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A 联盟是由五所欧洲着名的理工科大学组成的大学联盟,成立于1999年。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欧洲IDEA联盟
- 外文名:IDEA
- 成员:五所欧洲着名的理工科大学
- 性质:大学联盟
- 成立时间:1999年
联盟简介
它的成员是: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世界三大大学排名——全球排名Top20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世界三大大学排名——全球排名Top100
亚琛工业大学;世界三大大学排名——全球排名Top200
查尔姆斯理工大学;世界三大大学排名——全球排名Top200
米兰理工大学;世界三大大学排名——全球排名Top200
这五所大学有很多共同点,他们都是各自国家中最大的理工科大学,但这并不意味这他们只提供理工科的课程。
联盟成员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德语: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简称ETH Zürich),2011世界三大大学排行: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行全球第15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行全球第18名,QS高等教育评价世界大学排行全球第15名。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是欧洲最富盛名的理工大学,有着欧洲大陆第一理工大学的美誉,在全球範围与麻省理工学院享有同样的声誉。该校来自八十多个国家的一万八千名师生分布于16个系,教研领域涵盖建筑、工程学、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诞生了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2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世界最着名的理工大学之一。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创立于1855年,与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及其他四家联邦研究机构一起组成ETH-Bereich联合体,隶属于瑞士联邦内政部。该校还是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IDEA联盟等国际高校合作组织的成员。
1854年2月7日,经过长期关于在州立大学外另立联邦高校必要性之讨论,瑞士联邦通过了建立联邦理工学校的法律。1855年10月16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校(Eidgenössische Polytechnische Schule)在苏黎世成立。1909年,该校进行课程改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11年,更为现名联邦理工学院(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1993年,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与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及其他四家联邦研究机构一起组成ETH-Bereich联合体,隶属于瑞士联邦内政部。
为纪念1958年12月15日去世的该校物理学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沃尔夫冈·泡利,苏黎世理工数学和物理学繫于1962年起举办“沃尔夫冈·泡利讲座”。讲座一般于每年十二月或一月举行,邀请一位着名科学家在一周内举行三次系列讲座,内容集中于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领域。
自1962年生物物理学家马克斯·德尔布吕克(196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演讲以来,沃尔夫冈·泡利讲座已举行了四十余届,其中有24位演讲者是诺贝尔奖得主。2005年,为纪念建校150周年和世界物理年,讲座邀请了17位世界着名物理学家举行研讨会。近年讲座一般于每年五六月间一周的周一、二、四晚上在主楼最大的教室Auditorium Maximum举行。
ETH日(ETH-Tag)每年于11月20日校庆日左右举行,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学术节日(Dies academicus)。这一天在主楼会有一系列活动,包括奖励优秀学生论文、颁发荣誉博士学位等。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年度舞会Polyball始于1860年代,于每年十一月底在主楼举行,面向公众开放,是该校最隆重的年度活动,也是欧洲最大的舞会。
自1951年起,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与相邻的苏黎世大学每年在市中心的利马特河上举行师生划艇比赛(Uni-Poly Rudermatch),吸引全市公众观看。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诞生了一大批对瑞士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人物,包括爱因斯坦等21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她的许多毕业生成为瑞士政商学界要人。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荷兰语: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 2011年世界三大大学排行:US news世界大学排行全球83名;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行全球103名;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108名。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是欧洲着名理工大学之一,位于荷兰代尔夫特市,是荷兰规模最大最具有综合性的理工大学,拥有超过13000名学生和2100多个研究人员,其航空工程,电子工程,水利工程等学科在世界上都具有领先地位和卓越声望。
1842年1月8日荷兰国王威廉二世创办了“皇家工程学院”。1905年5月22日,皇家工程学院更名为代尔夫特高等技术学院,并成为一个学术和教育机构,在此期间学生人数大约有450人。起初所有学校建筑都座落在代尔夫特市中心,而于20世纪中叶被分化到了专门的大学区域。大学图书馆是学校最后一栋位于市中心的建筑,并1997年更址到校内来。
1985年9月5日,学校更名为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水平在荷兰国内和国际上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得到包括美国'工程技术学会‘——American Board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在内的许多国际技术组织的认可。每年,该校有185名学生获得博士学位,有近4000篇论文在各类专业期刊上发表。
治学严谨、注重基础理论和套用技术研究,探讨最新前沿科学理论已成为该校教学和学术研究的主导思想。2005年11月28日出版的《EE Times》显示,荷兰的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在最佳EE工程类大学排名中,位于全球第七。
技术创新是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各个系/专业有许多研究小组外,学校还有三个被荷兰教育、科学和文化部认可和支持的研究所。另外,学校还与其他大学共建8个研究所,其中6个是荷兰国家级研究单位(Depth Strategy Studies)。该大学还与国际上很多着名的工业技术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交流,与许多跨国公司和知名研究机构如飞利浦电子,壳牌石油等保持密切联繫,因此许多学生有机会在这些机构中完成部分学业或研究工作,这也是其毕业生高质量工作和高薪金的保证。不足的是,由于学校定位于培养最具前瞻性和创造力的工程师,因此虽在套用科学和技术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但在人文和基础科学领域相对较弱,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相对世界其他着名理工大学较少。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具有一流的教学设施和科研设备,顶部附满绿草的图书馆是学校的标誌性建筑之一,有一百多万册藏书和大量的期刊杂誌,学生教师可以免费借阅。学校还有许多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在微电子方面,有自己的晶片生产厂和研发中心,。学校还有许多运动场所和设施供学生使用。学校的所在地-代尔夫特,是荷兰的历史名城。荷兰王室的创始人-William of Orange就是在代尔夫特开始执掌政权的.直到今天,荷兰王室的家族教堂仍然是在代尔夫特。荷兰着名画家杨·维梅尔和显微镜的发明人安东尼·凡·雷文霍克也都是在该诚出生,成名的。代尔夫特生产的瓷器-Delft Blue曾是欧洲王室专用的瓷器,在欧洲享有盛名。
亚琛工业大学
(德语:RWTH Aachen(Rheinisch-Westfä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亚琛北莱茵威斯伐伦工业大学),又译作亚琛工业大学、亚琛科技大学) 2011年世界三大大学排行:US news世界大学排行全球172名;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行全球79名;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128名。
亚琛工业大学为德国亚琛最大的大学,也是欧洲最着名的工科大学之一。2007年10月19日,德国第二轮“精英大学”评选最终揭晓,亚琛工业大学成为德国九所精英大学之一。
目前约有31000个学生,约16%为外国学生,外国学生大多来自于中国,土耳其,印度,波兰,保加利亚,喀麦隆,希腊及伊朗等,中国留学生大约900人。每年有两千个学生完成学业,有八百个人得到博士学位。
亚琛工业大学并没有所谓的校园,依建筑物分为三个主要的中心区,最主要的部分在亚琛的西北方,介于市中心与西车站之间。这些部分包含了系馆与学生餐厅等。
许多学系教席(Lehrstühle),例如电子工程,数学,经济学,医学,德国文学,罗马学,哲学,建筑,冶金学等,大部分分布在学校的大讲堂(Hörsäle)一带。
另一个区域是在宏尔(Hörn),包括计算机工程,历史,土木,也有物理学与一部份的电子工程学系。生物学与医学系则在梅拉特(Melaten)区。学生宿舍也分三个区域。
扩充的校区位在尤利西(Jülich),在埃森(Essen)的技术房,及在斯图加特大学,奥地利皆有驻点。
另外学校在艾菲尔(Eifel)的Wildenhof也有水上运动场所。
目前有两百六十个研究机构教席,与约四百一十个专职教授。科学助理约有四千四百人。
查尔姆斯理工大学
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又称:查尔姆斯理工学院,查尔莫(摩)斯工学院等,英文: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瑞典语:Chalmers tekniska högskola,简称:Chalmers或CTH)是欧洲顶尖的一所理工大学。位于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成立于1829年(己丑年),是一所以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和建筑学教育与研究为主旨的瑞典理工大学。Chalmers与欧洲多所顶尖理工大学共同组成着名的IDEA联盟。
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在2013年QS世界大学排名工程技术领域排名中列世界第55位,电气与电子工程学科排名世界第52位。在荷兰莱顿大学发布的2014年CWTS Leiden Ranking世界高校排名中,查尔姆斯理工大学与工业界的科研合作水平排名全球第2,较2013年上升一个名次。Chalmers的硕士专业课程几乎都採用英语教学。瑞典全国大约40%左右的工程师和建筑师都是该校毕业生,是瑞典就业率最高的大学。该校拥有强大的环境科技、IT科技、纳米技术、生物工程、汽车工程与建筑学系,是欧洲着名的研究型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THE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4]中,该校与KTH一起被列为瑞典最优秀的理工大学,和北欧地区最优秀的理工研究所之一,该校在QS世界大学排名理工科排名中一直保持在前百强。此外,在2011年一项以校友担任世界五百强CEO的数量为标準的大学排名中,Chalmers位列瑞典第1,欧洲第16,世界第42位[5]。
Chalmers有两个校区,分别是位于哥德堡市中心的Johanneberg主校区,和位于城市北部Hinsingen岛上的Lindholmen校区,其中Lindholmen位于哥德堡市的IT科技园中,该校区也是Chalmers与哥德堡大学合办IT学院的所在地。
米兰理工大学
米兰理工大学(义大利语:Politecnico di Milano,简称POliMI),创建于1863年,坐落在义大利最富饶的伦巴第大区首府米兰市中心,在伦巴第大区拥有七个校区(其中皮亚琴察校区在艾米利亚-罗马涅地区)。这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师资力量极其雄厚的大学,在建筑和设计界享有盛名。在义大利理工科方面排名第一,是义大利最大也最负盛名理工科大学。在知名的2015/2016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中,位列187,义大利国内排名第1,其工程和技术排名全球第24位,同时,根据最新的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显示,米兰理工大学土木和结构工程排名全球第13位,建筑学/建筑环境专业全球第14位,艺术设计专业全球第11位,机械工程专业全球第22位,欧洲顶尖的理工大学之一。其知名校友有: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者居里奥·纳塔(Guilio Natta)有机化学家;着名时装设计师、企业家、时尚品牌阿玛尼Armani创始人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等等。
米兰理工大学的主校区位于米兰市区的大学城(Città Studi)内,米兰市内的另一校区则位于米兰西郊的Bovisa区,在米兰市外的科莫、莱科、曼托瓦、克雷莫纳以及皮亚琴察这五座城市还分布有规模较小的校区。
在义大利有三所"Politecnico"(理工大学,只教授工程、建筑和设计),分别位于米兰,都灵和巴里。他们都被学生口头称为"Poli"。
1927年,学校迁至目前的校址达文西广场(Piazza Leonardo da Vinci),即现在的大学城(Citta' Studi),并于9月22日对外招生。在那一时期,学院被命名为皇家理工学院(Regio Politecnico)。
1937年,学校正式更名为米兰理工大学(Politecnico di Milano)。
1942年,大学开始使用来源于拉斐尔名画《雅典学院》的标誌。1954年欧洲第一个电子计算中心在米兰理工大学运营。
1977年,天狼卫星(the satellite Sirio)由米兰理工大学和其它公司合作研製并成功发射。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米兰理工大学开始扩展其它校区。1993年,开设工业设计课程。
自建校以来,米兰理工大学不断成长,通过培养无数教授、研究人员和企业家,在建筑设计、工程技术、产品设计以及航空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创造和改写了义大利乃至整个世界的科研历史。根据米兰理工大学统计,到2010年,29%的义大利建筑师,78%的义大利设计师,19%的义大利工程师,毕业于该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