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武昌会馆

(2019-11-24 22:16:42) 百科
武昌会馆

武昌会馆

武昌会馆位于樊城中山后街中段,是湖北省旧武昌府所辖十县在樊商旅人士兴建的。内奉楚国三闾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又名“三闾书院”。它的建筑虽不如山陕会馆宫殿式雄伟,却古朴大方,别具一格。大门正面是一座高约十余米的牌楼,用清一色的上陶砖瓦砌成。上有“三闾书院”四个正楷字,有龙凤图案花纹的单色陶製品镶嵌其中,宏伟壮观。从牌楼进入二门是三个左中右的石樑大门。紧靠二门,是一座精工製作的木结构大戏—台。戏台前面有宽阔的大院,东西两侧有配房。居中“挽澜堂”的两侧为东西花厅,均有内戏台。最后为大殿,屈原塑像居中,大殿后面的院落,有对称的偏房。从后门到旧城根下的房屋、空地、菜园,东至复兴路,西至四官殿(即现在的人民剧场),均为武昌会馆所有。当年民间称山陕会馆是金銮宝殿,武昌会馆是三宫六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武昌会馆
  • 位于:樊城中山后街中段
  • 地点:湖北省
  • 又名:三闾书院

襄樊市武昌会馆

在民国二十年前后,是武帮人的兴盛时期。钱庄、票号,多为武昌人经营。其他行业均有武帮人,财力雄厚。于是,在会馆对面,拆除了百花古道中段部分旧民房,直通中山前街,新建了一条商业街,全是西式二层楼房。水泥路面,整齐美观,取名兴武街,又叫兴武市场。所需经费,全由武昌同乡会自筹,不幸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一把火化为灰烬。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武昌会馆内设有民众教育馆。解放后改为襄樊市人民委员会办公地。现市广播电台及市第一招待所在这里兴建了大楼,原有建筑无一存留。

漫川古镇武昌会馆

武昌会馆简称武昌馆。武昌会馆是湖北武汉一带商贾集资修建,始建于明成祖年间(约1420-1442),后在清康熙、鹹丰、同治和光绪年间多次增修。武昌会馆座东向西,位于骡帮会馆南侧,以轴线西延,原有广场、建有戏楼,占地面积2460平方米。会馆后殿三间是忠烈宫,供奉为明朝打天下以身殉国的忠烈。"忠烈宫"石匾至今保存完好。中有天井,两侧为商客住所8间,前厅两侧为耳房。前门楼高三丈有余,门顶高悬镂空龙纹大石匾,"武昌会馆"四个鎏金大字十分醒目,门口两侧一对大石鼓。
武昌会馆
广场前建有别具一格的戏楼,占地330平方米,高25米,雕樑画栋,遍布龙凤纹饰,三层飞檐全是开口龙头,六角台顶各自飞翘蓝天,舞台两侧立柱上书写着鎏金对联:"观其像听其音溶云生戏;大则贤小则士各宜存缄。"舞台口两侧矗立着一对威武雄壮的石狮子。"文革"期间戏楼被彻底拆毁,现仅存一对石狮(现存商洛市博物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