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安德鲁·欧拉(George Andrew Olah,Oláh György)(1927年5月22日-),出生于布达佩斯,是一个美籍匈牙利化学家。他在超强酸稳定碳正离子的研究中有杰出贡献。他曾获得1994年诺贝尔化学奖,并在不久后获得普利斯特理奖章——美国化学会所颁发的最高荣誉。
基本介绍
外文名:George Andrew Olah,Oláh György
国籍:美籍匈牙利人
出生地:布达佩斯
出生日期:1927年5月22日
职业:化学家
毕业院校:布达佩斯技术与经济大学
主要成就:发现了使碳阳离子保持稳定的方法
人物简介
乔治·安德鲁·欧拉(George Andrew Olah),1927年5月22日生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一个律师家庭,1949年在布达佩斯工业大学(现更名为:布达佩斯技术与经济大学)获博士学位;1957年移居美国进入道氏化学公司工作,1967年在凯斯西部大学任教,1977年进入南加州大学洛克尔碳氢化合物研究所工作,1991年出任该所主任。乔治·安德鲁·欧拉
欧拉毕业后在布达佩斯技术与经济大学任教。由于受到匈牙利十月事件的影响,他和他的家人先后移居英国和加拿大。他在加拿大时与另一位匈牙利化学家Stephen J. Kuhn加入了渥太华萨尼亚的陶氏化工公司,并在那时开始了对碳正离子的研究。1965年,他回到了凯斯西储大学的学术部,1977年来到了南加州大学。欧拉在1971年成为了美国公民。欧拉如今是南加州大学的着名教授,并且是Loker碳氢化合物研究机构(Loker Hydrocarbon Research Institute)的主任。他在2005年写了一篇推广甲醇经济的文章。
1994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授予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有机化学家乔治·安德鲁·欧拉(George Andrew Olah)教授199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表彰他在碳正离子化学研究方面所作的贡献。
研究历程
他从小就接受非常严格的中国小训练,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欧拉曾对匈牙利的历史如痴如迷,后来把兴趣转向自然科学。在高中毕业后,他进入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udapest,在Geza Zemplén教授的指导下从事有机化学方面的学习及研究,于1949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当时年仅22岁。大学几年的学习与研究,把欧拉与有机化学紧紧地连在一起,从此他正式步入了他的有机化学生涯。由于Zemplén是Emil Fischer的学生,欧拉自称他自己是Fischer的“徒孙”。
1956年,欧拉移居加拿大,在Dow Chemical公司任资深化学研究员。1957年迁居美国后,继续在该公司任职至1964年。欧拉对碳正离子的早期工作正是在这期间完成的。1965至1977年间,欧拉在Case Western大学任教授。从1977年至今,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任讲座教授,并为该大学的Locker碳氢化合物研究所创建人之一,现任该所所长。
欧拉在他的诺贝尔奖演讲中风趣地引用George Von Bekessy(1961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的话:“在对待错误的问题上,一个人应该有几个朋友,他们会愿意花时间检查你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一个更好的方法是有几个敌人。因为敌人会不遗余力地找出你所有大小错误所在,而你不用付出任何回报。问题是这样的敌人并不多,更糟的是这样的敌人会很快变成你的朋友,因而也减少了对你的帮助。每个人都应该有几个这样的好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