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心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机械製图(机类、近机类)第二版

(2018-09-07 04:42:59) 百科
机械製图(机类、近机类)第二版

机械製图(机类、近机类)第二版

《机械製图(机类、近机类)第二版》是2013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田凌、冯涓。

基本介绍

  • 书名:机械製图(机类、近机类)第二版
  • 作者:田凌、冯涓
  • ISBN:9787302329718
  • 定价:45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9-1
  • 装帧:平装

图书简介

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05年制定的“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最新发布的《机械製图》、《技术製图》等国家标準?>编写而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清华大学国家级精品课“机械製图”课程的使用教材。 全书共分5个单元,构成了机械製图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1单元:机械製图的基本概念、作用,国家标準的相关规定,徒手绘图、仪器绘图、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方法; 第2单元:点、线、面等几何元素的投影规律及其相对位置关係,投影变换方法; 第3单元:体的构成以及用投影图表达空间形体的方法。从简单体入手,通过平面与体相交、体与体相交、叠加、切割等多种方式,构成複杂的形体,进一步讲解複杂形体的投影规律及三视图表达方法。同时,讲解轴测图和透视图的特点、用途及画法。 第4单元:在体的三视图表达的基础上,研究複杂形体的多种表达方法和手段,包括多视图、剖视图、断面图以及尺寸标注方法等。 第5单元:机械零部件的表达方法,包括:标準件及常用件的画法,零件图,装配图,公差与配合、表面结构等。 
本书及配套习题集(田凌、许纪旻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可作为高等院校64~128学时的机械类、近机类各专业机械製图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机械工程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考。

前言

本书是在田凌、冯涓、刘朝儒主编的《机械製图》(机类、近机类)第一版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2005年制定的“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最新发布的《机械製图》、《技术製图》等国家标準修订而成。
本书是清华大学国家级精品课程“机械製图”的使用教材,编写中汲取了清华大学在机械製图教学中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特别注重体现精品课建设的经验和近十年来教学研究及改革的成果,立足于满足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图学教育的新要求。
本书第一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7年9月出版以来,多次重印,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12年获清华大学优秀教材特等奖(每4年评选一次),2012年入选第一批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此次修订,受到清华大学“985”三期名优教材建设项目的资助。
本书有以下特点:
(1) 在教材的体系结构方面,以现代产品设计製造过程为套用背景,以形体构造能力与图形表达能力为主线,加强机械製图的核心内容,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给予充分的重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机械设计后续课程和开展机械工程领域的研究及实践奠定良好基础。
(2) 在教材的组织结构上,根据知识点的内在关係,将内容划分为5个单元。各单元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繫。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阶段目标,循序渐进,使学生最终掌握完整、深厚的机械製图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而清晰的思路和目标,前后知识紧密相联,避免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
(3) 在教材的写作上,既注重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做深入準确的论述,又注重体现本课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所选择的例题由浅入深,具有典型性,并设计了适量的综合性、套用性题目,以满足研究型教学的要求。
(4) 由田凌、许纪旻主编的《机械製图习题集》(第二版)与本书配套使用,编排顺序与本书相同。作者还配套製作了电子版课件、习题答案和3D模型库,供教师和学生参考。其他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资源,可以登录清华大学精品课程网站中的“机械製图课程”查阅。
(5) 本书及配套习题集可作为高等院校64~128学时的机械类、近机类各专业机械製图课程的教材,用“*”号标示的内容建议为选学内容。
本书由清华大学机械製图课程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编写。参加第一版编写工作的有田凌(各单元提要和第1章、4~6章)、冯涓(第3章、第7~11章)、刘朝儒(第2章、第13~15章和附录)、许纪旻(第12章)和杨小庆(第16章)。参加第二版修订工作的有田凌(各单元提要和第1~2章、4~6章、第12~15章和附录)、冯涓(第3章、第7~11章)和杨小庆(第16章),武园浩和王占松参加了部分绘图和编辑工作,全书由田凌负责统稿和定稿。
本书继承了清华大学机械製图课程长期积累的教学成果和资源。在此,向多年来在课程建设中做出贡献的教师致以诚挚谢意。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教务处的积极推动和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8月于清华园

目录

第1单元机械製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绪论
1.1机械製图的套用背景
1.2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主要内容
1.3投影方法的基本概念
2机械製图的基本知识
2.1机械製图国家标準基本规定
2.2手工绘图基本技能
2.3尺规基本几何作图
3计算机绘图及建模基础
3.1概述
3.2利用AutoCAD绘製二维工程图
3.3利用SolidWorks构建三维模型
第2单元几何元素的投影
4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4.1点的投影
4.2直线的投影
4.3平面的投影
5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关係
5.1平行问题
5.2相交问题
5.3垂直问题
5.4平面上的最大斜度线
5.5综合问题解题方法分析
6投影变换
6.1概述
6.2换面法
*6.3旋转法
第3单元体的构成及投影
7基本体的投影
7.1三维形体的构成方式
7.2体的三面投影——三视图
7.3基本平面体的三视图表达
7.4基本迴转体的三视图表达
8平面及直线与立体相交
8.1平面与平面体相交
8.2平面与迴转体相交
8.3直线与立体相交
9立体与立体相交
9.1平面体与迴转体相交
9.2迴转体与迴转体相交
9.3多形体相交
10组合体的三视图表达
10.1组合体的组合方式和表面关係
10.2组合体的绘图方法
10.3组合体的读图方法
11轴测图和透视图
11.1轴测图基础
11.2正等轴测图
11.3斜二等轴测图
*11.4透视图
第4单元形体的表达方法
12机件的表达方法
12.1视图
12.2剖视图
12.3断面图
12.4简化画法与规定画法
12.5轴测剖视图
12.6机件表达实例
*12.7第三角画法
13尺寸标注基础
13.1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定
13.2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3.3尺寸的清晰布置
13.4圆弧连线图形的尺寸标注
13.5轴测图的尺寸注法
第5单元机械零部件的表达方法
14标準件与常用件
14.1螺纹及螺纹紧固件
14.2键、花键和销
14.3齿轮
14.4弹簧
14.5滚动轴承
15零件图
15.1概述
15.2视图选择
15.3尺寸标注
15.4技术要求
15.5读零件图
16装配图
16.1概述
16.2基本规定
16.3视图选择
16.4尺寸标注、零件编号和明细栏
16.5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16.6装配结构与装配关係
16.7装配图的读图与拆画零件图
附录A常用螺纹及螺纹紧固件
附录B常用键与销
附录C常用滚动轴承
附录D极限与配合
参考文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
搜索
随机推荐

勇敢心资源网|豫ICP备190275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