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机电型继电保护装置

(2019-04-14 09:51:37) 百科
机电型继电保护装置

机电型继电保护装置

机电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及执行部分主要由若干个不同性能的机电型继电器组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机电型继电保护装置
  • 外文名:Electromechanical relay protection device
  • 领域:电力
  • 组成:机电型继电器
  • 结构: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及执行部分
  • 作用: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作用

继电保护装置能反应电气设备的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并自动迅速地、有选择地动作于断路器将故障设备从系统中切除,保证不故障设备继续正常运行,将事故限制在最小範围,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保证向用户安全、连续供电。变电站逐渐朝向综合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具有功能强大、操作简单、调试方便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①在电力设备实际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对一次设备的电流、电压、相位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 并将数据传送至后台。 通过监控系统,运行人员能够及时查看电力系统实时数据,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处理,极大的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②如果电力系统内部发生短路故障,则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快速、準确的确定故障的发生位置和类型,有利于避免发生严重的后果。

装置原理

机电型继电器基于电磁力或电磁感应作用产生机械动作原理而製成。只要给继电器加入某种物理量或加入的物理量达到某个规定数值时,它就会动作。其动合(常开)触点闭合,动断(常闭)触点断开,输出信号。

装置误差

由于机电型继电保护装置是经过电-磁-力-机械运动的多次转换而构成的,其装换环节多,加之机械构件的精度、维护和调试经验对误差影响大,因而造成保护装置的準确度低,动作速度慢等,近年来逐步被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代替。

在我国的发展史

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对继电保护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因此,继电保护技术得天独厚,在40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发展的4个历史阶段:机电式继电保护、电晶体继电保护、积体电路保护、计算机继电保护。
建国后,我国继电保护学科、继电保护设计、继电器製造工业和继电保护技术队伍从无到有,在大约10年的时间里走过了先进国家半个世纪走过的路程。50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吸收、消化、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的性能和运行技术,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继电保护理论造诣和丰富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技术队伍,对全国继电保护技术队伍的建立和成长起了指导作用。阿城继电器厂引进消化了当时国外先进的继电器製造技术,建立了我国自己的继电器製造业。因而在60年代中我国已建成了继电保护研究、设计、製造、运行和教学
的完整体系。这是机电式继电保护繁荣的时代,为我国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