经济开发区
武汉江汉经济开发区
武汉洪山经济开发区
武汉蔡甸经济开发区
武汉江夏经济开发区
武汉汉南经济开发区
武汉武昌经济开发区
武汉汉阳经济开发区
武汉硚口经济开发区
武汉阳逻经济开发区
武汉江岸经济开发区
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
武汉青山经济开发区

第三产业

武汉是中国首批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是外商投资中部的首选城市,在武汉所有外商投资中,港资比重最大。武汉是法国在华投资额最高的城市,占法国在华全部投资的三分之一。截至2018年末,在汉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增至266家,居中国中西部地区首位。其中,比利时安海斯-布希英博(Anheuser-BuschInBev)、德国拜尔斯道夫(Beiersdorf AG)等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国区总部设在武汉,美国威瑞森电信(Verizon Communications)、德国博世(Bosch)将中国区总部落户武汉。
黄鹤楼月色黄鹤楼月色
武汉是同时具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三要素的城市之一。截至2018年末,共有汉口银行、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湖北银行、国华人寿、合众人寿、长江财险、长江证券、天风证券、交银国际信託等28家金融机构总部设在武汉。在汉设立或筹建后台服务中心的金融机构33家。武汉外资银行包括东亚银行、法国兴业银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滙丰银行、渣打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韩国企业银行、台湾土地银行、台湾中小企业银行等。武汉还是中国人民银行在中部地区唯一的跨省级分行--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所在地(辖鄂湘赣三省),银行密度居中国第五。截至2018年末,武汉市上市公司数量达77家,其中境外上市公司20家,境内上市公司57家,稳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武汉还是除上交所和深交所之外唯一合法的场外交易市场--“新三板”的中国首个扩容试点城市。
2018年,武汉市第三产业增加值8107.54亿元,同比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43.90亿元,同比增长10.5%。全年武汉地区进出口总额2148.40亿元,同比增长11.0%。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5%。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9.27亿美元,增长13.3%。
汉秀夜景汉秀夜景
截至2018年末,武汉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26331.62亿元,比年初增加1832.21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28270.77亿元,比年初增加4323.01亿元。全年实现保险保费收入621.02亿元,同比增长12.1%。
2018年,武汉市接待国内游客28512.47万人次,同比增长10.9%,国内旅游收入3037.55亿元,增长12.6%。入境游客276.23万人次,增长10.4%,国际旅游收入18.83亿美元,增长11.3%。
2018年,武汉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92.4亿元,同比增长28.0%。邮政业完成快递业务收入91.6亿元,增长12.9%。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707.9亿元,增长120.8%。新增行动电话交换机容量160万户,达到1906万户。年末行动电话用户达到1684.4万户,行动电话普及率上升至154.6部/百人。网际网路用户495.7万户,比2017年末增长13.5%。年末固定宽频用户普及率25.1%,移动宽频用户普及率77.6%。
武汉是近代中国兴办博览会的发源地之一。改革开放之前,武汉就是中国四大会展中心城市。1909年在武昌举办的武汉劝业奖进会,是中国最早并较为正规的商品博览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博览会。
武汉港码头武汉港码头
截至2018年末,武汉已有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武汉科技会展中心等四座专业会展场馆。“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中国汉口北商品交易会(简称“汉交会”)等定期在武汉举办,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第47届国际规划大会、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第11次部长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首届旅游部长会议等国际展会相继在武汉成功举办。
2019年6月,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将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交通运输

综述

武汉市地处长江黄金水道与京广铁路大动脉的十字交汇点,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2009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武汉市为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

公路

截至2015年末,武汉市公路通车里程15658.7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5394.30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633.50公里。公路路网密度195.00公里/百平方公里。
武汉市主要道路
类别列表
国道
106国道
107国道
316国道
318国道
348国道
230国道
国家高速
G4京港澳高速公路
G42沪蓉高速公路
G45大广高速公路
G50沪渝高速公路
G70福银高速公路
省高速
S1岱黄高速公路
S2汉孝高速公路
S3武麻高速公路
S5武英高速公路
S7汉鄂高速公路
S8武黄高速公路
S11青郑高速公路
S12武嘉高速公路
S13武监高速公路
S15汉蔡高速公路
S18武汉机场高速
武汉天河机场第二高速公路
城市环线
武汉内环线
武汉二环线
武汉三环线
武汉四环线
武汉外环线
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

铁路

武汉是中国高铁客运专线网的重要枢纽,中国四大铁路枢纽、六大铁路客运中心、四大机车检修基地之一,是京广高铁、沪汉蓉铁路两条国家级高速铁路大动脉的交汇地。2013年,武汉铁路客运量首次超越北京、广州,达到1.2亿人次,居全国第一,成为中国铁路运输的最大中转站。
2018-2020年,武汉将建成全国铁路路网中心。打造以武汉为中心的“两纵两横两连”十二个方向的高速铁路网路和“一环八向”的货运铁路网路,构建武汉与武汉城市圈其他城市“1小时”、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其他城市“2小时”、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城市“5小时”的高铁辐射圈。建成光谷火车站,启动新汉阳站建设,开展高铁机场站前期研究工作,与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一起形成全国独有的“六站”高铁枢纽格局。
火车站
武昌站
汉口站
武汉站
武汉北站
天河机场站
光谷站(在建)
新汉阳站(规划)
新洲站
铁路
京广高铁
沪汉蓉高速铁路
西武高铁
武九高铁
武鹹城际铁路
武石城际铁路
汉孝城际铁路
武冈城际铁路
京广铁路
京九铁路
汉丹铁路
合武客运专线
注:粗体分别为特等站高速铁路

航运

武汉是中国内河的重要港口,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交通部定点的水铁联运主枢纽港。武汉还是中国内河通往沿海、近洋最大的启运港和到达港,武汉至上海洋山港“江海直达”航线是长江中上游地区首条通江达海的优质航线,阳逻港是国内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试行启运港退税政策的长江沿线港口。2010年,武汉新港吞吐量突破1亿吨大关,成为长江中上游首个“亿吨大港”。此外,武汉还是在长江流域和澜沧江以西(含澜沧江)区域内行使水行政主管职能的派出机构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总部所在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船舶生产基地。武汉航运交易所是继上海、重庆、广州后成立的中国第四个航交所。
截至2015年,武汉轮渡的历史长达106年,有38座码头,48艘机动船舶,往来于三镇间的轮渡线路达18条。5条线路为公交轮渡航线。轮渡鼎盛期年客运量达1.6亿人次,最高日载客量达30万人次。
武汉新港武汉新港

航空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位于武汉市黄陂区,1995年4月15日启用,是中国中部地区第一门户机场、首个4F级机场。截至2018年8月,武汉天河机场国际及地区航线59条,国际通航点达52个,国际航线航点覆盖到全球五大洲。
天河机场2017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300万人次,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2312.9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8.5万吨、运输架次18.28万架次;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262.6万人次,继续保持中部第一。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也是国家公共航空运输体系确定的中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距市中心(武汉长江大桥)26公里。
2018至2020年,武汉大都市区範围内实施武汉天河国际机场、顺丰国际机场“客货双枢纽”发展战略。

公共运输

  • 轨道交通
武汉轨道交通(Wuhan Metro)是服务于武汉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其首条线路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于2004年7月28日开通运营,使武汉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第一个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
依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25条线路组成,总长约1045公里,设车站603座,其中换乘车站123座。规划2020年,武汉市区公共运输占机动化出行量比例达到62.5%,轨道交通占公共运输的比例达到53%。
截至2019年2月,武汉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共有12条(段),包括1号线、2号线一期、机场线、2号线南延线、4号线、3号线一期、6号线一期、7号线一期、8号线一期、阳逻线、11号线东段(光谷火车站-左岭)、纸坊线,共216座车站,线路总长318公里,线路长度居中国第五位。
截至2017年12月,武汉轨道交通在建线路共有16条(段),包括2号线南延线、蔡甸线、5号线、7号线一期、纸坊线、8号线二期、8号线三期、11号线东段一期、11号线东段二期、12号线、前川线等线路,在建里程360公里。到2020年,武汉轨道交通将形成11条线路,总长达401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基本形成“主城联网、新城通线”的轨道交通网路系统。
截至2019年4月,武汉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超过300万乘次,最高日客运量达445.62万乘次,稳居全国第六,占全市公共运输客运量比重、过江客流分担率均超过40%。
武汉捷运线路图(截至2019年2月)武汉捷运线路图(截至2019年2月)
线路起讫站站数
(座)
里程
(公里)
车辆编组标誌色运行方式
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
径河站
汉口北站
32
38.17
4B
捷运蓝
单一交路
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
佛祖岭站
天河机场站/金银潭站
38
60.8
6B(预留8B)
梅花红
1:1大小交路
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
宏图大道站
沌阳大道站
24
28
6B
归元金
单一交路
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
武汉火车站
黄金口站
28
33.4
6B
芳草绿
单一交路
武汉轨道交通6号线
东风公司站
金银湖公园站
27
35.95
6A
鹦鹉绿
单一交路
武汉轨道交通7号线
园博园北站
野芷湖站
19
30.85
6A(预留8A)
凤凰橙
单一交路
武汉轨道交通8号线
金潭路站
梨园站
12
16.7
6A(预留8A)
编钟青
单一交路
武汉轨道交通11号线
光谷火车站
左岭站
13
19.8
6A
云鹤黄
单一交路
武汉轨道交通阳逻线
后湖大道站
金台站
16
35
4A(预留6A)
云苔紫
单一交路
武汉轨道交通纸坊线
野芷湖站
青龙山捷运小镇站
7
16.69
6A(预留8A)
凤凰橙
单一交路
  • 公共汽车
主词条:武汉公交
武汉最早的公汽是从双墩开往五福路的1路。至2011年,已有公共汽(电)车7061辆,公汽线路289条,平均线长19.9公里,行程20公里以上线路达114条。其中普线55条(城区34条、电车8条和郊区13条),专线200条(城区166条、远城区12条、郊区22条),包括通宵线路6条及清洁能源线路16条,另有旅游线路6条及中巴线路12条。公交单人票价为普通车1元(刷卡0.8元),空调车2元(刷卡1.6元),双层车1.5元。
  • 桥樑隧道
武汉有“百湖之市”之称,因三镇隔江鼎立,江湖阻隔,因此桥樑众多。截至2015年底,武汉已建成1300余座桥樑中,包括人行天桥、立交桥、过江公路桥、公铁两用桥等各类桥樑,涵盖三塔斜拉桥、双塔斜拉桥、双塔悬索桥、拱桥、连续结构桥、双曲桥等各种桥型。
横卧于武汉市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间长江江面上的武汉长江大桥,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是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路桥樑。
武汉还拥有“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隧道、“万里长江捷运第一隧”——武汉捷运2号线过江隧道、“万里长江公铁第一隧”——武汉长江公铁隧道。
晴川桥晴川桥
武汉市过江(长江、汉江)交通设施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二桥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
武汉军山长江大桥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
武汉捷运2号线长江隧道
武汉长江隧道
武汉杨泗港长江大桥(在建)
武汉青山长江大桥(在建)
武汉沌口长江公路大桥
武汉长江公铁隧道
江汉桥(江汉一桥)
知音桥(江汉二桥)
月湖桥(江汉三桥)
晴川桥(江汉四桥)
长丰桥(江汉五桥)
古田桥(江汉六桥)
武汉京珠线汉江大桥
武汉捷运3号线汉江隧道

政治

主要领导

武汉市历届党政领导
市委书记时间市长时间
张平化
1954.06-1955.09
吴德峰
1949.05-1952.02
宋侃夫
1955.09-1968.01
李先念
1952.02-1952.12
方铭
1971.02-1973.01
王任重
1952.12-1954.11
王克文
1973-01-1977.11
宋侃夫
1954.11-1956.12
顾大椿
1977.11-1979.02
刘惠农
1956.12-1966.05
李任之
1979.02-1980.12
方铭
1971.02-1973.01
王群
1980.12-1987.08
王克文
1973-01-1977.11
郑云飞
1987.10-1991.10
李任之
1979.12-1980.12
钱运录
1991.10-1998.12
黎智
1980.07-1981.03
罗清泉
1999.01-2002.10
吴官正
1983.03-1986.10
陈训秋
2002.10-2005.05
赵宝江
1986.10-1997.01
苗圩
2005.05-2008.03
王守海
1997.01-2001.12
杨松
2008.03-2011.01
周济
2001.12-2002.04
阮成发
2011.01-2016.12
李宪生
2002.04-2007.12
陈一新
2016.12-2018.03
阮成发
2007.12-2011.01
马国强
2018.07-
唐良智
2011.01-2014.12
万勇
2015.01-2018.05
周先旺
2018.05-
参考资料
武汉市现任主要领导(截至2018年)
职位姓名
市委书记
马国强
市长
周先旺
市人大主任
马国强
市政协主席
胡曙光

对外交流

驻汉机构
1861年4月,英国委任金执尔为驻汉领事,在武汉设立第一个总领事馆,此后,美、俄、法、葡、荷、日、德、比、意、丹、瑞典、挪、墨、芬等14国先后在汉设领事馆、总领事馆,奥、西、瑞士、刚果、菲律宾等国也在汉开办领事业务。1998年,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正式开馆,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家设立在中国中部地区的外国领事机构。2016年9月,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表示俄罗斯将在武汉设立总领事馆,加上迄今设立的法国、美国、韩国、英国驻武汉总领事馆,联合国四大常任理事国都在武汉设立总领事馆。
总领事馆
序号领事机构成立时间领馆辖区
1
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
1998年10月10日
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
2
美国驻武汉总领事馆
2008年11月20日
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江西省
3
大韩民国驻武汉总领事馆
2010年10月25日
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江西省
4
英国驻武汉总领事馆
2015年1月8日
湖北省、河南省
5
俄罗斯联邦驻武汉总领事馆(筹)
-
-
其他大区机构
机构名称成立时间备注
荷兰贸易促进会武汉代表处
1997.04.02
荷兰贸促会在华设立的首个代表处
联合国难民署武汉採购信息中心
2005.09.23
联合国难民署在华设立的第2个、内陆地区首个採购信息中心
法国阿基坦大区湖北代表处
2009.05.05
法国地方大区在华设立的首个代表处
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武汉办事处
2010.11.29
新加坡企发局在华设立的第10个办事处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武汉办事处
2011.03.26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在华设立的第7家、内陆地区首家代表处
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驻武汉联络处
2011.10.07
台湾电电工公在大陆成立的第7个、内陆地区首个联络处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武汉经济贸易办事处
2014.04.01
香港在中国内地设立的第5个办事处
友好城市
1979年,武汉市与日本大分市建立第一对国际友好城市。截至2018年11月,武汉市共发展国际友好城市28个,国际友好交流城市81个,友城规模和交往活跃度均居中国内地城市前列。
2018年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于11月14日在武汉开幕,这是友城大会首次在中部地区城市举办。
武汉国际友好城市一览表
国家城市签字时间国家城市签字时间
日本
大分市
1979.09.07
美国
匹兹堡
1982.09.08
德国
杜伊斯堡
1982.10.08
英国
曼彻斯特
1986.09.16
罗马尼亚
加拉茨
1987.08.12
乌克兰
基辅
1990.10.19
苏丹
喀土穆
1995.09.27
匈牙利
杰尔
1995.10.19
法国
波尔多
1998.06.18
荷兰
阿纳姆
1999.09.06
韩国
清州
2000.10.29
奥地利
圣珀尔滕
2005.12.20
纽西兰
克赖斯特彻奇
2006.04.04
加拿大
万锦
2006.09.12
瑞典
博伦厄
2007.09.28
冰岛
科波沃市
2008.04.25
以色列
阿什杜德
2011.11.08
法国
埃松省
2012.12.21
土耳其
伊兹密尔
2013.06.06
墨西哥
蒂华纳
2013.07.12
俄罗斯
萨拉托夫
2015.08.07
智利
康塞普西翁
2016.04.07
吉尔吉斯斯坦
比什凯克
2016.11.15
希腊
哈尔基斯
2017.05.11
俄罗斯
伊热夫斯克
2017.06.16
英国
斯旺西
2018.01.31
乌干达
恩德培
2018.04.13
泰国
曼谷
2018.11.16
(注:粗体为国家首都,参考资料来源:武汉市外侨办等)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武汉是中国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截至2018年末,武汉有普通高校84所,全年在校研究生13.8万人,同比增长8.6%;本专科在校生96.9万人,增长2.3%;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8.1万人,下降3.9%;普通中学在校生32.8万人,增长4.0%;国小在校生57.9万人,增长8.2%;幼稚园在校生31.8万人,增长5.3%。全年新改扩建公益普惠性幼稚园54所,新改扩建中国小31所,新增学位6万个。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
学校名称主管部门办学层次备注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本科
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本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指挥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本科
武汉大学
教育部
本科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211
华中科技大学
教育部
本科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985、21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教育部
本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
武汉理工大学
教育部
本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
华中农业大学
教育部
本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
华中师範大学
教育部
本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教育部
本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
中南民族大学
国家民委
本科
省部共建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湖北大学
湖北省
本科
省部共建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省
本科
省部共建高校,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武汉工程大学
湖北省
本科
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武汉纺织大学
湖北省
本科
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武汉轻工大学
湖北省
本科
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省
本科
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省
本科
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江汉大学
湖北省
本科
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省
本科
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省
本科
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湖北警官学院
湖北省
本科
武汉音乐学院
湖北省
本科
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省
本科
武汉商学院
湖北省
本科
湖北第二师範学院
湖北省
本科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
民办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
民办
江汉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
民办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
民办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
民办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
民办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
民办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
民办
武汉东湖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
民办
汉口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
民办
武昌首义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
民办
武昌理工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
民办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
民办
武汉晴川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
民办
武昌工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
民办
武汉工商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
民办
湖北商贸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
民办
文华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
民办
武汉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
民办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
民办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
民办
武汉传媒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
民办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
民办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专科
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
长江职业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专科
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专科
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
武汉软体工程职业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湖北省
专科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湖北体育职业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湖北幼儿师範高等专科学校
湖北省
专科
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武汉海事职业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武汉铁路桥樑职业学院
湖北省
专科
武汉工贸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专科
民办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专科
民办
武汉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专科
民办
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专科
民办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专科
民办
武昌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专科
民办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专科
民办
武汉光谷职业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
专科
民办
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
湖北省
成人高等学校
湖北兵器工业职工大学
湖北省
成人高等学校
湖北省纺织职工大学
湖北省
成人高等学校
鄂城钢铁厂职工大学
湖北省
成人高等学校
湖北省直属机关业余大学
湖北省
成人高等学校
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湖北省
成人高等学校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湖北省
成人高等学校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
湖北省
成人高等学校
湖北武汉公安管理干部学院
湖北省
成人高等学校
华中电业联合职工大学
湖北省
成人高等学校
(参考资料来源:教育部网站等)

科学技术

2018年4月,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在武汉烽火科技集团正式挂牌成立;10月,国家数位化设计与製造创新中心在武汉启动。武汉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全国第三个拥有“双国家製造业创新中心”的城市。
2018年,武汉地区科技研究机构111个,中国科学院院士3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6人。全年创投资本总额1337.9亿元,同比增长9.1%。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1072项,签约总金额371.4亿元;技术契约认定登记17541项,技术契约成交额722.54亿元,同比增长19.8%。全年“四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值超万亿,同比增长16.1%;高新技术增加值增长13.5%。全年专利申请量60511件,授权量32397件,同比增长21.7%和26.9%;发明专利申请量29095件,授权量8807件,增长25.2%和4.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4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475件,增长21.1%。
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
国家实验室(NL)
序号实验室名称依託单位
1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船重工717所
2
武汉地球空间信息国家实验室(在批)
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3
现代製造技术国家实验室(筹)
华中科技大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SKL)
序号实验室名称依託单位
1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
2
数字製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
3
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
4
雷射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
5
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
6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
7
软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
8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
9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10
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11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
12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
13
岩石圈演化及地质矿产资源评价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
14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
15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
16
材料複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理工大学
17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理工大学
18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19
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20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1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2
光纤通信技术和网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3
光纤製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24
生物质热化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凯迪控股投资有限公司
25
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科技大学
26
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大学

文化事业

截至2018年末,武汉共有公共图书馆2个,藏书452.7万册,接待读者459.10万人次;博物馆10个,接待观众543.58万人次;民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8个,新排上演剧目12台,获国家奖4个。全年共有电影院线16条,电影院129家,放映电影197万场,同比增长14.0%,观影人数4467.00万人次。
2014年,武汉出版报纸7.3亿份,出版杂誌900万册。武汉出版社出版图书19类830种1088万册。市属电视台1座,电视节目11套。市属广播电台1座,广播节目8套。截至2014年末,武汉拥有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知音传媒集团、今古传奇报刊集团等出版集团,出版有《最小说》、《今古传奇》、《知音》、《小学生天地》、《特别关注》等杂誌。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
各类文化场馆
湖北省科学技术馆
湖北省美术馆
湖北省图书馆
湖北省博物馆
武汉科技馆
武汉博物馆
明代藩王博物馆
辛亥革命博物馆
中山舰博物馆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黎黄陂路街头博物馆
友益街街头博物馆
琴台大剧院
武汉美术馆
洪山礼堂
湖北剧院
武汉琴台音乐厅
武汉剧院
盘龙城遗址博物馆
武汉图书馆

体育事业

截至2018年末,武汉共有体育场馆155个,等级运动员发展人数472人。全年举办国际国内赛事活动20场。武汉市运动员共获得2个世界冠军,2个国家冠军。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36.49亿元。
武汉网球公开赛武汉网球公开赛
武汉从1902年英国人在汉口兴建了西商跑马场开始,赛马运动就开始走进武汉人的生活。武汉东方马城国际赛马场是中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赛马场,是国家体育总局中国马术协会唯一马术与速度马训练基地,在此举办的武汉速度赛马公开赛是中国内地唯一的常年赛马赛事,武汉国际赛马节则是中国赛马第一品牌。
大型赛事
武汉每年举办的常规赛事有WTA超五巡迴赛的武汉网球公开赛(2014至2028年)、中国沙滩排球巡迴赛总决赛等,同时也是2007年女足世界盃、2010年世界男排联赛、2012年汤尤杯羽毛球赛、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第九届世界桌球锦标赛及第二十六届男篮亚锦赛等国际国内大赛的举办地。
2019年武汉军运会会徽2019年武汉军运会会徽
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在武汉举办。
体育场馆
武汉主要体育场馆有武汉体育中心、湖北省奥体中心、光谷体育馆、新华路体育场、塔子湖体育中心、汉口文化体育中心、洪山体育馆、武汉体育馆、光谷国际网球中心等。
俱乐部
截至2015年,武汉拥有五人制足球甲级联赛六连冠(05-11)球队武汉地龙足球俱乐部、象甲两届联赛冠军湖北三环象棋俱乐部、羽超联赛球队湖北美联地产羽毛球俱乐部、武汉卓尔职业足球俱乐部等。

医疗卫生

武汉是继北京之后中国第二个可颁发国际认可的创伤急救资质证书的城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亚洲首家通过德国KTQ医疗质量认证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等综合三甲医院及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等专科医院实力均居国际前列。
截至2018年末,武汉共有卫生事业机构6340个,床位9.59万张,比2017年末增加0.42万张。每千人拥有医院病床7.48张。卫生技术人员10.67万人,比2017年末增加0.42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82万人,护师、护士5.35万人。每千人拥有医生3.42人。全年甲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80.00人/10万人。公民无偿献血22.5万人。人均期望寿命81.3岁。
汉口中山大道汉口中山大道

历史文化

文物古蹟

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截至2017年末,全市有名胜古蹟339处、革命纪念地103处,有282处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盘龙城遗址、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八七会议会址和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等29处。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汉口近代建筑群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
八七会议会址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
江汉关大楼
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大智门火车站
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詹天佑故居
楚望台军械库遗址
工程营旧址
湖北共进会旧址
起义门
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
孙中山铜像
孙中山纪念碑
黄兴铜像
黄兴拜将台遗址
辛亥首义烈士墓
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
九女墩
庚子革命烈士墓
二七烈士纪念碑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
施洋烈士墓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
向警予烈士墓
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
李汉俊烈士墓
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
郝梦龄墓
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受降堂旧址
陈定一烈士墓
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
三烈士亭
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北伐阵亡官兵诸烈士墓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宋庆龄故居
黎元洪墓
注:粗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市境内历史景观
古墓葬
明楚王墓
鲁台山古墓葬群
陈友谅墓
钟子期墓
鲁肃墓
禰衡墓
蛮王冢
古文化遗址
盘龙城遗址
湖泗瓷窑址群
老人桥
许家墩遗址
马投潭遗址
陈子墩遗址
作京城遗址
中分卫遗址
铁门坎遗址
龙王尖遗址
放鹰台
郢州
临嶂古城
古建筑
无影塔
胜像宝塔
洪山宝塔
宝通寺
归元寺
长春观
古琴台
禹稷行宫
晴川阁
卓刀泉
莲溪寺
双凤亭
北洋桥
桃花庙
槐山矶
雨霖古建筑群
大余湾
抱冰堂
大余湾
问津书院
注:粗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遗产

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类别名单
民间文学类
黄鹤楼传说
伯牙子期传说
木兰传说
贱三爷的故事
“惟楚有材”传说
卓刀泉传说
黄陂民间彩词
民间音乐、舞蹈类
高龙
单弦拉戏
牌子锣鼓
五虾闹鲢
高跷狮子
武狮
武汉採莲船
鳌鱼灯
高跷亭子
汉口码头号子
墨龙灯
高台狮子
天狮子
八十八行
扑蝴蝶
高跷故事亭子
传统戏剧、曲艺类
汉剧
楚剧
湖北评书
湖北小曲
湖北道情
湖北渔鼓
湖北大鼓
黄陂花鼓戏
新洲皮影戏
杂技、竞技类
武汉杂技
顶碗
木兰武术
民间美术类
武汉剪纸
黄陂木版年画
木雕船模工艺
武汉泥塑
武汉麵塑
小口径瓶内画工艺
人物透雕
明式家具微缩工艺
传统手工技艺
汉绣
高洪太铜锣製作技艺
汉口荣宝斋书画装裱
老通城豆皮製作技艺
蔡林记热乾麵製作技艺
武汉面窝製作技艺
圆木微缩技艺
篾扎风筝技艺
武汉灯彩扎制技艺
武汉煨汤技艺
青山麻烘糕製作技艺
黄陂榨油技艺
传统医药类
叶开泰中医药
马应龙製药传统
民俗类
木兰庙会
汉阳归元庙会
旧街花朝节
汉正街

方言

主词条:武汉话
武汉方言属北方话系统,但与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及中南地区的湖南、广西的方言更接近。就武汉方言内部而言,汉口话因汉口镇在历史上的突出地位而闻名,被称为“汉腔”。

饮食

主词条:武汉八大名吃
武汉饮食,可谓一早一晚,过早和宵夜最为经典,有“早尝户部巷,夜吃吉庆街”之美谈。武汉菜秉承湖北菜系风格,汇聚东西南北精华,菜品丰富多样,又自成特色,是着名的“美食之都”。
武汉特色小吃有热乾麵、三鲜豆皮、面窝、米粑、豆丝、欢喜坨、鸭脖子、武昌鱼、排骨藕汤、洪山菜薹炒腊肉、糍粑等。

艺术

音乐
武汉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发源地。武汉音乐学院和湖北美术学院的前身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是中国现代第一所私立艺术教育学堂、中国最早的三所艺术专科学校之一,因此武汉也成了中国近现代高等艺术教育的发源地之一。武汉主要艺术表演场馆有琴台大剧院、武汉琴台音乐厅、湖北剧院、武汉剧院、洪山礼堂等。
古琴台古琴台
设计
2017年11月1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批准,武汉市正式入选2017年全球创意城市网路“设计之都”。至此,武汉在原有的定义上,又多了一张世界级名片--世界设计之都。
杂技
1992年建成的武汉杂技厅是中国第一座可供进行国际杂技、马戏表演的观演建筑,也是亚洲最大的杂技厅,在此举办的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与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巴黎明日国际杂技节齐名的全球三大国际杂技节,被文化部列为中国“七大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之一。
楚河汉街楚河汉街
工艺
汉绣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它以楚绣为基础,融汇南北诸家绣法之长,糅合出了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绣法。1910年和1915年,汉绣製品在南洋赛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此外,武汉还有木雕船模製作技艺等传统工艺。
戏剧
汉剧旧名楚调、汉调,约有300多年历史,有“京剧之母”的美誉。武汉地区其他剧种还有楚剧、湖北评书、湖北大鼓、湖北小曲等。另外,武汉还是中国京剧第一世家“京剧谭门”的故乡。
汉剧汉剧
电影
1903年5月27日,美商汇喇洋行“美国精巧新奇影戏”在老跑马厅放映,电影开始在武汉出现。1905年,单独出演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武汉人谭鑫培是中国第一个电影演员;1911年,反映辛亥革命的纪录片《武汉战争》是中国最早的纪录电影。2012年,武汉成为中国院线数量最多的城市,是中国电影市场重要的票房高地。

宗教

武汉宗教历史悠久,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5种。武昌宝通寺和莲溪寺、汉阳归元禅寺、汉口古德寺并称为武汉近代佛教“四大丛林”。全市共有宗教活动场所600多所,其中全国重点寺观有佛教归元禅寺、宝通寺,道教长春观;湖北省重点宗教场所有佛教莲溪寺、古德寺,伊斯兰教汉口民权路清真寺、二七街清真寺、武昌起义门清真寺,天主教汉口上海路教堂、武昌花园山教堂、汉阳显正街教堂,基督教汉口荣光堂、救世堂和武昌堂、青山堂。此外,黄陂木兰山有佛教大佛寺、华严阁、大雄宝殿、道教金顶、玉皇阁、木兰殿、斗姆宫,以及新洲的佛教报恩禅寺。
武汉长春观武汉长春观

风景名胜

武汉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每年举办武汉国际旅游节。武汉自然风光独特,四季气候分明,拥有其他大都市罕有的166个湖泊和众多山峦。武汉的人文景观具有浓郁的楚文化特色。
截至2017年末,武汉市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39个,其中5A级3个,4A级16个,3A级20个。
武汉东湖樱园武汉东湖樱园
武汉市国家级旅游景区名录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黄鹤楼公园
东湖风景区
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
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武汉革命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
归元寺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武汉博物馆
木兰天池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清凉寨
武昌首义文化旅游区
云雾山景区
锦里沟
木兰草原
木兰山
农耕年华
2016年被降级
城市公园
黄鹤楼公园
武汉中山公园
武大樱花园
宝岛公园
素山寺国家森林公园
洪山公园
武汉和平公园
张公堤城市森林公园
武汉沙湖公园
金银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武昌儿童公园
武汉植物园
武汉动物园
东湖梅园
汉阳江滩
龟山公园
武汉九峰国家森林公园
马鞍山森林公园
解放公园
汉正街购物主题公园
堤角公园
武汉月湖公园
洪山公园
首义公园
武汉九真山国家森林公园
硚口公园
武汉玛雅海滩水公园
武昌廉政文化公园
卓刀泉公园
长春观公园
四美塘公园
武汉西北湖公园
沙湖琴园
武汉紫阳公园
武汉东湖磨山樱园
汉口江滩
武汉庙山生态公园
武汉竹叶海公园
新世界水族公园
武汉市园林科普公园
武昌江滩
汉水公园
莲花湖公园
白玉公园
杨春湖城市生态公园
梦泽湖公园
东西湖郁金香主题公园
汉阳公园
龙王庙公园
木兰山国家地质公园
码头潭文化遗址公园
青山江滩
特色街区
汉正街
江汉路
黎黄陂路
武汉天地
花园道
吉庆街
汉口北
兰陵路
建设大道金融街
户部巷
红巷
昙华林
楚河汉街
光谷步行街
解放路
汉口租界
广埠屯
东湖路
其他景点
武汉欢乐谷
武汉极地海洋世界
东湖海洋世界
武汉玛雅海滩水公园
武汉杜莎夫人蜡像馆
武汉万达电影乐园
汉秀

着名人物

界别名单
政治界
吴运铎
黎元洪
黎绍基
吴仪
项英
熊廷弼
孙必乾
费胜潮
彭孟缉
李焕
张茜
辜胜阻
阮成发
徐海东
陈昌浩
伍修权
体育界
李娜
姜山
潘兵
朱本强
吴迪
李婷
余丽桥
周弈妙
伏明霞
周继红
于芬
童辉
肖海亮
胡佳
王鑫
高崚
田秉毅
韩爱萍
杨维
王晓理
陈静
乔红
刘黎敏
石晓铭
赵菁
蔡晟
张军
郑斌
邓卓翔
荣昊
曾诚
谭斯
周燎
梅方
吴龑
张稀哲
雷腾龙
柳大华
洪智
郑攀
李智屏
李喆
鲁佳
郑李辉
黄力平
娱乐界
余枫
刘亦菲
余少群
徐帆
徐小凤
许晴
袁弘
钱芳
陈紫涵
李宗翰
朱桦
田原
彭坦
周觅
莫艳琳
李琼
贾一平
唐一菲
李佳璘
程莉莎
范立欣
姚贝娜
缪杰
韩箐清
吴婷
李玟
王凯
朱一龙
戏剧界
谭鑫培
谭小培
谭富英
周锦堂
关栋天
何祚欢
田克兢
陆鸣
主持界
撒贝宁
朱轶
曾子墨
官琳
文学界
杨红樱
文泽尔
郑明娳
当年明月
蒋方舟
严文井
岳建一
池莉
科学界
田长霖
黄锷
李培根
涂长望
叶聪
朱光亚
桂希恩
王小村
恽子强
王承书
陶宏开
刘永坦
石元春
杨弘远
龙乐豪
胡文瑞
企业界
刘歆生
黄有龙
陈一舟
孟凯
吴圣
孟庆南
高佳泉
孙华
宗教界
释本焕
智宗
烈士
孙络络
声明:本表格仅供参考。

荣誉称号

荣誉称号荣获时间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86年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0年
国家园林城市
2006年4月
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2007年6月
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2007年6月
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
2009年6月
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
2009年10月
中国金融生态城市
第一批
国家森林城市
2010年4月
国际赛马之都
2010年
中国食品交易之都
2010年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
2011年9月
全国双拥模範城市
2012年
全国创业先进城市
2012年
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
2012年
2015全球最具活力城市(第八位)
2015年
全国文明城市(继续保留)
2015年
国家卫生城市
2015年
2016中国百强城市(第十位)
2016年10月
国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
2017年6月28日
长安杯
2017年9月
全球创意城市网路“设计之都”
2017年10月31日
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第10位)
2017年11月12日
2017年C40城市奖
2017年12月6日
“影响中国”2017年度创新城市
2017年12月15日
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第5位
2017年12月27日
2017国家中心城市综合评估排名第6位
2018年1月
“中国十大幸福城市”榜首
2018年2月5日
“机遇之城”全国第6名
2018年3月
中国新零售之城指数报告(第六位)
2018年5月
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十强
2018年6月22日
全国质量强市示範城市
2018年6月27日
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第五位
2018年10月
中国创新城市TOP10(第六位)
2018年11月
中国“国家中心城市指数”第五位
2018年11月
《2018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第19位、中国第4位
2018年11月
世界二线城市
2018年11月
国家标準化改革先行区
2018年11月
2018亚洲50强城市综合排名第13位、中国内地第5位
2018年11月
第二批“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範城市”
2018年12月
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名第7
2018年12月
2018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第6
2018年12月
第四届广州国际城市创新奖
2018年12月
中国软体特色名城
2019年3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