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机电类工学结合模式教材:机械设计基础》是2013-04-01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梅,卢铁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高职高专机电类工学结合模式教材:机械设计基础
- 作者:李梅,卢铁钢编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4-01
- ISBN:9787302315476
- 装帧:平装
- 纸张:胶版纸
- 页数:292
- 正文语种:中文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高职高专机电类工学结合模式教材:机械设计基础》以作者与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研发的、获得国家专利的物料翻转机为载体,把传统教材中多门课程的知识点围绕物料翻转机器设计进行解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按照产品开发设计程式研发设计内容,全书共分为十二章:机械设计概述、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平面连桿机构、基础力学分析、凸轮机构、带传动、齿轮传动、齿轮系、联接、轴承、轴、机电设备随机技术档案的编制。
《高职高专机电类工学结合模式教材:机械设计基础》突出实用性、套用性、职业性和现代性,既可作为高职高专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成人高校、本科院校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高校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图书目录
绪论
0.1.1 机械设计初步
0.1.2 本课程的性质和基本要求
0.1.3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第1章 机械设计概述
1.1 机械设计一般程式
1.1.1 机械设计一般程式简介
1.1.2 机械零件的载荷和应力
1.1.3 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及设计準则
1.2 材料的选择及结构工艺性
1.2.1 材料选择
1.2.2 结构工艺性
思考题
第2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2.1 机构的组成
2.1.1 基本概念
2.1.2 运动副及其分类
2.2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2.2.1 一般构件的表示法
2.2.2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製
2.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2.3.1 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3.2 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应注意的特殊情况
章节知识点提示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 平面连桿机构
3.1 平面四桿机构及其套用机械设计基础
3.1.1 铰链四桿机构的形式
3.1.2 铰链四桿机构形式判别
3.1.3 含一个移动副的四桿机构
3.2 平面四桿机构的基本特性
3.2.1 急回特性
3.2.2 传力特性
3.2.3 死点位置
3.3 平面四桿机构的尺度综合
3.3.1 按照连桿的预定位置进行尺度综合
3.3.2 按照给定的两连架桿的对应位置进行尺度综合
3.3.3 按照行程速度係数进行尺度综合
3.4 构件和运动副的结构
3.4.1 构件的结构
3.4.2 运动副的结构
3.5 间歇运动机构概述
3.5.1 棘轮机构
3.5.2 槽轮机构
章节知识点提示
思考题
习题
第4章 基础力学分析
4.1 静力学基础
4.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4.1.2 静力学公理
4.1.3 力的投影与分解
4.2 力矩与力偶
4.2.1 力矩
4.2.2 合力矩定理
4.2.3 力偶及其性质
4.2.4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4.3 受力分析
4.3.1 约束与约束力
4.3.2 约束类型
4.3.3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4.4 力系的平衡
4.4.1 平面汇交力系
4.4.2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和解题步骤
4.5 平面一般力系
4.5.1 引言
4.5.2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
4.5.3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4.5.4 物系平衡和机械的静力计算
4.6 空间力系简介
4.6.1 空间力系
4.6.2 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章节知识点提示
思考题
习题
第5章 凸轮机构
5.1 概述
5.1.1 凸轮机构的套用和分类
5.1.2 凸轮和滚子的材料
5.1.3 凸轮的结构与安装
5.2 凸轮机构特性分析
5.2.1 凸轮机构的运动分析
5.2.2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5.2.3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与基圆半径的关係
5.3 凸轮机构的尺度综合方法
章节知识点提示
思考题
习题
第6章 带传动
6.1 带传动概述
6.1.1 带传动的特点
6.1.2 带传动的主要类型与套用
6.2 V带结构
6.3 V带传动的工作能力分析
6.3.1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6.3.2 带传动的变形与应力分析
6.3.3 带传动的运动分析
6.3.4 带传动的设计準则
6.3.5 单根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
6.4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6.4.1 V带设计步骤和计算方法
6.4.2 V带轮的设计
……
第7章 齿轮传动
第8章 齿轮系
第9章 联接
第10章 轴承
第11章 轴
第12章 机电设备随机技术档案的编制
图书信息
作 者:张志光编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8-01
ISBN:9787302257806
丛书名:高职高专机电类工学结合模式教材
商品编码:10829940
装帧:平装
印刷时间:2011-08-01
印次:1
页数:251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机械设计基础》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在总结近几年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的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机械设计基础》共分为常用机构、常用机械传动、通用机械零部件和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4篇,每篇设有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机械设计基础》包括12个模组,即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平面连桿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其他常用机构、齿轮传动、蜗桿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连线、轴承、轴和轮系,每个模组设有模组导入、学习建议、拓展提高、小结、实训、习题与训练题。
《机械设计基础》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机械、机电及近机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社会职业教育培训使用,还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图书目录
绪论
一、机械及其组成
二、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式
三、本课程的研究任务与基本要求
第一篇 常用机构
模组一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
一、平面构件的自由度
二、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三、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四、拓展提高
实训一 机构运动简图的测绘和分析
习题与训练题一
模组二 平面连桿机构
一、铰链四桿机构的基本类型
二、铰链四桿机构的其他形式
三、铰链四桿机构存在曲柄的条件及基本特性
四、平面四桿机构的设计
五、拓展提高
实训二 铰链四桿机构的製作
习题与训练题二
模组三 凸轮机构
一、凸轮机构的套用与分类
二、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三、用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曲线
四、设计凸轮机构应注意的问题
五、拓展提高
习题与训练题三
模组四 齿轮机构
一、齿轮机构的特点、类型和齿廓啮合的基本规律
二、渐开线齿廓
三、渐开线标準齿轮各部分名称、参数和几何尺寸
四、渐开线标準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五、渐开线齿廓的切制原理与根切现象
六、齿轮的结构设计
七、拓展提高
实训三 渐开线齿轮基本参数的测定
习题与训练题四
模组五 其他常用机构
一、棘轮机构
二、槽轮机构
三、不完全齿轮机构
四、螺旋机构
五、拓展提高
习题与训练题五
第二篇 常用机械传动
模组六 齿轮传动
一、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準则
二、齿轮传动的精度及齿轮的常用材料
三、标準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四、标準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五、标準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六、齿轮传动的润滑和维护
七、拓展提高
习题与训练题六
模组七 蜗桿传动
一、蜗桿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二、蜗桿传动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三、蜗桿传动的失效形式、设计準则、材料和结构
四、蜗桿传动的强度计算
五、蜗桿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平衡计算
六、拓展提高
习题与训练题七
模组八 带传动和链传动
一、带传动的基本知识
二、普通V带和V带轮
三、普通V带传动工作能力分析
四、普通V带传动的设计
五、带传动的安装、张紧和维护
六、链传动的基本知识
七、拓展提高
实训四 带传动特性的测定与分析
习题与训练题八
第三篇 通用机械零部件
模组九 连线
一、螺纹连线
二、键连线
三、轴间连线
四、弹性
五、拓展提高
习题与训练题九
模组十 轴承
一、滑动轴承简介
二、滚动轴承的结构和类型
三、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
四、滚动轴承的工作能力分析
五、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六、拓展提高
习题与训练题十
模组十一 轴
一、轴的类型与材料
二、轴的结构设计
三、轴的工作能力分析
四、拓展提高
习题与训练题十一
第四篇 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
模组十二 轮系
一、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二、动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三、複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四、轮系的套用
五、减速器简介
六、拓展提高
实训五 减速器的拆装
习题与训练题十二
附录A 课程设计任务书
附录B 课程设计指导书
附录C 深沟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的国家标準节选
参考文献
图书信息
作 者:上官同英着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7-01
ISBN:9787302163947
版次:1
装帧:平装
页数:311
正文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机械设计基础》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按照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以培养套用型人才为目标,综合了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重点介绍了常用机构和一般工作条件下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适用範围、选型,以及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典型机构、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方法,教会学生在设计中如何正确使用标準、规範和手册等设计资料。考虑到在实际工作中,高职学生大多在一线工作,所以《机械设计基础》删除了许多公式理论的推导,从实际出发,使学生建立起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图书目录
第0章 绪论
0.1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0.2 课程的内容、地位、学习目的和方法
0.3 机械设计应满足的一般要求及一般程式
本章 小结
思考与习题
第1章 平面机构及其自由度
1.1 机构的组成
1.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1.3 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
本章 小结
思考与习题
第2章 平面连桿机构
2.1 平面连桿机构的特点和套用
2.2 平面连桿机构的类型及其演化
2.3 铰链四桿机构有曲柄的条件
2.4 平面连桿机构的工作特性
2.5 平面四桿机构的设计
本章 小结
思考与习题
第3章 凸轮机构
3.1 凸轮机构的套用与分类
3.2 从动件常用的运动规律
3.3 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轮廓曲线
3.4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本章 小结
思考与习题
第4章 齿轮机构
4.1 齿轮机构的传动特点和类型
4.2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4.3 渐开线与渐开线齿廓
4.4 渐开线标準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
4.5 渐开线标準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4.6 渐开线齿轮的加工
4.7 变位齿轮简介
4.8 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机构
4.9 蜗轮蜗桿机构
4.1 0圆锥齿轮机构
本章 小结
思考与习题
第5章 轮系
5.1 轮系的分类
5.2 轮系的传动比
5.3 轮系的功能
本章 小结
思考与习题
第6章 间歇运动机构
6.1 棘轮机构
6.2 槽轮机构
6.3 不完全齿轮机构
本章 小结
思考与习题
第7章 机械零件设计概述
第8章 带传动
第9章 链传动
第10章 齿轮传动
第11章 轴
第12章 轴承
第13章 机械连线
第14章 减速器
参考文献
前言
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新的课程设定的需要,体现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结合编者多年教学的实践经验和同行专家及广大使用者的意见编写了这本《机械设计基础》。
本教材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按照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以培养套用型人才为目标,综合了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重点介绍了常用机构和一般工作条件下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适用範围、选型,以及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典型机构、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方法,教会学生在设计中如何正确使用标準、规範和手册等设计资料。考虑到在实际工作中,高职学生大多在一线工作,所以本教材删除了许多公式理论的推导,从实际出发,使学生建立起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突出以下特点:
(1)结构设计合理,内容完整,重点突出,每章都有学习目标和小结,使学生易于把握知识要点;各章均围绕所讲的重点内容设计了适量的习题,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套用能力。
(2)理论联繫实际,在阐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同时,突出实用性,列举了较多实用性的例子,使学生能很好地学以致用。
(3)全书在语言表达上力求通俗、新颖,便于讲授和自学;在内容上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以讲清概念、强化套用为重点;对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了整体最佳化,精选教学内容,突出编写特色。
全书採用最新国家标準,共分14章。参加本教材编写的有张思婉(第0、1章)、宋联美(第2、3章)、上官同英 (第4、5章)、任卫东(第6、11、14章)、温广宇(第7、8、9章)、赵曼(第10章)、张路霞(第12、13章)。本书由上官同英担任主编,赵曼、任卫东担任副主编。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虽然几易其稿,但仍难免存在错误和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和同仁批评指正。
本教材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按照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以培养套用型人才为目标,综合了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重点介绍了常用机构和一般工作条件下通用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适用範围、选型,以及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典型机构、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方法,教会学生在设计中如何正确使用标準、规範和手册等设计资料。考虑到在实际工作中,高职学生大多在一线工作,所以本教材删除了许多公式理论的推导,从实际出发,使学生建立起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突出以下特点:
(1)结构设计合理,内容完整,重点突出,每章都有学习目标和小结,使学生易于把握知识要点;各章均围绕所讲的重点内容设计了适量的习题,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套用能力。
(2)理论联繫实际,在阐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同时,突出实用性,列举了较多实用性的例子,使学生能很好地学以致用。
(3)全书在语言表达上力求通俗、新颖,便于讲授和自学;在内容上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以讲清概念、强化套用为重点;对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了整体最佳化,精选教学内容,突出编写特色。
全书採用最新国家标準,共分14章。参加本教材编写的有张思婉(第0、1章)、宋联美(第2、3章)、上官同英 (第4、5章)、任卫东(第6、11、14章)、温广宇(第7、8、9章)、赵曼(第10章)、张路霞(第12、13章)。本书由上官同英担任主编,赵曼、任卫东担任副主编。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虽然几易其稿,但仍难免存在错误和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和同仁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