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製图习题集》是由钱可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教育部推荐的数控技术套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系列教材。该教材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教材,特别适用于数控技术套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
该教材内容与主教材相对应,主要包括:製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正投影作图基础、基本体与切割体及轴测图画法等。
基本介绍
- 书名:机械製图习题集
- 作者:钱可强
- ISBN:9787040169300
- 类别:数控技术套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系列教材
- 页数:137页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5年7月20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版面字数:200千字
成书过程
该习题集由钱可强主编,果连成副主编,参加编写的有李同车、景红、邓玉清、杨芊徐宁等,何铭新教授担任主审。该习题集在编选过程中,得到山东省、浙江省、成都市、重庆市职教教研室的支持,组织了座谈研讨,使编者能直接听取教学第一线老师的意见,以便修订时修正与改进。
2005年7月20日,该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该教材内容与主教材相对应,主要包括:製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正投影作图基础、基本体与切割体及轴测图画法、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组合体视图的读图方法、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法、机械图样中的特殊表示法、零件图的识读与绘製、装配图的识读与绘製、焊接图与展开图等有关的习题。
教材特色
第一章 製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1-1 字型练习(一) 1-2 字型练习(二) 1-3 尺寸标注(一) 1-4 尺寸标注(二) 1-5 几何作图 1-6 椭圆、圆弧连线 1-7 徒手绘图基本技法练习 1-8 用比例1∶1徒手画出图形 1-9 第一次作业——基本练习 第二章 正投影作图基础 2-1 三视图的投影关係和方位关係 2-2 观察物体的三视图,在立体示意图中找出相对应的形体,并填写对应的序号 2-3 参照立体示意图,补画三视图中漏画的图线,并填空 2-4 根据立体图及其在不同位置时的一个已知视图,徒手画出另两视图 2-5 参照立体示意图,补画三视图中漏画的图线 2-6 根据立体示意图,辨认其相应的两视图,并补画第三视图 2-7 根据立体图,在方格纸上用约1∶1的比例徒手画出三视图 2-8 点的投影 2-9 两点的相对位置 2-10 直线的投影(一) 2-11 直线的投影(二) 2-12 平面的投影(一) 2-13 平面的投影(二) *2-14 平面的投影(三) 2-15 平面上的点和直线(一) *2-16 平面上的点和直线(二) 第三章 基本体与切割体及其轴测图画法 3-1 补画平面立体的第三视图,并补全立体表面上各点的三面投影,判断可见性 3-2 补画曲面立体的第三视图,并补全立体表面上各点的三面投影,判断可见性 3-3 补画立体的第三视图,并补全立体表面上各点的三面投影,判断可见性 3-4 根据立体示意图找出三视图,并在括弧内填写相应的编号 3-5 参照立体示意图,完成切割体的投影 3-6 分析截交线,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3-7 完成切割体的投影 3-8 选择与主视图相对应的俯视图及立体示意图编号,填入表中相应的位置 3-9 补全迴转体被切割后的俯、左视图 *3-10 补画视图中的漏线 3-11 由视图画正等轴测图(一) 3-12 由视图画正等轴测图(二) 3-13 由视图画正等轴测图(三) 3-14 由视图徒手画正等轴测草图 *3-15 由视图画斜二轴测图 3-16 补画视图中的漏线 *3-17 补画迴转体被切割后的另一视图 第四章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4-1 画出叠加型组合体的三视图 4-2 补画组合体的两视图中的漏线 4-3 求作相贯线(一) 4-4 求作相贯线(二) 4-5 根据轴测图及其主视图或主、俯视图,徒手画出它们的俯、左视图或左视图 4-6 参照轴测图,补画三视图中的漏线(一) *4-7 参照轴测图,补画三视图中的漏线(二) 4-8 根据两视图(参照轴测图)补画第三视图(一) 4-9 根据两视图(参照轴测图)补画第三视图(二) 4-10 根据轴测图在第54、55 页的方格纸上徒手画三视图 4-11 参照轴测图中标注的尺寸,在视图上标注尺寸 4-12 标注组合体尺寸(一) *4-13 标注组合体尺寸(二) 4-14 根据三视图画出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 *4-15 根据两视图画出组合体的正等轴测图 4-16 根据轴测图用比例1∶1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 4-17 第二次作业——画组合体的三视图 第五章 组合体视图的读图方法 5-1 参照轴测图,根据给出的主视图补画俯、左视图 | 5-2 看图填空 5-3 参照第1题,读懂组合体的三视图,并填空 5-4 读懂组合体三视图,并填空 5-5 运用形体分析法,按组合体的组合过程分步读图,并画出其第三视图 5-6 按轴测图补画视图 5-7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并在括弧内画“√” 5-8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一) 5-9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二) 5-10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三) 5-11 补画视图中的漏线 *5-12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5-13 根据给出的视图,构思3~4种不同形状的组合体,补画其他视图 5-14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5-15 思考并画图 *5-16 构思设计 5-17 改正视图中的错误,补漏线,多线处画“√” 第六章 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6-1 基本视图和向视图 6-2 局部视图和斜视图(一) 6-3 局部视图和斜视图(二) 6-4 剖视概念(一) 6-5 剖视概念(二) 6-6 在指定位置将主视图改画成全剖视图 6-7 用单一剖切面作剖视图,并按规定标注 6-8 用两个平行的平面剖切,将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6-9 用两个相交的平面剖切,画全剖视图 *6-10 用几个相交的剖切面剖切的套用 6-11 全剖视图 6-12 半剖视图(一) 6-13 半剖视图(二) *6-14 半剖视图(三) 6-15 局部剖视图(二) *6-16 局部剖视图(二) 6-17 选择正确的主视图,并在括弧内画“√” 6-18 根据轴测图徒手画出主、俯视图,并将主视图画成剖视图 6-19 断面图 6-20 判断A—A、B—B和C—C断面图的画法是否正确 6-21 按规定画法画出正确的主视图 *6-22 第三角画法 6-23 第三次作业——投影製图 第七章 机械图样中的特殊表示法 7-1 指出螺纹规定画法中的错误,并在指定位置画出其正确的图形 7-2 螺纹的标注 7-3 螺纹的标记及螺栓连线画法 7-4 螺栓、螺柱连线画法 7-5 键联结 7-6 齿轮 7-7 完成齿轮啮合图 7-8 弹簧、滚动轴承 第八章 零件图的识读与绘製 8-1 根据轴测图,选择表达方案,徒手画草图(一) 8-2 根据轴测图,选择表达方案,徒手画草图(二) 8-3 零件结构 8-4 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 8-5 极限与配合(一) 8-6 极限与配合(二) *8-7 参照第1题填空说明图中形位公差代号的含义 8-8 表面粗糙度 8-9 第四次作业——抄画零件图 8-10 读零件图 *8-11 读底座零件图,补画左视的外形图 8-12 第五次作业——根据零件轴测图绘製零件图 第九章 装配图的识读与绘製 9-1 第六次作业——根据支顶的零件图,参照装配示意图画图幅为A3,比例为1∶1的装配图 9-2 第七次作业——根据行程开关的零件图,参照装配示意图画图幅为A3,比例为4∶1的装配图 9-3 读装配图(一) 9-4 读装配图(二) 9-5 读装配图((三) 第十章 焊接图与展开图 10-1 读焊接图 10-2 展开图(一) *10-3 展开图(二) |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教学资源
该教材是《机械製图》教材配套使用的习题集。
书名 | 书号 | 出版社 | 作者 |
---|---|---|---|
《机械製图》 | 978-7-04-016929-4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钱可强 |
教材特色
在编过程中着重考虑了以下几点:
- 习题集的编排顺序与教材体系保持一致,合理安排了複习题、思考题和提高题(带*号)的题量。在选题时力求符合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并注意中等职业教育以套用为主、理论联繫实际的特点。
- 部分习题採用选择、填空、改错等题型,改变单一的绘图作业模式。
- 适当减少尺规绘图的作业量,强化徒手绘图,特别是轴测草图的训练。各校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将部分尺规绘图的练习改为徒手绘图。
- 该习题集未安排零部件测绘作业,各校可选用合适的部件,按教材中的测绘方法和步骤完成作业。
- 该习题集全面贯彻最新的《技术製图》,《机械製图》国家标準。
作者简介
钱可强,男,1936年7月出生,江苏常州人,汉族,1956年同济大学工民建专业毕业,留校任教,从事工程图学教学。同济大学副教授、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委员图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工程图学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