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机械製图(机类、近机类)(2012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

(2019-08-15 11:29:30) 百科
机械製图(机类、近机类)(2012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

机械製图(机类、近机类)(2012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

《机械製图(机类、近机类)》是2012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高雪强、李才泼。

基本介绍

  • 书名:机械製图(机类、近机类)
  • 作者:高雪强、李才泼
  • ISBN:9787302291268
  • 页数:189
  • 定价:36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2.01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近年来发布的与机械製图有关的国家标準,并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及教研成果编写而成的。全书主要内容包括:製图的基本知识;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基本立体及表面交线;轴测图;组合体;机件常用的图样画法;标準件和常用件;图样上的技术要求;零件图;装配图;计算机辅助绘图等。本书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和近机类各专业开设“机械製图”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院校相关专业课程教材,亦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及自学者参阅。

图书目录

第1章 製图的基本知识 / 1
1.1 国家标準《机械製图》的基本规定 / 1
1.1.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2008) / 1
1.1.2 比例(GB/T14690-1993) / 5
1.1.3 字型(GB/T14691-1993) / 6
1.1.4 图线及其画法(GB/T17450-1998和GB/T4457.4-2002) / 7
1.1.5 尺寸注法(GB/4458.4-2003
和GB/16675.2-1996) / 10
1.2 绘图工具和仪器使用 / 13
1.2.1 绘图工具 / 13
1.2.2 绘图仪器 / 14
1.2.3 绘图用品 / 15
1.3 几何作图 / 17
1.3.1 等分直线段 / 17
1.3.2 等分圆周及作正多边形 / 18
1.3.3 椭圆的近似画法 / 19
1.3.4 斜度和锥度 / 20
1.3.5 圆弧连线 / 22
1.4 平面图形的画法 / 24
1.4.1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 25
1.4.2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 25
1.4.3 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 26
1.5 手工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 27
1.5.1 尺规绘图 / 27
1.5.2 徒手绘图 / 28
第2章 点、直线与平面的投影 / 30
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 30
2.1.1 投影法的概念 / 30
2.1.2 投影法的分类 / 30
2.1.3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 31
2.2点的投影/33
2.2.1点的三面投影/33
2.2.2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係/35
2.2.3两点的相对位置的和重影点/36
2.3直线的投影/38
2.3.1直线的三面投影/38
2.3.2各种位置直线及其投影特性/38
2.3.3直线上的点/40
2.3.4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倾角——直角三角形法/42
2.3.5两直线的相对位置/43
2.3.6直角投影定理/45
2.4平面的投影/47
2.4.1平面的表示法/47
2.4.2各种位置平面及其投影特性/48
2.4.3平面内的直线和点/51
2.5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53
2.5.1平行/53
2.5.2相交/54
2.5.3垂直/58
2.6投影变换——换面法/60
2.6.1换面法的基本概念/60
2.6.2点的换面/60
2.6.3直线的换面/62
2.6.4平面的换面/65
2.7空间几何问题综合举例/67
2.7.1距离问题/67
2.7.2角度问题/68
2.7.3补画平面图形/70
第3章基本立体及表面交线/71
3.1立体的投影和三视图/71
3.1.1立体的投影/71
3.1.2三面投影与三视图/72
3.2平面立体/73
3.2.1稜柱/73
3.2.2稜锥/75
3.3迴转体/78
3.3.1圆柱/78
3.3.2圆锥/80
3.3.3圆球/83
3.3.4圆环/84
3.4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85
3.4.1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86
3.4.2平面与迴转体相交/88
3.5两迴转体相交/97
3.5.1相贯线的性质/97
3.5.2相贯线的求法/97
3.5.3相贯线的特殊情况/103
3.5.4相贯线的综合举例/105
3.6常见立体的尺寸标注/107
第4章轴测图/108
4.1轴测图概述/108
4.1.1轴测图的形成/108
4.1.2轴测图的基本术语/109
4.1.3轴测图的投影特性/109
4.1.4轴测图的分类/109
4.2正等轴测图/109
4.2.1正等轴测图的形成/109
4.2.2轴间角与轴向伸缩係数/110
4.2.3平面立体的正等测画法/111
4.2.4迴转体的正等测画法/112
4.3斜二等轴测图/118
4.3.1斜二等轴测图的形成/118
4.3.2轴间角与轴向伸缩係数/118
4.3.3斜二测的画法/119
4.3.4斜二测画图举例/120
4.4轴测剖视图/121
4.5轴测图的尺寸标注/122
第5章组合体/125
5.1组合体的构型与分析/125
5.1.1组合体的组合方式/125
5.1.2组合体邻接表面间的连线关係/126
5.1.3形体分析法/128
5.2组合体的视图表达/130
5.2.1形体分析/130
5.2.2视图选择/131
5.2.3选比例与定图幅/131
5.2.4画底稿/131
5.2.5检查与描深/133
5.3组合体的构型设计/133
5.3.1构型设计原则/134
5.3.2构型设计的基本方法/135
5.3.3构型设计举例/136
5.4组合体视图的阅读/138
5.4.1读图的基本要领/139
5.4.2读图的基本方法/141
5.5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149
5.5.1尺寸标注要完整/149
5.5.2尺寸布置及注意事项/151
5.5.3组合体常见结构的尺寸注法/152
5.5.4标注组合体尺寸的方法与步骤/152
第6章机件常用的图样画法/154
6.1视图/154
6.1.1基本视图/154
6.1.2向视图/156
6.1.3局部视图/156
6.1.4斜视图/158
6.2剖视图/159
6.2.1剖视图的定义/160
6.2.2剖视图的种类/166
6.2.3剖切面的种类/171
6.3断面图/177
6.3.1断面图的定义/177
6.3.2断面图的种类/178
6.4其他图样画法/180
6.4.1局部放大图/180
6.4.2简化画法/182
6.5图样画法综合举例/187
6.6第三角投影简介/189
第7章标準件和常用件/192
7.1螺纹/192
7.1.1螺纹的形成/192
7.1.2螺纹的要素/193
7.1.3螺纹的分类/196
7.1.4螺纹的规定画法/197
7.1.5螺纹的标记/201
7.1.6螺纹的标注/203
7.2螺纹紧固件及其连线/205
7.2.1螺纹紧固件的种类和标记/205
7.2.2螺纹紧固件的画法/207
7.2.3螺纹紧固件连线画法/208
7.3键和销/213
7.3.1常用键及其连线/213
7.3.2花键/216
7.3.3销及销连线/219
7.4滚动轴承/221
7.4.1滚动轴承的结构和种类/221
7.4.2滚动轴承代号/222
7.4.3滚动轴承的画法(GB/T4459.7-1998)/223
7.5齿轮/224
7.5.1圆柱齿轮/225
7.5.2锥齿轮/230
7.5.3蜗轮与蜗桿/233
7.6弹簧/236
7.6.1弹簧的用途和种类/236
7.6.2螺旋弹簧的规定画法/237
7.6.3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各部分名称及尺寸计算/237
7.6.4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作图步骤/239
7.6.5装配图中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239
第8章图样上的技术要求/241
8.1表面结构要求/241
8.1.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和参数/241
8.1.2表面结构的图形符号和代号/243
8.1.3表面结构要求在图样中的注法/248
8.2极限与配合/251
8.2.1零件的互换性/251
8.2.2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251
8.2.3公差带图/252
8.2.4标準公差和基本偏差系列/252
8.2.5配合种类/253
8.2.6基準制/255
8.2.7极限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256
8.3几何公差/257
8.3.1几何公差的概念/257
8.3.2几何公差的代号/258
8.3.3几何公差标注综合举例/261
第9章零件图/262
9.1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262
9.2零件图的视图选择/262
9.2.1主视图的选择/262
9.2.2其他视图和表达方法的选择/264
9.2.3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264
9.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268
9.3.1正确选择尺寸基準/268
9.3.2合理标注尺寸应注意的问题/269
9.3.3零件常见孔的尺寸标注/271
9.4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272
9.4.1铸造工艺结构/272
9.4.2机械加工工艺结构/273
9.5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275
9.5.1读零件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75
9.5.2读零件图综合举例/275
9.6零件测绘/277
9.6.1绘製零件草图的方法及步骤/277
9.6.2绘製草图举例/278
9.6.3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281
9.6.4根据草图绘製零件工作图/284
第10章装配图/285
10.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285
10.1.1装配图的作用/285
10.1.2装配图的内容/285
10.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287
10.2.1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和局部放大图等/287
10.2.2规定画法/287
10.2.3特殊画法/288
10.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290
10.3.1装配图的尺寸标注/290
10.3.2装配图的技术要求/291
10.4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291
10.4.1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291
10.4.2明细栏/292
10.5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和画法/292
10.5.1装配图的视图选择/292
10.5.2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296
10.6装配结构的合理性/299
10.7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300
10.7.1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300
10.7.2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303
第11章计算机辅助绘图/306
11.1AutoCAD2010的基础知识/306
11.1.1AutoCAD2010的启动和退出/306
11.1.2AutoCAD2010的绘图界面/306
11.1.3AutoCAD2010命令调用方式/309
11.1.4AutoCAD2010数据输入方式/309
11.1.5AutoCAD2010图形的显示控制/310
11.1.6AutoCAD2010精确绘图方式/311
11.1.7约束/311
11.2AutoCAD2010绘图环境的设定/312
11.2.1设定显示精度和绘图视窗背景/312
11.2.2设定图形界限/314
11.2.3设定图层/314
11.3AutoCAD2010绘图和编辑命令/316
11.3.1AutoCAD2010的绘图命令/316
11.3.2AutoCAD2010的编辑命令/319
11.4AutoCAD2010文字和尺寸标注/320
11.4.1文字标注/320
11.4.2尺寸标注/323
附录/326
参考文献/344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