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横斑鹦鹉

(2018-06-13 15:38:26) 百科
横斑鹦鹉

横斑鹦鹉

横斑鹦鹉的学名为横斑鹦哥,横斑鹦哥(拉丁学名:Bolborhynchus lineola,英文名:Barred Parakeet)是鹦形目鹦鹉科横斑鹦哥属的一种鸟类,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羽毛。晚成雏。主要栖息在开阔的森林,通常6至30只左右成群活动,偶尔会聚集上百只或更多,有季节性的迁徙习惯,喜欢栖息在高树上,不易观察到它们的活动情形,有时会到农作物园区觅食,天然食物有浆果、种子、水果、昆虫等;横斑鹦鹉约有2种亚种,外表差异在绿色羽毛颜色的深浅以及黑色横纹的粗细。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横斑鹦哥
  • 拉丁学名:Bolborhynchus lineola Cassin,1853 
  • 别称:横斑鹦鹉
  • 二名法:Bolborhynchus lineola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鸟纲 Aves 
  • :鹦形目 Psittaciformes 
  • :鹦鹉科 Pasittacidae
  • :横斑鹦哥属 Bolborhynchus
  • :横斑鹦哥
  • 分布区域:分布于中南美洲
  • 英文名:Barred Parakeet 

外形特徵

横斑鹦鹉是既可爱又安静的小型鹦鹉体长16厘米,成年雄鸟的羽毛颜色一般是绿色,冠和下体没有黑色,鸟腹部两侧具黑、绿橄榄、绿色,胸部两侧没有;弯曲的翼角和下覆羽及飞羽底面是黑色及蓝绿色相间;尾巴墨绿色,中心的黑色羽毛广泛分布;鸟喙略带粉红色,眼暗棕色,雌鸟的黑纹较窄,下体没有。尾羽中心饰窄黑色边。
横斑鹦鹉有2种亚种,外表差异在绿色羽毛颜色的深浅以及黑色横纹的粗细。养殖市场已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变种出现,许多颜色都相当美丽。

生活习性

横斑鹦鹉通常6至30只左右成群活动,偶尔会聚集上百只或更多,有季节性的迁徙习惯,喜欢栖息在高树上,不易观察到它们的活动情形,有时会到农作物园区觅食, 天然食物有浆果、种子、水果、昆虫等。
横斑鹦鹉温驯不吵闹的性格与一些非洲的牡丹鹦鹉、虎皮鹦鹉比起来更适合当宠物,它们不像爱情鸟等小型鹦鹉般的爱鸣叫与神经质,相反的十分温和友善及安静;饲养上如同小型鹦鹉一样容易。

栖息环境

横斑鹦鹉主要栖息在开阔的森林,通常6至30只左右成群活动,偶尔会聚集上百只或更多,有季节性的迁徙习惯,喜欢栖息在高树上,不易观察到它们的活动情形,有时会到农作物园区觅食, 天然食物有浆果、种子、水果、昆虫等;横斑鹦鹉约有2种亚种,外表差异在绿色羽毛颜色的深浅以及黑色横纹的粗细。
横斑鹦鹉(筑窝)横斑鹦鹉(筑窝)

繁殖方式

中美洲亚种的繁殖的季节约从12月时开始,南美洲则约在5-7月左右;笼养的横斑鹦鹉非常安静,性情也很稳定,在笼中活动时它们大部份都是用爬的,很少飞和跳跃,可以为它们喷洒少量的水,提供一般小型鹦鹉混合种子与一些蔬果餵食。可以群养繁殖,繁殖难度不高,全年均能繁殖,使用一般牡丹鹦鹉用巢箱即可,一次约产4-5颗蛋,孵化期约21-22天,6星期后羽毛长成。
横斑鹦鹉(卵)横斑鹦鹉(卵)

地理分布

中南美洲皆有它们的蹤迹,中美洲的墨西哥南部、巴拿马西部、到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的西北部至秘鲁中部。
横斑鹦鹉分布图横斑鹦鹉分布图

亚种分化

横斑鹦鹉指名亚种 (拉丁学名:B. l. lineola):主要分布于墨西哥南部到巴拿马西部;
横斑鹦鹉虎纹亚种(拉丁学名:B. l. tigrinus):主要分布于委内瑞拉、哥伦比亚西部至秘鲁中部。

保护级别

横斑鹦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9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LC)。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