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椋鸟:身长22cm ,翼展39cm ,体重85 g 。雌、雄鸟相似,迁移鸟。羽毛最显着的特点是黑底白点,冬天全身羽毛显示白色斑点和暗黄色。未成年时是煤菸灰棕色,腹部暗棕色带苍白斑纹。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欧洲椋鸟
- 拉丁学名:European starling
- 界:动物界
- 门:脊索动物门
- 纲:鸟纲
- 目:雀形目
- 科:椋鸟科
- 属:椋鸟属
- 分布区域:加拿大中部、美国全境
物种特徵
身长22cm ,翼展39cm ,体重85 g 。雌、雄鸟相似,迁移鸟。羽毛最显着的特点是黑底白点,冬天全身羽毛显示白色斑点和暗黄色。未成年时是煤菸灰棕色,腹部暗棕色带苍白斑纹。叫声:歌唱旋律多变,明亮的口哨声,嘁嘁喳喳声等。仿效其他鸟歌曲,包括东部林鹟和北美鹑,机械声以及长笛声。雄鸟常常拍翅引吭高歌。
欧洲椋鸟

生活习性
独居或繁殖期间成对,幼鸟成群觅食栖息,孵化期成群。常在草地成群觅食,时有麻雀参与。冬天加入其他鸟群共栖息,形成数量可观的鸟群。经常在开阔地带地面觅食。吃各种各样的昆虫、果子和五穀。尖嘴强壮有力。一夫一妻制,常常形成鬆散群体,有些雄鸟一夫多妻,有占窝行为。筑巢高度3-8 m, 有时高达18 m,两性共同筑巢。每窝4-8个卵,浅蓝或浅绿色通常未玷污,但有时有褐色斑点,卵短小长圆形到长的长圆形, 3.0×2.0 cm。两性共同孵卵,12-14天孵出,但雌鸟孵卵时间更多。 雏鸟 由雌鸟照顾,幼雏留在巢中18-21天,由两性哺养。第一次飞行大约在26天后。 每年2-3窝。
欧洲椋鸟

地理分布
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地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
中国为新疆西北部夏候鸟,迁徙时可见,为台湾冬候鸟。
分布範围:欧亚大陆。
分布状况:常见于中国西部的农耕区、城镇周围及荒漠边缘。亚种poltaratskyi繁殖于準噶尔盆地北部;porphyronotus于新疆西部天山及喀什地区;poltaratskyi迁徙时有记录作为过境鸟见于整箇中国西部地区并偶见于华东及华南沿海。
生长繁殖
4~6月繁殖,往往集群营巢,巢营在村内尾檐下,峭壁裂隙、塔内以及天然的树洞中。巢以稻草、树叶、草根、芦苇、羽毛等编成。
每年繁殖一次,每产4~7枚卵,卵色变化很大,呈乳黄色、翠绿或纯浅绿蓝色。
孵卵期12天,亲鸟每天育雏95~328次,且有时一次衔数条虫返巢育雏。
影响
无所不在的欧洲椋鸟不仅仅是噪音的製造者,而且还对美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据了解,每年欧洲椋鸟所造成的美国农业经济损失达8亿美元。此外,大量的飞鸟对飞机的飞行也是一个致命的威胁。椋鸟是一种群居鸟类,经常会形成一个个庞大的鸟群,数量高达100万只,甚至更多。儘管天空中庞大的鸟群可以产生一幅幅壮观的画面,但是现在已经有人对它们的存在表示反感。
经济价值
在青海分布区数量较多,秋季在农田啄食种子或果园果子,一般认为它是害鸟。但它们的大量食物仍为昆虫,食粮仞或果子吸是在收穫季节,因此益多于害。
保护现状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最新奇观
美国媒体报导,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上空出现了罕见的鸟类“漏斗云”现象。成千上万只欧洲椋鸟形成一个庞大的飞行编队向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东部乡村铺天盖地而来,鸟群好似天空中一片不断变换形状的漏斗云,场面既壮观又迷人,引起了当地人纷纷驻足观看。当地电视台记者和摄影爱好者抓拍了这一精彩的场面。
欧洲椋鸟

当地时间上周五傍晚,萨克拉门托东部乡村上空突然飞来一个庞大的鸟群,有如一大片黑压压的乌云,遮住了半边天空。据专家介绍,这个鸟群应该是欧洲椋鸟群,数量估计至少有50万只。鸟群在天空中流畅地移动,并不断变换阵形。这一奇妙而壮观的场面震惊了当地居民,许多人纷纷停车观看并拍照。美国萨克拉门托市电视台记者威尔-弗兰普顿在16号公路上通过一段视频和数张精彩的照片,记录下了这一奇异的景象。
对于这种罕见的奇异现象,许多人纷纷表示难以置信。杰夫-麦克里奥德当时正在公路上驾车,他专门停下来想看个究竟。他在接受採访时表示,“我到现在都无法确定这究竟是什幺,它看起来非常疯狂。最初我把它当作了漏斗云,但接下来我甚至都不知道它究竟在乾什幺。”
据美国自然科学教授、鸟类学家杰里-兰汉姆博士介绍,当地存在很多这种欧洲椋鸟群。鸟群虽然在不断变换阵形,但每只鸟互相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从没有出现过两只相撞坠地的现象。兰汉姆解释说,“你可能会很惊讶,为什幺这些欧洲椋鸟不会相互碰撞。但是,它们的队形确实保持得非常流畅。儘管无法精确计算出这个鸟群的数量,估计至少有50万只。”
兰汉姆博士退休前共用了38年的时间用于研究鸟类的各种习性。他认为,这种现象在我们人类看来显得很奇异,但这只是欧洲椋鸟一种常见的行为。在晚上栖息之前,它们都要像例行公事一样进行一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