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製图(第6版)(非机械类专业)》是由邹宜侯、窦墨林、潘海东主编,2012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该教材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非机械类各专业的画法几何及机械製图课程的教材,并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由于该版内容有所扩展,也可供机械类专业使用。
全书共15章,主要内容包括:製图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AutoCAD绘图基础基本体及叠加体的三视图,立体的切割及截交线画法,迴转体表面的相贯线画法,组合体的画图和看图,表达机件的常用画法,轴测图与三维实体造型,标準件和常用件,零件图的绘製,尺寸注法,技术要求,装配图,表面展开图及计算机绘图(用AutoCAD软体绘图)。
基本介绍
- 书名:机械製图(第6版)(非机械类专业)
- 作者:邹宜侯、窦墨林、潘海东
- ISBN:9787302292975
- 页数:361页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年8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字数:531千字
- CIP核字号:2012152373
成书过程
修订过程
该教材是在第5版的基础上,根据高等工业学校画法几何及机械製图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以及截至2009年相关单位发布的有关国家标準修订而成。
该次修订保留了第5版的体系结构,主要对与新国家标準有关的章节内容作了改动,包括:
- 图纸幅面、线型、字型和比例;
- 表达机件的常用画法;
- 技术要求中的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原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概念及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 标準件和常用件中的螺纹和螺纹紧固件、齿轮、键与销、弹簧、滚动轴承等;
- 全书中涉及标準改变的所有图例。
出版工作
2012年8月1日,该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 | 封面设计 | 责任校对 | 责任印製 |
---|---|---|---|
杨倩 | 傅瑞学 | 赵丽敏 | 杨艳 |
内容简介
全书共15章,主要内容包括:製图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AutoCAD绘图基础基本体及叠加体的三视图,立体的切割及截交线画法,迴转体表面的相贯线画法,组合体的画图和看图,表达机件的常用画法,轴测图与三维实体造型,标準件和常用件,零件图的绘製,尺寸注法,技术要求,装配图,表面展开图及计算机绘图(用AutoCAD软体绘图)。此外,附录还含有螺纹、常用的标準件、极限与配合、常用的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
教材目录
绪论第1章製图的基本知识 1.1图纸幅面、比例、图线和字型的规定 1.2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1.3几何作图 1.4绘图的一般步骤及平面图形的作图举例 1.5画徒手图的方法 第2章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2.1投影的基本知识 2.2点的投影 2.3直线的投影 2.4平面的投影 2.5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 2.6换面法 第3章AutoCAD绘图基础 3.1AutoCAD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3.2AutoCAD的档案操作 3.3AutoCAD基本绘图命令 3.4AutoCAD图形的编辑 3.5AutoCAD的绘图辅助工具、图层操作、图形显示 3.6平面图形作图实例 第4章基本体及叠加体的三视图 4.1体的投影——视图 4.2基本体的形成及其三视图 4.3叠加体的三视图 第5章立体的切割及截交线画法 5.1平面体的截切 5.2迴转体的截切 第6章迴转体表面的相贯线画法 6.1平面体与迴转体的相贯线画法 6.2迴转体与迴转体的相贯线画法 第7章组合体的画图和看图 7.1组合体的组成方式及形体分析法 7.2组合体的画图 7.3组合体的看图 7.4用AutoCAD绘製组合体视图 第8章表达机件的常用画法 8.1视图 8.2剖视图 8.3断面图 8.4简化画法 8.5用AutoCAD填充剖面线 第9章轴测图与三维实体造型 9.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9.2正等轴测图 9.3斜二等轴测图 | 9.4轴测图中的剖切画法 9.5三维实体造型 第10章标準件和常用件 10.1螺纹和螺纹紧固件 10.2齿轮 10.3键与销 10.4弹簧 10.5滚动轴承 10.6用AutoCAD的块操作建立图形库 第11章零件图的绘製 11.1零件图的内容和要求 11.2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11.3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及其相关画法 11.4零件的测绘 11.5零件图的看图方法 11.6用AutoCAD绘製零件图 第12章尺寸注法 12.1尺寸标注要正确 12.2尺寸标注要完全 12.3尺寸标注要清晰 12.4尺寸标注要合理 12.5典型结构的尺寸与尺寸简化注法 12.6用AutoCAD标注尺寸 第13章技术要求 13.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及其注法 13.2极限与配合 13.3几何公差的概念及其注法 第14章装配图 14.1装配图的用途、要求和内容 14.2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特殊画法 14.3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14.4装配图的尺寸标注、零件编号和明细栏 14.5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14.6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14.7看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及拆画零件图 14.8用AutoCAD绘製装配图 第15章表面展开图 15.1平面立体的表面展开图画法 15.2可展曲面的表面展开 15.3不可展曲面的近似展开 15.4在绘製钣金件的展开图时应注意的问题 附录A螺纹 附录B常用的标準件 附录C极限与配合 附录D常用的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 |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教学资源
该教材有配套教材——《机械製图习题集(第6版)(非机械类专业)》。
书名 | 书号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作者 |
---|---|---|---|---|
《机械製图习题集(第6版)(非机械类专业)》 | 9787302292982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12.08.01 | 邹宜侯 |
教材特色
对于计算机绘图部分,儘管AutoCAD的版本更新较快,但其基本绘图命令的内容和操作方法变化不大,同时考虑到各个学校教学中採用的版本不尽相同,因此该次修订仍沿用了第5版的基本内容和编排方式,只对部分图例的内容和画法按新国家标準作了改动。
该教材沿袭了第5版的基本特色,具体是:
- 该教材在内容上选择了各专业基本的、共同的要求;
- 在前后顺序的编排上,努力使理论与套用结合起来;前面几章是按点、线、面、平面体与迴转体及组合体等内容顺序编写的;目的是在介绍点、线、面及其相对位置投影的基本原理之后,在体的投影上得到套用,在组合体上加以综合训练,并在剖视图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 该教材将内容较多的零件图部分分为零件图的绘製、尺寸注法和技术要求等三章;尺寸注法单独作为一章,与零件图的绘製、技术要求合成一个系统,这样讲解可使学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概念;但也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套用,例如将尺寸注法分散在几何作图、组合体和零件图中进行讲解与练习;而第3章和第9章均为独立部分,可根据教学情况将其提前或移后,灵活安排;
- 该教材在内容及选题上力求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儘量讲深讲透;在写法上力求通俗易懂;例如有些章节附加了较多的立体图,图文对照,便于加强立体感和对机件结构的了解;对画图过程中易犯的错误,採用了正误对比图例;对作图步骤採用了分解图等等;
- 考虑到内容的完整性及便于参考,该教材内容有适当的裕量,其中有些是拓宽或选修内容,如第2章中的换面法和第15章的表面展开图,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专业的要求加以取捨;当然其他内容也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时和教学条件灵活掌握其深度和广度;
- 以AutoCAD2006版本为基础,採取集中与分散的方法,在第3章全面介绍了AutoCAD软体绘图的基本知识,在后续各章中结合机械製图的具体内容,分别介绍了用AutoCAD绘图的相关知识,将机械製图和计算机绘图结合起来,使该教材既可用作机械製图教材,又可用作AutoCAD软体的绘图教材。
作者简介
邹宜侯,江西南昌人,1928年生,1947年毕业于南昌二中,因病休学三年,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1953年毕业留校任教,后任精密仪器及机械系副教授,1989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