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北部湾大学

(2018-07-17 17:41:34) 百科
北部湾大学(钦州学院)

北部湾大学

钦州学院一般指本词条

北部湾大学(Beibu Gulf University),简称“湾大”,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滨海新区,是一所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共建。学校是全国套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首批理事高校、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基地院校、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设的“套用型本科高校”项目单位。

学校前身为1973年创办的钦州地区师範学校;1991年5月,设立钦州师範专科学校;2006年2月,升格为钦州学院;2018年11月底,教育部批准在钦州学院基础上设立北部湾大学。2018年12月8日,北部湾大学正式揭牌成立。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滨海校区占地2070亩,现有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8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14000多人,其中本科生13103人,专科生567人。学校设有海洋学院、海运学院、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等18个教学单位,开设本科专业50个,专科专业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部湾大学
  • 外文名:Beibu Gulf University
  • 简称:湾大
  • 创办时间:1973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类型:综合
  • 属性:省部共建高校(2016)
    全国套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高校
    “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基地院校
    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设的“套用型本科高校”项目单位
  • 主管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
  •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赵君
    校长:韩峻峰
  • 高职专业:1个
  • 本科专业:50个
  • 硕士点: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
    专业学位授权领域3个
  • 院系设定:18个教学单位
  • 校训:博观内省、达道知行
  • 地址:钦州市滨海新城滨海大道12号
  • 院校代码:11607

历史沿革

1973年,钦州学院的前身钦州地区师範学校创办。
1982年,更名为钦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北部湾大学
1985年5月,设立广西师範学院钦州分院。
1988年6月,更名为钦州地区教育学院。
1991年,改建为钦州师範高等专科学校。
1999年6月,广西广播电视大学钦州分校与钦州民族师範学校合併办学。
2004年6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钦州民族师範学校(含广西广播电视大学钦州市分校)併入钦州世范高等专科学校,组建成新的钦州师範高等专科学校。
2006年2月,国家教育部下文批准钦州师範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钦州学院。
2007年,学校在广西高校中率先开设涉海专业,填补了广西有海洋而高校无海洋专业的历史空白。
2008年5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获得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2011年5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在钦州学院基础上筹建北部湾大学。
2012年11月,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2013年3月,广西区高校学位委员会批准钦州学院列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3年,成为教育部首批套用型大学联盟理事高校。
2014年,成为广西新建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单位。
2015年,学校由钦州市西环南路整体搬迁至钦州市滨海新城。
2015年,获得教育部批准的学校与波兰华沙理工大学合作本科教育项目。
2016年,获批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
2016年,广西与国家海洋局签署共建北部湾大学(筹)协定
2018年1月,学校新增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8年12月,教育部致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钦州学院更名为北部湾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设有海洋学院、海运学院、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等18个教学单位,开设49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19个专科专业。
院系名称
本科专业
增设时间
专科专业
海洋学院
海洋科学
2008年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养殖学
2010年
——
海洋生物製药
——
——
海运学院
轮机工程
2007年
轮机工程技术
航海技术
2009年
航海技术
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学院
自动化
2008年
——
机械工程
2010年
——
车辆工程
2013年
——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15年
——
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
2015年
——
石油与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2007年
——
油气储运工程
2011年
——
能源化学工程
2015年
——
经济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
2007年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含港口物流方向)
2007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
市场行销
2008年
行政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2009年
人力资源管理
财务管理
2013年
会计
城市管理
2014年
行销与策划
金融工程
2016年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2006年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08年
——
物联网工程
2014年
——
食品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2007年
食品加工技术
食品质量与安全
2015年
——
资源与环境学院
地理科学
2006年
物业管理
地理信息科学
2014年
工程测量与监理
陶瓷与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
2007年
——
环境设计
2007年
——
产品设计
2007年
——
美术学
2009年
——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2006年
套用泰语
汉语国际教育
2007年
传媒策划与管理
英语
2007年
——
音乐学
2008年
——
音乐表演
2012年
——
新闻学
2013年
——
教育学院
套用心理学
2011年
初等教育
教育学(教育管理和国小教育文科方向)
2012年
心理谘询
理学院
物理学
2006年
——
数学与套用数学
2006年
——
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2016年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思政部
思想政治教育
2006年
——
体育教学部
体育教育
2009年
体育教育
——
——
体育保健
(以上专业不全,详细请见学校官网。)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288人,其中专任教师802人(正高129人、副高323人,博士223人)、博导15人、硕导92人);有国家千人计画特聘专家、国家万人创新导师、国家教学名师、八桂学者各1人;自治区特聘专家6人。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有“双师型”教师220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
国家“千人计画”特聘专家(1人):朱留存
八桂学者(1人):余建星
全国优秀教师(1人):陆衡
省级教学名师(1人):徐书业
省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学教学团队、汉语言文学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1月,学校有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自治区级重点学科7个(培育)、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3个,校级重点学科13个。
学科门类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
02 经济学
0254 国际商务硕士
08 工学
0852 工程硕士
09 农学
0951 农业硕士
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北部湾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领域(3个):化学工程、物流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广西重点学科(培育)一览表
序号
负责人
备注
1
海洋生物学
廖永岩
桂教科研[2013]8号
2
化学工艺
石海信
桂教科研[2013]16号
3
机械製造及其自动化
黄宜军
桂教科研[2013]16号(培育)
4
水产养殖
吴信忠
桂教科研〔2015〕17号
5
船舶与海洋工程
柳存根
桂教科研〔2015〕17号
6
管理科学与工程
朱芳阳
桂教科研〔2015〕17号(培育)
7
油气储运工程
蔡成翔
桂教科研〔2015〕17号(培育)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有自治区级精品课程8门,广西优势特色专业5个、校级特色优势专业群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3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有钦州市人才小高地4个,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大人才项目2个;广西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1个,广西专家服务基地依託单位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3个,自治区级协同育人平台2个,院级精品课程11个,校级精品课程22个,校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6个。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8门):数学建模、公共教育学、工程製图、古代汉语、物流学、坭兴陶艺、港口物流、教师礼仪
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3个):製造技术与创新创业实训中心、石油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与信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协同育人平台(2个):坭兴陶工艺与创意文化协同育人平台、石油化工套用型创新人才协同育人平台
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航海虚拟仿真实验实训中心、陶瓷艺术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滨海旅游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广西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1个):广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
广西优势特色专业(5个):海洋科学与渔业、机械与船舶海洋工程、石油与化工、经济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教学成果
2016年12月,在第十六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软体大赛中,该校共有6项作品入围决赛,其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2016年12月,在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简称“大广赛)中,该校陶瓷与设计学院学生获得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及四项优秀奖。
2016年11月,在第六届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中,该校参赛队荣获团队特等奖、8位同学获得个人一等奖。
2016年11月,在2016年全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总决赛中,该校2位同学分获三等奖和优秀奖。
第十六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软体套用大赛中部分获奖情况(2016年)
序号
作品
类型
製作团队
奖项
1
牛乳中微生物的控制
微课
陈美花林学艺廖倩
一等奖
2
建筑识图与测绘
多媒体教学软体
李丽凤李红张成强黄叔界廖倩
二等奖
3
数字万用表的套用操作
微课
廖倩王明娟何健
二等奖
4
三角形外螺纹的车削加工
微课
刘浩宇韦相贵席红霞
二等奖

学校荣誉

截至2016年3月,学校先后获得2013-2015年度广西高校思政线上“贡献奖”。2015年,荣获共青团中央授予“团中央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获得广西消防安全先进学校。2016年,获批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

学术研究

研究机构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有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钦州市重点实验室7个;有广西院士工作站1个(海洋类)、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广西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2个、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1个,广西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广西高校重点研究机构2个。
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3个):北部湾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重点实验室、北部湾石油天然气资源有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临海机械装备设计製造与控制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西船舶数位化设计与先进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北部湾港口物流与园区经济研究基地
广西院士工作站(1个):海洋生态环境
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钦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广西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广西临海机械装备设计製造与控制实验室
广西高校重点研究机构(2个):北部湾海洋保护与开发利用实验室、北部湾人文研究中心
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北部湾特色海产品资源开发与高值化利用实验室、广西北部湾海岸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北部湾现代港口物流实验室、北部湾石油天然气资源有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临海机械装备设计製造及控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中心
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2个):广西油气精细化利用及安全控制团队、船舶数位化设计製造工程技术团队
广西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2个):钦州坭兴陶艺传承与开发、北部湾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钦州市重点实验室7个):钦州市油气资源精细化利用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钦州市大数据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钦州市船舶先进设计製造重点实验室、钦州市海洋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钦州市电子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钦州市现代港口物流重点实验室、钦州市坭兴陶窑变工艺研究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社科、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0项,获国家授权专利96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5项、广西科学技术奖3项。
2016年5月,该校龚斌老师负责的课题《对虾HPV病毒衣壳蛋白前体切割的分子机理及对病毒颗粒形成的影响研究》获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2016年5月,该校官秀成老师负责的课题《西南边疆地区法治社会建设研究》和王素华老师负责的课题《以学校为主体的中越边境地区留守儿童关爱模式研究》获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
2012年—2016年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汇总表
序号
年度
主持人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项目类别
1
2012
李乃琼
中国—东协民族体育文化差异与融合发展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一般项目
2
2012
陈锋
民族地区农民政治认同的特点、机制及规律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西部项目
3
2012
胡晓熙
微相吸附-光谱修正结合萤光光谱研究新型两亲含硅嵌段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的作用机理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青年基金项目
4
2012
金乐
用“芯区-刮削层-杂质溅射”简化耦合模型对EAST电浆放电的定性研究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专项基金项目
5
2012
吴信忠
贝类两个新型天然免疫相关蛋白的分子免疫学功能和机制研究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面上项目
6
2013
梁芷铭
交往理论视域下政务微博话语权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西部项目
7
2013
王书庵
中国——东协贸易冲突解决机制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西部项目
8
2013
冯国禄
基于滞水时间控制的春耕稻田养分流失潜力及其内在驱动机理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地区基金项目
9
2013
尹艳镇
基于嵌段聚合物自组装複合材料的超分子回响性仿生硒酶构筑及催化机制研究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青年基金项目
19
2015
王京真
基于宽吻海豚细胞株的体外毒理学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套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青年基金项目
11
2014
林加全
跨境血亲视域下西南边疆民众国家认同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
西部项目
12
2014
傅远佳
中国—东协海上互联互通机制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
西部项目
13
2014
廖永岩
基于幼体生境的北部湾中国鲎高种群密度形成机制研究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地区基金项目
14
2014
何坤欢
簇基多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及其CO2化学固定成环状碳酸酯的催化性能研究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青年基金项目
15
2014
张海燕
重油中原位表面活性物质的分离及其与外加表面活性剂和硷协同作用机理的研究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
应急管理项目
16
2015
王素华
以学校为主体的中越边境地区留守儿童关爱模式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
一般项目
17
2015
官秀成
西南边疆地区法治社会建设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
西部项目
18
2015
龚斌
对虾HPV病毒衣壳蛋白前体切割的分子机理及对病毒颗粒形成的影响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地区基金项目
20
2016
尹继林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东协推广与文化适应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青年项目
21
2016
黄鹄
广西沿岸人工海滩养护效应及动力地貌变化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地区基金项目
22
2016
尹艳镇
基于辛烯基琥珀酸澱粉酯的可降解仿生硒酶构筑及构效关係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地区基金项目
23
2016
高希存
纯有机化合物的磷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地区基金项目
24
2016
朱芳阳
多重机遇叠加下的北部湾物流产业生态位选择与构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地区基金项目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钦州学院图书馆的前身是1991年成立的钦州师範专科学校图书馆。据2018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馆藏文献总量215万册,其中纸质文献146万册,电子文献69万册。订阅纸质报刊1650种,电子期刊27088种,有中外文检索资料库18个。设有社会科学总库、自然科学总库、文史书库、文化教育科学书库、语言文字书库、艺术图册书库、工具书库和社会科学提存书库、自然科学提存书库、报刊杂誌书库等10个书库。
  • 学术刊期
《钦州学院学报》是由钦州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资料库全文收录期刊。该学报社科版主要栏目有:邓小平理论研究、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法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文学研究、语言文字学研究、历史学研究、中国-东协研究、教育心理学研究、北部湾文化研究、中国新诗研究、环境伦理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图书馆研究,其中特色栏目为:中国-东协研究、北部湾文化研究;自然版主要栏目有:海洋与生物研究、船舶与航海研究、数学研究、物理研究、电子技术研究、计算机技术研究、机械与自动化研究、化学与化工研究、体育研究、物流管理研究、经济研究,其中特色栏目为:海洋与生物研究、船舶与航海研究。

文化传统

校徽

钦州学院校徽如下图所示。
北部湾大学(钦州学院)

校训

博观内省、达道知行
临浩瀚,立高远,是为博观,博观者,海之胸襟,海之视域也;如"博观"意在向外,则"内省"重在向内。内省之义有孟子"三省吾身"之谓,故重内在之道德修养,重内力内功之修炼,而内外结合,乃成人成才之关键。此二者又合于"达道","达道"其关键在"和"。"和"对己,在"中和",万物求其"中",既不过也无不及,恰如其分也:对外,则在"和谐社会"之构建。而"知行"则在知与行,即理论与实践之转换,同一。大学精神在于学校之特色,学校之宗旨;大学校训则在办学者,师与生之身体力行也。两者相辅相成。

精神

海涵春育、鹏举南天
"海涵",面大海,临浩瀚,以海之气象涵养之也。详解其义有三:一曰大学地理,位于钦州;二曰特色学科,海洋类学科;三曰大学理念,开发北部湾。"春育",春风化育,谓大学以育人为本,且以春风化育之道育一代新人。"鹏举",大鹏振羽,其翼垂天也。谓大学之发展前程无量,亦谓以大学之发展,来发展钦州,发展北部湾,辐射东南亚亦为前程无量之伟业也。"南天"本谓大学所在南方。因其本意有有时特指岭南地区之义,故大学之服务,生源,学术资源俱在南天也。此大学精神突出学校位于良港,辐射东南亚,以育人,海洋气象为特色。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赵君
党委副书记
陈锦山、陈湘如
校长、党委副书记
韩峻峰
副校长
曾彦、黄鹄、唐高华
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
梁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