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製图(第7版)》是由何铭新、钱可强、徐祖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可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各院校本科机械类、近机械类(多学时)各专业机械製图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学时数相近的其他专业、其他类型学校有关专业选用。
该教材除绪论外,包括製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AutoCAD基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组合体的视图与形体构思等共11章内容。
基本介绍
- 书名:机械製图(第7版)
- 作者:何铭新、钱可强、徐祖茂
- ISBN:9787040441895
- 类别:“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 页数:416页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年2月23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版面字数:640千字
成书过程
该教材是在2010年第6版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年制订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使用该书第6版的任课教师的反馈意见,与该书有关的国家标準以及机械製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修订而成的。
该次修订前向各校徵询对该教材与配套习题集的使用意见时,有些机械製图课程学时数较多的重点高校的任课教师建议,在教材的专业绘图基础(即该版的第八、九、十章)中希望能再酌量增添一些加深加宽的内容,让教师可按需选用;有些教师建议将原第6版的§5-7展开图和§10-7焊接图这两节选学内容,分别从第五章和第十章中抽出,合併成一章,明确是选学内容,作为最后一章。对于第一个意见,由于各校给予机械製图课程的学时数较紧,且该教材在第6版修订时已对第九章零件图和第十章装配图刚作了一些增补,该教材的篇幅已较大,不宜再作较多的扩展,所以该版只在第八章在保证讲述机械製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必学内容所规定的标準件和齿轮外,对在机械图样中其他的一些较常见的标準件和一些具有较常见的标準结构的零件虽不作详细介绍,也提出了这些标準件的国标编号和这些标準结构的表示法的国标编号,以及书后参考文献中可供参考成读者需用时查阅。该版採纳了上述第二个意见,将原第6版的两节选学内容的第十一章展开图与焊接图。
该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委託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谭建荣教授和北大学董国耀教授审阅,他们提出了意见。该教材由何铭新、钱可强、徐祖茂主编,参加该书与配套课件《机械製图电子教案》修订的有有同济大学何铭新、钱可强、徐祖茂、司徒妙年、李怀健、杨裕根、陈立群、潘群、陈晓蕾、陈国根、孙雄,上海交通大学卞樽。
2016年2月23日,该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该教材除绪论外,包括製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AutoCAD基础,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组合体的视图与形体构思,轴测图,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标準件和齿轮,零件图,装配图,展开图与焊接图等共11章,以及附录、参考文献。
教材目录
前辅文绪论 第一章 製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1 国家标準《技术製图》《机械製图》的有关规定 §1-2 绘製机械图样的三种方法以及仪器绘图的操作方法和製图步骤 §1-3 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和圆弧连线的线段分析 §1-4 徒手绘图及其画法 第二章 AutoCAD基础 §2-1 计算机绘图系统 §2-2 AutoCAD的基本知识 §2-3 AutoCAD的基本操作 §2-4 AutoCAD的绘图工具和图层操作 §2-5 AutoCAD的尺寸标注命令 §2-6 平面图形绘製示例 第三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3-1 投影法 §3-2 多面正投影和点的投影 §3-3 直线的投影 §3-4 平面的投影 §3-5 直线与平面以及两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 §3-6 投影变换 第四章 立体的投影 §4-1 立体及其表面上的点与线 §4-2 平面与平面立体表面相交 §4-3 平面与迴转体表面相交 §4-4 两迴转体表面相交 §4-5 AutoCAD三维实体建模 第五章 组合体的视图与形体构思 §5-1 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关係 §5-2 画组合体的视图 §5-3 读组合体的视图 §5-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5-5 形体构思 §5-6 AutoCAD绘製三视图 第六章 轴测图 §6-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6-2 正等测 §6-3 斜二测 §6-4 AutoCAD绘製正等测 | 第七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7-1 视图 §7-2 剖视图 §7-3 断面图 §7-4 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 §7-5 第三角画法 §7-6 表达方法综合套用示例和用AutoCAD绘製剖视图 第八章 标準件和齿轮 §8-1 螺纹和螺纹紧固件 §8-2 齿轮 §8-3 键和销 §8-4 滚动轴承 §8-5 弹簧 §8-6 AutoCAD中图形库的建立和套用 第九章 零件图 §9-1 零件图概述 §9-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9-3 零件的尺寸标注 §9-4 表面结构在图样上的表示法 §9-5 极限与配合以及几何公差简介 §9-6 零件的一些常见工艺简介 §9-7 读零件图 §9-8 用AutoCAD绘製零件图 第十章 装配图 §10-1 装配图的内容和视图表达方法 §10-2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及零件序号、明细栏 §10-3 装配结构的合理性简介 §10-4 由零件图画装配图 §10-5 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10-6 用AutoCAD绘製装配图 第十一章 展开图与焊接图 §11-1 展开图 §11-2 焊接图 附录 一、 螺纹 二、 常用标準件 三、 常用机械加工一般规範和零件结构要素 四、 极限与配合 五、 常用材料以及常用热处理、表面处理名词解释 参考文献 |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教学资源
该教材配套的辅助教材有《机械製图习题集(第7版)》以及配套的课件《机械製图电子教案》《机械製图习题与解答》。
书名 | 书号 | 出版社 | 作者 |
---|---|---|---|
《机械製图习题集(第7版)》 | 978-7-04-044150-5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何铭新、钱可强、徐祖茂 |
教材特色
该教材与第6版相同,书中的插图按需红黑套印,重要的内容和结论用楷体字排印,在第一次出现的术语下加排实心小圆点。由于学生及时做与教材同步配套的习题与作业,已能起到对教材相应的主要内容的複习、理解、套用、现固作用,所以仍与第6版一样,该教材在绪论和各章后不编写複习思考题。
该教材与第6版一样,在绪论后即介绍製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AutoCAD基础,有利于培养工程意识和标準的标準,也有利于培养用仪器绘图、徒手绘图和用算机绘图的能力。在机械製图课程后继的各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按需指定用其中的任一种绘图方法做习题或者作业。
作者简介
何铭新,男,1930年7月生,江苏苏州人。195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曾任同济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画法几何及工程製图教研室主任、机械製图教研室主任;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副教授、教授,製图教研室主任;兼任教育部高校工科製图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教委高校工科画法几何及工程製图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常务理事、图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55年被评为上海市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61年和1978年分别评为同济大学先进工作者,1990年被评为中国工程图学学会工作积极分子。1992年起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钱可强,男,1936年7月出生,江苏常州人,汉族,1956年同济大学工民建专业毕业,留校任教,从事工程图学教学。同济大学副教授、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委员图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工程图学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
徐祖茂,男,同济大学副教授。1984年7月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铁道机械化专业;1984年7月至1985年8月在上海铁道学院校办工厂工作;1985年9月至2000年8月于上海铁道学院任教,主讲机械製图课程;2000年9月起于同济大学任教,主讲机械製图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