檯球是一项在国际上广泛流行的高雅室内体育运动,是一种用球桿在台上击球、依靠计算得分确定比赛胜负的室内娱乐体育项目。檯球也叫桌球(粤港澳的叫法)、撞球(中国台湾的叫法)。最初檯球是用木料製成的,之后出现了象牙製造的。
檯球已发展成为多种多样:有中式八球、俄式落袋檯球、英式落袋檯球、开伦檯球、美式落袋檯球和斯诺克檯球,其中斯诺克最为普遍,已成为一项比赛项目。现在的檯球都是用合成树脂做的,主要有聚酯、不饱和聚酯、酚醛树脂、脲醛树脂等品种。不同材料的价格和档次相差很远。国际比赛的标準用球是用酚醛树脂做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檯球
- 外文名:Billiard
- 别称:桌球(港澳叫法);撞球(中国台湾叫法)
- 性质:高雅室内体育运动
- 製作材料:木料;象牙;合成树脂
- 起源地:西欧
- 传入中国时间:十九世纪清朝末期
- 比赛规定人:2
- 设备:桌案 桿
- 场地规定:室内
历史沿革
檯球起源
檯球运动至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檯球究竟起源于哪国?有的说是古希腊,有的说是法国,有的说是英国,也有的说是中国,义大利和西班牙等等众说纷纭,其实都是根据传说,所以很难肯定。但是,檯球起源于西欧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檯球在公元十四世纪,在英国的英格兰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檯球活动非常受人们的重视,在一些富豪家庭里,不仅有豪华讲究的檯球间,而且在进行打球活动时,还有严格的活动礼节,有的规定至今仍在沿用。如在打球时,有客人来,必须轻轻开门入室,不得高声谈话和喧叫,以免影响打球人的沉静思考。又如在打球时,可以要求对方不要正面对着自己或靠近自己站立,不允许随便挥舞球桿等不文明的举动。檯球是一种高雅的运动,檯球厅、室,也都有类似的不许高声喧譁和吸菸等明文规定。
1510年檯球出现在法国,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玩的檯球是“单个球”(Single Pool),在桌上放一个用象牙做的拱门(Port)和一根象牙立柱叫“王”(king),用勺形棒来打球,把球打进门或碰到上便可行分。
由于法王路易十四的御医建议国王餐后做檯球活动,有利于健身因此得到法王喜爱和关心,所以在十七世纪,檯球在法国逐渐风行起来,这可能就是檯球起源于法国的根据。
据说檯球活动初始是在户外地面上挖洞,把球用木棒打进洞内的一种玩法,后来才从室外改在室内桌子上活动。
自从檯球出现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长期流传中经过人们的不断改进丰富,现已达到了比从较完善的程度。从前开始在室内桌子上玩球时,在桌子中心开了一个圆洞,后来又在桌子四角开了四个洞,洞的增加同时也激发了人们的玩球兴趣,直到在桌子开了六个圆洞。才演变成了今天落袋式檯球球檯的雏形。在球檯的发展过程中还有过八角形球桌,在桌每边开洞。共有八个洞,洞增多了,一盘球可以多容纳几个人来参加。
到了十九世纪初期,檯球运动的发展开始走向成熟阶段,在技术提高的同时,设备用具也随之发展,许多大大小小的改进和发明创造不断涌现。21世纪初,各类檯球在中国再度兴起,并得到长足的进步,由街头檯球向健康、娱乐型运动迅速发展;中国顶尖球手在世界顶级比赛中也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中国製造的檯球产品也走向世界,逐渐成为世界顶级赛事的指定用品;檯球的创新发明也不断涌现,其中较好突出的是中式斯诺克檯球,将当时较为主流的美式檯球、英式檯球及花式九球各自的优势特点融合为一体,并以以和为贵的中国文化为主旨又赋予了更多的娱乐与智慧元素,将檯球的八大元素等进行全面的改进;由于其结合了世界各国的文化,并对结构进行创新及在规则中引入博弈理念,精彩路线较多及持续刺激程度较强,很怏就迅速发展并风靡流行起来。
传入中国
檯球最早传到亚洲的国家是印度和泰国,后来是日本,传入中国是在十九世纪清朝末期。解放前,只有大使馆、租界地和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瀋阳等几大城市私人开办的小规模的檯球厅室,只有几张球檯。
解放后,我国在1960年举行过一次全国比赛。二十五年之后,于1985年在天津和上海先后举办了两次全国性比赛,1986年北京又举行了一次。这几次的比赛中,涌现出一批好手。如上海的孙麟伯、陈仁钧、蒋绍国,北京的杜小明,深圳的钟敏文和天津的沈会英等。小将杜小明两次夺得全国开侖冠军,19岁的钟敏文取得斯诺克佳冠,这些新生力量给我国檯球运动带来了勃勃生机。
当时,在上海有蔡国纪和新鑫两家小厂生产製造球檯,终因刚刚解放不久,根据当时民众的经济生活状况,参与檯球活动为时尚早。因此,仅仅维持几年就结束了。伴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檯球也和其他运动一样得到普到普及发展,大中城市许多体育场馆、俱乐部、娱乐中心、大宾馆、饭店都设有檯球厅、室。许多大中小村镇、大街小巷遍布檯球设摊。
1986年,中国成立了中国檯球协会,各省市也相继成立地方的檯球协会。1986年8月,上海的金花杯檯球巨星大赛,是我国举办的第一次世界高水平的比赛。参赛的有三届世界冠军英国的戴维斯,他身材修长,风度飘逸,能攻善守,锐不可挡。37岁的泰勒,是1985年世界冠军,他沉着稳健,临危不乱,在1986年世界大赛中挫败了戴维斯,而荣获冠军。另一位世界冠军基夫斯他球风朴实,有非凡的檯球天才,曾经击败过戴维斯和泰勒,夺得1979年世界大赛的桂冠。
1987年3月5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的健牌杯中国国际檯球大赛,英国的八位世界檯球高手和八位中国选手参加了比赛。这八位世界高手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史蒂夫·戴维斯、第三的丹尼斯·泰勒、第五的吉米·怀特、第七的威利·索恩、第八的特里·格里菲斯、第十的托尼·米奥、第十三的尼尔·福尔兹、第十六的雷克斯·威廉斯。他们的精采表演令我国观众如痴如醉,大饱眼福,最后,威利·索恩以5比2击败吉米·怀特夺得冠军。
1994年在北京第四十中学与星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联合首次创办了檯球运动专业班,引起了考生、家长和社会的青睐,并得到亚洲与世界台联的支持。为贯彻“中国檯球走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培养国家急需的有文化理论和高技术水平的新型檯球运动员、裁判员和管理人材,1995年在檯球专业班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中国第一所“北京檯球运动学校”。1996年星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又与北京体育大学联合创建了运动系檯球项目,为中国培养高级檯球专业人材创造了条件。
相关设备
檯球桌
在檯球桌方面,原来用的球桌就是普通的木板桌子因受气候影响木材变形,台面平整很难保证,直接影响击球技术的发挥。约在1827年开始採用石板做球檯台面,才有了光洁平整不变形的高质台面。
球檯的台边,最初是用毛屑或棉花包裹起来钉在台边上来用。因为没有弹性只能起到一种缓冲撞击的作用。到1831年才开始用橡胶取代。1835年美国人费侖、1854年美国人半沙波尼兰先后改进并发明了弹性良好的正规橡胶台边。球桿的皮头是谁发明改进的呢?现有两种传说:一种是,到十九世纪初所用的秃头球桿是一驻印度的法国士兵明夸特,在他受处罚时,强制长时间被迫练习中,他发现木製球桿的秃头不好用,便在秃桿头上加一块皮头,经过试用效果很好,便开始推广了。
另一种说法是:皮革头是由法国檯球名手米佳发明的,并在英国又发明了巧克粉,可以防止球桿击球滑桿。
檯球规则
最初玩的檯球,球檯上只有两只球,到1775年法国人又给加了一个红球,英国人跟着仿效,此时在球檯上便有了三个球。并把这种玩法叫“开侖”,击球人把对方的球顶进球袋,或同时击中两个球称“双着”,都可以得分。这种玩法,就是人们玩的三球落袋式檯球的原始玩法,即英式檯球“比力”美国的檯球运动,是西班牙人于1504年经佛罗里达州传入的。1607年,英国人又把檯球带到维吉尼亚洲。1690年移居南卡罗来纳的法国人也将檯球运动带到美国。当时虽然多方面把檯球运动传入美国,但并没有很快得到发展,直到1800年以后才开始盛行起来。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直到十九世纪中,对檯球的技术、比赛方法和规则等方面,做出重大的改进完善贡献,直到在世界檯球运动中,独创了美式檯球一大流派,与法式檯球、英式檯球并驾齐驱,现已流行于东西方。
檯球明星

关于檯球运动组织的建立,最早的国家是英国,于1885年由业余与职业球手组成了檯球协会,并制订了第一套正式的比赛规则。1908年又由对立的一方组成了檯球管理俱乐部。于1919年,檯球协会和檯球管理俱乐部达成合併协定,组建了英式檯球和斯诺克檯球的最高组织为檯球联合会,主持两种檯球的比赛和制订规则。
檯球用球
檯球所用的“球”也有一段发展过程。最早使用的檯球,是用木材或黄铜做的,后来受印度象牙装饰品和高级用具的启发,因此象牙也被选用做檯球材料了。一只象牙可以做五个球,根据当时需要估计,每年捕杀了万余头大象,实在是残忍至极。由于檯球质量要求高,圆度要圆,每个球的重量要求要同,因受产品合格率的影响,价格昂贵,只能供王室贵族少数人享用。
直至1868年檯球在西方国家广泛发展,球的需求也随之巨增,纽约一家檯球公司自愿拿出一万美元赏金,徵求象牙球的代用品。当时被誉为美国塑胶工业之父的海亚特,用化学方法研製成功塑胶檯球,这项发明促进了檯球製造工业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也对檯球运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海亚特也被美国檯球协会选进了名人馆。
组织机构
1940年成立了世界檯球联盟,是国际檯球活动的组织机构,总部设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行政中心设在西班牙的巴塞隆纳。世界檯球联盟负责世界性的檯球比赛。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开展有檯球活动,并建立有檯球协会。加入世界檯球联盟的国家已有三十多个,都是该联盟的会员国。
美国檯球协会成立于1948年,是美国各种檯球运动的最高统辖机构,会址在芝加哥。于1965年该协会又设立了一座檯球名人馆,保存檯球史上的重要资料及杰出人物的光荣记录。
檯球高手
在英国最早流行的是英式檯球比赛,最早的第一位高手是卡尔,以后是爱德温.肯特菲耳,称霸25年之久,不但球技精湛而且也在改良檯球器材方面做了许多贡献。1849年崛起了是罗伯兹,1870年首届世界英式檯球大赛中,着名的柯克击败了罗伯兹。两个月后柯克却败给了罗伯兹的儿子小罗伯兹。
1870年的一年中,英式檯球冠军赛,盛况空前,群雄争霸,在不下四次的比赛中,冠军得主不断更换,柯克击败罗伯兹;小罗伯兹又击败了柯克和鲍尔;本列特又打败了小罗伯兹。以后小罗伯兹又多次获胜。到十九世纪末,英式檯球的霸主一直属于小罗伯兹。进入二十世纪后,最杰出的英式檯球的名手有澳大利亚的华特林登和英籍的戴维斯。开侖檯球的世界杰出的名手,首推美国人斯卡夫,由于他掌握一手精湛的撞球绝技。因此被誉为檯球名人中的奇才,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是他的鼎盛时期。在开侖檯球界,他的名字是最令人崇敬的。
檯球明星

还有一位开侖檯球的名手利奥勒,是一位西班牙人,他不但在开侖檯球方面称雄于世,而且在美式檯球中也称霸球坛。1887年,他第一次赢得美式檯球冠军后,以后在二十四年中,总共获得十五次美式檯球冠军。在开侖檯球方面,从1908年到1919年,他共得了十次冠军。1936年他以七十一岁高龄。迎战年轻的高手霍浦,终因
体衰而力不从心,不敌年轻力壮的的新秀。
希金斯

美国第一次职业檯球赛是在1860年,冠军是考曼拉,最早称霸的美式檯球高手是利奥勒和海斯顿,在他们之后较为突出的是塔伯斯奇,曾取得六届世界美式檯球冠军。还有更为出类拔萃的格拉夫,从1919到1937的八年间,曾十四次获得该项比赛冠军。继其之后突出高手是莫司克尼,是美式檯球王中之王,曾赢得十三次美式檯球世界冠军。进入六十年代以来,美式檯球的尖子高手有拉萨德、包胥斯和小克雷菲等人。此外还有一位世界美式檯球女杰之首马鲁卡什。她是1959年出生于纽约,举世闻名的女球王。
第一次斯诺克业余檯球赛戴维斯夺取了冠军,以后在众多高手的激烈竞争中,他以高超的球技保持了二十余年的世界诺克职业檯球冠军称号。
檯球明星

1939年,是斯诺克檯球的鼎盛时期,一桿扫尽球檯上所有球的高分记录不断涌现。
斯诺克檯球一桿的最高分是147分,第一次达到这个记录是在1928年,澳大利亚的烈敖纳罗;1942年是何瑞林登;1948年是加拿大的利为德半退的老戴维斯在1995年也打出了这个成绩。
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格兰檯球赛热也随之降温告停。1946年二战结束以后,世界职业斯诺克檯球大赛又开始恢复,戴维斯又获得冠军,终因已届暮年而就此告退。
基本打法
檯球打法和其他球类打法不同,比如:足球、篮球、网球和排球等,都是直接把球踢进球门、投入篮筐、打过球网等。而檯球则是先打白色主球,再由主球把目标球撞进球袋或连续碰撞两个目标球方可得分。而且不但要求把球打进球袋得分,还必须考虑打进一个球后,主球能停留在理想的位置,以便接着打下一个球。如此反覆才能连连取得高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走位”。所以学打檯球首先必须了解用球桿怎幺打,打主球各个不同部位,球将会产生什幺样的旋转变化,当主球主动撞击被动的目标球后,两个球将要产生什幺样的旋转变化和行进去向等 。为了学好檯球,一定要弄明白球的运动状态与球性,不然对着球胡乱击打,违反球的科学规律,很难学好打檯球的,也就达不到提高技术水平的目的了。
桌球

八球打法
在大街小巷,更多的是传统八球的檯球配套设定,像斯诺克打法的配套设施相对较少,但是传统八球打法规则相对简单,加上黑球总共15个球,一方只需要打进八个球就赢得了比赛。所以,在大陆地区就兴起了一种用八球的设施,而仿斯诺克的规则的打法。以发明人的名字中其中一个字的分解命名为“加贝尔”打法,方便读音。
八球

檯球分类
综述
檯球流行于世界各国,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从国度、檯球的数量以及檯球的击球技巧进行分类。
檯球

(1)按有无袋口分:落袋檯球、开伦檯球(carom billiard)
(2)按国度分:法式檯球、英式檯球、美式檯球、中式斯诺克檯球。
(3)按规则及打法分:斯诺克檯球、8球、9球、14-1檯球、15球积分、3球开伦、4球开伦。
檯球的种类很多,除了大家熟悉的斯诺克檯球以外,还有很多打法都在国内和世界上流行,并且都有各自的世界大赛,在一些综合性的大赛中,檯球项目也设立了很多小项。为了使大家能了解檯球运动在世界上的发展,这里介绍几种目前世界上流行的檯球打法。
英式檯球
英式檯球又包括英式比例檯球和斯诺克檯球两大类。主要流行
于英国和欧洲大陆。英式比例檯球又称为三球落袋式檯球,属基础类型的檯球,是世界上正式檯球比赛项目之一。英式比例檯球出现较早,要求具有较全面的技术打法,世界许多着名斯诺克檯球运动员,比例式檯球的基本功都相当扎实。而英式檯球的另一个种类斯诺克檯球更是为世界流行的主流檯球项目之一。英文“斯诺克”的含义为障碍之意,是从英文"snooker"音译而得名。斯诺克檯球不仅自己可以击球入袋得分,也可以有意识地打出让对方无法施展技术的障碍球,从而使对方受阻挨罚。因此,斯诺克檯球竞争激烈,趣味无穷,也是世界檯球大赛的项目。
檯球

斯诺克檯球球檯内沿长350厘米,内沿宽175厘米,高85厘米。22个彩球共分8种颜色,红色球15个(1分),黄色球1个(2分),绿色球1个(3分),棕色球1个(4分),蓝色球1个(5分),粉色球1个(6分),黑色球一个(7分),白色球1个(主球)。
美式檯球
美式檯球又称美式普尔(POOL),是台式檯球的一个重要流派,是在法式檯球和英式檯球之后又形成的一种新风格。它与英式檯球和法式檯球并驾齐驱,广泛地流行于西半球和亚洲东部。不过美式檯球与法式檯球和英式檯球相比,仍不如它们家喻户晓。有人认为,美式檯球仅仅是属于酒吧、街头巷尾的“下里巴人”式的游戏而已。然而这正是美式檯球大众化、普及化的可取之处。美式檯球中诸如8球制檯球在中国也有广泛的民众基础。美式檯球包括8球制檯球、9球制檯球、芝加哥檯球、普尔檯球和保龄檯球等种类。
美式檯球

中式斯诺克檯球
中式斯诺克檯球也称为十孔檯球,起源于中国,与其它檯球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台面中间增加四个进球袋及框线,既容易进球,也容易形成斯诺克;同时也拥有了更多精彩的运球路线,充分积极地体现球手之间连续进攻、巧妙防守及高难度解球的高超技艺;拓展了檯球技术性及艺术性。通过针对结构改变的规则改良,中式斯诺克体现的是注重全局及排兵布阵,更具娱乐性、挑战性以及智慧元素,有棋球之说。
法式檯球
法式檯球起源于法国,也称为开伦檯球(又称卡罗姆檯球,carom),其含义是连续撞击两个球,即用主球连续触及两个球,这是法式檯球最基本的要求。与英式檯球、美式檯球球檯的最主要区别是没有网袋。卡罗姆檯球有多种比赛方式,其中主要的是三边卡罗姆式檯球。
开伦式檯球
开伦式檯球起源于法国,后来在日本却非常盛行,有“日本撞击式檯球”之称,是国际大赛项目之一。开伦式檯球所用的球檯没有球袋,它是以球桿击球得分的一种檯球打法。在中国的一些檯球厅里很少能见到这种檯球打法。开伦檯球打法分为颗星开伦、三星开伦、四球开伦、直线开伦、台线开伦等等,但最流行的要算四球开伦打法了。
“四球开伦”有四个球,两个红球和两个白球,两个白球为比赛双方各自的主球。旧规则计分方法是:主球撞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球后,可以拥有击球权。主球击中一个红球、一个白球得2分;主球击中“双红”得3分;主球击中“双红”加一个白球得5分。这种2分制、3分制、5分制过去较为常用。但是,新规则全部採用1分制,只要碰到三个目标球中的两个,就可以得1分,消除了因球的配置所产生的得分差距,计算也比较简单。
比赛的胜负是以谁先获得约定的分值为準。所以,当本方获得击球权时,应儘量争取多得分。因“四球开伦”用的球稍重些,所以球桿比其他类型的球桿粗些。
“四球开伦”开局的摆球方法为:两个白球之间有两个红球,且四个球在同一条直线上。
当球在檯面上放好后,双方各向底边击打一空桿,决定击球顺序。球离底边近者获选择权;也可以抽籤决定选择权。开球方以带黑点的白球为主球,另一方以全白色的球为主球。规则规定,对方的主球可为本方的目标球。
按照规则,开球第一桿必须先撞击对方白球方为有效,否则,将判作失机,交换击球权。因开局的摆球是主球与白球之间有两个红球。因此开球方一般是撞击台边,打两边球(即撞击两个台边),使主球撞台边后再击中双球。
檯球排名
美式檯球排名
女子(前16位)
CBSA美式檯球女子球员积分排名(截至连云港站)
排名 | 姓名 | 国籍/地区 | 英文简称 | 总积分 | 参赛登记分 | CBSA广州国际公开赛 | 世界9球上海公开赛 | 杭州分区赛 | 美式9球连云港站 | ||||||
中文 | 英文 | 奖金 | 积分 | 奖金(人民币) | 奖金(美元) | 积分 | 奖金 | 积分 | 奖金 | 积分 | |||||
1 | 金佳映 | Kim Ga Young | 韩国 | KOR | 3286 | 100 | 20000 | 200 | 198586 | 32000 | 1986 | 0 | 0 | 100000 | 1000 |
2 | 陈思明 | 中国 | CHN | 1616 | 100 | 100000 | 1000 | 49646 | 8000 | 496 | 0 | 0 | 2000 | 20 | |
3 | 付小芳 | 中国 | CHN | 1163 | 100 | 2000 | 20 | 99293 | 16000 | 993 | 0 | 0 | 5000 | 50 | |
4 | 韩雨 | 中国 | CHN | 1116 | 100 | 50000 | 500 | 49646 | 8000 | 496 | 0 | 0 | 2000 | 20 | |
5 | 陈雪 | 中国 | CHN | 887 | 100 | 20000 | 200 | 8688 | 1400 | 87 | 0 | 0 | 50000 | 500 | |
6 | 林沅君 | 中国台北 | TPE | 499 | 100 | 2000 | 20 | 27926 | 4500 | 279 | 0 | 0 | 10000 | 100 | |
7 | 刘莎莎 | 中国 | CHN | 487 | 100 | 5000 | 50 | 13653 | 2200 | 137 | 0 | 0 | 20000 | 200 | |
8 | 陈禾耘 | 中国台北 | TPE | 449 | 100 | 2000 | 20 | 27926 | 4500 | 279 | 0 | 0 | 5000 | 50 | |
9 | 周婕妤 | 中国台北 | TPE | 437 | 100 | 10000 | 100 | 13653 | 2200 | 137 | 0 | 0 | 10000 | 100 | |
10 | 魏子茜 | 中国台北 | TPE | 387 | 100 | 10000 | 100 | 13653 | 2200 | 137 | 0 | 0 | 5000 | 50 | |
11 | 郑晓春 | 中国 | CHN | 307 | 100 | 2000 | 20 | 8688 | 1400 | 87 | 8000 | 80 | 2000 | 20 | |
12 | 姜藤 | 中国 | CHN | 307 | 100 | 2000 | 20 | 8688 | 1400 | 87 | 0 | 0 | 10000 | 100 | |
13 | 周豆豆 | 中国 | CHN | 290 | 100 | 5000 | 50 | 8688 | 1400 | 87 | 300 | 3 | 5000 | 50 | |
14 | 白鸽 | 中国 | CHN | 282 | 100 | 2000 | 20 | 13653 | 2200 | 137 | 500 | 5 | 2000 | 20 | |
15 | 高梦 | 中国 | CHN | 267 | 100 | 2000 | 20 | 8688 | 1400 | 87 | 4000 | 40 | 2000 | 20 | |
16 | 吴芷婷 | 中国台北 | TPE | 257 | 100 | 5000 | 50 | 8688 | 1400 | 87 | 0 | 0 | 2000 | 20 |
男子(前16位)
CBSA美式檯球男子球员积分排名(截至连云港站) | ||||||||||||||||
排名 | 姓名 | 国籍/地区 | 英文简称 | 总奖金 (人民币) | 总积分 | 参赛登记分 | CBSA广州国际公开赛 | 世界9球上海公开赛 | 杭州分区赛 | 美式9球连云港站 | ||||||
中文 | 英文 | 奖金 | 积分 | 奖金(人民币) | 奖金(美元) | 积分 | 奖金 | 积分 | 奖金 | 积分 | ||||||
1 | 吴珈庆 | 中国 | CHN | 138617 | 1486 | 100 | 100000 | 1000 | 18617 | 3000 | 186 | 0 | 0 | 20000 | 200 | |
2 | 朱宏铭 | 中国台北 | TPE | 108947 | 1189 | 100 | 1000 | 10 | 7447 | 1200 | 74 | 500 | 5 | 100000 | 1000 | |
3 | 傅俭波 | 中国 | CHN | 92235 | 1022 | 100 | 5000 | 50 | 37235 | 6000 | 372 | 0 | 0 | 50000 | 500 | |
4 | 楚秉杰 | 中国 | CHN | 74058 | 841 | 100 | 10000 | 100 | 62058 | 10000 | 621 | 0 | 0 | 2000 | 20 | |
5 | 张玉龙 | 中国台北 | TPE | 71170 | 812 | 100 | 50000 | 500 | 11170 | 1800 | 112 | 0 | 0 | 10000 | 100 | |
6 | 杜洪宽 | Do Hoang Quan | 越南 | VIE | 37235 | 472 | 100 | 0 | 0 | 37235 | 6000 | 372 | 0 | 0 | 0 | 0 |
7 | 张荣麟 | 中国台北 | TPE | 33170 | 432 | 100 | 20000 | 200 | 11170 | 1800 | 112 | 0 | 0 | 2000 | 20 | |
8 | 李赫文 | 中国 | CHN | 30617 | 406 | 100 | 10000 | 100 | 18617 | 3000 | 186 | 0 | 0 | 2000 | 20 | |
9 | 徐小淙 | 中国 | CHN | 29447 | 394 | 100 | 20000 | 200 | 7447 | 1200 | 74 | 0 | 0 | 2000 | 20 | |
10 | 党金虎 | 中国 | CHN | 26170 | 362 | 100 | 5000 | 50 | 11170 | 1800 | 112 | 0 | 0 | 10000 | 100 | |
11 | 郑喻轩 | 中国台北 | TPE | 25447 | 354 | 100 | 5000 | 50 | 7447 | 1200 | 74 | 8000 | 80 | 5000 | 50 | |
12 | 杨帆 | 中国 | CHN | 25000 | 350 | 100 | 5000 | 50 | 0 | 0 | 0 | 0 | 0 | 20000 | 200 | |
13 | 卡洛-比亚多 | Carlo Biado | 菲律宾 | PHI | 21170 | 312 | 100 | 10000 | 100 | 11170 | 1800 | 112 | 0 | 0 | 0 | 0 |
14 | 叶俊伟 | Aloysius Yapp | 新加坡 | SIN | 17170 | 272 | 100 | 5000 | 50 | 11170 | 1800 | 112 | 0 | 0 | 1000 | 10 |
15 | 刘海涛 | 中国 | CHN | 14447 | 244 | 100 | 2000 | 20 | 7447 | 1200 | 74 | 0 | 0 | 5000 | 50 | |
16 | 柯秉中 | 中国台北 | TPE | 14170 | 242 | 100 | 2000 | 20 | 11170 | 1800 | 112 | 0 | 0 | 1000 | 10 |
中式檯球排名
CBSA中式檯球男子球员积分排名(截至巡迴赛天津站 前33位) | |||||
赛季 | 排名 | 姓名 | 奖金 | 天津站 | 城市 |
2015-2016 | 1 | 石汉青 | 50000 | 500 | 天津市 |
2015-2016 | 2 | 刘闯 | 30000 | 340 | 辽宁省葫芦岛市 |
2015-2016 | 3 | 李博 | 15000 | 220 | 辽宁 |
2015-2016 | 3 | 郑宇伯 | 15000 | 220 | 吉林省吉林市 |
2015-2016 | 5 | 吕欣 | 7000 | 156 | 河北 |
2015-2016 | 5 | 李赫文 | 7000 | 156 | 辽宁省抚顺市 |
2015-2016 | 5 | 于海涛 | 7000 | 156 | 内蒙古 |
2015-2016 | 5 | 刘勇 | 7000 | 156 | 辽宁省瀋阳市 |
2015-2016 | 9 | 李铁刚 | 3000 | 124 | 内蒙古呼和浩特 |
2015-2016 | 9 | 于庭 | 3000 | 124 | 黑龙江省大庆市 |
2015-2016 | 9 | 张亮 | 3000 | 124 | 山东省威海市 |
2015-2016 | 9 | 王楠 | 3000 | 124 | 山东 |
2015-2016 | 9 | 张醒时 | 3000 | 124 | 辽宁 |
2015-2016 | 9 | 石鑫 | 3000 | 124 | 黑龙江 |
2015-2016 | 9 | 杨帆 | 3000 | 124 | 瀋阳市瀋河区 |
2015-2016 | 9 | 宫海峰 | 3000 | 124 | 吉林 |
2015-2016 | 17 | 王大双 | 2000 | 116 | 吉林 |
2015-2016 | 17 | 于光宇 | 2000 | 116 | 吉林 |
2015-2016 | 17 | 张磊 | 2000 | 116 | 辽宁 |
2015-2016 | 17 | 周全 | 2000 | 116 | 天津市 |
2015-2016 | 17 | 马志宇 | 2000 | 116 | 黑龙江 |
2015-2016 | 17 | 王云 | 2000 | 116 | 吉林 |
2015-2016 | 17 | 李忠伟 | 2000 | 116 | 黑龙江省双城市 |
2015-2016 | 17 | 陈强 | 2000 | 116 | 辽宁 |
2015-2016 | 17 | 张广豪 | 2000 | 116 | 河南 |
2015-2016 | 17 | 党金虎 | 2000 | 116 | 山东 |
2015-2016 | 17 | 刘闯 | 2000 | 116 | 辽宁锦州 |
2015-2016 | 17 | 王煜浩 | 2000 | 116 | 山西 |
2015-2016 | 33 | 田丰 | 1000 | 108 | 陕西延安 |
2015-2016 | 33 | 邵宏达 | 1000 | 108 | 黑龙江 |
2015-2016 | 33 | 陶膺多 | 1000 | 108 | 台湾 |
2015-2016 | 33 | 马红军 | 1000 | 108 | 青海 |
2015-2016 | 33 | 陈志刚 | 1000 | 108 | 安徽省黄山市 |
2015-2016 | 33 | 郭建武 | 1000 | 108 | 山西 |
2015-2016 | 33 | 楚秉杰 | 1000 | 108 | 吉林 |
2015-2016 | 33 | 崔亮 | 1000 | 108 | 山西 |
2015-2016 | 33 | 溪红羽 | 1000 | 108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
2015-2016 | 33 | 孙伦涛 | 1000 | 108 | 内蒙古 |
2015-2016 | 33 | 朝鲁门 | 1000 | 108 | 内蒙古 |
2015-2016 | 33 | 刘鑫 | 1000 | 108 | 吉林 |
2015-2016 | 33 | 王宇 | 1000 | 108 | 山西 |
2015-2016 | 33 | 王庚默 | 1000 | 108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
2015-2016 | 33 | 代勇 | 1000 | 108 | 黑龙江省 哈尔滨 |
2015-2016 | 33 | 马阳 | 1000 | 108 | 陕西省西安 |
2015-2016 | 33 | 刘亚 | 1000 | 108 | 河南 |
2015-2016 | 33 | 吴振宇 | 1000 | 108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
2015-2016 | 33 | 郝添 | 1000 | 108 | 陕西省西安市 |
2015-2016 | 33 | 帕如克 | 1000 | 108 | 新疆 |
2015-2016 | 33 | 陈利生 | 1000 | 108 | 山东 |
2015-2016 | 33 | 谢召辉 | 1000 | 108 | 黑龙江 |
注:以新的积分办法计算,天津站赛事标準係数0.8。未参赛登记者系统无法录入,不能获得积分。
CBSA中式檯球女子球员积分排名(截至巡迴赛天津站) | |||||
赛季 | 排名 | 姓名 | 奖金 | 新赛季积分 | 城市 |
2015-2016 | 1 | 史天琪(女) | 1000 | 108 | 黑龙江 |
2015-2016 | 2 | 杨叶(女) | 0 | 100 | 宁夏 |
2015-2016 | 2 | 井思雅(女) | 0 | 100 | 吉林 |
2015-2016 | 2 | 程欣(女) | 0 | 100 | 天津 |
2015-2016 | 2 | 孙玉维(女) | 0 | 100 | 河南 |
檯球知识
英式檯球
三球落袋式檯球--英式比例檯球知识介绍
先开球一方应以带有点的白球作为自己的主球,对方则以全白球为主球。开球时,檯面上只有一个红球放在红球基点上,开球一方可以随便把自己的主球置于开球区内任意一点开球。主球落袋后,则需放回开球区开球。
记分方法为碰红自落得3分,碰白自落得2分,送红落袋得2分,送白落袋得2分,连碰双球得2分。如果一方打出一桿有分可算的球,即可获得下一桿击球权,直到脱桿为止,由另一方击球。脱桿指主球击出后,未造成得分情况。
当白球送入袋后,要立刻将其从网袋中取出,放在红球基点上,以备再打。当送红球入袋后,也可再取出后拿在手里等待获得击球权时再用。
按规定连续命中25桿单球(包括自落、送红、送白)后,必须击出一桿双球,如果没有双球可击时,便失去击球权。
另外,如果在红球基点上连续三次将球送入网袋中,则应将红球移到红球备点上,若红球备点已被白球占据,应将红球移到白球备点上。
规则规定,比赛中凡出现击球不中,球被击出台外,击球直接落袋等,要分别扣罚1分、2分、3分。但是,扣罚分数并不加给对方。
英式檯球除了比例檯球外,还有斯诺克檯球,本栏目曾对斯诺克打法作过详细介绍,下期本栏目将介绍美式檯球中的8球制檯球打法。
斯诺克
斯诺克,又称英式檯球、落袋檯球,一种檯球运动。此项运动使用的球桌长约3569毫米、宽1778毫米,台面四角以及两长边中心位置各有一个球洞,使用的球分为1个白球,15个红球和6个彩球(黄、绿、棕、蓝、粉红、黑)共22个球。击球顺序为一个红球、一个彩球直到红球全部落袋,然后以黄、绿、棕、蓝、粉红、黑的顺序逐个击球,最后以得分高者为胜。斯诺克盛行于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大英国协国家以及中国香港。近十几年来,斯诺克运动也在东亚得到推广和普及,泰国、中国大陆等都有很多优秀选手涌现。
斯诺克历史
关于斯诺克的起源,一个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在19世纪晚期,檯球运动风行于驻扎在印度的英国军队中,当时流行的玩法是黑球入袋(Black Pool)。这种玩法用1个白球,15个红球和1个黑球。1875年的一天,驻扎在印度贾巴尔普尔(Jubbulpore)的英国陆军上校内维尔·张伯伦(Neville Chamberlain)和他的战友们觉得这种玩法过于简单、乏味,便决定增加黄色、绿色和粉色3个彩球上去。不久,又嫌不够,再加上了棕色和蓝色球。这种新玩法很快流行开来,从而导致了斯诺克檯球的诞生。而斯诺克一词则是当时英国军队中对军校一年级新生的流行叫法。这使得斯诺克被这些军人们用来称呼这种新玩法的初学者,最终则成为了这项运动的名称。
1885年,当时的英国英式檯球冠军约翰·罗伯特(John Roberts)在印度旅行时见到了张伯伦并从他那里知道了斯诺克这种新玩法。回国后,罗伯特就把斯诺克檯球带回到英格兰。但是,当时正处于英式檯球热,斯诺克檯球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直到1930年代,英式檯球日渐衰落,许多名手才逐渐转向斯诺克檯球。这其中包括斯诺克檯球的传奇人物乔·戴维斯(Joe Davis)。戴维斯首先意识到了控制主球走位的重要性。在此之前,打斯诺克檯球的普遍策略是在将明显可以打进的球入袋之后做一桿斯诺克防守。而乔·戴维斯通过良好的意识和精湛的桿法控制主球的走位,连续得分能力明显增强,大大提高了斯诺克运动的水平。从此斯诺克檯球才开始在英国兴盛起来,并流行到世界各地。
斯诺克锦标赛肇始于1916年,当时举办了首届英格兰业余斯诺克锦标赛。1927年,在乔·戴维斯等人的努力下,第一届斯诺克檯球世界职业锦标赛在伦敦成功举办,并由乔·戴维斯本人获得冠军,赢得6.10英镑(今约200英镑)的奖金。乔·戴维斯是为止世界上最出色的斯诺克选手,接下来的历届世界职业锦标赛的冠军都为其获得,直到其1946年淡出世锦赛。
斯诺克檯球在1950年代遭遇了一个低潮,甚至于严重到1958年至1963年间没有任何锦标赛举行。直到1969年,情况才迎来了转机。当时英国广播公司(BBC)为了推广新的彩色电视广播,发起了新的斯诺克锦标赛Pot Black。彩色的斯诺克檯球和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很快吸引了观众的兴趣,斯诺克檯球和彩色电视节目一起得以迅速推广。
几年之后,世界职业锦标赛也开始电视转播。斯诺克檯球开始成为一项主流的职业运动,并于1977年引入世界职业选手排名。大量的资金开始注入这项运动,以史蒂夫·戴维斯(Steve Davis)为代表的新一代斯诺克职业选手不断涌现。在1982年,史蒂夫·戴维斯打出了历史上首个电视转播中的147分的满分桿。这些顶尖选手成为百万富翁。当时甚至有一首由Chas & Dave演唱的关于斯诺克的滑稽歌曲Snooker Loopy登上了音乐排行榜。
斯诺克黄金时期的高潮出现在1985年的世界锦标赛决赛上,儘管两位选手鏖战到凌晨,但仍有近1,850万观众通过电视转播看到了丹尼斯·泰勒(Dennis Taylor)以一记重击将最后一个球送入袋口之后举起奖盃庆祝的场景。斯诺克在英国持续广泛地流行,成为仅次于足球拥有第二多电视观众的一项运动。
主要装备
壳粉
(Chalk)
又称巧粉,用于涂在球桿桿头以增强球桿和主球之间的摩擦。滑石粉通常被压製成正方体滑石粉块。
球桿
(Cue)
用于击打主球的木製用具。
加长把
(Extension)
加在球桿尾部的一根短棒,用于增加球桿长度,当主球远离选手时帮助选手击打主球。
架桿
(Rest)
用于支撑球桿的具有铜製的X形头部的木桿,当选手的非持桿手手臂不够长时,可将球桿靠在架桿上,以稳定地击打主球。
三角架
(Spider)
似架桿,但头部是拱形的,而且头部更大,可架在另一只球上方以便挥桿击球。
定位器
(Swan)
一种带有角形卡球开口或半圆形卡球开口的装置,用于确定球的準确位置。在其帮助下,球在比赛中途擦拭后可以準确无误地放回原来的位置。
三角框
(Triangle或Rack)
开赛前用于将所有的红球排成标準的正三角形的三角形框架。
规则
斯诺克檯球球檯内沿长350厘米,宽175厘米,高85厘米。 斯诺克共用球22颗,其中15颗红球、6颗彩球,1颗白球(主球)。排法如右图,数字代表彩球及其分数。红球分值1分,排成三角形,放在6分和7分之间,彩球的颜色及分值如下: 2分球:黄 3分球:绿 4分球:咖啡 5分球:蓝 6分球:粉红 7分球:黑球。
从开球到所有球被击打入袋这一个过程称为一局。打球过程中,如果一方未能一桿全收,或者打了一个违规球,则击球权让于另一方。一场比赛可约定打一局、三局、五局、七局决定胜负。世界职业锦标赛决赛则是打三十五局。如果结束时,双方平分,传统决定胜负的方法是:将黑球摆在黑球位上,白球摆在开球区,双方通过抛硬币,决定谁先打,先将黑球打入者为胜方。 每局的胜负由双方积分多寡决定,分值高者为胜方。得分有两种途径:一是靠进球得分,二是通过对方失误罚分而得分。每打入一颗红球得1分,打入一次黄球得2分,绿球3分,棕球4分,蓝球5分,粉球6分,黑球得7分。因此,双方都会尽最大努力,多将黑球打入袋内。
台上半圆形区域为开球区,以彩球2-4-3为直径。开球前,双方可以通过抛硬币来决定谁先开球。开球一方,可将白球摆在开球区的任何位置,每次击球后,白球停在什幺位置,就必须接着由什幺位置打起。打球方必须先打入一颗红球后,才能任选一颗有利的彩球打。彩球打进后,需取出重新摆回其自己的定位点。接着,再打红球,红球打进后再打彩球,如此反覆,红球全部入袋后,必须按照从低分值球到高分值的顺序打彩球,依次是黄球、绿球、棕球、蓝球、粉球和黑球。此时打进的彩球,不用再拿出来,直至所有彩球入袋,檯面上剩下白球,比赛宣告结束。
斯诺克规则规定,未遵守下列规则,属犯规行为,当处罚分。
打红球时,如果白球未能撞到任何红球-空桿,则要罚4分;如果误撞了彩球,则按照该彩球的分数罚分,但是最少罚4分。即,如果撞到了黑球罚7分,撞了黄球罚4分;打彩球时,如果未能打到要打的彩球,则按照此彩球的分数罚分。如果误撞了更高分的彩球,按照高分罚分,最少罚4分。因此进红球后,打彩球前,如果要打的彩球不能明显看得出来,则必须要声明击打的是哪个球,否则自动罚7分;如果误将白球击入袋,最少罚4分,或者按照白球进袋前最先碰到的最高分数球罚分。白球入袋后,接着打的一方可将白球摆在开球区的任何位置击球;罚分不从受罚方的分中扣减,而是加入对方的得分中。
下列行为也属违规:(1)将球打落台桌面;(2)双脚同时离地击球;(3)白球跳过中间球击打目标球;(4)檯面上的球被球桿击球端以外任何物品或身体任何部位所碰到;(5)在出桿时,球桿连续击白球两次以上;(6)球桿、白球和目标球同时接触。当白球和目标球距离少于2.5厘米时,想不犯规出桿非常困难,所以当白球紧贴目标球时,击球方就只準将白球击开,而不得带动目标球。这种特殊情况下,只要将白球打离目标球,就当作击中目标球。好的球手,经常会利用这种机会做安全球或斯诺克。
其他规则
自由球
在一方打了失误球台面出现斯诺克后,另一方无法看到整颗红球,则可以任选一彩球当红球打,此彩球便被称为"自由球"。如果这个彩球入袋,就当做红球入袋得1分,接着照常规打彩球。但如果台面红球已被打完,另一方无法看到整颗彩球,则另一方可以任选一彩球打,此球即为自由球,自由球入袋得分按檯面上所剩的最低分球计算,进球后其他球按常规顺序击打。
重打球
如果一方打了一个失误球,而使对方处于不利的境地,对方有权要求失误方接着打。这条规则同自由球规则一样,是防止任何一方有意打失误球从中得益。不过,在决策让失误方重打之前,一定要确认檯面上每个球都不存在机会,而且要正确考虑失误方打球的水平因素。
无意识救球
在一方打了失误球以后,如果裁判认为这个球应该可以打到,则可以判罚无意识救球。在这种情况下,另一方可以有以下几个选择:
(1)将球恢复失误球前的原状,要求失误方重新打;
(2)要求失误方在位置上接着打;
(3)在位置上自己打;
(4)如果檯面上出现斯诺克,自己打自由球。
彩球摆位
当彩球落袋重新摆回台面时,如果这个彩球的原位点被其它球占了,则将这个彩球摆到当时最高分的彩球空位点上。如果所有彩球点都被占,此时应将此彩球摆在自己定位点垂直于底边的直线上-应最靠近自己定位点,且不能够碰到其它球。
僵局
当裁判认为台面已成僵局,裁判会向双方声明,如果几个回合之后,局面仍无明显变化,此局便成为无效局,得重新开始.
常用术语
名称 | 英语名称 | 意思 |
---|---|---|
死角球 | ANGLED | 当角袋边缘挡住了主球,使主球不能直接击打檯面上的目标球,被称为死角球。 |
二次撞击 | DOUBLE KISS | 当目标球与母球连续撞击两次或以上的,称为二次撞击。 |
手中球 | BALL IN HAND | 在美式檯球规则中,手中球的概念是主球可以摆放在比赛台面的任何地方。也称为小自由球 |
活球 | BALL ON | 在斯诺克檯球中,运动员可合法打一个彩色球(没有红球情况下)入袋,这颗彩球叫活球。 |
开球 | BREAK | 在美式檯球的开球中,要求必须使四球碰岸,方被认为是合法开球。 |
手桥 | BRIDGE | 用于架住球桿和调整桿头瞄準方法的手,称为手桥。 |
指球 | CALLED BALL | 在美式檯球中,运动员在击球前必须向裁判员指明(口头或用桿指出)所要击打的目标球是哪一颗。 |
定袋 | CALLED POCKET | 在美式檯球中,运动员在击球前必须向裁判员指明(口头或用桿指出)要击入哪个球袋。 |
联合击法 | COMBINATION | 主球撞击目标球后,被主球撞击的目标球又去撞击其它目标球,并以此方法来击球入袋。 |
主球 | CUE BALL | 主球在比赛中,经常被桿击打的球,它是白色的并且无号码。 |
手中球置 在开球线后 | CUE BALL IN HAND— THE HEAD STRINC | 在美式檯球中,主球被放在开球线与顶岸之间的任何地方。 |
岸 | CUSHION | 一种用织物包住的橡胶製品在球檯台边内边沿上,并和它外部周围的木质物一起构成。 |
连击 | DOUBLE HIT | 在一次击球中,主球被桿头两次击打,称为双击。 |
侧旋球 | ENGLISH | 通过球桿头部击打主球的左右侧,产生出侧旋球。 |
薄击球 | FEATHER SHOT | 主球仅仅擦碰目标球,被称为薄击球。 |
得分 | COUNT | 一分或是成功的一击。 |
进球点 | CONTACT POINT | 主球撞击目标球入袋时,相碰目标球的位置,叫做进球点。 |
球桿 | CUE | 一种由木质材料造成的锥形体,并用其击打主球。 |
跟进球击法 | FOLLOW SHOT HAROUGH | 当主球被击上部时,会产生向前旋转,当主球全击目标球,主球便会向前滚动。 |
缩球击法 | DRAW SHOT | 主球被击下击点时,会产生下旋,当主球全击目标球后,便会向后方缩回。 |
随势出桿 | FOLLOW—THROUGH | 随势出桿是球桿击打主球后,球桿穿过原来主球所占位置範围的继续运行路线。 |
力度 | FORCE | 力量通过球桿打击主球,并导致球在旋转、反射角、分离角等方向产生变化。 |
犯规 | FOUL | 比赛中的一切违犯规则的行为。 |
犯规击球 | FOUL STROKE | 在击球时,发生违反规则行为 |
自由球 | FREE BALL | 在斯诺克檯球比赛中,因犯规所导致的主球被做成障碍球,没犯规方队员可指定任何一个球作为自由球来打,打指定自由球入袋后,记活球分值,将自由球和活球同时打入袋,只记活球分值。彩球作为自由球被击入袋中,应把彩球放回置球点上。自由球不能做障碍球,否则犯规。但当剩下粉球和黑球时除外。 |
盘 | FRAME) | 从开球开始,直至击落所有的球或打满规定的分数,称为一盘。 |
局 | GAME | 若干盘比赛构成一局。 |
场 | MATCH | 由若干局构成决定胜负的比赛,称为场。 |
跳击 | JUMP SHOT | 使主球或者目标球弹起台面的击球。 |
跳球 | JUMPED BALL | 球离开比赛台面或者球以跳起方式越过其它的球。 |
吻击 | KISS SHOT | 主球碰击多于一个目标球,这种击法叫吻击。 |
碰岸比近 | LAG FOR BREAK | 双方运动员将球从开球线后击出去碰对岸返回,并力图使返回的球儘可能地靠近岸边。通过比决定开球权。 |
冻结 | FROZEN | 一个球与其它球或台边相贴。 |
滑桿 | MISCUE | 球桿打主球时,由于打滑导致失误。通常由于没有打在主球击点安全区内,或由于桿头没有打滑粉所致。 |
空桿 | MISS | 在斯诺克比赛中,空桿是指击球手没有儘自己最大能力去击中檯球。在一般檯球赛中,空桿的意思是失误的一击。 |
自然侧旋 | NATURAL ENGLISH | 一个适度的侧旋的主球,便于有一个所需的行进路线。 |
自然上旋 | NATURAL ROLL | 主球不带着侧旋的运动。 |
目标球 | OBJECT BALLS | 被主球击打的球。 |
开局击球 | OPENING BREAK SHOT | 一盘比赛中第一桿击球。 |
落袋 | POT | 在斯诺克檯球中,一个目标球进袋称为“落袋”。 |
推击 | PUSH SHOT | 桿头持续也碰击主球。 |
抢局 | 预先确定的决定比赛胜负所必需赢的局数。比如比赛定为21局11胜制,便可称为抢11避。当一方赢得比赛的11局后,比赛便结束。 | |
桿架 | REST | 一种由木与铜製成的架桿器具。 |
单循环赛 | ROUND ROBIN | 在一次比赛中,每一参赛队员互相之间均进行一次比赛。 |
得分 | RUN | 一个队员在一次击球中所赢得的积分。 |
安全球 | SAFETY | 被击主球落进球袋。 |
自落 | SCRATCH | 被击主球落进球袋。 |
击球 | STROKE | 所谓击球是指用桿头迅速击打主球,并以主球和比赛中所有的球停止滚动和旋转为结束。 |
障碍球 | SNOOKERED | 在斯诺克檯球比赛中,所谓障碍球是指主球不能以直线球去击打一个活球,其线路被非活球阻挡。 |
击球员 | STROKER | 运动员开始击球,在一击球或一桿球结束之前,即在裁判员宣布“失机”或“犯规”之前,此运动员保持着击球员的资格。 |
一击球 | STROKE | 运动员用桿头打主球,为一击球。 |
一桿球 | BREAK | 在斯诺克比赛中,击球运动员从击球得分开始,直至击球因失机或犯规止,这一桿连续击分称之为一桿球。 |
占位 | OCCUPIED | 当被打球入袋或出界后,需要放回该球的置球点时,有其它球将此点占据。 |
失机 | LOSS OF CHANGE | 当运动员正常击球,但没有击球入袋或得分,即为“失机”。 |
扎桿 | PRICK STROKE | 将球桿斜向或几乎与台面垂直直击主球,称为“扎桿”。 |
定位球 | STOP SHOT | 当主球撞击目标球后,主球停在原目标球的位置上不动。 |
贴球 | TOUCHING BALL | 檯面上球完全静止后,主球与其它球相贴,即为贴球。 |
记录
第一个百度桿记录是由威廉·默里(WIIAMMURRAY)于1915年创下的,单桿打了103度,他是一家檯球厅的经理。第一个电视拍摄到的百度桿记录是由职业选手马克·怀尔德曼(MARKWIDMAN)于1960年创下的。当时,他还是一个业余选手,在一场双打赛中,他单桿打了108度。
檯球皇帝

第一个官方认可的业余选手百度桿记录是由金斯利·肯纳利(KINGSEYKENNEREY)于1939年创下。
第一个女子百度桿记录是由15岁的斯坦姬·希亚德(STACEYHIYARD)在1985年的一个锦标赛上所创下。她在15分钟里面,单桿打了114度,远远抛离了尤曼蒂·费希尔(MAMDYFISHER)在1974年创下的单桿71度的世界女子单桿最高记录。
第一个在公开赛事中累积创下1000个百度桿记录的选手是赫拉斯·林祖姆(HORACEINDRUM),他于1970年闯过了这个历史性大关。
第一个官方一桿清台记录是由西德尼·史密斯(SIDNEYSMITH)在1936-1937年度的DAIYMAI
金杯大赛上以一桿133度打完所有的球而创下。
第一个官方的满分桿(147度)记录是由乔·戴维斯(JOEDAVIS)于1955年创下,不过这个记录两年后才得到檯球协会和管理俱乐部(BA&CC)的证实。
第一个官方业余选手满分桿(147度)记录是由吉特·塞什(GEETSETHI)于1988年在印度锦标赛上创下。
147满分最快纪录是1997年奥沙利文在世锦赛上首轮6-0击败普里斯时创造的,用时5分20秒,也是迄今为止,有记录的最快147纪录。
147分最年轻记录是丁俊晖在2007年温布利大师赛对决汉密尔顿的第七局打出的。这不但是小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单桿147分,同时也创造了电视转播史上最年轻的147先生,当时的他年仅19岁7个月。 第一个在一个赛季里赢得超过500,000英镑奖金的选手是史蒂夫·戴维斯(STEVEDAVIS),于1988—1989年赛季里赢得。
第一个高达100,000英磅的斯诺克头奖是由史蒂夫·戴维斯(STEVEDAVIS)于1988年在首届EVERESTWORDMATCHPAY中获得。
打入世界大赛决赛年纪最大的选手的约翰·邓宁(JOGNDUNUING),他在1984年打入山叶国际大师赛(YAMAHAINTERNATIONAMASTERS)所决赛时已近57岁。
世界业余赛最年轻的冠军得主是吉米·怀特(JIMMYWYHITE),他于1980年在澳大利亚赢得冠军时,年仅18岁。
世界职业锦标赛最年轻的冠军得主是亚历克斯·希金斯(AESHIGGINS),他于1972年获得职业锦标赛冠军时,不到23岁。
主要赛事
职业排名赛
1.世界职业锦标赛(WORLDPROFESSIONALCHAMPIONSHIP)
世界职业锦标赛,专为职业斯诺克选手设立,是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水準最高的斯诺克比赛。
首届世界职业锦标赛举办于1926年11月26日,是在当时的斯诺克大明星乔.戴维斯和他的朋友比尔·卡姆金(一家檯球厅的老闆)共同的不懈努力下,最终得到檯球协会和管理俱乐部(BA&CC)的同意举办的。
自1926年到1940年间,总共有100人参加了这项锦标赛,平均每年七人。而发展到了今天,每年都有过百人参加这项大赛的角逐,都希望能赢得这项斯诺克世界最高荣誉和奖赏。
1976年,世界职业檯球协会(WPBSA)将排名制引入到这项锦标赛中。排名的根据则从1974年的世界职业锦标赛算起。所以说,实际上1974年的世界职业锦标赛已经是一场排名赛,虽然当时的选手们并无法意误解到这一点。
从1976年起,名牌香菸EMBASSY的生产厂家W.D.&H.O.WILLS开始成为这项锦标赛的赞助商。因而,从那时起,一直进入到90年代,这项世界职业锦标赛,便一直被命名为EMBASSY世界职业锦标赛。
2.F.U.T.国际赛(FIDELITYUNITTRUSTSINTERNATIONAL)
传统上,斯诺克每个赛季的排名赛事都是以F.U.T.国际赛作为开锣赛。初时,这项国际赛叫做JAMESON国际赛。之后,曾经叫过GOYAMATCHROOM杯和BCE国际赛。1987年,改为这个名字。它是继EMBASSY世界职业锦标赛后第二个作为排名根据的赛事。
丁俊晖

3.ROTHMANS大奖赛(ROTHMANSGRANDPRIX)
ROTHMANS大奖赛开始于1982年起初叫做职业选手锦标赛(PROFESSIONALPLAYERS'TOURNAMENT),是由世界职业檯球协(WPBSA)自己的推广公司所举办的第一个锦标赛。在1982年--1983年度,它同JAMESON国际赛一起被增定为排名赛。从1984年起ROTHMANS成为这项赛事一起被增定为排名赛。从1984年起,ROTHMANS大奖赛。
4.MERCANTILECREDIT经典赛(MERCANTILECREDITCLASSIC)
这项赛事最早叫做WILSONS经典赛,之后又曾经叫做LADA经典赛。它是于1984年,也就是在LADA经典赛时期被选做排名赛。1985年后,它改名为MERCANTILECREDIT经典赛。
5.UK公开赛(UNITEDKINGDOMOPEN)
这项公开赛开始于1977年,当初叫做SUPERCRYSTALATEUK锦标赛。1979年,它改名为CORALUK锦标赛。自从1984年被指定排名赛后,类型有所改变,开始叫做CORALUK公开赛。1986年以后,又开始叫做TENNENTSUK公开赛。但是,1988年后,TENNENTS退出了赞助。
6.英国公开赛(BRITISHOPEN)
最早叫做英国金杯赛,之后又叫做YAMAHAORGANS杯。1985年,被指定为排名赛。同年,得到ICI公司的赞助,并且用他们公司的DULUX命名这项赛事。叫做DULUX英国公开赛,ANGLIAN英国公开赛等等。
7.BCE加拿大大师赛(BCECANADIANMASTERS)
加拿大大师赛首次举办于1985年,1988-1989度被指定为排名赛。它是第一个在英国以外的国家比赛的排名赛。
8.ICI欧洲公开赛(ICIEUROPEANOPEN)
ICI欧洲公开赛首届于1989年在法国举办,是在BCE加拿大师赛之后,第二个在英国以外的国家比赛的排名赛。
职业非排名赛
1.BENSONANDHEDGES大师赛(BENSONANDHEDGESMASTERS)
这项赛事开始于1975年,从一开始便得到菸草公司GALLAHERS的赞助,并且以他们公司生产的BENSONANDHEDGES牌香菸命名。在非排名赛事中,数它最重要,水準最高。在世界所有斯诺克比赛中,其地位公次于世界
排名前16名的选手才有资格参加。同时,它也是斯诺克历史上至今为止得到连续赞助时间最长的赛事。
2.世界盃赛(WORLDCUP)
世界盃赛首届举办于1979年,在所在职业赛中,对这项赛事赞助过的赞助商最多,其中包括STATEEXPRERS、GUENNESS、CARCAREPLAN、TUBORG、FERINAWINDOWS等等。世界盃赛分团体和个人两个项目进行。
非职业赛
1.世界锦标赛(IBSFWORLDCHAMPIONSHIP)
原名叫世界业余锦标赛(WORLDAMATEURCHAMPIONSHIP),1989年改为现名,全称是国际檯球联合会世界锦标赛。它首次举办于1963年。起初是每三年举办一次,接着是每年举办一次。1985年后,变成每年一次。这项赛事每年在不同国家举办。每年的举办国由这项在大赛的组织者-国际檯球联合会(IBSF)预先决定。国际檯球联合会每个会员国一次可以选派2名选手参加锦标赛。
2.世界青年锦标赛(IBSFWORLDJUNIORCHAMPIONSHIP)
同世界锦标赛一样,都是由国际檯球联合会组办。它是专为21岁以下的青年选手设立的世界锦标赛,首届举办于1987年。
3.欧洲业余锦标赛(EUROPEANAMATEURCHAMPIONSHIP)
首届于1988年在荷兰举办,是属于世界锦标赛类型的赛事,每两年举办一次。
4.亚洲锦标赛(ASIANCHAMPIONSHIP)
随着亚洲地区斯诺克运动的迅速发展,亚洲锦标赛己成为非职业赛事中最重要的赛事之一。它于1984年首次举办,组织形式类似于世界锦标赛。先分小组进行循环赛,然后小组前二名胜出者再进行淘汰赛。在亚洲各会员国中轮流举办,中国己成功的举办过两次。
最高得分
单桿得分
在斯诺克檯球中,单桿得分(Break)是指选手在檯面上一次连续击球得分获得的总分数。选手在比赛中的单桿得分,特别是单桿过百(Century)的次数是衡量一个选手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选手在正式比赛中打出的单桿过百都会被官方记录。
单桿147分
在英式斯诺克比赛中,球檯上共有红球15颗、黄色球、绿色球、咖啡色球、蓝色球、粉色球、黑色球和白色球(母球)各一颗。根据斯诺克比赛的规则,在桌面上还有红球的前提下,选手要率先用白球击打红色球,将红球打进后可任选一颗彩色球(除红球外)击打,彩球的分值不同,其中黑色球分值最高为7分。如果一名选手每次打进红球后都打进黑球,那幺他打完所有红球后的总得分将是120分(每颗红球分值为1分)。这样在按黄色球(2分)、绿色球(3分)、咖啡色球(4分)、蓝色球(5分)、粉色球(6分)、黑色球(7分)的顺序将所有彩球打进,将会得到斯诺克的单桿最高得分 147分。
特鲁姆普是斯诺克历史上在电视转播的情况下打出单桿满分的最年轻的球手。
特殊情况
为何有时在比赛中会出现高于147分的得分?
斯诺克比赛的规则规定,如果一名球员在比赛中犯规,将被罚相应的分数,罚分并不是从自己的得分中扣除而是要加在对手的得分中。这样的情况下,有时一名选手的击球得分加上对手的得分就有可能超过147分,但是在纪录个人单桿最高分时,是不会计入对手的犯规罚分的。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单桿最高分可以超过147分。对手击球是犯规,轮到另一位选手击球时白色球与要击打的目标球之间形成了障碍球,这种情况下根据规则击球选手可以选手任意一颗别的颜色的球作为红球击打,打进后计1分,随后也可以选择任意一颗彩球击打,根据击打彩球的分值进行计分,这样就等于檯面上多出一颗红球,单桿总分将有可能超越147分。如在2004年的英国锦标赛上,詹米-伯内特(JamieBurnett)在与里奥-费南德斯(LeoFernandez)对阵时就利用这样一个机会打出了148分的一桿球。
史蒂芬·亨德利

在对手没有犯规的情况下,一桿球的最高得分是满分147分,即通常所说的“满桿”。这要求击球选手在一桿球中,每将一颗红色球(1分)入袋后打进黑色球(7分),之后又连续将所有的彩色球入袋。如果对手在所有的红球入袋之前犯规并形成斯诺克,这时接下来的击球选手可以选择任何一颗彩色球作为“自由球”。该彩色球入袋计红色球的分值(1分),并被放回台面,接着再将黑色球(7分)入袋。这样就比正常情况多淂了8分。从而在这种情况下,一桿球的得分就可以高达155分。
历史上单桿超过147分的记录至少有三次。其中的一次是托尼-德拉高(TonyDrago)1998年在英国诺伍德(Norwood)举行的一场比赛中打出的一桿球149分,并被金氏世界纪录收录为最高的斯诺克单桿得分。在那场比赛中,德拉高在被对手犯规形成斯诺克的时候指定一颗棕色球(4分)作为自由球击落入袋得1分,紧接着在棕色球放回台面后又将其入袋,从而额外多获得了5分。然后,他又连续13次在将红色球入袋之后击落黑色球(8分×13),接着一颗红色球一颗粉色球(7分),一颗红色球一颗蓝色球(6分),最后再将所有的彩色球(共27分)入袋。2004年10月,在英国锦标赛的资格赛上,詹米-伯内特(JamieBurnett)在与里奥-费南德斯(LeoFernandez)对阵时打出了148分的一桿球,从而成为首位在职业比赛中打出单桿超147分的选手。
吉米·怀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