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机械製图(21世纪高等院校规划教材)

(2018-10-25 10:56:17) 百科
机械製图(21世纪高等院校规划教材)

机械製图(21世纪高等院校规划教材)

本书是根据《高等工业学校画法几何及机械製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组织编写,可供机械类各专业(100~120学时)使用。 全书共7章,包括:製图的基本知识,组合体,轴测图,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常用标準件和非标準件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等,并参照最新国家标準列出了书后的附录。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近机类各专业的製图教材,同时也可作为其他类型学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选用。

本书是“工程图学系列教材”之《机械製图》。宜与《画法几何学》、《工程图学解题指导》和《计算机绘图》配套,作为机械类“工程图学”课程的教材。

基本介绍

  • 书名:机械製图(21世纪高等院校规划教材)
  • 作者:潘陆桃
  • ISBN:978-7-312-02011-9
  • 定价:25.00元
  •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年9月
  • 装帧:平装
  • 版本:1

内容简介

根据《高等工业学校画法几何及製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吸收多所院校“工程图学”教材的精华,总结我们多年来“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经验,为便于“工程图学”系列课程的教学,合肥工业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组织编写了“工程图学系列教材”,主要包括:《画法几何学》及《机械製图》(机械类)、《工程製图》(非机械类)、《工程製图基础》(电子及套用理科类)、《工程图学解题指导》(各类)、《计算机绘图》(各类)、《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及《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习题集》(建筑学类等)、《土木工程製图》及《土木工程製图习题集》(土建类)等。
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编写目的,确定编写体系:本书是在学习了《画法几何学》的基本投影理论后,结合实际进一步研究“物—图”之间的相互转化问题。宗旨是拓宽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画图和读图的技能,并初步掌握机械设计及机械製造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2.紧扣课程任务,合理选排内容;本书在内容的选排上,儘可能适应教学的要求,在保持理论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力求简明、实用。
全书共分7章,第1章工程製图基本知识和第4章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部分力求精选图例,贯彻了1984年至2003年间的技术製图及机械製图国家标準。第2章组合体以介绍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为主线,强化绘图与看图的练习,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构思能力。第3章轴测图主要介绍正等测和斜二测的画法,教学中可安排与第2章组合体内容相结合进行。第5、6、7章为机械製图部分,包括常用标準件和非标準件、零件图及装配图部分,图例均选自生产实际,凡涉及新修订的国家标準的内容,均儘量作了更新,这部分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为重点。
3.贯彻最新标準、传授最新技术:本书採用了国家最新的製图标準,便于在生产实践中的使用。
本书由潘陆桃主编。胡延平、阮五洲副主编。参加编写的有(按章节为序):潘陆桃(绪论、第4章、附录),阮五洲(第1章、第2章),胡延平(第3章、第7章),葛亮(第5章、第6章)。

目录

前 言
绪 论
第1章 製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1 国家标準《机械製图》与《技术製图》的基本规定
1.2 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1.3 几何作图
1.4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和绘製步骤
1.5 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第2章 组合体
2.1 三视图的形成
2.2 形体分析与线面分析
2.3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2.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2.5 读组合体视图
第3章 轴测图
3.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3.2 正等测图的画法
3.3 正二测和斜二测的画法
3.4 组合体的轴测图的画法
3.5 轴测剖视图的画法
3.6 轴测图的尺寸注法
3.7 轴测图的选择
第4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4.1 视图
4.2 剖视图
4.3 断面图
4.4 其他表达方法
4.5 表达方法综合运用举例
4.6 第三角画法简介
第5章 常用标準件和非标準件的表达方法
5.1 螺纹
5.2 常用螺纹紧固件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5.3 齿轮的几何要素和规定画法
5.4 键和销
5.5 滚动轴承
5.6 弹 簧
第6章 零件图
6.1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6.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6.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6.4 常见零件结构的表达方法与尺寸标注
6.5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6.6 零件测绘
6.7 读零件图
第7章 装配图
7.1 装配图的作用及内容
7.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7.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7.4 装配图中的技术要求
7.5 零件编号和明细栏
7.6 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7.7 常见装配结构
7.8 装配体测绘
7.9 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工作图
附录
一、螺纹
二、常用标準件
三、极限与配合
四、形状与位置公差
五、常用材料和热处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