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武周之治

(2019-11-17 10:14:51) 百科
武周之治

武周之治

武周之治是唐朝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当政期间,善于治国、政策积极、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经济发展迅速,百姓过了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日子,对大唐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起到了承前启后的枢纽作用,史称“武周之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武周之治
  • 人物:武则天
  • 时间:690-705年
  • 主要辅助者:狄仁杰、姚崇、桓彦范

简介

武则天自立为帝后,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重用武氏族人,重用酷吏,严重打击了李唐宗室和关陇贵族,削弱了关陇贵族为代表的世家对政治的影响,提高了妇女在社会的地位。武则天在位期间善于治国,为了打击以关陇集团为主的公卿门阀,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以便选用贤士。并知人善任,能重用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但也为了巩固统治提拔酷吏周兴,来俊臣等人。国家在其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极其重要的基础,被称为武周之治。

治国策略

重视农业的发展

武则天号称天后时,颁布了十二条政策,作为其在政时期的施政纲领:
“一、劝农桑,薄赋徭;二、息兵,以道德化天下;三、南北中尚禁浮巧;四、给复三辅地;五、省功费力役;六、杜谗口;七、广言路;八、上元前勛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九、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 十、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 十一、王公以降皆习《老子》;十二、京官八品以上益稟入。”
纲领的前五条都是关于减免赋役、提倡农业、与民休息的内容,武则天把这些放在施政纲领中的首要地位,由高宗下诏加以施行。为有效实行诏命,武则天规定对地方官吏的考核,以农业生产的发展程度来作为评价的重要标準,如果州县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开闢,家有余粮”就对其进行嘉奖;反之。如“为政苛滥,户口流移”则对其进行惩处。当时为了能够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武则天还邀请着名的农学家们编写了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全国,让人们以此作为务农的依据。

广开言路,整顿吏治

善于纳谏,在古代封建统治经验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国家统治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则天对此有透彻的理解,在武则天颁布的十二条政策中, “杜谗口”、 “广言路”,同样占据着重要地位。
武则天虽然对于政治纪律赏罚分明,苛刻刑法, “当其忍断.虽甚爱,不少隐也”,但是她对于那些敢对君主的言行提出批评或劝告的臣民十分恭敬尊重,儘量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即使臣民在言语上有所冲撞,武则天也能对其宽容对待,不会加以追究。
武则天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对于贤才则破格提拔。器重那些为官清正、刚正不阿的大臣,也很赏识那些有能力并在学术上有高度修养的人士,且能够重用这些人才,因为武则天很注意整顿吏治,严明赏罚制度,做到赏罚公平,分析问题精确,处理事情坚决、果断,有一双能看出人的品性、才能的眼睛,因此能从众多的人才中提拔才智出众的人为自己所用,就像《资治通鉴》中的评论所说的那样: “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打击旧门阀土族

唐朝初年,汉魏以来兴起的士族门阀制度渐渐地由兴盛转向衰落。以谢、王为首的东晋南朝/]阀土族已经不再出现,只有以北周时代八柱国家为首的关陇土族,以北方的李、崔、郑、卢为首的山东士族,还保存着一定的势力和社会地位,因为隋、唐皇室都来白天陇集团,所以荚陇士族依然能够保有较高的官位和较多的特权,
武则天十分痛恨这些旧门阀士族,封后不久,立即诛杀、降职、放逐长孙无忌、来济、褚遂良、韩瑗等;高宗驾崩后,武则天取消了其子中宗的皇位,封为庐陵王,她偏爱和信赖武氏的王侯大臣,引起“唐宗室人人自危,众心愤惋”。此后,处于重要地位的关陇士族因此受到沉重打击而失去了势力。
武则天为了扩大统治基础,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庶族地主官僚,从庶族地主中搜罗更多的人才。由朝廷派遣存抚使到全国各地搜罗人才,送到京城,由皇帝亲自审核考试,这就是制举、策问。

开发边疆,巩固边防

武则天在贞观年间国势强盛的基础之上,能够继续推行前朝促进多民族封建国家巩固发展的政策。
如採纳陈子昂的建议,在河西地区的各州县以及西域地区大兴屯田,这些措施加快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巩固;武则天还派遣王孝杰、裴行俭等率兵打退了吐蕃贵族,解决了他们对河西地区和西域地区的侵扰问题,恢复了安西四镇(于阗、疏勒、龟兹、碎叶),使贯通中西的丝绸之路得以流畅通达,没有阻碍,促进了中西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同时还打退突厥余部和契丹贵族,消除了突厥和契丹对北方地区的侵扰,保障中原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东北边境的安定,使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打击门阀

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或称为六盘山)周围的门阀军事集团的总称,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这个集团,其中,西魏、北周和唐朝的始祖都是柱国,而隋朝的始祖是大将军。李世民出自关陇集团,李唐王朝的兴起和关陇集团有着深厚的联繫,对大唐的统治有着很大影响,为了减小关陇贵族对政治通知的影响,武则天登基后,开始打击关陇贵族和李唐宗室。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压制这些关陇集团和他们的依附者。同时诛杀了大量的李唐宗室成员,在武则天的一系列政策下,关陇贵族遭到严重的削弱。

重用寒门

武则天任用了很多贤臣来治理天下,在历史上以知人善任着称,武则天一朝号称“君子满朝”,娄师德,狄仁杰等着名的贤臣均在其列,后来的“开元贤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则天时期提拔起来的。武则天善于用人还体现在她在用人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

改革科举

她改革科举,提高进士科的地位;举行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多种制度,让大批出身寒门的子弟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在洛城殿对贡士亲发策问,遣“存抚使”十人巡抚诸道,推举人材,一年后共举荐一百余人,武则天不问出身,全部加以接见,量才任用,或为试凤阁(中书省)舍人、给事中,或为试员外郎、侍御史、补阙、拾遗、校书郎,试官制度自此始,

任用酷吏

武则天的统治稳定之后,开始启用酷吏。为巩固统治,武则天使用严酷手段。为掌握国家统治大权,她毒死了已立为太子的亲生儿子。称帝第二年,武则天便用两大酷吏之一的来俊臣杀了另一个酷吏周兴;至万岁通天二年(697年),杀死来俊臣,结束了酷吏政治。

人物简介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彠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 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
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加謚则天顺圣皇后。当了二十八年皇后、七年皇太后,还有十五年名正言顺的大周帝国皇帝。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