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武威职业学院

(2019-09-05 16:27:54) 百科
武威职业学院

武威职业学院

武威职业学院(Occupation University Of Wuwei)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学院是2003年4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在武威教育学院(1985年5月成立)的基础上成立的一所独立设定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2010年11月,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画”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6年2月,学院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据2016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总占地面积2427亩,其中,校园占地面积1481亩,校园建筑面积34.1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3.6万平方米,资产总额8.059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43.82万册。有各类注册学生15014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0021人、继续教育学生4993人。有教职工811人,专任教师47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17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49人。设有12个教学机构,开设49个高职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武威职业学院
  • 英文名:Occupation University Of Wuwei
  • 简称:武职院
  • 创办时间:1915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综合类
  • 属性:国家示範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画(2010年)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2016年)
  • 所属地区:中国 甘肃省 武威市
  • 主管部门:甘肃省
  • 校训:尚学崇技、求真创新
  • 校歌:《武威职业学院校歌》
  • 主要院系:能源工程系、护理系、汽车工程系、经济管理系等
  • 学校地址:甘肃省武威市西关街皇台路102号
  • 学校代码:13518
  • 主要奖项:全国创建平安校园示範学校
    全国第一批节水型公共机构示範单位
    全国绿化模範单位
    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 学校官网:http://www.wwoc.cn

历史沿革

升格之前

武威师範学校
武威师範武威师範
1915年(民国四年),武威县师範学校创建。
2001年,武威地区师範学校更名为武威师範学校。
武威卫生学校
1953年,兰州中医进修学校创建。
1961年,兰州中医进修学校更名为兰州中医学校。
1968年,兰州中医学校迁移武威并更名为武威卫生学校。
武威卫校武威卫校
1973年,武威卫生学校(部分资源)改建为武威地区卫生学校。
1973年,武威卫生学校迁入兰州并更名为甘肃省中医学校。
1980年,武威地区卫生学校更名为武威卫生学校。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武威分校)
1979年,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武威分校)创建。
武威市财贸学校
1979年,武威地区财贸干部学校创建。
武威财贸学校武威财贸学校
1984年,武威地区财贸干部学校更名为武威地区财贸学校。
2001年,武威地区财贸学校更名为武威市财贸学校。
武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1984年,武威县文教局职业技术学校创建。
1985年,武威县文教局职业技术学校更名为武威市职业技术学校。
1994年,武威市职业技术学校更名为武威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武威教育学院
1985年,武威教育学院创建。
1992年,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武威分校)併入(合署)武威教育学院。
1998年,武威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併入(合署)武威教育学院。

升格之后

武威职业学院
2003年,武威教育学院、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武威分校)、武威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合併升格为武威职业学院。
2005年,武威师範学校、武威市财贸学校併入武威职业学院。
2010年12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武威市委、市政府与兰州交通大学联合创建的“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在武威职业学院揭牌成立。
2011年,兰交大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开始招生。
2011年,武威卫生学校併入武威职业学院。
2015年8月,武威市委市政府将武威市中医医院、区中医医院整合成立武威职业学院直属附属医院。
武威职业学院北门武威职业学院北门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6年10月,学院设有护理系、人文艺术教育系、医学技术与信息管理系、经济管理系、机械製造系、汽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现代农业技术系、药学系、能源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继续教育学院等12个教学机构,开设49个高职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製造技术与设备、计算机套用技术(ISO方向)、计算机套用技术(Android方向)、计算机套用技术(高级办公自动化方向)、计算机套用技术(移动网际网路方向)、套用电子技术
护理系
护理、助产
机械工程系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设计与製造、机械製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製造、数控技术
建筑工程系
建设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
经济管理系
电子商务、会计、旅游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方向)、烹调工艺与营养、市场行销、投资与理财、物流管理、证券与期货
能源工程系
光伏发电技术与套用、光伏发电技术与套用(光伏材料方向)、农村能源与环境技术、太阳能光热技术与套用
现代农业技术系
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设施农业与装备、种子生产与经营
汽车工程系
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行销与服务
药学系
药学、中药学
医学技术及信息管理系
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卫生信息管理、医学检验技术
人文艺术教育系
数字媒体套用技术、动漫製作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前教育、音乐表演、印刷媒体技术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10月,学院有教职工811人,专任教师47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17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49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131人、教学名师16人、专业带头人91人、骨干教师187人、“双师型”教师429人,有14人获省级“园丁奖”等荣誉称号,有2个省级教学团队。建立了400人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有外聘兼职教师285人,聘评教育部专家姜大源、兰州大学副校长高新才等12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
省级教学团队
序号
团队名称
团队带头人
所在系部
申报时间
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仲生仁
机械製造系
2016年
2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团队
潘从明
人文艺术教育系
2016年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10月,学院有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专业5个,“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个,省级示範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专业18个,有省级精品课程5门。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5个):光伏发电技术及套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套用电子技术、设施农业技术、旅游管理
“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个):农村能源与环境技术、建筑工程技术
省级示範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数控技术、动漫设计与製作、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护理、助产
省级特色专业(1个):学前教育
省级精品课程(5门):《电工技能与训练》、《甘肃模拟导游》、《太阳能资源开发与利用》、《机电设备控制系统的套用分析》、《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止》
  • 教学成果
2016年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序号
项目成果名称
验收时间
级别
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6年
省级
2
高职院校“一体三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架构与实践
2016年
省级
3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6年
省级
4
基于校企互动合作的移动网际网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6年
省级
5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快速口练的高职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2016年
省级
6
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2016年
省级
2016年院级教学成果奖
序号
项目成果名称
申报系部
时间
级别
1
高职高专护理教学中推行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教学改革模式
护理系
2016年
院级
2
注重学法指导,提高高职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
护理系
2016年
院级
3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机械製造系
2016年
院级
4
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人文艺术系
2016年
院级
5
基于信息技术和课堂快速口练的高职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人文艺术系
2016年
院级
6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标準”的教学资源库
机械製造系
2016年
院级
7
高职语文课程的方向与内容构建
经济管理系
2016年
院级
8
基于校企互动合作的移动网际网路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电子信息工程系
2016年
级别
9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绿色食品生产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现代农业技术系
2016年
院级
10
基于工作过程的《旅游职业形象塑造》课程改革与实践
经济管理系
2016年
院级
11
高职院校一体三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架构与实践
教务处
2016年
院级
12
护理实践技能学习平台的开发与套用
现技中心
2016年
院级

所获荣誉

全国创建平安校园示範学校
全国第一批节水型公共机构示範单位
全国绿化模範单位
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省级文明单位
甘肃省绿色文明学校
省级消防先进单位
——

学术科研

科研机构

据2016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一个校级研究所:西夏唐卡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7月,学院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出版专着、教材65部。学院教师自主研发的ZY—2008—04电子电工电力拖动直流电机实验设备、ZY-JD-2009家用电器实验设备先后顺利通过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的科研成果暨新产品鉴定,荣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武威市科技进步奖,并获得国家专利。“电工模拟现场实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和“综合布线工程实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两个项目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及新产品鉴定。“天祝牧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集成研究”等7个项目获準省级立项。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奖暨社科成果奖三等奖2个。获得发明成果专利3项,其中一项发明专利进入PCT申请阶段。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2016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113.1万册,纸质图书43.82万册,电子图书76.45万册。有资料库CNKI系列资料库、方正Apabi电子图书资料库、纸质图书书目资料库、试用资料库等。
图书馆图书馆
  • 学术期刊
截至2015年3月,学院开办的期刊《武威职业学院学报》是武威职业学院主办批准内部发行的刊物,设有《武威职教理论与实践》编辑部。主要栏目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职教管理、医药护理、套用技术、社科纵横、交流探讨等。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 校训
尚学崇技、求真创新
  • 校徽
校徽释义:
武威职业学院校徽图案是运用技艺的“艺”的甲骨文衍生出的造型。“艺”在《辞海》中的解释为“技能”、“技术”,在《说文解字》中的注释为“种植”,意在远古时期,会种植者被称为有技艺之人。校徽取意以“艺”为立意点,旨在挖掘“职业技术”的文化内涵。在造型上,通过对称的表现手法,既準确生动地突出了职业教育的性质,又强调了群策群力、精心育人的思想精髓。
校徽校徽
教育从根本上讲是树人的工程。校徽图案将抽象文字元号形象化,以育树形态为造型元素,生动体现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宗旨。
校徽整体色彩以充满生机、希望、繁荣的绿色为主色,具有生生不息的意念和信赖的内涵,更加升华了教育的主题。
校徽以圆形为基本形,体现了亲和、圆满与严谨。生动体现了武职院人严谨治学、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工作作风。
整个校徽设计方案注重体现学院文化精神,强调传统元素与现代表现形式的结合,大气、祥和、个性突出,具有很强的识别性。

学生社团

据2016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有各类社团组织30个,注册会员2134人。学院团委围绕“诚信在我身边”、“讴歌民族团结、建设和谐校园”“我与祖国共奋进”等主题开展了演讲比赛、徵文大赛、诗文诵读大赛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60多场次。开展了“庆国庆·迎新生”大型文艺演出、第十三届“校园好声音”大赛、第九届大学生社团文化节、第七届大专辩论赛、第四届“舞动青春”现代舞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
2014-2015年度学生社团情况一览表
序号
社团类别
社团名称
序号
社团类别
社团名称
1
体育类
桌球协会
16
艺术类
天籁之音协会
2
朝阳武术协会
17
志通书法协会
3
羽毛球协会
18
弦舞琴音协会
4
飞跃篮球协会
19
新视觉协会
5
扣响排球社
20
服务类
星空影视协会
6
腾飞足球社
21
心翼心理学社
7
文学类
蓝星草文学社
22
蓝天爱心协会
8
图书馆管理委员会
23
红丝带协会
9
国学社
24
养身类
中医养生协会
10
菊香书社
25
爱牙协会
11
学术类
蓝图设计者协会
26
实践类
大学生促进就业会
12
演讲与辩论者协会
27
能源科技协会
13
英语口语协会
28
易宝协会
14
综艺类
花语插花协会
29
科技类
计算机协会
15
轩苑棋社
30
小牛顿电子协会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张国民
院长、党委副书记
党委副书记
赵明
纪委书记
张富国
副院长
翟存祥、王永绪、潘玉华、田迎春、张伟鸿
党委委员
张国民、宗瑞谦、赵明、张富国、翟存祥、王永绪、潘玉华、田迎春、张伟鸿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