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製图》是2011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元莹、郭红利。
基本介绍
- 书名:《机械製图》
- 作者:张元莹、郭红利
- ISBN:978-7-122-08793-5
- 类别:教材 >> 本科 >> 本科机械
- 页数:262页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1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基本信息
机械製图
所属类别
教材>> 本科 >> 本科机械
作者:张元莹、郭红利主编
出版日期:2011年1月 书号:978-7-122-08793-5
开本:16 装帧:平 版次:1版1次 页数:262页
内容简介
内容主要包括:製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点、直线和平面,立体,立体表面的交线,轴测图,组合体,机件图样的画法,标準僻口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零部件测绘等。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机械类、近机类各专业使用,也可供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相关专业选用,同时还可供相应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绪论1
第1章製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3
11国家标準《技术製图》和《机械製图》的一般规定3
111图纸幅面及格式(GB/T 14689—2008)3
112绘图比例(GB/T 14690—1993)5
113字型(GB/T 14691—1993)6
114图线(GB/T 44574—2002)7
115尺寸注法 (GB/T 44584—2003)8
12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12
121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13
122比例尺、分规13
123圆规、铅笔14
13几何作图16
131等分圆周及正多边形画法16
132斜度和锥度17
133圆弧连线18
134椭圆的近似画法21
14平面图形的画法21
141尺寸分析21
142线段分析21
143画图步骤22
15绘图的方法和步骤23
151仪器绘图的方法和步骤23
152徒手绘图的一般方法23
本章小结25
第2章点、直线和平面26
21投影法的基础知识26
211投影法的基本概念26
212投影法的分类26
213正投影的基本特性27
214工程上常用的投影图27
22点的投影28
221点的投影28
222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28
223两点的相对位置与重影点31
23直线的投影32
231直线的投影图32
232直线的投影特性32
233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倾角35
234直线上点的投影36
235两直线的相对位置37
236垂直两直线的投影40
24平面的投影41
241平面的表示法41
242平面的投影特性41
243平面上的直线和点44
25换面法45
251换面法的基本原理与作图方法46
252换面法中的几种基本变换48
本章小结53
第3章立体55
31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55
311三视图的形成55
31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56
32平面立体57
321稜柱57
322稜锥58
33迴转体59
331圆柱59
332圆锥60
333圆球61
334圆环63
335组合迴转体63
本章小结64
第4章立体表面的交线65
41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65
411截交线的一般性质65
412截交线的作图方法65
42两迴转体表面相交74
421相贯线的性质74
422求相贯线的步骤75
423作图方法75
424相贯线的特殊情况79
425多立体相交的相贯线80
本章小结81
第5章轴测图82
5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82
511轴测图的形成82
512轴测轴、轴间角及轴向伸缩係数82
513轴测图的分类83
514轴测图的基本性质83
52正等轴测图的画法83
521正等轴测图的参数83
522正等轴测图的画法83
53斜二等轴测图89
531斜二等轴测图的参数89
532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89
54徒手画轴测图的方法90
541徒手画轴测轴90
542徒手画正等测圆91
543徒手画物体的正等轴测图91
55轴测剖视图的画法91
551剖切方法92
552剖面线的画法92
553轴测剖视图的画法92
本章小结93
第6章组合体94
61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及表面连线关係94
611组合方式94
612相邻两表面连线关係95
62画组合体的三视图96
621形体分析96
622选择主视图96
623画图步骤97
63读组合体的三视图99
631读图的基本要领99
632读图的基本方法101
633由已知两个视图补画第三视图104
64组合体的尺寸标注108
641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108
642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方法和步骤112
65组合体的构形设计113
651组合体构形设计的基本原则113
652组合体构形设计的方法114
653组合体构形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14
本章小结116
第7章机件的图样画法117
71视图117
711基本视图117
712向视图118
713局部视图118
714斜视图119
72剖视图120
721剖视图的基本概念120
722剖视图的种类123
723剖切面的种类(剖视图的剖切方法)126
73断面图131
731断面图的概念131
732断面图的种类131
74局部放大图、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133
741局部放大图133
742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134
75表达方法综合套用举例137
76第三角画法简介139
本章小结141
第8章标準件和常用件142
81螺纹的表示法与标注142
811螺纹的基本要素与种类145
812螺纹的规定画法146
813螺纹的标注148
82螺纹紧固件及其连线画法150
821螺纹紧固件的标记150
822螺纹紧固件的连线画法150
83键连线155
831平键连线155
832花键连线157
84销连线158
841圆柱销和圆锥销158
842开口销159
85滚动轴承159
851滚动轴承的结构和分类159
852滚动轴承的代号160
853滚动轴承的画法160
86齿轮161
861圆柱齿轮162
862圆锥齿轮简介165
863蜗轮、蜗桿简介167
87弹簧170
871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各部分名称及尺寸计算170
872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171
本章小结172
第9章零件图173
91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174
911零件图的作用174
912零件图的内容174
92零件的视图选择175
921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175
922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176
9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180
931尺寸基準的选择180
932零件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182
94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185
941铸造工艺结构185
942机械加工工艺结构187
95零件图的技术要求189
95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189
952极限与配合193
953几何公差201
954其他技术要求206
96读零件图206
本章小结208
第10章装配图209
10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209
1011装配图的作用209
1012装配图的内容209
10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209
1021装配图的规定画法211
1022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211
10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213
1031装配图的尺寸标注213
1032装配图的技术要求214
1033零件序号及明细栏214
104装配结构的合理性216
105装配图的画法217
1051分析部件217
1052确定主视图218
1053确定其他视图220
1054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220
106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223
1061读装配图的方法223
1062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226
本章小结229
第11章零部件测绘230
111部件测绘230
1111测绘前準备工作230
1112分析测绘对象230
1113画装配示意图和拆卸零件230
112零件测绘232
1121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232
1122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233
1123测绘注意事项236
113由装配示意图和零件图绘製装配图239
本章小结239
第12章计算机绘图基础240
121用户界面与档案操作240
1211用户界面240
1212常用的档案操作242
122图形的绘製与编辑242
1221命令输入的方法242
1222绘图坐标系统243
1223绘製平面图形243
1224编辑平面图形245
123AutoCAD绘图辅助功能247
1231图形显示控制247
1232图形要点捕捉248
1233其他辅助功能249
124用AutoCAD绘製零件图249
1241绘图环境的设定249
1242图形绘製250
1243尺寸标注252
1244公差标注257
1245表面结构的标注259
1246技术要求的书写261
1247零件图作图举例262
125用AutoCAD绘製装配图263
第13章其它工程图样265
131展开图265
1311平面立体表面展开266
1312可展曲面的展开267
1313不可展曲面的近似展开270
132焊接图271
1311焊缝的表示方法271
1312焊缝的标注274
附录240
参考文献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