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港铁路自钦北铁路钦州东站北海端出岔,向南终至钦州港,正线长度29.3公里,是钦州港港区经济开发配套工程,终点站钦州港站位于茅尾海东南侧的钦州市大番坡镇水井坑村,附近有三娘湾、七十二泾等景区和海上白海豚景观。1992年10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由南防铁路公司(1995年10月起为广西地方铁路有限公司)和钦州市人民政府合资兴建,投资2.3亿元。铁路运输货物通过钦港铁路出海分别比从南防、钦北铁路出海缩短运距28公里和70公里,为广西沿海经济开发和大西南物资出海便捷的新通道。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钦港铁路
钦港铁路的地形、地貌、地质、气温、降雨量与钦北铁路基本相同。
钦港铁路由柳州铁路局勘测设计院设计。1993年8月完成初步设计,报经自治区计委审批,同意初步设计的线路走向。1994年年末完成施工设计。主要技术标準:线路等级地方铁路I级,限制坡度6‰,曲线半径最小400米。年运输能力初期180万吨,近期310万吨,远期520万吨。初期开设钦州港站,预留海棠、茅坡站。工程概算1.92亿元。
1993年8月,钦港铁路列入自治区重点工程项目,钦州市人民政府成立广西钦港铁路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钦州市铁路发展总公司(投资主体)。南防铁路公司、钦州市人民政府为工程建设单位。9月,南防铁路公司成立钦港铁路建设指挥部。工程由柳州铁路局工程处、中铁十二局一处等13个单位施工。1993年8月16日开工,1996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
1997年6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钦港铁路、钦北铁路由钦北铁路公司经营管理。2002年6月,钦港铁路交广西沿海铁路公司经营管理。
2001年11月和2004年7月,从钦州港站至港口作业区7.7公里的钦州港务局勒沟专用线,5.9公里的鹰岭铁路公司鹰岭专用线先后建成。
2005年,钦港铁路正线更换50公斤/米再用轨0.63公里,更换混凝土轨枕27.5公里,更换木枕1.8公里。线路行车速度由60公里/小时提高到80公里/小时。
钦港铁路投入运营后,运量经过前期的缓慢增长后,从2004年起进入快速增长期。1997年,完成货物传送量0.62万吨、货物到达量0.36万吨;2005年,完成货物传送量48.87万吨,货物到达量48.82万吨,分别比1997年增长77.8倍和126.3倍。1997—2005年,钦港铁路完成货物传送量118.60万吨,货物到达量175.1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