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机械製图(2014年郝立华编着的图书)

(2018-08-27 09:02:49) 百科
机械製图(2014年郝立华编着的图书)

机械製图(2014年郝立华编着的图书)

《机械製图》是2014年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郝立华、赵凤芹。

基本介绍

  • 书名:机械製图
  • 作者:郝立华、赵凤芹
  • 定价:39元
  •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 书名机械製图
  • 书号978-7-118-09620-0
  • 作者郝立华
  •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 译者
  • 版次1版1次
  • 开本16
  • 装帧平装
  • 出版基金
  • 页数284
  • 字数454
  • 中图分类TH126
  • 丛书名
  • 定价39.00
本书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 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改革成果?为适应社会需求和培养目标编写而成的
同时还配套编写出版了?机械製图习题集?? 全书共分11 章并另加附录? 主要内容有:製图基本知识和技能、投影基础、立体的投影、组合体、轴测图、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标準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钣金展开图和计算机绘图? 本书主要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套用型本科机械类、近机类各专业机械製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类型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亦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绪论1
第1章製图基本知识和技能3
1.1製图国家标準简介3
1.1.1图纸的幅面与格式(GB/T 14689—2008)3
1.1.2比例(GB/T 14690—1993)5
1.1.3字型(GB/T 14691—1993)6
1.1.4图线(GB/T 4457.4—2002)7
1.1.5尺寸注法(GB/T 4458.4—2003、GB/T 16675.2—1996)10
1.2绘图工具及使用方法12
1.2.1图板、丁字尺、三角板13
1.2.2图规和分规13
1.2.3比例尺14
1.2.4铅笔14
1.2.5曲线板15
1.1.6其他绘图工具15
1.3几何作图15
1.3.1圆周等分和圆内接正多边形15
1.3.2圆弧连线16
1.3.3斜度和锥度19
1.4平面图形的画法20
1.4.1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20
1.4.2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20
1.4.3平面图形的绘製方法和步骤20
1.5徒手画图的方法22
1.5.1直线的画法22
1.5.2常用角度的画法22
1.5.3圆的画法22
1.5.4圆角、曲线连线和椭圆的画法23
第2章投影基础24
2.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24
2.1.1投影法的基本概念24
2.1.2投影法的分类24
2.1.3正投影的基本性质25
2.2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係25
2.2.1三视图的形成25
2.2.2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係27
2.3点的投影28
2.3.1点的三面投影28
2.3.2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係28
2.3.3两点的相对位置29
2.3.4点的轴测图作法31
2.4直线的投影31
2.4.1直线的三面投影31
2.4.2属于直线的点32
2.4.3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32
2.4.4两直线的相对位置35
2.5平面的投影36
2.5.1平面的投影36
2.5.2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37
2.5.3平面上直线和点的投影39
2.6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41
2.6.1平行关係42
2.6.2相交关係43
2.6.3垂直关係45
2.7变换投影面法47
2.7.1换面法的基本概念47
2.7.2点的换面投影48
2.7.3直线的投影变换49
2.7.4平面的投影变换51
2.7.5解题实例52
第3章立体的投影54
3.1平面立体的投影54
3.1.1稜柱54
3.1.2稜锥55
3.2曲面立体的投影56
3.2.1圆柱56
3.2.2圆锥57
3.2.3圆球58
3.2.4圆环59
3.3立体的截交线60
3.3.2曲面立体的截交线63
3.4立体的相贯线69
3.4.1用积聚性法求相贯线69
3.4.2用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70
3.4.3相贯线的特殊情况71
3.4.4相贯线的近似画法72
3.5立体的尺寸标注72
3.5.1基本几何体的尺寸标注72
3.5.2带切口的几何体的尺寸标注73
3.5.3截断体的尺寸标注75
3.5.4相贯体的尺寸标注75
第4章组合体77
4.1组合体的形体分析77
4.1.1形体分析法77
4.1.2组合形式及其相对位置77
4.2组合体视图的画法80
4.2.1形体分析80
4.2.2确定主视图80
4.2.3画法步骤80
4.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81
4.3.1尺寸基準81
4.3.2尺寸种类82
4.3.3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82
4.3.4尺寸标注方法步骤83
4.4看组合体视图的方法84
4.4.1看图的基本知识和思维规律84
4.4.2形体分析法看图87
4.4.3线面分析法看图87
第5章轴测图92
5.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92
5.1.1轴测图的形成92
5.2平面体的正等测图画法93
5.2.1正等测的轴测轴、轴间角及轴向伸缩係数93
5.2.2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画法94
5.3迴转体及组合体的正等测图画法95
5.3.1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正等测图画法95
5.3.2圆柱的正等测图96
5.3.3圆锥台的正等测图97
5.3.4圆角的正等测画法97
5.3.5组合体的正等测97
5.4斜二测图的画法99
5.4.1斜二测图的形成99
5.4.2斜二测图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係数99
5.4.3斜二测图的特性99
5.4.4斜二测图的画法99
第6章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101
6.1视图101
6.1.1基本视图101
6.1.2向视图102
6.1.3局部视图102
6.1.4斜视图103
6.2剖视图104
6.2.1剖视图的基本概念104
6.2.2剖视图的画法104
6.2.3剖视图的种类106
6.2.4剖切面和剖切方法108
6.3断面图111
6.3.1断面图的概念111
6.3.2断面图的画法及标注111
6.4其他表达方法113
6.4.1局部放大图114
6.4.2简化画法(摘自GB/T 1667.1—1996、GB/T 4458.1—2002)114
6.5第三角画法118
6.5.1第三角画法形成规律、画法原理118
6.5.2第一角和第三角画法比较118
6.5.3有关规定120
第7章标準件和常用件121
7.1螺纹121
7.1.1螺纹的形成、要素和结构121
7.1.2螺纹的规定画法123
7.1.3螺纹的种类及其在图样上的标注124
7.2螺纹紧固件及其连线126
7.2.1常见螺纹紧固件及其标记和画法126
7.2.2紧固件的连线127
7.3齿轮129
7.3.1圆柱齿轮130
7.3.2圆锥齿轮133
7.3.3蜗轮蜗桿135
7.4键连线和销连线136
7.4.1键及其连线136
7.4.2销连线138
7.5滚动轴承139
7.5.1滚动轴承的构造、类型和代号139
7.5.2滚动轴承表示法141
7.6弹簧143
7.6.1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各部分名称及其尺寸计算143
7.6.2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144
7.6.3压缩弹簧零件图示例144
第8章零件图146
8.1零件图概述146
8.2零件图的视图选择147
8.2.1主视图的选择147
8.2.2其他视图的选择148
8.2.3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148
8.3零件图的尺寸注法151
8.3.1尺寸基準及其选择151
8.3.2标注尺寸的注意事项152
8.3.3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注法153
8.4零件表面结构的表示法155
8.4.1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155
8.4.2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156
8.4.3表面结构要求在零件图中的标注157
8.5极限与偏差160
8.5.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内容161
8.5.2极限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165
8.6零件几何公差的标注166
8.6.1几何公差的几何特徵及符号166
8.6.2几何公差的标注166
8.7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169
8.7.1铸造工艺结构169
8.7.2机械加工工艺结构170
8.8零件测绘172
8.8.1绘製零件草图的步骤172
8.8.2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172
8.9读零件图173
8.9.1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173
8.9.2读零件图举例174
第9章装配图176
9.1装配图的内容176
9.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176
9.2.1装配图的规定画法176
9.2.2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179
9.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181
9.3.1装配图的尺寸标注181
9.3.2装配图的技术要求181
9.4装配图上零件序号和明细栏182
9.4.1零件序号的编写182
9.4.2明细栏的填写182
9.5装配结构简介182
9.5.1接触面的数量183
9.5.2轴与孔的配合183
9.5.3锥面的配合183
9.5.4接触面转折处结构183
9.5.5滚动轴承的轴向固定结构184
9.5.6螺栓连线结构184
9.6绘製装配图184
9.6.1选择表达方案(图9〖CD*2〗13)184
9.6.2绘製装配图(图9〖CD*2〗14)185
9.7装配体测绘185
9.7.1了解、分析装配体185
9.7.2拆卸装配体、画装配示意图188
9.7.3测绘零件草图188
9.7.4画装配图189
9.7.5画零件图189
9.8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189
9.8.1读装配图的方法189
9.8.2拆画零件图196
第10章钣金展开图199
10.1平面立体的表面展开199
10.1.1稜柱表面的展开199
10.1.2稜台表面的展开200
10.2可展曲面的展开201
10.2.1圆柱表面的展开201
10.2.2圆锥表面的展开203
10.2.3方圆过渡接头的展开204
10.3正圆柱螺旋面的近似展开205
10.3.1圆柱螺旋线及其展开205
10.3.2正圆柱螺旋面的近似展开205
第11章计算机绘图208
11.1计算机绘图概述208
11.1.1产品的CAD208
11.1.2计算机绘图208
11.1.3AutoCAD简介208
11.2中文版AutoCAD 2012操作入门209
11.2.1用户界面210
11.2.2命令输入方式212
11.2.3命令的执行过程212
11.2.4命令的结束和重複213
11.2.5命令的终止、取消和重做213
11.2.6常用功能键214
11.2.7图形档案的管理214
11.3常用绘图辅助功能的操作216
11.3.1点的输入216
11.3.2对象捕捉217
11.3.3对象追蹤219
11.3.4图形对象的选择与修剪、删除221
11.3.5显示控制功能223
11.3.6图层与对象的属性223
11.3.7设定图形界限及线型比例227
11.4基本绘图命令229
11.4.1圆与圆弧229
11.4.2多段线230
11.4.3矩形和椭圆231
11.4.4样条曲线和图案填充232
11.4.5点235
11.5图形编辑236
11.5.1移动与旋转对象236
11.5.2複製和镜像对象238
11.5.3图形形状与大小的修改命令240
11.6文字标注243
11.6.1新建文字样式243
11.6.2输入和编辑单行文字244
11.6.3输入多行文字245
11.7尺寸标注246
11.7.1尺寸标注命令246
11.7.2设定尺寸标注样式247
11.7.3常用尺寸标注248
11.7.4公差标注252
11.8图块256
11.8.1定义块257
11.8.2插入块257
11.8.3定义属性258
11.8.4保存图块259
11.9绘製零件图260
11.10绘图输出262
11.10.1绘图输出概述262
11.10.2图样的列印输出263
附录265
附表1普通螺纹直径与螺距(摘自GB/T 193—2003)265
附表2六角头螺栓C级摘自(GB/T 5780—2000)266
附表3双头螺柱(摘自GB/T 897~GB/T 900 - 1988)267
附表4开槽圆柱头螺钉(摘自GB/T 65—2000)268
附表5六角螺母C级(GB/T 41—2000)269
附表6垫圈270
附表7标準弹簧垫圈(摘自GB/T 93—1987)270
附表8螺纹旋合长度(摘自GB/T 197—2003)271
附表9普通平键的形式和尺寸(GB/T 1096—2003)272
附表10普通平键键槽的尺寸与公差(摘自GB/T 1095—2003)272
附表11圆柱销(摘自GB/T 119.1—2000)273
附表12圆锥销(摘自GB/T 117—2000)274
附表13开口销(摘自GB/T 91—2000)274
附表14滚动轴承275
附表15标準公差数值(摘自GB/T 1800.2—2009)276
附表16.1常用配合孔的极限偏差表(摘自GB/T 1800.2—2009)277
附表16.2常用配合孔的极限偏差表(摘自GB/T 1800.2—2009)278
附表17.1常用配合轴的极限偏差表(摘自GB/T 1800.2—2009)279
附表17.2常用配合轴的极限偏差表(摘自GB/T 1800.2—2009)280
附表18常用的金属材料281
附表19常用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名词解释(GB/T 7232——1999)282
参考文献284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